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 作者:元稹、白行簡等年代:唐代1374   

《唐傳奇》正文 卷二十二 杜子春

杜子春者,蓋周、隋間人,少落拓不事家產。然以誌氣閑曠,縱酒閑遊,資產蕩盡,投於親故,皆以不事事見棄。

方冬,衣破腹空,徒行長安中,日晚未食,仿惶不知所往,於東市西門,饑寒之色可掬,仰天長籲。有一老人策杖於前,問曰:“君子何歎?”

春言其心,且憤其親戚之疏薄也,感激之氣,發於顏色。老人曰:“幾緡則豐用。”

子春曰:“三五萬,則可以活矣。”

老人曰:“未也。”

更言之:“十萬。”

曰:“未也。”

乃言:“百萬。”

亦曰:“未也。”

曰:“三百萬。”

乃曰:“可矣。”

於是,袖出一緡,曰:“給子今夕。明日午時,候子於西市波斯邸,慎無後期。”

及時,子春往,老人果與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子春既富,蕩心複熾。自以為終身不複羈旅也。乘肥衣輕,會酒徒,征絲管,歌舞於倡樓,不複以治生為意。一、二年間,稍稍而盡。衣服車馬,易貴從賤,去馬而驢,去驢而徒,倏忽如初。

既而,複無計,自歎於市門。發聲而老人到,握其手曰:“君複如此,奇哉!吾將複濟子幾緡方可?”

子春慚不應。老人因逼之。子春愧謝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時來前期約處。”

子春忍愧而往,得錢一千萬。未受之初,憤發,以為從此謀身治生,石季倫猗頓小豎耳。錢既入手,心又翻然。縱適之情,又卻如故。不一、二年間,貧過舊日。

複遇老人於故處。子春不勝其愧。掩麵而走。老人牽據止之,又曰:“嗟乎,拙謀也!”

因與三千萬,曰:“此而不痊,則子貧在膏盲矣。”

子春曰:“吾落拓邪遊,生涯罄盡,親戚豪族,無相顧者。獨此叟三給我,我何以當之?”

因謂老人曰:“吾得此,人間之事可以立,孤孀可以衣食,於名教複圓矣。感叟深惠,立事之後,唯叟所使。”

老人曰:“吾心也。子治生畢,來歲中元見我於老君雙檜下。”

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轉資揚州,買良田百頃,郭中起甲第,要路置邸百餘間,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甥侄,遷祔族親,恩考煦之,仇者複之。既畢事。及期而往。

老人者方嘯於二檜之陰。遂與登華山雲台峰,入四十裏餘,見一處室屋嚴潔,非常人居。彩雲遙覆,驚鶴飛翔。其上有正堂,中有藥爐,高九尺餘。紫焰光發,灼煥窗戶。玉女九人,環爐而立。青龍白虎,分據前後。其時日將暮,老人者不複俗衣,乃黃冠縫帔士也。持白石三丸,酒一卮,遺子春,令速食之。訖,取一虎皮鋪於內西壁,東向而坐。戒曰:“慎勿語,雖尊神、惡鬼、夜叉、猛獸、地獄,及君之親屬所困縛萬苦,皆非真實。但當不動不語,宜安心莫懼,終無所苦。當一心念吾所言。”

言訖而去。

子春視庭,唯一巨甕,滿中貯水而已。道士適去,旌旗戈甲,千乘萬騎,遍滿崖穀,嗬叱之聲,震動天地。有一人稱大將軍,身長丈餘,人馬皆著金甲,光芒射人。親衛數百人,皆杖劍張弓,直入空前,嗬曰:“汝是何人,敢不避大將軍?”

左右竦劍而前,逼問姓名,又問作何物,皆不對。問者大怒,摧斬爭射之聲如雷,竟不應。將軍者極怒而去。

俄而,猛虎、毒龍、狻倪、獅子、蝮蠍萬計,哮吼拿攫而爭前,欲搏噬,或跳過其上。子春神色不動,有頃而散。既而,大雨滂澍,雷電晦瞑,火輪走其左右,電光掣其前後,目不得開。須臾,庭際水深丈餘,流電吼雷,勢若山川開破,不可製止。瞬息之間,波及坐下。子春端坐不顧。

未頃,而將軍音複來,引牛頭獄卒,奇貌鬼神,將大鑊湯麵置子春前。長槍兩叉,四麵周匝。傳命曰:“肯言姓名,即放。不肯言,即當心取又置之鑊中。”

又不應。因執其奏來,拽於階下,指曰:“言姓名免之。”

又不應。及鞭捶流血,或射或斫,或煮或燒,苦不可忍。其妻號哭曰:“誠為陋拙,有辱君子。然幸得執巾櫛,奉事十餘年矣。令為尊鬼所執,不勝其苦。不敢望君匍匐拜乞,但得公一言,即全性命矣。人誰無情,君乃忍惜一言!”

雨淚庭中,且咒且罵。春終不顧,將軍且曰:“吾不能毒汝妻耶?”

令取銼碓,從腳寸寸銼之。妻叫哭愈急,竟不顧之。將軍曰:“此賊妖術已成,不可使久在世間。敕左右斬之。”

斬訖,魂魄被領見閻羅王,曰:“此乃雲台峰妖民乎?捉付獄中。”

於是熔銅、鐵杖、碓搗、碨磨、火坑、鑊湯、刀山、劍樹之苦,無不備嚐。然心念道士之言,亦似可忍,竟不呻吟。

獄卒告受罪畢。王曰:“此人陰賊,不合得作男,宜令作女人,配生宋州單父縣丞王勸家。”

生而多病,針炙藥醫,略無停日。亦嚐墜火墜床,痛苦不齊。終不失聲。俄而長大,容色絕代,而口無聲,其家目為啞女。親戚押者,侮之萬端,終不能對。同鄉有進士盧矽者,聞其容而慕之。因媒氏求焉。其家以啞辭之,盧曰:“苟為妻而賢,何用言矣。亦足以戒長舌之婦。”

乃許之。盧生備六禮親迎為妻。數年,恩情甚篤。生一男,僅二歲,聰慧無故。盧抱兒與之言,不應,多方引之,終無辭。盧大怒曰:“昔賈大夫之妻,鄙其夫,才不笑。然觀其射雉,尚釋其憾。今吾又不及賈,而文藝非徒射雉也。而竟不言。大丈夫為妻所鄙,安用其子。”

乃持兩足,以頭撲於石上,應手而碎,血濺數步。子春愛生於心,忽忘其約。不覺失聲雲:“噫!”

喧聲未息,身坐故處。道士者亦在其前。初五更矣。見其紫焰穿屋上,大火起四合,屋室俱焚。

道士歎曰:“錯大誤餘乃如是!”

因提其發投水甕中。未頃,火息。道士前曰:“吾子之心,喜、怒、哀、懼、惡、欲,皆忘矣。所未臻者,愛而已。向使子無噴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嗟乎,仙才之難得也!吾藥可重煉,而子之身猶為世界所容矣。勉之哉!”

遙指路使歸。子春強登基觀焉,其爐已壞。中有鐵柱大如臂,長數尺。道士脫衣,以刀子削之。

子春既歸,愧其忘誓。複自劾以謝其過。行至雲台峰,絕無人跡,歎恨而歸。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唐傳奇

《唐傳奇》正文
卷一 板橋三娘子 卷二 補江總白猿傳 卷三 曾季衡 卷四 車中女子 卷五 陳鸞鳳 卷六 陳義郎 卷七 楚兒 卷八 崔護 卷九 崔慎思 卷十 崔書生 卷十一 崔思兢 卷十二 崔煒 卷十三 崔玄微 卷十四 崔張自稱俠 卷十五 鄧廠 卷十六 鄧甲 卷十七 定婚店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卷二十 竇乂 卷二十一 杜牧 卷二十二 杜子春 卷二十三 樊夫人 卷二十四 飛煙傳 卷二十五 封陟 卷二十六 馮俊 卷二十七 馮燕傳 卷二十八 負情儂傳 卷二十九 高昱 卷三十 古鏡記 卷三十一 古嶽瀆經 卷三十二 郭純 卷三十三 郭元振 卷三十四 何婆 卷三十五 紅線 卷三十六 紅線傳 卷三十七 華州參軍 卷三十八 畫琵琶 卷三十九 霍小玉傳 卷四十 吉頊 卷四十一 嘉興繩技 卷四十二 賈人妻 卷四十三 江叟 卷四十四 蔣武 卷四十五 金剛仙 卷四十六 京都儒士 卷四十七 昆侖奴 卷四十八 蘭亭始未記 卷四十九 離魂記 卷五十 李黃 卷五十一 李回 卷五十二 李勣 卷五十三 李俊 卷五十四 李謩 卷五十五 李慶遠 卷五十六 李使君 卷五十七 李娃傳 卷五十八 李衛公靖 卷五十九 李睍 卷六十 李章武傳 卷六十一 廉廣 卷六十二 靈應傳 卷六十三 劉崇龜 卷六十四 柳氏傳 卷六十五 柳毅傳 卷六十六 盧涵 卷六十七 廬江馮媼傳 卷六十八 駱賓王 卷六十九 閭丘子 卷七十 綠翹 卷七十一 馬待封 卷七十二 馬拯 卷七十三 賣?媼 卷七十四 妙女傳 卷七十五 冥音錄 卷七十六 南柯太守傳 卷七十七 尼妙寂 卷七十八 聶隱娘 卷七十九 寧茵 卷八十 裴諶 卷八十一 裴航 卷八十二 破鏡重圓 卷八十三 齊推女 卷八十四 虯髯客傳 卷八十五 卻要 卷八十六 人虎傳 卷八十七 任氏傳 卷八十八 三夢記 卷八十九 僧俠 卷九十 殺妻者 卷九十一 上清傳 卷九十二 申屠澄 卷九十三 宋之愻 卷九十四 蘇無名 卷九十五 孫恪 卷九十六 唐寶記 卷九十七 陶尹二君 卷九十八 田膨郎 卷九十九 田氏子 卷一百 王積薪 卷一百零一 王居貞 卷一百零二 王生 卷一百零三 王燧 卷一百零四 王維 卷一百零五 王之渙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卷一百零七 韋皋 卷一百零八 韋自東 卷一百零九 維揚十友 卷一百一十 溫京兆 卷一百一十一 文蕭 卷一百一十二 翁彥樞 卷一百一十三 無雙傳 卷一百一十四 吳保安 卷一百一十五 吳堪 卷一百一十六 吳全素 卷一百一十七 武瞾傳 卷一百一十八 峽口道士 卷一百一十九 湘中怨解 卷一百二十一 謝小娥傳 卷一百二十二 秀師言記 卷一百二十三 許老翁 卷一百二十四 許棲岩 卷一百二十五 宣慈寺門子 卷一百二十六 薛昌緒 卷一百二十八 薛昭 卷一百二十九 閻玄一 卷一百三十 顏浚 卷一百三十一 陽城 卷一百三十二 楊娼傳 卷一百三十三 楊叟 卷一百三十四 楊太真外傳 卷一百三十五 楊虞卿 卷一百三十六 姚坤 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卷一百三十八 葉靜能 卷一百三十九 葉限 卷一百四十 義俠 卷一百四十一 鶯鶯傳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卷一百四十三 苑抽 卷一百四十四 張藏用 卷一百四十五 張老 卷一百四十六 張利涉 卷一百四十七 張無頗 卷一百四十九 張鷟 卷一百五十 長恨歌傳 卷一百五十一 趙存 卷一百五十二 趙合 卷一百五十三 枕中記 卷一百五十四 鄭德璘 卷一百五十五 中山狼傳 卷一百五十六 周邯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