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 作者:元稹、白行簡等年代:唐代1375   

《唐傳奇》正文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老父!姓賈名昌,長安宣陽裏人。開元元年癸醜生。元和庚寅歲,九十八年矣。視聽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語太平事曆曆可聽。父忠,長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宮為中宮幕士。景龍四年,持幕竿隨玄宗入大明宮,誅韋氏,奉睿宗朝群後,遂為景雲功臣。以長刀備親衛。詔徒家東雲龍門。

昌生七歲,蹻捷過人,能摶柱乘梁,善應對,解鳥語音。玄宗在藩邸時,樂民間清明節鬥雞戲。及即位,治雞坊於兩宮間。索長安雄雞,金毫鐵钜高冠昂尾千數,養於雞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擾教飼。上之好之,民風尤甚。諸王世家,外戚家,貴主家,侯家,傾帑破產市雞,以償雞直。都中男女,以弄雞為事;貧者弄假雞。帝出遊,見昌弄木雞於雲龍門道旁,召入,為雞坊小兒,衣食右龍武軍。三尺童子,入雞群,如狎群小,壯者,弱者,勇者,怯者,水穀之時,疾病之候,悉能知之。舉二雞,雞畏而馴,使令如人。護雞坊中謁者王承恩言於玄宗。召試殿庭,皆中玄宗意。即日為五百小兒長。加之以忠厚謹密,天子甚愛幸之。金帛之賜,日至其家。開元十三年,籠雞三百,從封東嶽。父忠死太山下,得子禮奉屍歸葬雍州。縣官為葬器喪車,乘傳洛陽道。十四年三月,衣鬥雞服,會玄宗於溫泉。當時天下號為“神雞童”。時人為之語曰:“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能令金钜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父死長安千裏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昭成皇後之在相王府,誕聖於八月五日。中興之後,製為千秋節。賜天下民牛酒樂三日,命之曰酺—,以為常也。大合樂於宮中,歲或酺於洛。元會與情明節,率皆在驪山。每至是日,萬樂具舉,六宮畢從。昌冠雕翠金華冠,錦袖繡襦袴,執鋒拂道。群雞敘立於廣場,顧眄如神,指揮風生。樹毛振翼,礪吻磨距,抑怒待勝,進退有朝,隨鞭指低昂,不失昌度。勝負既決,強者前,弱者後,隨昌雁行,歸於雞坊。角牴萬夫,跳劍尋橦—,蹴球踏繩!”

舞於竿顛者,索氣沮色,逡巡不敢入。豈教猱擾龍之徒歟?二十三年,玄宗為娶梨園弟子潘大同女,男眼佩玉,女服繡懦,皆出禦府。昌男至信、至德。天寶中,妻潘氏以歌舞重幸於楊貴妃。夫婦席寵四十年,恩澤不渝,豈不敏於伎,謹於心乎?上生於乙酉雞辰,使人朝服鬥雞,兆亂於太平矣。上心不悟。

十四載,胡羯陷洛,潼關不守。大駕幸成都,奔衛乘輿。夜出便門,馬路道阱。傷足,不能進,杖入南山。每進雞之日,則向西南大哭。祿山往年朝於京師,識昌於橫門外。及亂二京,以千金購昌長安、洛陽市。昌變姓名,依於佛舍,除地擊鍾,施力於佛。洎太上皇歸興慶宮,肅宗受命於別殿,昌還舊裏。居室為兵掠,家無遺物。布衣憔悴,不複得入禁門矣。明日,複出長安南門,道見妻兒於招國裏,菜色黯焉。兒荷薪,妻負故絮。昌聚哭,決於道。遂長逝息長安佛寺,學大師佛旨,大曆元年,依資聖寺大德僧運平住東市海池,立陁羅尼石幢。書能紀姓名;讀釋氏經,亦能了其深義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建僧房佛舍,植美草甘木。晝把土擁根,汲水灌竹,夜正觀於禪室。建中三年,僧運平人壽盡。服禮畢,奉舍利塔於長安東門外鎮國寺東偏,手植鬆柏百株。構小舍,居於塔下,朝夕焚香灑掃,事師如生。

順宗在東宮,舍錢三十萬,為昌立大師影堂及齋舍。又立外層,居遊民,取傭給。昌因日食粥一杯,漿水一升,臥草席,絮衣。過是,悉歸於佛。妻潘氏後亦不知所往。貞元中,長子至信衣並州甲,隨大司徒燧矣入覲,省昌於長壽裏。昌如己不生,絕之使去。次子至德歸,販繒洛陽市,來往長安間,歲以金帛奉昌,皆絕之。遂俱去,不複來。元和!”

中,潁川陳鴻祖攜友人出春明門,見竹柏森然,香煙聞於道,下馬覲昌於塔下。聽其言,忘良之暮。宿鴻祖於齋舍,話身之出處,皆有條貫。遂及王製。鴻祖問開元之理亂。昌曰:“老人少時,以鬥雞求媚於上。上倡優畜之,家於外宮,安以知朝廷之事。然有以為吾子言者。老人見黃門侍郎杜暹出為磧西節度,攝禦史大夫,始假風憲以威遠。見哥舒翰之鎮涼州也,下石堡,戍青海城,出白龍,逾蔥嶺,界鐵關,總管河左道,七命始攝禦史大夫。見張說之領幽州也,每歲入關,輒長轅挽輻車,輦河間、薊州庸調繒布,駕連,坌入關門。輸於王府,江淮綺縠,巴蜀錦繡,後宮玩好而已。河州敦煌道歲屯田,實邊食,餘粟轉輸靈州,漕下黃河,入太原倉,備關中凶年。關中粟米,藏於百姓。天子幸五嶽,從官千乘馬騎,不食於民。老人歲時伏臘得歸休,行都市間,見有賣白衫白疊布。行鄰比廛間,有人禳病,法用皂布一匹,持重價不克致,竟以襆頭羅—代之。近者,專人扶仗出門,閱街衢中,東西南北視之,見白衫者不滿百。豈天下之人皆執兵乎?開元十二年,詔三省侍郎儀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縣令者。及老人見四十,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大者出刺郡,小者鎮縣。自老人居大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馬於此,皆慘然不樂朝廷沙汰使治郡。開元取士,孝弟理人而已。不聞進士宏詞拔萃之為其得人也。大略如此。”

因泣下。複言曰:“上皇北臣穹廬,東臣雞林顙,南臣滇池!”

西臣昆夷,三歲一來會。朝覲之禮容,臨照之恩澤,衣之錦絮,飼之酒食,使展事而去,都中無留外國賓。今北胡與京師雜處,娶妻生子。長安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視首飾靴服之製,不與向同,得非物妖呼?”

鴻祖默不敢應而去。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唐傳奇

《唐傳奇》正文
卷一 板橋三娘子 卷二 補江總白猿傳 卷三 曾季衡 卷四 車中女子 卷五 陳鸞鳳 卷六 陳義郎 卷七 楚兒 卷八 崔護 卷九 崔慎思 卷十 崔書生 卷十一 崔思兢 卷十二 崔煒 卷十三 崔玄微 卷十四 崔張自稱俠 卷十五 鄧廠 卷十六 鄧甲 卷十七 定婚店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卷二十 竇乂 卷二十一 杜牧 卷二十二 杜子春 卷二十三 樊夫人 卷二十四 飛煙傳 卷二十五 封陟 卷二十六 馮俊 卷二十七 馮燕傳 卷二十八 負情儂傳 卷二十九 高昱 卷三十 古鏡記 卷三十一 古嶽瀆經 卷三十二 郭純 卷三十三 郭元振 卷三十四 何婆 卷三十五 紅線 卷三十六 紅線傳 卷三十七 華州參軍 卷三十八 畫琵琶 卷三十九 霍小玉傳 卷四十 吉頊 卷四十一 嘉興繩技 卷四十二 賈人妻 卷四十三 江叟 卷四十四 蔣武 卷四十五 金剛仙 卷四十六 京都儒士 卷四十七 昆侖奴 卷四十八 蘭亭始未記 卷四十九 離魂記 卷五十 李黃 卷五十一 李回 卷五十二 李勣 卷五十三 李俊 卷五十四 李謩 卷五十五 李慶遠 卷五十六 李使君 卷五十七 李娃傳 卷五十八 李衛公靖 卷五十九 李睍 卷六十 李章武傳 卷六十一 廉廣 卷六十二 靈應傳 卷六十三 劉崇龜 卷六十四 柳氏傳 卷六十五 柳毅傳 卷六十六 盧涵 卷六十七 廬江馮媼傳 卷六十八 駱賓王 卷六十九 閭丘子 卷七十 綠翹 卷七十一 馬待封 卷七十二 馬拯 卷七十三 賣?媼 卷七十四 妙女傳 卷七十五 冥音錄 卷七十六 南柯太守傳 卷七十七 尼妙寂 卷七十八 聶隱娘 卷七十九 寧茵 卷八十 裴諶 卷八十一 裴航 卷八十二 破鏡重圓 卷八十三 齊推女 卷八十四 虯髯客傳 卷八十五 卻要 卷八十六 人虎傳 卷八十七 任氏傳 卷八十八 三夢記 卷八十九 僧俠 卷九十 殺妻者 卷九十一 上清傳 卷九十二 申屠澄 卷九十三 宋之愻 卷九十四 蘇無名 卷九十五 孫恪 卷九十六 唐寶記 卷九十七 陶尹二君 卷九十八 田膨郎 卷九十九 田氏子 卷一百 王積薪 卷一百零一 王居貞 卷一百零二 王生 卷一百零三 王燧 卷一百零四 王維 卷一百零五 王之渙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卷一百零七 韋皋 卷一百零八 韋自東 卷一百零九 維揚十友 卷一百一十 溫京兆 卷一百一十一 文蕭 卷一百一十二 翁彥樞 卷一百一十三 無雙傳 卷一百一十四 吳保安 卷一百一十五 吳堪 卷一百一十六 吳全素 卷一百一十七 武瞾傳 卷一百一十八 峽口道士 卷一百一十九 湘中怨解 卷一百二十一 謝小娥傳 卷一百二十二 秀師言記 卷一百二十三 許老翁 卷一百二十四 許棲岩 卷一百二十五 宣慈寺門子 卷一百二十六 薛昌緒 卷一百二十八 薛昭 卷一百二十九 閻玄一 卷一百三十 顏浚 卷一百三十一 陽城 卷一百三十二 楊娼傳 卷一百三十三 楊叟 卷一百三十四 楊太真外傳 卷一百三十五 楊虞卿 卷一百三十六 姚坤 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卷一百三十八 葉靜能 卷一百三十九 葉限 卷一百四十 義俠 卷一百四十一 鶯鶯傳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卷一百四十三 苑抽 卷一百四十四 張藏用 卷一百四十五 張老 卷一百四十六 張利涉 卷一百四十七 張無頗 卷一百四十九 張鷟 卷一百五十 長恨歌傳 卷一百五十一 趙存 卷一百五十二 趙合 卷一百五十三 枕中記 卷一百五十四 鄭德璘 卷一百五十五 中山狼傳 卷一百五十六 周邯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