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作者:洪琮年代:清代513   

《白牡丹》正文 第三十六回 瑞陽鎮王合失主 周元家天子安身

瑞陽鎮王合失主周元家天子安身

卻說王合諫阻天子,遊耍三峰岩,帝曰:“朕想那人無有包裹雨傘,諒三峰岩必在附近。爾可回鎮上問路,朕在此等候。”王合領旨,轉回瑞陽鎮上,問一老人曰:“借問此間有座三峰岩,在何處?岩內有神仙信否?”老人曰:“三峰岩在此去正南,離此六七裏餘。其處山水極佳,傳聞前代尚有神仙寄蹤。每至此時桂花盛開,男女遊耍甚眾。何嚐真有神仙可見?”王合稱謝老人,恐正德天子等久,亦即起身回來。

無如正德天子,果然等候許久。放下馬吃草,忽草中跳出一隻白兔,向馬前一跳,那馬即發開四蹄,奔上山坡。正德大驚,忙將金勒扯緊。誰知那馬亂跳,險把正德跌下鞍來。正德無奈,把扯馬放鬆,那馬越跑得緊。正德隻得將雙手扯馬鬃毛,叫聲:“馬嗬,今日這等作怪,莫非要斷送寡人性命麼?任從爾去罷。”耳聽得呼呼聲響。暫且按住慢表。

單說王合來至原處,尋不著正德天子,隻道往這近處遊耍。及上高處一望,四無蹤跡。驚得麵如土色,叫聲:“苦嗬!不知天子往哪裏去了。我今失了天子,如何是好?進前不得,後也不得。思若回京,被眾官知道,豈不把我處死?”沉吟一番,忽轉念曰:“我今何不向地方官取討、教他用心探訪天子。我再趕到蘇州,杭州去尋,必定相遇。又恐正德身無分文,倘一時著惱,尋了短見,教我如何抵擋?真是千愁萬慮,隻先從近處跟尋。”嗣後雇了牲口,趕進瑞蘭州城知州衙前,打發牲口主人去了,即進衙將鼓擊將起來。人役忙來攔住曰:“爾為甚事擊鼓?”王合曰:“乃禦前尚衣太監王合,有急要事,要見爾本官。”人役忙走進後衙報知州官。

這州官在京城曾與王合相識的,聞報疑惑,忙令開門接入後堂,見禮坐下。王合令左右人役退出。州官喝退。王合即把天子遊幸到瑞陽鎮地方失散,“先生速知會百官密訪。倘天子有失,我一回京,合府官員,大為不便。”

知府驚得汗流浹背,曰:“公公少待,待卑州傳眾官齊到,自有道理。”立著人役分往,合城文武官員,一時齊到、知州將前言重複說過,眾官俱失色。

玉合遂把天子所穿戴服色言明,“列位須當密訪,恐被歹人知風謀害。聖駕無回,列位豈不大罪?今可備快馬一匹,待我趕赴蘇州等處找尋。”眾官稱“是”即備一匹良馬。王合立時上馬,分別而去。眾官商議,一麵密報各鄉紳一同密訪;再差心腹人役查訪,不許泄漏。

那王合起身在路上,心想:我若寄書與江流知道,滿門恐難免被他誅戮。

不如隱匿為妥。遂趕到蘇州,又趕到杭州,密約地方官尋訪。自己又趕到福建、漳泉二府。尋無蹤跡。遂在沿途探訪,不敢回京。亦終不知會江流。此是後話不表。

且說正德因坐馬跑發,縱跑了一會,來至曠野之處停住。正德回顧無人,叫聲:“你這孽畜,把朕送到此間,是甚去處?”即下馬,就在路旁歇息,並候王合前來。候至許久,看看日色將斜,心想:“須尋店安歇,再作商議。”

即仍然上馬,來到一村。隻見人家稀少,四處居住。路傍樹林下有一小戶人家,內有紡車聲。即下馬,將馬牽縛在樹樁上,將索放寬,任其吃草,上前敲門,隻見開門處走出一老婦,年約五旬,精神清爽,骨格不凡。那老婦人觀見正德堯眉舜眼,龍行虎步。忙作禮曰:“客官何處來的?底事降臨?”

帝曰:“俺乃北京人氏,欲來訪友。因坐馬溜韁,仆人失散,天色已晚,借住一宵。來日小仆若到,自當厚謝。”老婦曰:“客官不嫌草榻蔬食,隻管暫歇。請入內來坐。”帝即跨入草堂。

老婦才要移椅,帝本當中坐慣,即把椅放在案前,當中坐下。問曰:“媽媽姓甚名誰?家中尚有何人?”老婦曰:“老身王氏,丈夫周俊,在日攻書不第而亡。老身孀守,一子名周元,年輕十七,砍柴為生,頗盡孝道。請問客官,何姓尊名?”帝思把武宗正德分折,即答曰:“俺姓武名德。”老婦曰:“老身昨夜夢見一輪紅日墜於草堂。今武大官人降臨,且是帝邦人物,諒必有職官員。”帝聞言暗笑:“既夢一紅日,豈止一官職而已?真是村婦可笑。”答曰:“俺亦曾當過差官。”老婦人曰:“敢問老爺的前程是幾品?”

帝暗想:“天子約有幾品。”乃曰:“卻無有品數。”老婦曰:“既無數,想是極大,諒有十餘品。”帝冷笑曰:“正是。”原來正德自早間至今,已是饑渴難當,四肢軟弱。但帝乃享用之人,還不知是饑餓所致,便對王氏曰:“俺被那馬跑得慌,莫不壞了身子?為何腹邊微痛,頭眩眼昏,四肢無力,口中發渴。媽媽可或茶或熱水,取些解渴。”王氏曰:“老爺少待片時,備來。”即入內,自思:“要烹茶又無茶器,暗想依他言語,況自早至這時,明是饑渴。前日娘家所送大麥尚餘些,何不煮請他?又可當渴又可充饑。”

即忙取些大麥,放在鍋中,生起火來。好不作怪,往常大麥極是難熟,今番一則乃正德洪福,二則周元母子的造化。水滾,早聞得麥香撲鼻。想一位差官,難道如此福大?麥熟得緊,及吃時,覺得稀爛。家中又無糖可和,隻得取了一碗清淡的麥粥,一雙筷子,送與帝曰:“家貧,隻有此微物解渴,幸勿推辭。”正德從未見此物,取起筷子,吃了兩口,覺得滑膩,況值渴之際。

即問曰:“此最何物?如此可口!”王氏暗想,果是享用的人,連大麥粥亦不識。便答曰:“此珍珠粥”。正德心想:好似珍珠分開。故一麵圓,一麵扁。即問王氏:“爾好得享用,吃得是珍珠粥,”王氏曰:“此乃微物,何足介齒?吃罷。”早已一碗吃完。

王氏曰:“老爺再吃些若何?”正德曰:“好是好的,隻是有些清淡。”

王氏思想:“清清淡淡,教他如何過口?嗬唷,還有醃著的鹽■子,取些與他過口,免於清淡。但他實享福的人,若不將殼剖開,他必連殼吃下。”即剖開了一殼,放在一個小盤子,一並捧出,安頓案上,曰:“再吃些亦可解渴。”正德不曉此物,見肉有黃紅白各色,那殼各分青黃,宛如玳瑁一般。

忙問曰:“此是甚物?”王氏想:“他既不識,待我裝個門麵。”即曰:“此乃鳳眼鮭。”正德著驚曰:“鳳乃稀世之物,爾卻那裏拿得許多鳳來,挖眼醃鮭?不意小戶人家,用著珍珠粥和鳳眼蛙。真是享福得緊。”王氏暗想:“大麥粥和著■子著實狼狽,他還說享福,果是饑不擇食。”早已一碗吃完,曰:“不要了。”又問王氏曰:“這珍珠粥卻會做藥,吃下去腹中不痛,身體依然。”王氏曰:“看來不是腹痛,乃是饑餓。”正德曰:“怎麼為之饑餓?”王氏曰:“不食便饑。所謂饑當食,渴當飲。”帝暗想:“朕若不雲遊,怎知饑餓艱苦?”

時王氏卻走到後門,等待兒子糴米回來請客。因周元晴時砍柴賣錢,隻足母子費用,遇淋雨時,日食甚然艱難,當下家中無有粒米,自那早周元砍了一擔柴,挑去市上要賣。卻又作怪,往常周元的柴又大又幹,一到市上,便賣去。偏偏是日不湊巧,上市多時,全沒一人來問。等到天色將晚,已散市了,無奈挑回至路口停住。恰遇著伊母的族兄王員外,收租回來。周元忙問:“母舅那裏去來?”王員外曰:“周元爾們少年人,為何一擔柴弄到這等時候才完,不去發賣,還在此地停步?好懶惰,豈不可惡?”周元曰:“外甥此一擔柴早上市,因無人買,故此挑回。”王員外曰:“此必爾勒索高價,故無人要買。”周元曰:“我一擔柴隻賣一百文足錢,怎有勒索?”王員外曰:“既無人買,當挑回家,來日再上市發賣。”周元曰:“欲挑回家,奈明早無有米糧。”王員外曰:“既如此困苦,我把一百文買了,免爾憂慮。”

周元曰:“足感母舅盛情。”即挑著隨王員外來到莊上。令莊丁將柴取入,即進內取錢。須臾間出對周元曰:“家中無有剩錢,將這錢取米與爾,若何?”

周元曰:“如此更妙。”隻好將米付我衣中包回。不必袋子,又要還袋,一番跋涉。”王員外稱“是”。登時取出一鬥米。周元便把衣前襟盛著,把尖挑索仔擱在左肩上,左手扯著衣角,右手就在衣底提防縫裂,別了王員外。

行到村口,覺得米中有物礙著右手。心中疑惑,向米中一摸,摸出一錠銀子,約有五兩。心思:“這莫非是母舅要識我誠實與否?寧可送還他,免被他說我貪心。理當貧窮。”即奔去問王員外。曰:“母舅何故米中藏一錠銀,要試外甥心肝?”王員外聞言愕然曰:“甚麼銀?”周元將銀呈上,陳明其故。王員外省悟,曰:“早飯後,縣中錢糧差來討錢糧。我清完後,尚餘這錠銀子,就便埋放在鬥裏。方才誤盛米,出來付爾。不意爾卻如此誠實。

即取五錢銀交付周元曰:“爾拿去使用。倘有不周之處再來問我取用。”周元稱謝,一路暗喜曰:“幸有這五錢銀子積蓄,卻是運到發財。”早望見家門樹上縛一匹馬,大驚曰:“我果是薄福,發得五錢銀子,便有訟事到了門前。此馬莫非是府縣差人麼?”隻見伊母在後門招手。周元入內,低聲問曰:“門前何有匹馬?”一邊說,一邊將米及銀放下。王氏驚問曰:“銀米從何而得?”周元具言前事。“母舅所賜五錢銀子。”王氏喜曰:“家中有客,幸得有此銀子。來早爾可到市上,備些酒供客。”遂將差官武德投宿說過。

周元曰:“我畏命苦,才得這些橫財,家中便有客伺候。”王氏曰:“兒好不曉事,武老爺乃是貴人。若禮待他歡喜,他自有重重賞賜。兒可快出去拜見。”

未知周元如何得妻,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白牡丹

《白牡丹》正文
第一回 明主遇美人入夢 金星救劉瑾為閹 第二回 穆府著棋收內監 焦彩翻案害王嶽 第三回 買首級白冤遭害 假半仙看相賺金 第四回 劉瑾巧施納財計 文貴怒逐狐犬群 第五回 焦穆詭施偽聖旨 李通驗識假金牌 第六回 劉瑾毒謀收文府 李通巧計醉狂奴 第七回 吳芳懼罪瞞劉瑾 文貴迎母拜李通 第八回 劉瑾賺主幸蘇州 夢雄同妹觀聖駕 第九回 章士成留客結姻 劉宇瑞通家款友 第十回 宇瑞邀友探親恙 桂金越牆聽瑤琴 第十一回 劉小姐窺琴識文 李夫人戲婿交婚 第十二回 文俊催船委保駕 夢雄窿戰敵強徒 第十三回 聖駕高山脫羅網 奸監平地起風波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 第十五回 劉宇瑞離家脫難 李夢雄代嶽辨冤 第十六回 老元勳請駕救忠 小遊擊受官訪賊 第十七回 士成知機宿占祠 桂金急病投匪店 第十八回 追馬匹兄妹中計 焚店房母子負逃 第十九回 土成祠裏救桂金 夢雄途中逢宇瑞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 第二十一回 假夢雄大寨款舅 真桂金高山遇仇 第二十二回 勝殷癡訂鴛鴦偶 桂金假結鴛鳳儔 第二十三回 匪徒貪美色遭殃 奸盜謀重權造反 第二十四回 演武廳奸監受辱 金鑾殿忠臣施威 第二十五回 功折罪夢雄呈信 將假監李通偷圖 第二十六回 李通有意戰人敵 桂金無心擒宇瑞 第二十七回 士成會婿知女信 李通憐才勸投誠 第二十八回 文貴剿賊三界山 夢雄征兵黑風寨 第二十九回 萬人敵詐書救應 文提督暗約進剿 第三十回 全節義父女相逢 捉渠魁忠良奏績 第三十一回 劉瑾知風潛逃遁 張茂領旨捉奸徒 第三十二回 權勢敗無人收宿 運氣來留客成功 第三十三回 居庸關奸監被拿 金鸞殿老閣問供 第三十四回 奸佞認供正王法 老將辭職讓金鞭 第三十五回 忠良封職完婚娶 聖主設醮禳瘟疫 第三十六回 瑞陽鎮王合失主 周元家天子安身 第三十七回 天子吃雞做良媒 周元捧扇訂佳偶 第三十八回 吳大材奉旨贅婿 明正德乏費賣騎 第三十九回 六家店賭博呼子 王莊內召神除妖 第四十回 揚州店看詩憶夢 新莊銀出世朝君 第四十一回 吹玉笛取笑漁姑 拾金釵調戲鳳姐 第四十二回 孿風姐恩封西宮 定國公怒打權監 第四十三回 揮金銀眾女感恩 受封誥二姬應夢 第四十四回 正德鬥寶拘暗室 黃虎陷主戮全家 第四十五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第四十六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