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作者:洪琮年代:清代513   

《白牡丹》正文 第三十一回 劉瑾知風潛逃遁 張茂領旨捉奸徒

劉瑾知風潛逃遁張茂領旨捉奸徒

話說劉瑾改裝逃走,令備了一匹千裏駒,對小監曰:“咱有一至親,客居京城外,離城五十餘裏,咱因日伴聖駕,未得前往一探,心中怏怏。不意親人數日後欲回,故咱若奏明往送,又恐朝廷不準。無奈欲素服微行往送,以表至親之情。三兩日便回來,爾等不可泄漏。倘朝廷若有宣召,隻說訪親就回。”小監答曰:“公公乃萬歲爺親信的人,倘朝廷要諭話,又不知尊親去處,必須說明住址,好令人追趕。”劉瑾曰:“不必追趕,三二日咱家便回。”即從後門牽馬出城,上馬加鞭,向河南居庸關進發。一路上猶如喪家之大,不表。

至次早仇鸞進京,趕至英國公府前下馬,來見轅門官曰:“有煩通報,說山東文提督差官稟事。”是日恰逢英國公有事在府。門官報進,英國公喝退左右,喚入仇鸞。至後殿見畢,備言前事。隨即呈上表章申文,英國公看過申文,大喜曰:“難得爾辛苦,可在本藩府中安歇。俟爾鎮主進京,一同麵君。”仇鸞拜謝。

英國公穿上朝服,帶表上馬,來到午門外候旨。武宗宣進偏殿,三呼朝拜。武宗傳旨:“皇叔平身,賜坐。有何奏章?”英國公抬頭一看,並無劉瑾在側,口稱:“不好了,劉瑾知風逃走了!”武宗著驚曰:“早間未跟駕,又無犯法,何故逃走?”英國公曰:“陛下還不知其奸惡。”遂將通賊劫駕,及文貴攻破三界山,搜出劉瑾、穆宏、焦彩書信。劉瑾定是知風脫逃。即將表呈上。武宗看表,心中不信。自思:劉瑾前欲奪團營,張茂本來懷恨。文貴乃張茂愛婿,定有別的事情。乃曰:“待朕宣來問明。”令當駕官速宣劉瑾麵君。當駕官去不多時,回奏曰:“臣奉旨意宣劉瑾。據小監稱:劉瑾於昨日素服出城訪親,至今未回。又不知親在於何處?臣將小監帶來,在外候旨。”武宗聞奏大怒,隨令宣小監上殿。小監跪下,具奏前情。武宗怒問曰:“劉瑾起身穿甚衣服?”小監又奏曰:“頭戴一頂萬字巾,額前一片方玉,身穿藍緞袍,珠履緞襪,牽了白馬出城。”武宗喝退小監,拍案大怒,叫聲穆宏、焦彩。穆宏、焦彩在班內聞得張茂啟奏,已驚得魂不附體,恨不能駕雲逃出,連家眷都飛上天去。及聞劉瑾逃走,心恨這奸賊好不狡猾。既知敗露,亦不相報,他又走脫了,主上必移恨我等,如何抵擋得過?忽聽得宣召,心中栗栗冷汗淋淋,勉強出班,跪在金階下曰:“微臣在此,有何詔諭?”

武宗大怒,罵曰:“二賊忍心趨媚奸監,謀刺朕躬。卻又串通賊寇,圖篡江山。如此作惡,更有何言?”穆宏、焦彩叩首奏曰:“這就冤屈微臣了。徽臣實不知其詳,乞陛下原情,休聽讒言,屈害臣等。”武宗怒曰:“朕初時隻道劉瑾是好人,故此信任。豈知他與二賊朋比為奸,同惡相濟。反情已露,還敢強辯?”傳旨將穆宏、焦彩囚禁天牢。俟擒捉劉瑾到來,一同治罪。著兵部值日官,帶禦林軍,捉拿二家眷。毋分男女,拘禁天牢。仍將家產抄沒繳旨。錦衣官立將二奸押赴天牢而去。

張茂再奏曰:“劉瑾未知果係逃走,抑或躲在府中?著該差官到太監府搜檢,井籍沒家產。今幸奸謀敗露,難得吏部天官劉文俊全家,屈禁天牢之苦。伏乞陛下恩赦劉文俊全家。”武宗曰:“此朕之不明,理當開赦。”即禦筆親書赦詔。著當駕官往天牢裏,郝出劉文俊滿門。又著張茂領禦林軍圍住太監府,搜捕劉瑾,檢沒家財。張茂領旨出朝時,當駕官來到天牢,對獄官說明細備。獄官進內見劉文俊曰:“賀喜大人遇赦。”原來劉文俊先見穆宏、焦彩囚禁,已知其詳。即對獄官曰:“多蒙先生照顧,容當厚報。”獄官曰:“多謝大人。一向怠慢,祈大人勿怪,說甚厚報。”即出牢接旨,上轎到午門外候旨,當駕官入朝繳旨。

武宗傳旨,宣進劉文俊來至金階,俯伏跪下。武宗曰:“朕前日不明,誤聽奸監讒言,屈卿滿門受天牢之苦。朕甚悔過。賜卿官複原職,俟捉回劉瑾,自有封賞。”劉文俊奏曰:“但願聖心明白,臣雖死無恨矣。”武宗曰:“卿且退,安插家眷,來日跟駕辦事。”劉文俊退出,安頓家眷。

又兵部值日官回奏:“臣奉旨將焦彩、穆宏家眷,盡行拘禁天牢。所有家產,抄沒在此,候旨走奪。”武宗曰:“二奸家產,可發入庫。”兵部官領旨退出,將家產解入庫去。

又見禦營將官,押解劉瑾家產前來。隨後英國公也到。奏曰:“臣到太監府搜檢,劉瑾果然逃去。立將財帛寶玩解來繳旨。其府第已封鎖了。”武宗見所收寶玩,俱內宮所未有的。歎曰:“劣奴如此受用,猶敢反叛!朕向日隻道群臣有家室,未免為子子孫孫計;惟太監子然一身,並無帶累,諒必忠君愛國。不意竟行造反。記得前日同州劫駕,奸奴勸朕逃上土山,被困。

群臣下山混戰。惟奸奴在朕背後拔劍,朕心疑惑盤桔,被他巧言瞞過。看來明欲行刺,幸朕命未該絕,故得遇見。今當捉來,碎屍萬段,方消朕恨。”

回顧張茂曰:“皇叔勿辭勞苦,為朕擒捉回來處死。”張茂奏曰:“好監若被脫離,必生後患。臣想奸監狡猾,斷不敢回家鄉,諒必投北番借兵造亂。臣當曉夜趕捉回來。”武宗曰:“皇叔之言是也。”遂令將寶玩收入內宮,財產發人庫內。龍袖一拂,駕退後官。文武出散,俱喜奸佞剿除。

英國公亦即回府,令點鐵騎軍六千名,各備幹糧伺候。即喚軍政司耿興國曰:“吾今奉旨追捉劉瑾。諒劉瑾不敢回信州,必走北番。目今北番強盛,方敢收留。我想劉瑾奸猾,亦不敢從山東去,恐遇著小婿班師。定往河南居庸關出長城,打大寬轉,投奔北番。今與爾各分一處追趕。倘得捉獲,定即升賞。若不能捉獲,事後打聽得從那一條路逃脫,定將治罪。爾今要從那一條路追趕?”耿興國暗想:“劉瑾必走北番。”乃曰:“未將從河南追趕。”

英國公即令三千鐵騎軍,立刻起程。英國公自帶三千軍,飛向河南信州府進發。因恐地方迎接阻滯,不發馬牌。及到城下,地方官方知。要來迎接,亦來不及了。

一路趕緊,不幾日已到信州府,圍住。驚得府中人役,魂魄飄蕩,忙將大門關上,報知劉健、穆仁忠、張半仙。三人一向唬詐小民。忽聽英國公圍府,不知何故。隻是顫戰不住。英國公責眾官曰:“爾等縱放奸監,悟起皇宮,並不奏主。”眾官謝罪曰:“此係其自起造,卑職等欲行進奏、奈劉瑾勢力薰天,卑職等無奈隱忍。望千歲恕罪。”英國公喝令鐵騎軍打進府中,逢人便捉,共擒一百餘人。府中金銀充盈。

英國公商酌犒賞鐵騎軍,審問劉健等,曰:“劉瑾何在?”劉健等訴曰:“劉公公自在京城,未嚐回來。”英國公情知劉瑾必走北番。將捉下人犯,暫禁府縣牢中,俟審明釋放。英國公就在太監府安歇,令人連夜拆去午門。

府縣官奉送酒席。眾民聞得劉瑾犯罪,劉健等捉下,眾民曾被劉健等及惡仆索詐,連夜具狀,次早赴英國公告訴。英國公令將首犯劉健、穆仁中、張半仙收禁,俟解京發落。其帶案家人,著有司官分別治罪。餘者盡行釋放。劉瑾家產,盡收入庫。把府第改令為廟宇,供奉神道。把穆仁中、劉健、張半仙囚人檻車,帶了鐵騎軍,押解回京。張半仙方悔當初莫如安分相命,亦不到至死罪。隻因貪幾月富貴,難免殺身之禍。此亦作惡的報應。

且說劉瑾自前日逃走,一路帶了幹糧,日夜逃奔,不敢停留。每至支持不過,就在林中暫睡一會,便再逃走。始悔當初,若非造反,何至如此受苦!但事到其間,隻要性命、也顧不得辛苦。且喜此馬乃千裏名駒,極受得饑餓。

這一日將晚,來到居庸關。心想:若過此關,便有性命。原來明朝朝例,世襲公爵,亦須立功,方得頂爵。不然隻是空銜公爵,充當頭指揮,此時定國公徐大江,未有建立功勞,未襲爵,故在此做提督,鎮守居庸關。劉瑾因恐此係邊疆重鎮,又是定國公鎮守,比別處定然加倍嚴禁盆詰,因此憂慮,尋思乘今天晚,好混出關。主意定了,勒馬加鞭,來到城下,已是上燈時候。

盤詰將士,俱不在此。劉瑾大喜入城,想趕出外關,方好一路訪問,往城外進發。又恐天晚城閉,出不得外城。奈不識路徑遲緩些時候,俗雲:不巧不成書。亦是劉瑾罪惡貫滿,鬼神差遣。將及城下,隻見一群百姓喧嘩,說城已閉了,我們去罷。劉瑾一心隻望出城,聞得此言,暗想:明是我該敗。若早到幾步,已出城了。急下馬牽至城下。俗雲:人急心亂。問軍士曰:“城可得開否?”軍士笑曰:“看爾是個書生,莫不瘋癲?從來城門既閉,豈有再開之理?”劉瑾曰:“吾欲出城,探親病症,城門既閉,叫我如何是好?”

軍士曰:“你就有天大的事,亦須來早去罷。”

劉瑾暗想:“寧可趕早尋個客店安歇,免得被巡夜官軍撞著不便。”牽馬回至一條街上,有數間店門俱開的,各掛一盞明燈。亦有寫著:“公文下處”。也有寫著”往來客寓。”劉瑾來一店前叫曰:“店主人何在?”裏麵走出一個人來,曰:“客官莫非要宿店麼?”劉瑾曰:“正是。可有潔淨房子,備一間與我歇宿,來日重重有賞。”店主人連聲答應:“有!有!客官請進內。”劉瑾曰:“是。”剛舉足跨進店門,但見一個人坐在廳前桌上,擺著一本簿籍並筆、墨、硯。見劉瑾進來,忙站起身揖曰:“客官可取出路引,待小人記上簿。少停官府若來,免得稽查盤詰。”劉瑾曰:“我乃附近書生,要出關外訪親,不曾領路引。況我又無貨物,要路引何用?”店主人曰:“我們乃是邊關重鎮,盤詰倍嚴。守將乃是徐千歲,法令比他人加倍嚴肅。凡客商須有路引登簿,方能投宿。每夜二更便差一官員前來稽查。若收留無路引之人,便要問個窩留細作大罪。每月還將簿籍,呈送帥府一驗,客官既無路引,請到別店,小人不敢容留。”劉瑾曰:“不妨,我又非歹人細作,望店主收留,我多賞爾的酒錢。”店人曰:“二更時分,差官便來查驗,非但小人被累,連客官卻亦費氣。請早往別店為便。”劉瑾不答,便牽馬走過隔店。那隔店主人,早聽得明明白白。便問曰:“客官無路引麼?”劉瑾曰:“未曾領得路引。”店主曰:“既無路引小人不敢容留。”劉瑾發急曰:“我又不是歹人,何故如此膽怯?我又不白吃爾的東西,怎的隻不容我宿一夜?”店主曰:“客官不必發惱。實定國公法令森嚴。隻多多得罪了。”劉瑾怒氣衝衝曰:“我就到別店安歇何妨?”

未知別店可能安歇否,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白牡丹

《白牡丹》正文
第一回 明主遇美人入夢 金星救劉瑾為閹 第二回 穆府著棋收內監 焦彩翻案害王嶽 第三回 買首級白冤遭害 假半仙看相賺金 第四回 劉瑾巧施納財計 文貴怒逐狐犬群 第五回 焦穆詭施偽聖旨 李通驗識假金牌 第六回 劉瑾毒謀收文府 李通巧計醉狂奴 第七回 吳芳懼罪瞞劉瑾 文貴迎母拜李通 第八回 劉瑾賺主幸蘇州 夢雄同妹觀聖駕 第九回 章士成留客結姻 劉宇瑞通家款友 第十回 宇瑞邀友探親恙 桂金越牆聽瑤琴 第十一回 劉小姐窺琴識文 李夫人戲婿交婚 第十二回 文俊催船委保駕 夢雄窿戰敵強徒 第十三回 聖駕高山脫羅網 奸監平地起風波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 第十五回 劉宇瑞離家脫難 李夢雄代嶽辨冤 第十六回 老元勳請駕救忠 小遊擊受官訪賊 第十七回 士成知機宿占祠 桂金急病投匪店 第十八回 追馬匹兄妹中計 焚店房母子負逃 第十九回 土成祠裏救桂金 夢雄途中逢宇瑞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 第二十一回 假夢雄大寨款舅 真桂金高山遇仇 第二十二回 勝殷癡訂鴛鴦偶 桂金假結鴛鳳儔 第二十三回 匪徒貪美色遭殃 奸盜謀重權造反 第二十四回 演武廳奸監受辱 金鑾殿忠臣施威 第二十五回 功折罪夢雄呈信 將假監李通偷圖 第二十六回 李通有意戰人敵 桂金無心擒宇瑞 第二十七回 士成會婿知女信 李通憐才勸投誠 第二十八回 文貴剿賊三界山 夢雄征兵黑風寨 第二十九回 萬人敵詐書救應 文提督暗約進剿 第三十回 全節義父女相逢 捉渠魁忠良奏績 第三十一回 劉瑾知風潛逃遁 張茂領旨捉奸徒 第三十二回 權勢敗無人收宿 運氣來留客成功 第三十三回 居庸關奸監被拿 金鸞殿老閣問供 第三十四回 奸佞認供正王法 老將辭職讓金鞭 第三十五回 忠良封職完婚娶 聖主設醮禳瘟疫 第三十六回 瑞陽鎮王合失主 周元家天子安身 第三十七回 天子吃雞做良媒 周元捧扇訂佳偶 第三十八回 吳大材奉旨贅婿 明正德乏費賣騎 第三十九回 六家店賭博呼子 王莊內召神除妖 第四十回 揚州店看詩憶夢 新莊銀出世朝君 第四十一回 吹玉笛取笑漁姑 拾金釵調戲鳳姐 第四十二回 孿風姐恩封西宮 定國公怒打權監 第四十三回 揮金銀眾女感恩 受封誥二姬應夢 第四十四回 正德鬥寶拘暗室 黃虎陷主戮全家 第四十五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第四十六回 江流獲赦超苦海 鳳姐自誤喪黃泉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