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作者:洪琮年代:清代513   

《白牡丹》正文 第三十回 全節義父女相逢 捉渠魁忠良奏績

全節義父女相逢捉渠魁忠良奏績

卻說萬人敵派撥停當。至三更時分、聽得更鼓分明。萬人敵曰:“好起手了。”遂上馬。令營中放起大火來。眾人齊聲呐喊曰:“官軍上山,休要放走柳望懷。”等火光漸漸衝起,萬人敵殺向後寨,來救仇鸞。看守的嘍羅上前迎敵,喝曰:“萬人敵內叛了!”萬人敵罵曰:“不叛何為?終不成助爾反賊的。如今官軍上山了,爾等不降,莫非要尋死麼?”遂舞刀上前,殺散嘍羅,向前砍開囚車,放出仇鸞,大喝一聲,掙斷了鐐鈕。嘍羅送過刀馬,仇鸞上馬,萬人敵大叫曰:“仇將軍協力,共殺賊人。”仇鸞曰:“是了。”

這且不表。

時李桂金亦殺向糧草倉來,放起火光。是夜天昏地黑,星月無光。晝風既息,夜風吹火,那火仗著兵威,一片通天撤地,火光照耀,兼加喊殺之聲,猶如山崩地裂。章士成引了一百名嘍羅,來至西廊。那看守的嘍羅,不過四五名,聞知,早已跑走了。眾嘍羅打開房門,章士成連叫女兒,並無人答應。

不覺著急曰:“莫非是迫死了?”忙令取火照著。原來章繡錦聞得喧鬧,驚壞,不敢做聲。乃取火一照、隻見章繡錦寒抖抖蹲在壁角,章士成伸手攜起,垂淚曰:“我兒好苦!”章繡錦也哭曰:“女兒莫非是在夢中見麼?”章士成搖手曰:“不必高聲。”仔細一看,見女兒蓬頭散發,形容憔淬,好不傷心。安慰曰:“為父的因爾,費盡心機。不必悲傷,打壞身子。”遂問眾好漢曰:“列位今未知往那裏去躲閃方好?”眾好漢曰:“今兩軍相拚,爾父女軟弱,不如仍躲在此房裏。我等一百名保守,或可無事。等官軍上山來,一並出去。”章士成稱謝。父女就躲在房裏聽候官軍。

且說柳望懷猶在聚義廳議論,忽見火起呐喊。柳望懷大驚曰:“此是何故?”吳仁中曰:“不必驚恐,諒是黑風山營中賀功,酒醉遺漏火發。”柳望懷曰:“若是失火,為何如此喧嘩?”言未畢,又見自己後寨,又有火起,呐喊比前越加喧鬧。三人俱在著急,隻聽得嘍羅一路狂叫,走得喘息不定,報曰:“黑風山萬人敵內叛,放火燒營,衝殺人馬,放出化鸞相助。”三個頭領尚未回答,又見嘍羅報曰:“黑風山李若真放火燒了糧草倉內應。”柳望懷看著吳萬二人曰:“不聽吾言,如今若何?”吳仁中、萬飛龍又驚又怒曰:“不意這兩個匹夫,人麵獸心,待我前去擒捉,碎屍萬段。”柳望懷曰;“既有內應,必有外攻。爾二人速去剿滅後軍,俺在此提防官兵上山。”吳、萬稱“是”。上麵向後而去。柳望懷飛馳三關,嚴令嘍羅把守。有官軍前來,隻將木石打下,休使上山。但心內好似亂箭攢著一般。

單說文貴是晚,金裝甲胄,眾將齊集,伺候火號。剛至三更,眾將翹首睜目擦眉了望,忽見三界山火起。探子飛報進帳曰:“三界山火起了。”文貴喝令:“放起號炮,帶馬前來。”轟天一聲響,一個號炮飛上半空,好似天崩地塌。眾將一起上馬。三路人馬出營,猶如蛟龍出海,燈毯火把照耀,真是鬼神號哭,殺奔前來。那山上擂木炮石,一時如雨驟下。兩軍拒住山穀應聲,暫前按下。

又說吳仁中等殺入後寨,正見萬人敵衝殺。吳仁中大罵曰:“好匹夫,焉敢內叛?拚個你死我活。”舉刀砍來。萬人敵把刀接戰,喝曰:“逆賊死在目前,尚敢逞強?”二人交戰,李桂金縱馬向前,萬飛龍罵曰:“李若真,我待爾不薄,何故叛反?”李桂金曰:“萬飛龍休要認錯,我豈是李若真?”

萬飛龍曰:“爾不是李若真,卻是那個?”李桂金曰:“我乃李夢雄之妹李桂金。前日假名李錦雲,同州救駕,與爾會戰數陣。吾兄現來爭戰,我到助爾不成?”萬飛龍氣得目瞪口呆。仔細觀看,依稀略認得是李錦雲。不覺大怒,曰:“賤人!爾吃了狼子膽豹子心,前日敗我的大事,今日又前來內應。休想活命了!”舉起板斧,攔頭砍下。李桂金仗劍迎敵,仇鸞上前助戰。吳仁中、萬飛龍喝令嘍羅,一起圍住。果然眾寡不敵,把黑風山人馬困在核心。

此時各處喊殺,崩山裂海一般。那守關的嘍羅,聽得這等鬧動,又見官兵如此協力,俱各心慌。李通一手執防牌,一手持短刀,奮勇跳上關上,殺了十餘個嘍羅。李夢雄隨上城來。李通忙下關,砍開關門,官軍一齊衝進了頭關,竟向二關攻打。寨內萬人敵,衝開一條血路,來到三關,殺向二關進發。守二關的嘍羅,見前後俱破,一聲發喊,棄關逃走。萬人敵破開關門,放進官兵。方過三關,恰遇柳望懷前來。李夢雄上前敵住,大戰。後麵文貴繼進,嘍羅紛紛亂竄,隻是叫苦連天。柳望懷此時也無心戀戰,竟從旁邊逃走。正遇萬人敵馬到,舉起大刀砍來。正中在馬頭。柳望懷跌下馬來。官軍擒住綁捆了。時萬飛龍困住李桂金,聽得嘍羅呐喊,官兵上山,四散逃走。萬飛龍展盡生力,向李桂金一斧砍下。李桂金將身躲過,飛起雙劍砍下。萬飛龍舉斧一架。仇鸞前來相助,馬到身邊,輕舒猿臂,把萬飛龍捉過馬來,擲於地上。官軍縛了。此時隻剩得吳仁中,見前後盡是官軍,自思:“此時不定,難以脫身。”即開一條血路逃走。李通在火光中,認得是吳仁中,忙拈弓搭箭射來。吳仁中百忙中那裏能聽到弓弦響,一箭正中右臂,跌下馬來。李通跳下馬來,捉住亦綁了。

文貴傳令洗山,又在寨內拜匣中搜出劉瑾、穆宏、焦彩印信,即忙具下表章一道,三人通賊謀反書信,封在表內,另具文書一角,喚過仇鸞吩咐曰:“爾可假扮客商,多備幹糧、銀兩,並表章一道,文書一角,深夜進京、交附英國公張茂奏主,除滅劉瑾等。倘若延遲,必被劉瑾知風,捏奏我們造反,吃罪不起。”仇鸞曰:“未將焉敢遲延誤事?”即刻上馬飛跑而去。文貴方才放心,又搜出婦女一百餘名,押在一處。傳令撲滅餘火。

夢雄、李通引了萬人敵參見,文貴大喜曰:“將軍仗義,今又悔過,改邪歸正,開關迎引官軍,擒賊有功。日後奏主,其功不小。”萬人敵稱謝。

解過柳望懷,李通解過吳仁中。萬飛龍原是仇鸞所捉,文貴令軍政司,就把李通奪關、擒捉吳仁中,萬人敵擒捉柳望懷,仇鸞捉拿萬飛龍,李夢雄、李桂金協力破山,各各記上功勞薄。其餘得首級、捉頭目、獲甲仗、馬匹,盡赴軍政司報功。令解柳望懷等三個盜首,來到帳前,立而不跪。文貴大怒,拍案喝曰:“匹夫今既被擒,怎敢不跪?”柳望懷、吳仁中、萬飛龍也罵曰:“此及萬人敵不仁不義,監守自盜,誤被所捉,非關無能殺敗。今既被擒,不過一死,豈有向你們屈膝之理?”文貴大罵:“反賊無禮!令武士將這夥反賊的狗腿打斷,看他跪也不跪。”武士領令,打下三賊,每人重責四十棍。

打的血肉狼籍,死中還魂。打畢,令囚禁寨中。

又審問眾婦女,大半是常州、蘇州人,俱是劫駕敗走時擄掠來的。其餘亦是被搶劫來的。文貴令押在一處,日食照顧,不準軍士欺淩,俟候發回原籍,著親人領回。

李夢雄引章士成父女,拜見文貴。見章繡錦雖然蓬頭垢麵,果有幾分姿色,安慰曰:“前聞李夢雄、李通雲及爾父女,一能仗義舍己成人,一能守節有光風化。待本帥回京奏主,自有旌表。”章士成父女拜謝。

此時青州合府文武官員,俱來犒官謝罪。文貴責曰:“地方內既有匪類,有司官理應早為撲滅。如何寬縱,以致猖狂?若非本帥用心剿滅,豈不釀成大患?爾等難辭其咎。姑念曆任因循,從寬免議。今後自宜痛革前非,免於罪咎。”眾官拜謝。文貴令留下府縣有司官,餘俱回去。

文貴備文,將被擒婦女,令有司送回原籍,著親人領回。其被擒賊黨,除賊首心腹犯案深重者,立行斬首,餘俱發有司安插。

又喚萬人敵,回黑風山,燒毀山寨,速來俟候班師。萬人敵領令回黑風山,收拾所有。嘍羅願投軍者,造入花名冊,欲回鄉者,亦賞銀兩回鄉,以為經紀,本使其為盛世之良民。嘍羅歡聲震地。其細軟物件,裝束上車,放火燒寨,回見文貴。查明共計一千餘名,準其入伍。

將三界山銀兩,大犒眾軍。餘剩銀錢糧草,發貯青州府倉庫,擇日班師。

令中軍官李通回大同關,取前日假金牌及詔書。其山東官軍,仍發回山東。

隻帶初降一千餘軍,押解柳望懷等上了囚車,放火燒了三界山。令地方官差官兵看守,不許餘黨仍舊聚紮。

傳令已畢,文貴同眾將班師,地方官送行。真是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還。附近小民稱頌文貴為民除害,不表。

再說仇鸞奉命帶了表章文書上路,不敢遲延,披星戴月,不隻一日,來到京城地方安歇。誰知劉瑾早已知風。原來劉瑾心腹極多。先因見文貴奏請巡邊,誤認是真,卻不介意。及聞文貴征三界山,劉瑾自料三界山人強馬壯,文貴必然戰敗。待其敗後,那時奏其欺君罔上,二罪俱罰,豈脫吾手。這一早心腹人報說:“三界山已破,柳望懷、吳仁中、萬飛龍俱被擒了。”劉瑾聞得此言,頭上丟了三魂,腳下走了七魄。停了半晌,問曰:“三界山怎樣破得如此容易?”心腹人俱言:“萬人敵、李桂金先詐作救援,後為內應,小的又打聽此一事,原來文貴敢冒奏欺君,稱為巡邊,卻又征剿,乃係伊嶽父張茂所挾。”劉瑾即重賞心腹人,令他再去打聽了。隻暗恨柳望懷等如此無能,為空費咱許多銀兩,死得宜然。但張茂即如此打算,咱家諒文貴表章,隨後必到,定然謀害我性命的。咱思此係叛逆重情,朝廷聞奏,自然變臉起來,那時如何是好?低著頭一想曰:“罷!罷!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趁今逃走就是了。但須知會穆宏、焦彩,同走為妥。”忽轉一念曰:“且慢!且慢!穆宏、焦彩乃是有家室之人,若知會,他必定收收拾拾,反致延緩。且路上亦許多阻礙,誤事不小。古雲:事急無君子,不如獨自逃走為上,顧不得許多。隻是還有一件,咱原籍是河南信州府。府第家產,盡在那裏。今日回去,平時地方官畏我敬我,是因得君寵。今既失勢,地方官必拿解獻功,不若逃往北番,就借番兵殺人中原報怨。但此路若從山東而去,倘遭文貴回軍,反喪發性命。惟有從河南居庸關走出長城,打大寬轉往北番而去,又恐路上有阻礙。”即將平日竊取天子一枝金蓖令箭藏在身上,帶了些珠寶物件,金條銀兩,穿著儒巾闊服,珠履緞襪,打扮逃走。

未知得脫身否,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白牡丹

《白牡丹》正文
第一回 明主遇美人入夢 金星救劉瑾為閹 第二回 穆府著棋收內監 焦彩翻案害王嶽 第三回 買首級白冤遭害 假半仙看相賺金 第四回 劉瑾巧施納財計 文貴怒逐狐犬群 第五回 焦穆詭施偽聖旨 李通驗識假金牌 第六回 劉瑾毒謀收文府 李通巧計醉狂奴 第七回 吳芳懼罪瞞劉瑾 文貴迎母拜李通 第八回 劉瑾賺主幸蘇州 夢雄同妹觀聖駕 第九回 章士成留客結姻 劉宇瑞通家款友 第十回 宇瑞邀友探親恙 桂金越牆聽瑤琴 第十一回 劉小姐窺琴識文 李夫人戲婿交婚 第十二回 文俊催船委保駕 夢雄窿戰敵強徒 第十三回 聖駕高山脫羅網 奸監平地起風波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 第十五回 劉宇瑞離家脫難 李夢雄代嶽辨冤 第十六回 老元勳請駕救忠 小遊擊受官訪賊 第十七回 士成知機宿占祠 桂金急病投匪店 第十八回 追馬匹兄妹中計 焚店房母子負逃 第十九回 土成祠裏救桂金 夢雄途中逢宇瑞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 第二十一回 假夢雄大寨款舅 真桂金高山遇仇 第二十二回 勝殷癡訂鴛鴦偶 桂金假結鴛鳳儔 第二十三回 匪徒貪美色遭殃 奸盜謀重權造反 第二十四回 演武廳奸監受辱 金鑾殿忠臣施威 第二十五回 功折罪夢雄呈信 將假監李通偷圖 第二十六回 李通有意戰人敵 桂金無心擒宇瑞 第二十七回 士成會婿知女信 李通憐才勸投誠 第二十八回 文貴剿賊三界山 夢雄征兵黑風寨 第二十九回 萬人敵詐書救應 文提督暗約進剿 第三十回 全節義父女相逢 捉渠魁忠良奏績 第三十一回 劉瑾知風潛逃遁 張茂領旨捉奸徒 第三十二回 權勢敗無人收宿 運氣來留客成功 第三十三回 居庸關奸監被拿 金鸞殿老閣問供 第三十四回 奸佞認供正王法 老將辭職讓金鞭 第三十五回 忠良封職完婚娶 聖主設醮禳瘟疫 第三十六回 瑞陽鎮王合失主 周元家天子安身 第三十七回 天子吃雞做良媒 周元捧扇訂佳偶 第三十八回 吳大材奉旨贅婿 明正德乏費賣騎 第三十九回 六家店賭博呼子 王莊內召神除妖 第四十回 揚州店看詩憶夢 新莊銀出世朝君 第四十一回 吹玉笛取笑漁姑 拾金釵調戲鳳姐 第四十二回 孿風姐恩封西宮 定國公怒打權監 第四十三回 揮金銀眾女感恩 受封誥二姬應夢 第四十四回 正德鬥寶拘暗室 黃虎陷主戮全家 第四十五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第四十六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