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作者:洪琮年代:清代513   

《白牡丹》正文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

李夢雄密殺陸金萬人敵誤結勝康

卻說劉宇瑞令小二再備盛席前來,那小二暗想:“若再備去,怎知他有銀子無銀子?若不備去,又怕李夢雄凶惡,打將起來。”口雖諾上連聲,隻是不動手。劉宇瑞已知其意,五錠銀子付與小二曰:“爾可將此銀取去,連前賬一並算清罷。”小二接了銀子,大喜曰:“客官且坐,小人就備來,若要安歇,亦有房屋。”李夢雄、劉宇瑞因要說話,擇下一間幹淨房屋坐下。

小二送上酒菜曰:“客官酒已便了。”劉宇瑞吩咐曰:“小二,爾可去照顧生理,或有呼喚方來,不必伺候。”小二喏喏退去,二人對坐而飲。

劉宇瑞問曰:“聞兄長在同州救駕,又在京中保救家父滿門,授任山東登州府遊。弟正欲到登州相會,未知何故獨行至此?”李夢雄即將同州救駕,京城保奏嶽父及封官訪盜,昨晚歇店中計,兄妹拆散,失卻包裹馬匹一一說明。劉宇瑞著驚曰:“據兄所言,那晚若非章士成指點,弟性命想必休矣。”

李夢雄問曰:“章士成卻是何等人?”劉宇瑞曰:“就是蘇州城外做道士的章士成。”李夢雄曰:“他何處與爾相會?”劉宇瑞即把章士成尋訪女兒,山東路上相遇敘起。“弟與兄長結親,承他美意,一路照顧至此。那晚土地祠折散”說明。李夢雄聞言傷感曰:“原來章士成父女亦失散!昨夜又在土地祠受驚,實在可憐。”劉宇瑞曰:“弟走脫後,章阿伯諒必亦走避,隻是走與不走,亦不多哩。”李夢雄曰:“這卻為何?”劉宇瑞曰:“他的小包袱,即夾在弟這包裹裏,身上並無路費,舉目無親,豈不是走亦是不走麼?”

李夢雄歎了一口氣曰:“這乃福無雙至,禍無單行。實為可傷。”劉宇瑞曰:“兄長被騙追馬,令妹有無被害?”李夢雄曰:“舍妹有通身武藝,定然無患。諒他必回風陽,後來自有相會之日,不必過慮。隻是愚兄失落部照,今要回京,懇求英國公排解,未知可能保得無罪否?”劉宇瑞大驚曰:“兄還不知律法利害!做官失脫文憑,罪該斬首。”

二人正在議論,忍聽得鸞鈴聲響。舉頭探看,來了一個黑大漢,腰間一小裹,勒馬來到店前。小二手忙腳亂慌出店,扯注轡頭。大漢跳下馬來,走進店內,亦不觀顧李夢雄二人,就在廳上座頭坐下,叫小二曰:“快取酒肉來!俺吃罷就要上京去公幹。”小二將馬縛在店前,連聲答應:“就來!就來!”急急切了一大盤肉,取了一壺酒,杯箸放在桌上。那黑大漢大聲喝道:“小杯不用,快取碗來斟。”小二急取碗前來。那大漢斟了一碗,一吸而盡。

即舉盤取了數塊雞肉,大嚼在吞,猶如餓鬼一般。一碗吃了又一碗,不多時早吃幹了一壺酒。小二再盛一壺酒。那大漢並不言語,頃刻間又吃得一壺盡,兩盤肉已吃得幹幹淨淨。小二再欲去取酒肉。那大漢喝曰:“不要了,俺還要趕路程。”便起身出店,小二忙將馬解下。那大漢跳上馬,亦不言別而去。

李夢雄見了便大叫小二前來,喝曰:“爾原來是知機的,方才我吃的,教爾記帳,爾就不肯。那大漢生得凶惡,吃的爾並不敢問他酒錢,如此欺善怕惡!”小二聞言笑曰:“那大漢肯吃我的酒肉,便是小人的造化,怎敢問他酒席錢?”李夢雄曰:“如此說來,莫不是爾前生父母麼?”小二曰:“二位客官是出路人,便說亦無妨。我過裏屬青州府管下。離此五十裏,有一座山十分險峻高大。此山橫踞登州、青州、萊州三州交界,故名為三界山。山上有三位大王,名喚柳望懷、吳仁忠、萬飛龍,部下有三五萬嘍羅,非但打家劫舍,意在圖謀天下。官兵不敢惹他,此人乃山上頭目,他若吃小的酒肉,便吩咐嘍羅,倘遇下山打劫,不許侵取小人的貨物,小的便可安穩。怎敢問他酒錢?”李夢雄曰:“他要上京何事?”小二曰:“這卻不知,隻是屢進京,未知何幹?”李夢雄曰:“原來如此!”便對劉宇瑞曰:“賢弟且坐,今晚就此安歇,我要解手便來。”劉宇瑞曰:“兄長請自便。”李夢雄離店飛步追趕。

且說那頭目多吃了酒,坐在馬上彼風一衝,酒性發作,湧在心頭,在馬上顛顛倒倒,睡眼朦朦,猶如楊柳擺風。李夢雄趕了四五裏,早已追及。四顧無人,手舉劍向馬屁股揮去,砍開了後腿。那馬骨折,撲地倒了,那頭目跌下地來。因帶著酒醉,難以爬起。這頭目正在地上亂爬,李夢雄再一劍,早將頭斫斷。解他腰間的包裹,束在自己衣內,隨將死屍並死馬拖去,擲在坑陷中。再將首級隨埋在林間,然後將地上血跡勝上泥攪散。急回店來,已是上燈時候,店門將關閉了。李夢雄入店。劉宇瑞問曰:“哥哥為何到此時回來?”李夢雄曰:“腹中絞痛,故緩了許久。”二人進房,小二點上燈火,叫聲:“客官安寢,小人亦去睡。”隨往外麵不表。

李夢雄閉上房門,停了半晌,四處靜悄。李夢雄方解下包裹,對劉宇瑞曰:“賢弟認得此物否?”劉宇瑞笑曰:“此莫非是那個吃醉黑大漢的物麼?哥哥真好心策,昨夜失脫一個,今便奪得一個抵賬。”李夢雄曰:“不是此等話說,方才店小二說三界山賊馬,如此猖撅。我料是劫駕的響馬,故趕去殺死他。未知此包裹內有甚麼物件,待我解開一看。”劉宇瑞曰:“哥哥如此見識,極好,小弟萬不能及。”李夢雄曰:“賢弟休得褒獎。”即解開包裹一看,內有兩件衣褲,數十兩銀子,並一封書信。取起細看,封緘甚固,皮寫著書“呈上劉公公親啟。”傍寫三界山柳望懷等拜稟。李夢雄大驚曰:“敢是劉瑾通賊劫駕?”劉宇瑞曰:“朝廷如此厚待,劉瑾怎敢反叛?諒有別事,拆看便知端的。”即把封口細細看開,隻見上麵寫著:

拜稟

劉公公恩主,尊前,囊者同州劫駕,非不努力。奈李夢雄兄弟英雄難敵,英國公人強馬壯,因而失利,抱愧良深。茲因部下三萬有餘,兵糧精足,器械全備。專人馳稟,乞早圖謀掌團營,庶某等好得直進京師,除滅昏君,共扶恩主為帝。少酬知遇之恩於萬一耳。書不盡意,來使能詳。伏冀劉公公恩主電察。

辱愛將柳望懷吳仁中萬飛龍頓首拜稟

二人看訖大驚,李夢雄曰:“若非收得此書,怎知奸監作為?連天子亦敢行劫,圖謀篡位。”劉宇瑞曰:“果然這劣奴惡毒,自己通賊劫駕,反誣家父謀叛。若非神差鬼遣,獲得此書,安知其惡?我們將他此書帶入京,煩張千歲啟奏,家父滿門,便得開赦。兄長亦可贖回失劫文憑之罪,又可除好監,絕了國家大患。”李夢雄曰:“賢弟所見甚善。”二人歡喜,收拾安寢。

次日起來飽餐畢,清還了飯錢進京。

話分兩頭,且說李勝康母子逃走數日,這一日,來至山東登州府管下黑風山。李勝康曰:“母親,山勢險惡,林木嚴密,母親可在後麵。倘有歹人前來,孩兒好與他迎敵。”章大娘曰:“盜賊總是同道中朋友,怕他做甚?”

李勝康曰:“他是大盜,我乃小賊,並無相交,不遇為妙。”章大娘曰:“盜賊兩家相去不遠。”正言間,隻聽得一聲鑼響,林間衝出百餘嘍羅,各執刀槍,擺開路口,喝曰:“識時務者,留下衣服馬匹去罷,若有半句不字,教爾立走黃泉大路。”李勝素就在包袱外抽出哨棒,教章大娘退在一邊。心想李夢雄名聞天下,不如詐冒他名色。便向前喝曰:“爾們連人亦認不清,敢問我取賣路錢?”眾嘍羅見其身體高大,口出大言,即問曰:“爾乃何人?”

李勝康曰:“爾難道沒有眼睛?吾乃救駕武狀元李夢雄便是。”嘍羅吐舌曰:“原來是李老爺呀,我家大王最好結交英雄。若老爺上山相會,我家大王必然重待。望老爺少停片刻,容小的回報,大王下山相請。”李勝康暗暗歡喜得計。那小頭目即飛奔上馬山上去了。

爾道那大王是誰?乃陝西西安府人氏,姓萬,名人敵,因販馬折了本錢,流落為寇。卻最好仗義,喜結交豪傑。生得紅麵胡須,善用一把大刀。正在聚義廳議事,忽見頭目上前報曰:“啟大王,山下來了李夢雄的母子,請令定奪。”萬人敵大喜曰:“李夢雄因何到此?今日得會?吾誌遂矣。”忙上馬帶了嘍羅下山。見了李勝康,隻一條肥大蠢漢,卻又帶著家眷。心中疑惑,向前打恭曰:“來者可是李夢雄將軍麼?”李勝康曰:“然也。敢勞頭領過愛,相留會麵。”萬人敵曰:“敢問將軍功顯天下,為何打扮至此?”李勝康曰:“弟因無有金銀供奉劉瑾,被劉瑾奏過聖上,隻封弟為登州遊擊,兼奉旨沿路緝賊。母子故微眼到此。大頭目若不信,現有文憑部照可證。”萬人敵曰:“既是有文憑,乞借一看,別有商議。”李勝康即在包裹中取出一紙文憑,嘍羅送上,萬人敵觀看得是真,即便送還,忙跳下馬拜曰:“素聞大名,渴思一會,今幸相逢,深慰鄙懷。”李勝康亦拜曰:“深承大王過愛,何以消受!”二人拜畢,萬人敵曰:“弟有一言相勸,未知將軍肯否?”李勝康曰:“有話便說無妨。”萬人敵曰:“將軍建此奇功,封侯未足為過,今隻封一個遊擊,反受人節製。都是奸人弄權,遮閉聖聽。未將打算,不如同弟暫聚此山中,觀望後日,或有好些機會,除了奸賊,扶助聖君,亦可立下功勞。將軍意下如何?”李勝康聞此言,心中暗喜,求之不得,豈有不肯之理,又恐萬人敵看破。便假意曰:“大王說得山是,但當稟過老母定奪。”

即來見章大娘,稟明萬大王好意相留。章大娘詐言曰:“士為知己者屈,既萬大王如此美意,怎好推卻!況今奸賊當權,忠良難以得誌,且等日後,受了招安,為國立功。”萬人敵大喜曰:“伯母老夫人金玉之言,實是見機。請上山寨中拜見。”令嘍羅帶路,請章大娘先上山,自己同李勝康上馬。

來至大寨聚義廳,就請章大娘上坐。萬人敵拜見畢。吩咐備辦香燭,當天與李勝康結為異姓兄弟。萬人敵長李勝康六歲,為兄,李勝康為弟。合寨嘍羅,參見了新二頭領,又令宰豬殺羊,合寨慶賀,萬人敵雖是年近三旬,未有妻室,令備一席,請章大娘上坐。自己與李勝康同席對坐。李勝康酒至半酣,問曰:“哥哥此山共有多少人馬?”萬人敵曰:“合寨共有四千餘人馬,但此山前後有兩座山頭,方才與賢弟過的乃是前山,還有一後寨。我將前後人數均分,我單身隻守這山,那後寨目前卻令頭目把守。今賢弟前來,當分前後,未知賢弟欲守那處?”李勝康暗想:後寨必定人煙稀少,險僻小徑。前寨必定人煙熱鬧,大路之衝。我若守住前山,好歹也得知。且可得些銀兩,以為私房。便曰:“小弟就在前山,兄在後山罷?”萬人敵曰:“不然。前山乃往來孔道,人煙叢雜,賢弟乃新到貴客,豈可勞煩?莫若後寨安靜,賢弟去把守,愚兄依舊守此。”李勝康聞言,正中心事曰:“小弟初到,理當效勞,該守前山。後寨哥哥去鎮守罷。”萬人敵曰:“如此賢弟休嫌前山辛苦,愚兄便守後寨罷。”二人飲至更深散席。萬人敵辭別李勝康母子。

自回後寨而去。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白牡丹

《白牡丹》正文
第一回 明主遇美人入夢 金星救劉瑾為閹 第二回 穆府著棋收內監 焦彩翻案害王嶽 第三回 買首級白冤遭害 假半仙看相賺金 第四回 劉瑾巧施納財計 文貴怒逐狐犬群 第五回 焦穆詭施偽聖旨 李通驗識假金牌 第六回 劉瑾毒謀收文府 李通巧計醉狂奴 第七回 吳芳懼罪瞞劉瑾 文貴迎母拜李通 第八回 劉瑾賺主幸蘇州 夢雄同妹觀聖駕 第九回 章士成留客結姻 劉宇瑞通家款友 第十回 宇瑞邀友探親恙 桂金越牆聽瑤琴 第十一回 劉小姐窺琴識文 李夫人戲婿交婚 第十二回 文俊催船委保駕 夢雄窿戰敵強徒 第十三回 聖駕高山脫羅網 奸監平地起風波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 第十五回 劉宇瑞離家脫難 李夢雄代嶽辨冤 第十六回 老元勳請駕救忠 小遊擊受官訪賊 第十七回 士成知機宿占祠 桂金急病投匪店 第十八回 追馬匹兄妹中計 焚店房母子負逃 第十九回 土成祠裏救桂金 夢雄途中逢宇瑞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 第二十一回 假夢雄大寨款舅 真桂金高山遇仇 第二十二回 勝殷癡訂鴛鴦偶 桂金假結鴛鳳儔 第二十三回 匪徒貪美色遭殃 奸盜謀重權造反 第二十四回 演武廳奸監受辱 金鑾殿忠臣施威 第二十五回 功折罪夢雄呈信 將假監李通偷圖 第二十六回 李通有意戰人敵 桂金無心擒宇瑞 第二十七回 士成會婿知女信 李通憐才勸投誠 第二十八回 文貴剿賊三界山 夢雄征兵黑風寨 第二十九回 萬人敵詐書救應 文提督暗約進剿 第三十回 全節義父女相逢 捉渠魁忠良奏績 第三十一回 劉瑾知風潛逃遁 張茂領旨捉奸徒 第三十二回 權勢敗無人收宿 運氣來留客成功 第三十三回 居庸關奸監被拿 金鸞殿老閣問供 第三十四回 奸佞認供正王法 老將辭職讓金鞭 第三十五回 忠良封職完婚娶 聖主設醮禳瘟疫 第三十六回 瑞陽鎮王合失主 周元家天子安身 第三十七回 天子吃雞做良媒 周元捧扇訂佳偶 第三十八回 吳大材奉旨贅婿 明正德乏費賣騎 第三十九回 六家店賭博呼子 王莊內召神除妖 第四十回 揚州店看詩憶夢 新莊銀出世朝君 第四十一回 吹玉笛取笑漁姑 拾金釵調戲鳳姐 第四十二回 孿風姐恩封西宮 定國公怒打權監 第四十三回 揮金銀眾女感恩 受封誥二姬應夢 第四十四回 正德鬥寶拘暗室 黃虎陷主戮全家 第四十五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第四十六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