女仙外史 作者:呂熊年代:清代1410   

《女仙外史》正文 第九十三回 申天討飛檄十大罪 命元戎秘授兩奇函

申天討飛檄十大罪命元戎秘授兩奇函

月君逐去燕使之後,凝神靜坐。時聞有默呼聖號者,隨運神光一照,見是胡靖主仆,禮拜懇切,乃赦複原形。及張誌幻自投河,亦在照見之內。隨向鮑、曼二師道:“這道士是何肺腸,從無事中生出事來,落得個死。”鮑師道:“天狼星也在無事中生出事來的,他闖入月宮,原是無因而發,輪回之後,彼此皆成仇敵。似乎此因亦滅,不複能生苗結果,然所謂因者,是終不可滅之物。若有觸其機以動之,則此因勃然複發。大士不雲,如鐵之與火石,必有激而合之者。到那時節,難解難分,所謂冤孽也。這個道士前身原是中山千百年苦修之狼,上界列宿,是其主兒,所以不知不覺,有此一番舉動,迎合天狼。若在凡人,有不溺於其內者乎?則自此而仇敵變為歡好,歡好而複成仇敵;此因此果,生生不已,何時了局!今帝師統兵北征,我之大功既成,彼之惡因亦滅。天狼心內之苗被我斬刈無餘,永絕再生之機,是此道士雖罪之首,乃功之魁也。”月君大悅。

曼師道:“人心不知何物,一有所種,萬劫難消。夫婦而忽為仇敵,父子而忽為冤家,總脫不得個因字。老鮑往往為人作伐,也少不得生出個因來。方知道苦哩。”鮑師道:“我為你做個冰人,少不得你也在這因內。”各位仙師皆拊掌大笑。

月君隨傳敕於諸大臣,令議定燕王平生大罪,作檄布告,興師申討。時海東南諸國高麗、占城、日本、琉球都來進貢。

又沐西平差使奉表之後,滇、黔、粵諸處凡建文帝足跡所至,皆奉了建文年號,差官入覲,終繹不斷。月君令將申罪討檄懸示行闕之下,俾夷夏之人萬目共睹。其檄文雲:

太陰君討逆帝師檄示於四方曰:孤家為蒲台一女子,幼習詩書,長通兵律,素知君父大義。當燕逆兵下金陵,孤家方二十有一歲,倡發於草茅之中,義旗初舉,豪傑景從。雖卒不滿千,騎不盈百,大衄燕師於淮北。長江天險,無舟可濟,不得已,旋兵濟上,先梟群惡,遂定青、齊。恭奉建文年號,複建行闕於濟南,寫聖容於黼扆,躬親朝賀。時耆舊元臣與忠義子弟,後先來歸,翊戴孤家為帝師,正名討賊,以令天下。於是遴遣四使,分道諸省,遍訪乘輿。孤家又命將出師,克取中州,南底淮揚,西迄荊楚,逆黨如雲,掃掠殆盡。隨設迎鑾二卿於江幹,祗候行在。龍輿一日未返,孤家一日未安。前後三差使臣,甫能覲聖主於滇南獅子山內,承頒密詔:必須先覆逆巢,然後複位。邇者年穀豐登,士馬精壯,正忠臣義士報冤雪恥之日。孤家當親率六師,直搗北平,擒元惡而告之宗廟,俘逆黨而置之國典。庶幾上慰高皇帝在天之靈,下抒四海臣民之望。爰列燕孽十二大罪於左:

第一大罪:背叛高廟聖旨,造反。

第二大罪:逆兵犯闕,逼逐乘輿出奔,擅僭帝位。

第三大罪:逆兵犯闕,逼迫國後自焚。

第四大罪:擅削孝康皇帝廟號。

第五大罪:毒死帝弟吳王、衛王、徐王。

第六大罪:搜尋東宮太子,以致亡命荒徼。

第七大罪:殺帝諸子。

第八大罪:遣逆臣四處搜求行在。

第九大罪:族滅忠臣數百家。

第十大罪:廣捕守節逋臣,屠戮不數。

第十一大罪:扃錮孝康帝子皇孫。

第十二大罪:發忠臣妻女於教坊司。

建文二十六年正月日檄。

吳學誠等隨將檄文刑示中外,並發諸夷國使及各省入覲官員,令帶回宣布。

月君隨下教場點將誓師。共計大將一十九員:

京營中軍大將軍董彥杲、左軍大將軍賓鴻、右軍大將軍阿蠻兒、前軍大將軍瞿雕兒、後軍大將軍郭開山。

在京大將六員:

董翥、董翱、賓鐵兒、金山保、小咬注小皂旗。

在外調來大將五員:

楚由基、卜克、平燕兒、彭岑、曾彪。

武科新將三員:

屠龍、陳鉞、龔殳。

又女將四員:

滿釋奴、範飛娘、女金剛、回雪。

其餘偏裨將佐俱不細列。雄兵七萬五千,按六軍之數,皆山東、河北久經訓練、嫻習戰陳的壯士,紀律整束,號令嚴明。以大司馬劉璟為元帥,譚符為監軍,小皂旗為先鋒使。五營大將瞿雕兒、阿蠻兒、董翥、平燕兒、賓鐵兒,合後大將屠龍、陳鉞,左右哨將軍金山保、小咬住,共領精兵三萬,進取德州。又敕青州開府司韜為元帥,連華為監軍,統領大將楚由基、郭開山、彭岑、曾彪、卜克、董翱、龔殳,並本部朱飛虎、丁奇目、彭獨眼共十員,精兵三萬,進取保定府。以少司農陳鶴山督理軍餉,郎官楊福、道臣高宣為兩路監運使。留下董彥杲、賓鴻二老將軍守護行闕。隨以國政專付太師吳學誠掌理。又以高崧代青州開府。又除胡傳福為大司馬,與少司馬臣如椽專司戎政。月君自與鮑、曼二師,兩位劍仙,四大弟子素英、寒簧、胡貞姑、連蕊娘並四員女將,領兵一萬五千,在兩路元帥之後,適中督率,徐徐而進。各發錦囊一函,內藏秘計。付司元帥是兵臨保郡,先襲定州,以絕真定之援。付劉元帥的是一麵進兵德州,一麵分兵先襲景州,以絕河間之應,且扼其敗走之路。

向來燕國重兵都屯在河間、保定、真定三府。其定州在保定之西、真定之東,界於左右之間,相距各一百五十多裏。景州則前有德州,後有河間,適處正中,相去亦各一百五十餘裏。這兩處原是個小地方,城郭凋敝,總在大都腹內,無人保守,隻消半夜潛師進擊,可以唾手而得。劉元帥看了密計,即發大將二員瞿雕兒、賓鐵兒,領猛士三千,在平原分路,掩旗息鼓,限一日夜要到景州。拔城之後,如有河間兵馬為救德州,讓其過去,從後襲擊,自己統率大兵前進。

那德州是南北第一要道,燕王令第三個兒子,高煦鎮守,統領部將王斌、韋達、盛堅、吳健四員。後又令永康侯徐忠、靖安侯王忠二員足知多謀的老將來協助。共有強兵三萬。那時聞得濟南發檄起兵,高煦自領部將,督兵二萬,早在界上立個大寨,整頓廝殺。

先鋒小皂旗、金山保、小咬住先到。高煦望見旌旗不展,鼙鼓不鳴,嗬嗬大笑:“我向欲擒這草寇,父王恐大功既成,要奪東宮之位,決意不許。今日我殺他片甲不存,踏平濟南,這個儲君穩是我做,天下穩是我得的了;要說他是仇人,還算是我的功臣哩!”隨命吳健出馬,金山保挺槍接住。戰不數合,賣個破綻,吳健一槍搠入。好個金山保,扭身閃過,隨手掣住槍杆,隻一拖,攧下馬來。小咬住輪刀飛出,揮為兩段。韋達大怒,喝道:“豎子休走!”手拈方天畫戟,直取小咬住,咬住偃月刀劈麵相還。盛堅又挺起蛇矛來戰金山保。捉對兒在陣前廝殺,好似走馬燈的樣子。但見:

兩位年少冠軍,姿容韶秀,精神軒翥。都是詩禮傳家,忠臣令似,生來的膂力方剛,超群武藝。請看偃月刀如電隨身,梨花槍如龍繞臂。那兩個蒼發武夫,皮粗麵黑,酒糟肉膩,卻是金帶官銜,銀章都使,也曾經轉戰沙場,弓飛馬駛。誰道丈八蛇矛隻支空架,方天畫戟卻弄虛花。

戰夠多時,四個之中輸了一個。原來是韋達被小咬住砍斷左臂,翻身落馬,又複一刀,完了性命。盛堅心忙手亂,虛晃一槍,卻待要走,被金山保大喝一聲,刺中腿股,兩腳懸空,倒撞地下。高煦大怒,手綽神槍,飛至麵前。兩員小將見他來得凶猛,雙舉兵器敵住,丁字般來來往往,盤旋大戰,約已五十餘合,直殺到紅日沉西,方才鳴金收軍。劉元帥大軍到來,聞得連斬三將,心中大喜,親為兩員小將軍把盞。

次日,放炮開營,高煦結束出陣。劉元帥認得是燕朝王子,有萬人敵的,下令諸將同心協力,“先須挫這賊的銳氣。”早有卜克縱馬舞刀,大罵:“逆賊,我先斬汝這個元凶來號令!”高煦更不答話,舉槍便刺。卜克隔過,回刀便砍,馬已錯過,落了個空,心中怯了一怯。戰有五十來合,氣力不勁,隻有遮擋之功。小皂旗在門旗影裏望見,恐輸了不好。就縱馬而出,大呼道:“卜將軍且歇,讓我來斬此賊!”好個高煦!氣力愈猛,精神益銳,便來接戰皂旗。兩員將,兩條槍,如龍破石,如蟒翻波,大家不饒半點兒。皂旗暗忖不能勝他,佯敗而走。高煦驟馬來追。皂旗掣下鐵胎弓,扣上雕翎箭,“颼”的一聲,早被高煦綽住。又聞得弓弦再響,疾忙舒手接時,恰中在手腕虎口下,射個對穿。高煦負疼帶箭而走,小皂旗直追到營,營內強弓硬如雨點般射將出來,隻得退回。監軍譚符獻策道:“賊營大將受傷,必然膽落,今夜可以劫寨。”劉元帥道:“堂堂天朝,正正王師,不屑犯這劫字,我有道理。”暗下令諸將:“人有解甲,馬不卸鞍,枕戈而寐,半夜造飯,四更蓐食,五更進兵。是方起時候,尚無提備,我們鼓勇砍入,踹其營寨,賊敗,須緊追至城下而止。”諸將各遵號令,且去安睡。

卻說高煦回營,拔去箭杆,血湧如注,忙把千年石灰合就的金瘡藥兩麵敷上。幸虧射的是掌肉,未壞筋骨,頓時血止痛減。咬牙切齒,大怒道:“我身經百戰,無人敢當,今日受衄於草芥,若不殺盡,誓不幹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喚王斌密諭道:“賊謂我受傷,必驕無備。爾守住營寨,我親自提兵去劫他中營,擒賊擒王,餘可不勞而定也。”遂點起鐵甲三千,各賞了酒肉。等到半夜,馬摘鈴,人銜枚,悄然而行,徑取中營。劉元帥方起,秉燭而坐。燕兵吶喊一聲,砍寨殺人,陡見中軍帳內雙炬熒煌,高照誤認中計,傳令速退。此時寨內將士早已起來,正在整頓馬區軍器,聞知有變,一齊在黑影裏殺將出來,大呼:“休教走了劫寨的逆賊!”高照倉皇奪路而走。

劉元帥飛令後營軍士:“各點起火把,盡力追殺,就便踹其營寨。”眾將皆抖精神,直追至燕營。營內軍兵大半是睡著的,忽聽說劫寨之兵敗回,先自慌張,馬不及鞍,人不及甲。高煦撞入營內,自相踐踏,登時沸亂,王師乘勢殺進。曾彪、平燕兒當先斬馘燕兵,不啻摧枯拉朽。高照、王斌隻得棄寨而走,輜重糧草盡為王師所得。高煦領著敗兵逃向德州去了,走不及的,盡皆降順。

劉元帥下了燕營,方令軍士造飯飽餐。於巳刻進兵,即令新降燕軍在德州城下指著高煦名兒百般辱罵,竟日無人出戰,遂率軍士圍城。城內雖有徐忠、王忠並將佐數員,兵士數千,隻因高煦挫衄,個個膽戰心驚,誰敢出戰?《明史》上說:高煦為靖難時第一虎將,至宣宗時造反被擒,削為庶人,蓋在數千斤銅缸之下,他將腰一伸,頭頂銅直立起來,你道是何等氣力!那時殺敗回來,費了力氣,動了惱怒,箭瘡潰裂,在府中調治,沒有個敢多嘴去報他的。徐忠、王忠二人雖然經曆戰陣,掙得個侯爵,都是平常的人物,總要聽著高煦號令,隻辦得嚴守城池,閉門不出,就送他婦人巾幗,也是肯受的。

劉元帥親自督師,攻打了六晝夜,無法可破。忽有小校齎上箭一枝,說是城內射出的。箭頭上係有紙拈一條,舒開看時,寫著數句雲:

本城守備葛進,當日與燕戰敗被俘,心存故主,無路投誠,今為高煦委管火器,現守南門,當於明日夜半,將炮倒打城內為號,王師便可乘勢登城,自有接應。

劉元帥看了,知道當日德州投燕,到有個末將葛進,曾與燕兵大戰,是有忠心的。遂傳密令與諸將,備好雲梯。

次日三更,忽聞南城火炮向城北打去,就一齊備勇上城。

葛進率數百人來應,斬開城門,迎入大兵,四外分殺。高煦初聞一炮正打在後樓角上,隻道是城外敵兵打來的,心中惶恐,忙令家將登樓看時,滿城火通能明,王師盡是紅巾,砍殺城內軍兵,渾如斬草,絕無吶喊之聲,遂如飛的報與高煦。高煦這一嚇非同小可,自己的坐騎也備不及,隨便跨上現成有鞍轡的馬,帶了家將王斌等十數人,出了府後門,向西徑走。幸而王師全在東南,尚未殺到西城,隻有自己敗來的兵卒倉皇奔竄。

城門緊鎖,無路出去,擠塞住了。高煦即令斬斷鎖陰,招呼這些逃命的兵士一湧而出,走有二十裏方才歇下。隻見徐忠、王忠領了千餘人馬也到了,喘籲籲的說道:“殿下在此了,我等尋找不著,甚為不安。”高煦問敵兵怎得進城,徐忠道:“人說是葛進內應,也還不知確實。”高煦道:“不消說得,這賊倒放的火炮,拿住了他,碎屍萬段!”於是合兵一處,徑投河間大路而行。有分教劉元帥督亢雄圖歸掌上,更須看司開府漁陽塞括囊中,在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女仙外史

《女仙外史》正文
第一回 西王母瑤池開宴 天狼星月殿求姻 第二回 蒲台縣嫦娥降世 林宦家後羿投胎 第三回 鮑仙姑化身作乳母 唐賽兒誕日悟前因 第四回 裴道人秘授真春丹 林公子巧合假庚帖 第五回 唐賽兒守製辭婚 林公子棄家就婦 第六回 嫁林郎半年消宿債 嫖柳妓三戰脫元陽 第七回 掃新壟猝遇計都星 訪神尼直劈無門洞 第八回 九天玄女教天書七卷 太清道祖賜丹藥三丸 第九回 賑饑荒廉官請獎 謀伉儷貪守遭閹 第十回 董家莊真素娥認妹 賓善門假端女降妖 第十一回 小猴變虎邪道侵真 兩絲化龍靈雨濟旱 第十二回 柳煙兒舍身賺鹿怪 唐月君為國掃蝗災 第十三回 邀女主嵩陽懸異對 改男妝洛邑訪奇才 第十四回 二金仙九州島遊戲 諸神女萬裏逢迎 第十五回 姚道衍倡逆興師 耿炳文拒諫敗績 第十六回 王師百萬豎子全亡 義士三千鐵公大捷 第十七回 黑風吹折盛帥旗 紫雲護救燕王命 第十八回 陳都督占讖附燕王 王羽士感夢迎聖駕 第十九回 女元帥起義勤王 眾義士齊心殺賊 第二十回 太陰主尊賢創業 禦陽子建策開基 第二十一回 燕王殺千百忠臣 教坊發幾多烈女 第二十二回 鐵兵部焦魄能誅衛士 景文曲朽皮猶搏燕王 第二十三回 鮑道姥賣花入教坊 曼陀尼懸珠照幽獄 第二十四回 女無師延攬英雄 諸少年比試武藝 第二十五回 真番女賺馘高指揮 假燕將活擒茹太守 第二十六回 仝淳風義匿司公子 高監軍計襲萊州府 第二十七回 黑氣蔽天夜邀剎魔主 赤虹貫日晝降鬼母尊 第二十八回 衛指揮月明動寨 呂軍師雪夜屠城 第二十九回 設玉圭唐月君朝帝朔 舞鐵鍬女金剛截仙駕 第三十回 呂軍師獻馘行宮 唐月君燕饗諸將 第三十一回 驪山老姥征十八仙詩 剎魔公主講三千鬼話 第三十二回 兩奇兵飛救新行殿 一番騎廛戰舊細君 第三十三回 景公子義求火力士 聶隱娘智救鐵監軍 第三十四回 景公子義求火力士 聶隱娘智救鐵監軍 第三十五回 兩皂旗死生報故主 二軍師內外奏膚功 第三十六回 唐月君創立濟南都 呂師貞議訪建文帝 第三十七回 帝師敕議內外官製 軍師奏設文武科目 第三十八回 兩軍師同心建國 一公子戮力分兵 第三十九回 美貞娘殺美淫宮 女秀才降女劍俠 第四十回 濟寧州三女殺監河 兗州府四士逐太守 第四十一回 呂司馬謁闕裏廟 景僉都拔沂州城 第四十二回 僇敗將禍及三王 蠱謠言謀生一劍 第四十三回 衛指揮海外通書 奎道人宮中演法 第四十四回 十萬倭夷遭殺劫 兩三美女建奇勳 第四十五回 鐵公托夢定切蒼黎 帝師祈霖恩加仇敵 第四十六回 帝旨賜諡殉難臣 天緣配合守貞女 第四十七回 幸蒲台五廟追尊 登日觀諸臣聯韻 第四十八回 煉神針八蠟鹹誅 剪仙蓑萬氓全活 第四十九回 鄭亨爭將當先喪律 景隆克帥落後褒封 第五十回 蒲葵扇舉掃虎豹遊魂 赤烏鏡飛驅魑魅幻魄 第五十一回 鬼母手劈奎道人 燕兒腰斬李豎子 第五十三回 兩句詩分路訪高增 一首偈三緘貽女主 第五十四回 航海梯山八蠻競貢 談天說地諸子爭鋒 第五十五回 震聲靈遣使議讓位 懾威風報聘許歸藩 第五十六回 張羽士神謁天師府 溫元帥怒劈靈猴使 第五十七回 九魔女群攝地仙魂 二孤神雙破天師法 第五十八回 待字女感夢識郎君 假鋪卒空文揭開府 第五十九回 預伏英雄堅城內潰 假裝神鬼勍敵宵奔 第六十回 高郵州夫婦再爭雄 廣陵城兄弟初交戰 第六十一回 劍仙師一葉訪貞姑 女飛將片旗驅敵帥 第六十二回 姚道衍設舟誘敵 雷一度落水歸神 第六十三回 三義士虎腹藏兵 一將軍龍頭殺賊 第六十四回 方學士片言折七令 鐵先生一劄服諸官 第六十五回 兩猿臂箭賭一雄州 一虎兒刀劈兩奴賊 第六十六回 譚都督夾睢水立重營 鐵元帥焚浮橋破勍敵 第六十七回 一客誅都閫藩司 片刻取中州大郡 第六十八回 呂軍師占星拔寨 穀藩王造讖興戈 第六十九回 三如公子獻雄郡 二鬆道人縛渠魁 第七十回 逞神通連黛統妖兵 賣風流柳煙服偽主 第七十一回 範飛娘獨戰連珠蕊 劉次雲雙鬥苗龍虎 第七十二回 妖道邪僧五技窮 仙姥神尼七寶勝 第七十三回 奉正朔偽主班師 慕金仙珠娘學道 第七十四回 兩首詩題南陽草廬 一夕話夢諸葛武侯 第七十五回 慕嚴慈月君巡汴郡 謁庭闈司韜哭冥府 第七十六回 唐月夢錯廣寒闕 梅婢魂歸孝謙主 第七十七回 燒崗山火攻伏卒 決湘江水灌堅城 第七十八回 呂軍師三敗誘蠻酋 荊門州一火燒佷賊 第七十九回 神武廟雙建帝師旗 偃月刀單梟燕帥首 第八十回 吳侍講十年撫孤子 呂師相一疏苊名臣 第八十一回 卜兌卦聖主驚心 訪震宮高人得病 第八十二回 收英才六科列榜 中春闈二弟還家 第八十三回 建文帝敕議君臣典禮 唐月君頒行男女儀製 第八十四回 呂師相奏正刑書 高少保請定賦役 第八十五回 大救凶災剎魔貸金 小施道術鬼神移粟 第八十六回 姚少師毒計全憑炮火 雷將軍神威急顯雲旗 第八十七回 少師謀國訪魔僧 孀姊知君斥逆弟 第八十八回 二十皮鞭了夙緣 一枝禪杖還惡報 第八十九回 白鶴羽士銜金棟淩霄 金箔仙人呼紅雲助駕 第九十回 丹青幻客獻仙容 金剛禪魔鬥法寶 第九十一回 剎魔聖主略揭翠霞裙 火首毗耶永墮紅玉袋 第九十二回 狀元正使現五色花臉 畫士中書變兩角狼頭 第九十三回 申天討飛檄十大罪 命元戎秘授兩奇函 第九十四回 燕庶子三敗走河間 司開府一戰取上穀 第九十五回 劉元帥破堅壁清野 譚監軍獻襄沙渡河 第九十六回 孛夫人暗施毒蜮妖蟆 太陰主小試針鋒劍炁 第九十七回 坎藏水火生紅焰 土合陰陽滅白波 第九十八回 北平城飛玄女片符 榆木川受鬼母一劍 第九十九回 嫦娥白日返瑤台 師相黃冠歸玉局 第一百回 忠臣義士萬古流芳 烈媛貞姑千秋表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