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作者:洪琮年代:清代513   

《白牡丹》正文 第三十二回 權勢敗無人收宿 運氣來留客成功

權勢敗無人收宿運氣來留客成功

卻說劉瑾要去宿別店,牽馬而行。店主人笑曰:“小的勸客官若有相識人家,借宿方好。若要歇客店,總是白費口舌,終無人敢收留爾的。”劉瑾那裏肯信!到了一店又一店,連連四五店,都是一樣言語。情知無人敢收留,心中發恨曰:“咱平日得誌,就是王親國戚,也讓我三分。今日一失勢,一個外鎮提督,如此擅作威權,弄得我無處棲身。總是我這反叛不該,如今真真是虎落平洋被大欺。但是若在街上閑撞,倘遇著巡夜官軍,雖不得把我作盜賊,定國公也必見疑,將我留住。後麵追兵一到,性命休矣。此時羊觸藩籬,進退兩難。忽想一會,曰:“不如到城下坐待明旦。那邊是法地之所,官軍看見,亦不生疑。”即將馬帶到城樓下,縛在樹上,自言自語臼:“不湊巧,城門已閉,又不知客店處所。今夜隻拚著不睡,坐以待旦。”就在人家門階上坐著。軍士見是書生,又且衣冠楚楚,誰來管他?這劉瑾因是困倦,奈性命攸關,心如火焚。自思:方才若得出城,已安穩了。偏遇著城閉。明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今我在此,追兵必在後麵。多緩這一夜,誤事不少,真是歡娛嫌夜短,寂寞恨夜長。千回萬轉,愁腸百結。及聽至五更,恰是得了一道赦詔一般,站起身來,解下馬匹,立在城下,盼望開城逃命。

不多時就來了許多民人商賈,齊到伺候開城門。天色已明,不湊巧恰遇守城官酣睡未醒,軍士隻得去喚醒守城宮,忙令軍士快到提督府去領鑰匙。

軍士領令而去,時劉瑾等得心焦意亂,問旁人曰:”為何城門這等晏開?”

旁人曰:“黎明便開,今早不知何故此時未開。”劉瑾暗恨這狗官可惡,誤我行程。此時行人越來越眾,城門下積得人山人海,挨挨擠擠,喧喧鬧鬧。

劉瑾思:若開城門,等得這些人出盡,待到幾時?就牽馬要上前。眾人喝曰:“爾的馬莫不要來踢死人麼?請須退在後麵。”劉瑾被喝無奈,仍退在後。

那領鑰匙的軍士已到,同五六名軍士,一起前來開城。才開了內城,又開外城。方開了鎖門,棍未抽下,門甫半開,城外亦積得人更多,紛紛爭進爭出,反把開門軍士幾乎撞倒。門軍遂閃立在一旁。

及人出入稍疏,劉瑾急忙忙牽馬要趕出城,湊巧有一老頭兒,挑著一擔柴進城來。柴內帶著一條青藤,上帶有些青葉。劉瑾這匹馬連日飛跑,不甚上料,饑餓得狠。一見青葉,舉頭張口咬定,用力一扯,力大把後頭柴把丟開,那前頭柴把亦到下。老頭兒一顛,恰恰馬所扯之柴把,向老頭兒身上壓下。老頭兒大叫一聲,跌到在地,直躺躺的不能言語。劉瑾一心隻望出城,見人去離,不管他生死,帶馬就要出城。早有閃立城門邊的軍士一時不平,向劉瑾扯住曰:“爾牽馬踢死人,要往那裏去?”劉瑾急欲逃走,怕纏多時。就在身邊取出一條十兩重的蒜金,遞與軍士曰:“我有急事,要出城,權將此物與大哥飲奈之敬,放我出城,足感厚情。”軍士接過了一看,心想:若是銅的,怎得如此沉重;若是銀鍍金的,豈不值十餘兩銀子?那有如此慷慨之人,肯把銀子相送?待我上城去問識寶的,”即放手走上城去了。

劉瑾正要起身,不料那五個軍士,早已瞧見劉瑾,明明取甚物件,與他朋友。知是怕事的人,一齊攔住曰:“且慢去!”劉瑾大怒曰:“爾等是要勒索我麼?”眾軍士笑曰:“不管爾勒索不勒索,隻是爾何厚與彼而薄與我?方才我的朋友,爾取甚物件送他?我們難道不該麼?若不送,這也由你,須救這老頭兒才去。”劉瑾那裏忍耐得這?乃曰:“我送他甚物?你且說來。”

眾軍士曰:“不要閑話!取來。”便爭吵起來。

且說先前取金條的軍士走上城,扯一個識寶物軍士到旁邊,把金條送與他看曰:“此是甚物?”識寶的接在手內,顛一顛曰:“此是足色赤金十兩,爾從那裏得來?”門軍聽說,笑得兩眼合縫曰:“我好造化。”便言明所來,那識寶的驚曰:“其人何在?”軍士曰:“方才我上城門之時,朋友們扯住正在歪纏,諒尚在城下。爾亦去取他一條使用。”那識寶的曰:“莫說一人一條,就說數人共計一條,也就好了。”說罷將金條交還,飛奔下去了。隻存幾個親隨的,聞得此言,要下去,又恐本官呼喚。忽聞得守城官在內高叫:“城下何故喧嚷?”那親隨的深恨自己不得去取利,即稟明備細。這守城官名陳必興,為人誠實精明。聞言著驚曰:“世上那有揮金如上的?看來不是細作,定是犯法逃走的、你們快去帶來,一麵去報徐千歲,恐是大細作,休要延緩誤事。”軍士領令,上馬飛報去了。眾親丁趕下城來。此時劉瑾要取金買囑,眾親丁圍住曰:“大老爺吩咐說是細作,要帶上城去審問。”眾軍士對劉瑾曰:“晴天不肯走,須待雨淋頭。如今爾活不成了。”劉瑾自思明是我的晦氣。今當放出勢力,諒守城官必放我起身。不然倘徐大江知道,反多遲延。便詐笑謊指曰:“待我去見守城官,把爾等處死:”即上馬,同軍士上城。那挑柴的老頭兒,早已扒起身來,將柴挑去。

劉瑾來到敵樓前,大模大佯,喝軍士把馬牽去,仔細喂著。大踏步上敵樓,見守城官坐在上麵。劉瑾住步,指著曰:“爾好大官職,見著咱家,不來叩接,穩穩高坐!”守城官見他滿口京話,又如此大口氣,必是大來曆,便坐不穩,站起來曰:“爾是何等人:這等自誇!”劉瑾帶笑曰:“念爾官職卑小,實難認得咱家,吾乃武宗天子駕前掌六官司禮太監劉瑾,因奉旨要往北番,探一機密大事,恐阻滯誤享,故賞守門軍金子,不料眾軍多來勒索。爾難免縱放之衍,念爾無知免究。”守城官聞言,細看果是太監的形容,忙立過下邊曰:“公公坐下。”劉瑾即當中坐下,取出一支金籬令箭,交付守城官曰:“此乃內庫至寶,爾可細觀。”守城官接過一看,果見繡工精奇,非民間所有之物。心下躊躇,一麵密矚心腹“快報徐千歲,說劉公公駕臨。”

心腹立即起身。一麵向劉瑾雙膝跪下,連連叩頭曰:“未將該死,不知公公駕臨,乞恕營下無知之罪。”劉瑾急欲脫身,曰:“將軍請起,不知不罪,咱家就此起身。”守城官曰:“公公且吃一杯茶。”令左右跪進香茗。劉瑾吃畢辭別,守城官苦留曰:“公公若去,徐千歲必怪未將自專,乞少留片刻。”

劉瑾曰:“咱家有急務,不可延緩。徐千歲就知道決不怪爾。”正言間,隻見急報的心腹飛報曰:“徐千歲隨後便來。”劉瑾立要起身,守城官再三苦留。軍士忽報曰:“徐千歲來了。”劉瑾心下慌忙,隻得勉強立候。

原來徐大江恐是細作,守城官誤放。立刻上馬出府,不暇傳官兵執事儀仗,隻帶數名家將隨從。方出府門,軍士來稟報,說是太監劉瑾,身有急事,立要往北番。定國公心中十分疑惑:“北番並無邊報,有何急務差這內監遠出?又不從北平關去,卻到此間,豈不舍近圖遠?況劉瑾又非武將外臣,怎肯遠行涉險?莫非犯罪逃竄?旮當仔細查察。”不覺已到敵樓,下馬進廳。

劉瑾離座迎接。定國公向前拱手曰:“本藩失迎,負罪良多。”二個分賓主坐下。劉瑾曰:“咱因王命匆迫,未曾進謁。今又驚動千歲,獲罪非輕。”

定國公曰:“難得公公屈臨,請到敝衙一敘。”劉瑾曰:“這個不敢領命。咱家立要起身。”定國公心思:“劉瑾麵帶慘容,倉皇欲別。我隻苦苦留住,看是如何?”即曰:“既公公過謙,即在此暢飲罷。”回顧家將曰:“速備筵席來。”劉瑾著急曰:“是王命催迫,不得領情,就此拜別。”定國公越加疑心。愈苦留曰:“公公乃朝廷內信親臣,便緩片時,朝廷也不見罪。伺必匆匆欲別?”劉瑾恐太急,彼定國公見疑,稱謝坐下。須臾間,呈上筵席,賓主入席。定國公見劉瑾默默無言,知必有故,即殷勤相敬。酒過三巡,劉瑾又要辭別。定國公隻是苦苦留住。俗雲:“以酒敬人本好意。”劉瑾又不好發作。無奈坐下,真是心如油煎,語言無緒。忽見前麵塵土衝起,探子報曰:“啟千歲,有一隊人馬,星馳前來,旗號盡打英國公名字。”定國公曰:“看甚將官,喚他前來。”探子領令下城而去。劉瑾情知是來追捉他,即立起身辭曰:“前隊己到,咱要告辭了。”定國公攔住曰:“便急殺,也須席終而去,焉有未終席之理!”劉瑾無計脫身,如坐針氈,暫且不表。

且說軍政官耿興國,星夜追趕,已到居庸關,並無劉瑾蹤跡,又不知可曾出關,還是躲在關內?思量:且到關駐紮查訪。正行間,軍士報曰:“前麵有一探子,口稱定國公徐千歲,令老爺快前往來諭話。”耿興國忙勒馬向前問曰:“爾曾聞劉瑾消息麼?”探子報曰:“劉公公現在敵樓,與徐千歲飲灑,請老爺前去,自然相會。”耿興國聞言,如獲得珠寶一般,曰:“爾且退去,俺即前來。”探子去了,耿興國令軍士速到城下屯禮,自勒馬催鞭,飛奔上城。至敵樓下馬,進入敵樓,果見劉瑾與定國公對飲。劉瑾見了,驚得麵如土色。耿興國上前,向定國公欠身打拱曰:“千歲恕未將甲胄在身,不能全禮。”定國公曰:“將軍免禮,到此何幹?”

未知耿興國答出何言來?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白牡丹

《白牡丹》正文
第一回 明主遇美人入夢 金星救劉瑾為閹 第二回 穆府著棋收內監 焦彩翻案害王嶽 第三回 買首級白冤遭害 假半仙看相賺金 第四回 劉瑾巧施納財計 文貴怒逐狐犬群 第五回 焦穆詭施偽聖旨 李通驗識假金牌 第六回 劉瑾毒謀收文府 李通巧計醉狂奴 第七回 吳芳懼罪瞞劉瑾 文貴迎母拜李通 第八回 劉瑾賺主幸蘇州 夢雄同妹觀聖駕 第九回 章士成留客結姻 劉宇瑞通家款友 第十回 宇瑞邀友探親恙 桂金越牆聽瑤琴 第十一回 劉小姐窺琴識文 李夫人戲婿交婚 第十二回 文俊催船委保駕 夢雄窿戰敵強徒 第十三回 聖駕高山脫羅網 奸監平地起風波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 第十五回 劉宇瑞離家脫難 李夢雄代嶽辨冤 第十六回 老元勳請駕救忠 小遊擊受官訪賊 第十七回 士成知機宿占祠 桂金急病投匪店 第十八回 追馬匹兄妹中計 焚店房母子負逃 第十九回 土成祠裏救桂金 夢雄途中逢宇瑞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 第二十一回 假夢雄大寨款舅 真桂金高山遇仇 第二十二回 勝殷癡訂鴛鴦偶 桂金假結鴛鳳儔 第二十三回 匪徒貪美色遭殃 奸盜謀重權造反 第二十四回 演武廳奸監受辱 金鑾殿忠臣施威 第二十五回 功折罪夢雄呈信 將假監李通偷圖 第二十六回 李通有意戰人敵 桂金無心擒宇瑞 第二十七回 士成會婿知女信 李通憐才勸投誠 第二十八回 文貴剿賊三界山 夢雄征兵黑風寨 第二十九回 萬人敵詐書救應 文提督暗約進剿 第三十回 全節義父女相逢 捉渠魁忠良奏績 第三十一回 劉瑾知風潛逃遁 張茂領旨捉奸徒 第三十二回 權勢敗無人收宿 運氣來留客成功 第三十三回 居庸關奸監被拿 金鸞殿老閣問供 第三十四回 奸佞認供正王法 老將辭職讓金鞭 第三十五回 忠良封職完婚娶 聖主設醮禳瘟疫 第三十六回 瑞陽鎮王合失主 周元家天子安身 第三十七回 天子吃雞做良媒 周元捧扇訂佳偶 第三十八回 吳大材奉旨贅婿 明正德乏費賣騎 第三十九回 六家店賭博呼子 王莊內召神除妖 第四十回 揚州店看詩憶夢 新莊銀出世朝君 第四十一回 吹玉笛取笑漁姑 拾金釵調戲鳳姐 第四十二回 孿風姐恩封西宮 定國公怒打權監 第四十三回 揮金銀眾女感恩 受封誥二姬應夢 第四十四回 正德鬥寶拘暗室 黃虎陷主戮全家 第四十五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第四十六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