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作者:洪琮年代:清代513   

《白牡丹》正文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

英國公大破賊寇司禮監密捉忠良

且說劉瑾對眾官放刁,又令點得三百軍,隨向常州而去。這裏地方官議論:劉瑾即已放刁,若不行些賄賂,他回京日,必定奏請,將我等提京審問一番。那時縱得無事,即亦晦氣。不如聚眾俟候他回來,買囑買囑為是。

且慢表眾官收聚銀兩之事,單說柳望懷等聞嘍羅回報劉瑾之言,知無救兵,遂回軍再趕。此時太平時景,地方官既失準備,況奸臣貪財勒索,文官尚有人命民詞可以賺錢,武官隻將兵丁以少報多。各處軍士明稱一萬,實無七千,卻又推閑在家,臨急那去調兵?又要守城,焉能救駕?隻好緊閉城門堅守而已。

那一日,正德天子聞報:響馬追來,又見後頭塵起迫近,曰:“不意賊人如此凶惡。黑夜點燈,情有可說,白天亦敢猖狂,怎麼是好?”眾將曰:“前麵乃是同州管下淳仁縣,但是山僻小縣,不甚堅固。”正德曰:“今事已急,暫且躲避,再作商議。”君臣即向淳仁縣進發。時淳仁縣城中隻一員都司,一名知縣。聞得聖駕降臨,忙出城跪接。君臣進城,正德傳旨,令眾指揮帶下禦林軍,並點民兵上城池把守。帝到縣堂坐下曰:“驚殺寡人。”

眾文武奏曰:“必有鄰近救兵前來,不須過慮。”即備上酒席。日已傍晚,帝饑渴難當,即便飽飲一頓。地方官安排酒飯與官軍充饑。

是晚,柳望懷對吳萬二弟曰:“諒此山縣,破之容易。”便令整頓攻城,點起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嘍羅呐喊攻城,城上打下石頭,射下弩箭,紛紛如雨。嘍羅竭力攻打,不一時城上,弩箭石頭已盡,隻得拆毀近城民居——俟太平時,照式造還——將瓦片磚石打下。

守到三更後,民兵漸漸困倦,不料來了一位棟梁大將,乃是英國公張茂。

這張茂,張德之子,自十八歲襲職至今,年經五旬餘,東征西討,屢立奇功。

更兼伊父張德,自救正統天子,北獰回鸞,血戰四載,立下大功一百餘次。

正統君特封世襲英國公,賜禦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自洪治未年,因西番大國金王,死無嗣,屬下七十餘國,造反不常。張茂帶兵三萬,前往撫勸並用,不意番國太多,延及數年,方得安靜。知正德信任劉瑾,賣官鬻爵,故速回兵。至半途已知正德遊幸蘇州。恐其有失,趕到西平關。即將三萬軍內挑了五千精壯馬軍,趕赴蘇州保駕,餘兵盡發回京。一路趕緊望同州前來。早間便聞殺喊之聲,已料必是劫駕,即催促人馬前來。沿途探馬來報,響馬圍住聖駕,在同州淳仁縣城內。張茂隨催軍趕來。

且說柳望懷等攻至三更後,忽見後麵火光衝天,探馬來報:“啟上大王,有隊官軍殺來,旗上盡打英國公旗號。”柳望懷曰:“久聞張茂乃是夙將,久往大金和番,未知幾時回來。今既探聽前來,必一大戰。”傳令將嘍羅分一半圍住攻城,提防城中殺出,一半隨三頭領來到路口列陣,俟候交戰。破了張茂。再打破了城池,擒捉昏君不表。

再說英國公張茂正趕路,探子報曰:“啟千歲,前麵有賊兵阻住,排陣候戰。”張茂大怒曰:“本藩數年不在中原,盜賊如此橫逆。”令家將取披掛前來,英國公穿帶定當,綽了金槍,懸鞭掛劍,勒馬帶軍來至路口。將槍一擺,隊伍分開。柳望懷對二弟曰:“爾看敵軍,隊伍嚴明,刀槍鋒利,人強馬壯,真是勁敵,須要小心迎戰。”正言間,隻聽得一聲號炮,陣勢分開,大纛高標,金字繡著“世襲英國公天下兵馬大元帥張茂”。你看英國公張茂生得身高體壯,麵如淡墨,滿口蔥白胡須,頭戴二龍鬧珠金盔,身穿鎖子龍鱗黃金甲,內襯皂綾繡袍,坐下烏騅馬威風凜凜。

隻見英國公勒馬上前,見賊首並部下嘍羅,俱是麵染顏色,畫得花花綠綠。即大喝曰:“何處賊寇,焉敢前來討死?”柳望懷馬上欠身打拱曰:“來者莫不就是英國公張千歲麼?”英國公曰:“然也,爾既知本藩大名,豈不聞本藩縱橫天下,四十載未逢敵手?快快下馬受縛,免吾動手。”柳望懷曰:“老將軍有所不知,明朝氣數已盡,昏君無故遊幸蘇州,勞民傷財,以致天怒民怨,我等大軍百萬在此,老將軍何不棄暗投明,歸降我等。倘執迷不誤,恐一旦有失,豈不斷送老將軍半世英名?”張茂大怒曰:“叛賊死在目前,尚敢饒舌,照我的槍尖滋味。”說罷,就把蛇矛向心胸刺來,柳望懷喝聲:“休要逞強。”將槍架開,回首亦是一槍刺去。英國公把一梟喝聲“丟開罷!”

柳望懷身子在馬上搖了一搖,戰馬倒退四五步。叫聲:“老匹夫果然好利害。名不虛傳。”張茂喝曰:“這等無本領,亦敢來劫駕!”柳望懷即奮勇戰到十餘合,殺得滿身是汗,呼呼喘息,招架不住。吳仁忠見了,忙舞刀上前夾攻,英國公大叫曰:“一個不濟,兩個齊來,讓爾兩個夾攻,方知我的利害。”

即搖動蛇矛。二賊力戰。這杆槍好似飛雲閃電,急雨狂風。不上十餘合,二盜首又是抵當不住。萬飛龍大叫曰:“罷了,罷了,若不擒這老賊,喪盡我們的英名了。”即策馬橫刀,上前相助。英國公喝曰:“便讓爾三人同死,方使爾等死得無怨。”三強盜亦喝曰:“老賊若勝得我等三人,方算爾是個豪傑。”英國公乃是者成大將,久經沙場,殺得性發,吼聲如雷。追得三人好似走馬燈一般,團團旋轉,不能近前。又戰有四十餘合。柳望懷情知難勝,撥馬回陣。叫聲:“老賊凶惡,我等去罷。”吳仁忠、萬飛龍見了,也敗下來。張茂將槍稍一招。喝令三軍上前掩殺,自己當先衝上陣前來,三軍俱各奮勇衝殺,嘍羅大敗逃走。

英國公迫趕四五裏方才收軍,回至城下叫門。城上官員先是聞城外喊殺,恐是賊人誘敵,故不敢開城。今見是英國公,忙在城上拱身曰:“請千歲侯奏聞迎接。”英國公曰:“快去奏聞。”指揮官趕到縣堂奏曰:“啟萬歲,今有英國公張茂,殺退賊人,現在城下候旨。?原來英國公為人剛方正直,又有禦賜金鞭,正德亦怕他三分。聞奏前來,一憂一喜。喜的是張茂退了賊人,憂的是無故去雲遊惹禍,張茂必有一番言語羅嗦。即傳旨開城宣進,指揮官領旨來到城上,開門迎接。英國公令人馬暫停城下,自動馬進城問曰:“聖駕何在?”指揮官曰:“現在縣堂。”張茂來至縣前下馬,進至階下,俯伏奏曰:“老臣救駕來遲,罪該萬死。”正德令賜坐慰勞曰:“難得皇叔殺退賊人,其功非小。諒必大金國安靜,皇叔故得回來。”張茂奏曰:“臣因大金國無子,又不立嗣,一旦暴亡,皇族爭立,屬國造亂。臣勸撫並用,故延緩年久,方得回軍。”正德曰:“難得皇叔辛苦,又怎知寡人被動,前來救駕?”張茂曰:“臣在邊廷,深知陛下登基後,任用劉瑾,國政廢弛,勞民傷財。”正德曰:“劉瑾不過小心侍朕,並不幹預國政。朕因慕蘇州錦繡繁華,因欲一遊。誰知盜賊如此猖獗。非皇叔救駕,寡人幾乎不免於禍。”

張茂曰:“此非陛下要遊,還是劉瑾奏請遊幸的。”

按張茂疑是劉瑾沿途勒索地方官銀,奏請雲遊。誰知卻又通賊劫駕,這亦是捕風捉影之事。正德聞奏,暗想:“劉瑾本是好意要朕遊耍,快樂朕,或實說,豈不累劉瑾,被張茂見怪?”即答曰:“此乃寡人自作其孽,並非幹劉瑾之事。”張茂曰:“原來如此,這也罷了。隻是何人保駕,卻縱容盜賊如此橫行?”正德曰:“保駕人是吏部天官劉文俊。”張茂曰:“這又奇了?劉文俊乃是文官,如何保駕?”正德曰:“朕思遊幸內地,亦不爭戰,故令文官保駕。”張茂曰:“劉文俊為何不在禦前?”正德思張茂初到,不知委曲,若說劉文俊通賊劫駕,反有許多言語。便曰:“劉文俊,朕前日差他到常州催船。”張茂曰:“這更差錯,保駕官須當隨禦駕,如何遠離?”

正德曰:“朕因出遊日久,特令他催船伺候。”張茂又奏曰:“臣聞得劉瑾忠心侍主,乞請來一會。”正德曰:“朕亦差他出差在外。”張茂暗想:“我既回朝,終有日相會,須使他知我的利害。”便奏曰:“今響馬已退,陛下可速往蘇州遊耍。”正德知張茂嘲他,答曰:“今幸響馬既退,朕便要回京了,還遊什麼蘇州?”張茂曰:“此處城池僻小,臣隻有五千軍士,恐賊退再來,乞陛下就此起程。”正德曰:“亦說得是。”遂傳旨連夜起程。文武官員送出城外。正德降旨淳仁縣文武官員加升一級,所有折毀民居,照式造還,就庫內支給。文武官員謝恩,正德即向前途進。

且說柳望懷等,被英國公殺敗逃走,一路從同州、常州、並蘇州城外經過。各處鄉村居民,遭其搶劫財物,擄掠女子。適逢章士成這一日與人做道場未回,家中女兒章繡錦,亦被掠去,後來自有表白。

單說那劉瑾,帶兵來到常州,已知英國公救駕,心想:俟回京結果這老賊雪恨。常州官員俱知同州劫駕之事,又聞詔到,出城迎接劉瑾,進接官亭。

吃茶畢,對眾官曰:“聖旨著劉吏部開讀。”眾官曰:“劉吏部現在水口督船俟候。”即引劉瑾起身,先令人報知劉文俊。原來劉文俊惟知響馬劫駕,卻不知李夢雄兄妹救駕,亦不意劉瑾來捉他。報得詔到、忙備香案。及劉瑾到,劉文俊脆下接旨。劉瑾雙手高擎禦箭,口傳聖諭曰:“奉上諭,吏部天官劉文俊通賊劫駕,罪在謀反,特遣六官司禮監劉瑾,帶令箭一支,行往常州擒捉劉文俊後,赴蘇州捉拿家眷。不論男女,盡行鎖扭,解京問罪。欽哉無言。”當下劉文俊魂飛天外,魄散九宵。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白牡丹

《白牡丹》正文
第一回 明主遇美人入夢 金星救劉瑾為閹 第二回 穆府著棋收內監 焦彩翻案害王嶽 第三回 買首級白冤遭害 假半仙看相賺金 第四回 劉瑾巧施納財計 文貴怒逐狐犬群 第五回 焦穆詭施偽聖旨 李通驗識假金牌 第六回 劉瑾毒謀收文府 李通巧計醉狂奴 第七回 吳芳懼罪瞞劉瑾 文貴迎母拜李通 第八回 劉瑾賺主幸蘇州 夢雄同妹觀聖駕 第九回 章士成留客結姻 劉宇瑞通家款友 第十回 宇瑞邀友探親恙 桂金越牆聽瑤琴 第十一回 劉小姐窺琴識文 李夫人戲婿交婚 第十二回 文俊催船委保駕 夢雄窿戰敵強徒 第十三回 聖駕高山脫羅網 奸監平地起風波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 第十五回 劉宇瑞離家脫難 李夢雄代嶽辨冤 第十六回 老元勳請駕救忠 小遊擊受官訪賊 第十七回 士成知機宿占祠 桂金急病投匪店 第十八回 追馬匹兄妹中計 焚店房母子負逃 第十九回 土成祠裏救桂金 夢雄途中逢宇瑞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 第二十一回 假夢雄大寨款舅 真桂金高山遇仇 第二十二回 勝殷癡訂鴛鴦偶 桂金假結鴛鳳儔 第二十三回 匪徒貪美色遭殃 奸盜謀重權造反 第二十四回 演武廳奸監受辱 金鑾殿忠臣施威 第二十五回 功折罪夢雄呈信 將假監李通偷圖 第二十六回 李通有意戰人敵 桂金無心擒宇瑞 第二十七回 士成會婿知女信 李通憐才勸投誠 第二十八回 文貴剿賊三界山 夢雄征兵黑風寨 第二十九回 萬人敵詐書救應 文提督暗約進剿 第三十回 全節義父女相逢 捉渠魁忠良奏績 第三十一回 劉瑾知風潛逃遁 張茂領旨捉奸徒 第三十二回 權勢敗無人收宿 運氣來留客成功 第三十三回 居庸關奸監被拿 金鸞殿老閣問供 第三十四回 奸佞認供正王法 老將辭職讓金鞭 第三十五回 忠良封職完婚娶 聖主設醮禳瘟疫 第三十六回 瑞陽鎮王合失主 周元家天子安身 第三十七回 天子吃雞做良媒 周元捧扇訂佳偶 第三十八回 吳大材奉旨贅婿 明正德乏費賣騎 第三十九回 六家店賭博呼子 王莊內召神除妖 第四十回 揚州店看詩憶夢 新莊銀出世朝君 第四十一回 吹玉笛取笑漁姑 拾金釵調戲鳳姐 第四十二回 孿風姐恩封西宮 定國公怒打權監 第四十三回 揮金銀眾女感恩 受封誥二姬應夢 第四十四回 正德鬥寶拘暗室 黃虎陷主戮全家 第四十五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第四十六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