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 作者:元稹、白行簡等年代:唐代1375   

《唐傳奇》正文 卷五十七 李娃傳

汧國夫人李娃,長安之倡女也。節行瑰奇!”

有足稱者,故監察禦吏白行簡為傳述。

天寶中,有常州刺史滎陽公者,略其名氏,不書。時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雋朗有同藻,遇然不群,深為時輩推伏。其父愛而器之,曰:“此吾家千裏駒也。”

應鄉賦秀才舉,將行,乃盛其服玩車馬之飾,汁其京師薪儲之費,謂之曰:“吾觀爾之才,當一戰而霸。今備二載之用,且豐爾之給,將為其誌也。”

生亦自負,視上第如指掌。自毗陵發,月餘抵長安,居於布政裏。

嚐遊東市還,自平康東門入,將訪友於西南。至鳴坷曲!”

見一宅,門庭不甚廣,而室宇嚴邃。闔一扉,有娃方憑一雙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絕代未有。生忽見之,不覺停驂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詐墜鞭於地,候其從者,敕取之。累眄於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辭而去。生自爾意若有失,乃密征其友遊長安之熟者,以訊之。友曰:“此狹邪女李氏宅也。”

曰:“娃可求乎!”

對曰:“李氏頗贍。前與通之者多貴戚豪族,所得甚廣。非累百萬,不能動其誌也。”

生曰:“苟患其不諧,雖百萬,何惜。”

他日,乃潔其衣服,盛賓從而往。扣其門,俄有侍兒啟扃。生曰:“此誰之第那?”

侍兒不答,馳走大呼曰:“前時遺策郎也!”

娃大悅曰:“爾姑止之。吾當整妝易服而出。”

生聞之私喜。乃引至蕭牆!”

間,見一姥垂白上僂,即娃母也。生跪拜、前致詞曰:“聞茲地有隙院,願稅以居,信乎?”

姥曰:“懼其淺陋湫隘,不足以辱長者所處,安敢言直耶。”

延生於遲賓之館,館宇甚麗。與生偶坐,因曰:“某有女嬌小,技藝薄劣,欣見賓客,願將見之。”

乃命娃出。明眸皓腕,舉步豔冶。生遽驚起,莫敢仰視。與之拜畢,敘寒燠!”

觸類妍媚,目所未睹。複坐,烹茶斟酒,器用甚潔。久之,日暮,鼓聲四動。姥訪其居遠近。生給之曰:“在延平門外數裏。”

冀其遠而見留也。姥曰:“鼓已發矣。當速歸,無犯禁。”

生曰:“幸接歡笑,不知日之雲夕,道裏遼闊,城內又無親戚。將若之何?”

娃曰:“不見責僻陋,方將居之,宿何害焉。”

生數目姥。姥曰:“唯唯。”

生乃召其家僮,持雙縑,請以備一宵之饌。娃笑而止之曰:“賓主之儀,且不然也。今夕之費,願以貧窶之家,隨其粗糲以進之。其餘以俟他辰。”

固辭,終不許。俄從坐西堂,幃幙簾榻,煥然奪目;妝奩衾枕,亦皆侈麗。乃張燭進饌,品味甚盛。撤饌,姥起。生娃談話方切,談諧調笑,無所不至。生曰:“前偶過卿門,遇卿適在屏間。厥後心常勤念,雖寢與食,未嚐或舍。”

娃答曰:“我心亦如之。”

生曰:“今之來,非直求居而已。願償平生之誌。但未知命也若何?”

言未終,姥至,詢其故,具以告。姥笑曰:“男女之際,大欲存焉。情苟相得,雖父母之命,不能製也。女子固陋,曷足以薦君子之枕席?”

生遂下階,拜而謝之曰:“願以己為廝養。”

姥遂目之為郎,飲酣而散。及旦,盡徙其囊囊,因家於李二第。

自是生屏跡戢身!”

不複與親知相聞。日會倡優濟類,押戲遊宴。囊中盡空,乃鬻駿乘及其家童。歲餘,資材仆馬蕩然,邇來姥意漸怠,娃情彌篤。

他日,娃謂生曰:“與郎相知一年,尚無孕嗣。常聞竹林神者,報應如響,將致薦酹求之,可乎?”

生不知其計,大喜。乃質衣於肆,以備牢醴,與娃同謁祠宇而禱祝焉,信宿而返。策驢而後,至裏北門,娃謂生曰:“此東轉小曲中,某之姨宅也。將憩而覲之,可乎?”

生如其言,前行不逾百步,果見一東門。窺其際,甚弘敞。其青衣自車後止之曰:“至矣。”

生下,適有一人出訪曰:“誰?”

曰:“李娃也。”

乃入告。俄有一嫗至,年可四十餘,與生相迎,曰:“吾甥來否?”

娃下車,嫗迎訪之曰:“何久疏絕?”

相視而笑。娃引生拜之。

既見,遂偕入西戟門偏院中。有山享,竹樹蔥茜,池榭幽絕。生謂娃曰:“此姨之私第取。”

笑而不答,以他語對。俄獻茶果,甚珍奇。食頃;有一人控大宛汁流馳至,曰:“姥遇暴疾頗甚,殆不識人。宜速歸。”

娃謂姨曰:“方寸亂矣。某騎而前去,當令返乘,便與郎偕來。”

生擬隨之。其姨與侍兒偶語,以手揮之,令生兒於戶外,曰:“姥且歿矣。當與某議喪事以濟其急。奈何遽相隨而去?”

乃止,共計其凶儀齋祭之用。日晚,乘不至。姨言曰:“無複命,何也?郎驟往視之,某當繼至。”

生遂往,至舊宅,門扃鑰甚密。以泥緘之。生大駭,詰其鄰人。鄰人曰:“李本稅此而居,約已周矣。第主自收。姥徙屠,而且再宿矣。”

征“徙何處?”

曰:“不得其所。”

生將馳赴宣陽,以潔其姨,日已晚矣,計程不能達。乃弛其裝服,質饌而食,賃榻而寢。生恚怒方甚,自昏達旦,目不文睫。質明,乃策蹇—而去。既至,連扣其扉,食頃無人應,生大呼數四,有宦者徐出。生遽訪之:“姨氏在乎?”

曰:“無之。”

生曰:“昨暮在此,伺故匿之。”

訪其誰氏之第。曰:“此崔尚書宅。昨者有一人稅此院,雲遲中表之遠至者。未暮去矣。”

生惶惑發狂,罔至所措,因返訪布政舊邸。邸主哀而進膳。生怨懣,絕食三日,遘疾甚篤,旬餘愈甚。邸主懼其不起,徙之於凶肆!”

之中。綿綴移時,合肆之人並傷歎而互飼之。後稍愈,杖而能起。由是凶肆日假之令執穗帷,獲其直以自給。累月,漸複壯,每聽其哀歌,自歎不及逝者,輒嗚咽流涕,不能自止。歸則效之。生,聰敏者也。無何,曲盡其妙,雖長安無有倫比。

初,二肆之傭凶器者,互爭勝負。其東肆車輿皆奇麗,殆不敵,唯哀挽劣焉。其東肆長知生妙絕,乃醵餞二萬索顧焉。其黨耆舊,共較其所能者,陰教生新聲:而相讚和。累旬,人莫知之。其二肆長相謂曰:“我欲各閱所傭之器於天門街,以較優劣。不勝者罰直五萬,以備酒饌之用,可乎?”

二肆許諾。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證,然後閱之。士女大和會,聚至數萬。於是裏胥告於賊曹,賊曹聞於京尹。四方之士:盡赴趨焉,巷無居人。自旦閱之,及亭午,曆舉輦輿威儀之具,西肆皆不勝,師有慚色,乃置層榻於南隅,有長髯者,擁鋒而進,翊衛數人。於是奮髯揚眉,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恃其夙勝,顧眄左右,旁若無人,齊聲讚揚之;自以為獨步一時,不可得而屈也。有頃,東肆長於北隅上設連榻,有烏巾少年,左右五六人,秉□而至,即生也。整衣服,俯仰甚徐,申喉發調,容若不勝。乃歌《薤露》之章,舉聲清越,響振林木,曲度未終,聞者欷歔掩泣。西肆長為眾所悄,益慚恥。密置所輸之直於前,乃潛遁焉。四坐愕胎,莫之測也。

先是,天子方下詔,俾外方之牧,歲一至闕下,謂之入計。時也適遇生之父在京師,與同列者易服章竊往觀焉。有老豎,即生乳母婿也,見生之舉措辭氣,將認之而未敢,乃泫然流涕。生父驚而詰之。因告曰:“歌者之貌,酷似郎之亡子。”

父曰:“吾子以多財為盜所害。奚至是耶?”

言訖,亦泣。

及歸,豎間馳往,方於同黨曰:“向歌者誰?若斯之妙歟?”

皆曰:“某氏之子。”

征其名,且易之矣。豎凜然大驚;徐往,迫而察之。生見豎色動,回翔!”

將匿於眾中。豎遂持其袂曰:“豈非某乎?”

相持而泣。遂載以歸。至其室,父責曰:“誌行若此,汙辱吾門;何施麵目,複相見也。”

乃徙行出,至曲江西杏園東,去其衣服,以馬鞭鞭之數百。生不勝其苦而斃。父棄之而去。其師命相狎昵者陰隨之,歸告同黨,共加傷歎。令二人齎葦瘞焉。至,則心下微溫。舉之,良久,氣稍通。因共荷而歸,以葦筒灌勺飲,經宿乃活。

月餘,手足不能自舉。其楚撻之處皆潰爛,穢甚,同輩患之,一夕,棄於道周。行路鹹傷之,往往投其餘食,得以充腸。十旬,方杖策而起。被衣裘,裘有百結,襤褸如懸鶉。持一破甌,巡於間裏,以乞食為事。自秋徂冬,夜入於糞壤窟室,晝則周遊廛肆。一旦大雪,生力凍餒所驅,冒雪而出,乞食之聲甚苦。聞見者莫不淒惻。時雪方甚,人家外戶多不發。至安邑東門,循裏垣北轉第七八,有一門獨啟左扇,即娃之第也。生不知之,遂連聲疾呼“饑凍之甚”,音響淒切,所不忍聽。娃自閣中聞之,謂侍兒曰:“此必生也。我辨其音矣。”

連步而出。

見生枯瘠疥癘,殆非人狀。娃意感焉,乃謂曰:“豈非某郎也?”

生憤懣絕倒,口不能言,頷頤而已。娃前抱其頸,以繡襦擁而歸於西廂。失聲長慟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

絕而複蘇。姥大駭,奔至,曰:“何也?”

娃曰:“某郎。”

姥遽曰:“當逐之。奈何令至此?”

娃斂容卻睇曰:“不然。此良家子也。當昔驅高車,持金裝,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蕩盡。且互設詭計,舍而逐之,殆非人。令其夫誌,不得齒於人倫。父子之道,天性也。使其情絕,殺而棄之。又困躓若此。天下之人盡知為某也。生親戚滿朝,一旦當權者熟察其本末,禍將及矣。況欺天負人,鬼神不祐,無自貽其殃也。某為姥子,迫今有二十歲矣。計其貨,不啻直千金。今姥年六十餘,願計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贖身,當與此子另卜所詣!”

所詣非遙,晨昏得以溫凊。某願足矣。”

姥度其誌不可奪,因許之。給姥之餘,有百金。北隅四五家稅一隙院。乃與生沐浴,易其衣服;為湯粥,通其腸;次以酥乳潤其髒。旬餘,方薦水陸之饌。頭巾履襪,皆取珍異者衣之。未數月,肌膚稍腴;卒歲,平愈如初。異時,娃謂生曰:“體已康矣,誌已壯矣。淵思寂慮,默想曩昔之藝業,可溫習乎?”

生思之,曰:“十得二三耳。”

娃命車出遊,生騎而從。至旗亭南偏門鬻墳典之肆,令生揀而市之,計費百金,盡載以歸。因令生斥棄百慮以誌學,俾夜作晝,孜孜矻矻。娃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諭之綴詩賦。二歲而業大就;海內文籍,莫不該覽。生謂娃曰:“可策名試藝矣。”

娃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戰。”

更一年,曰:“可行矣。”

於是遂一上登甲科,聲振禮闈。雖前輩見其之,罔不斂任敬羨,願友之而不可得。娃曰:“未也。今秀士,苟獲擢一科第,則自謂可以取中朝之顯職,擅天下之美名。子行穢跡鄙,不侔於他士。當礱淬利器!”

以求再捷。方可以連衡多士,爭霸群英。”

生由是益自勤苦,聲價彌甚。其年,遇大比,詔征四方之雋。生應“直言極諫”科,策名第一,授成都府參軍。三事以降,皆其友也。將之官,娃謂生曰:“今之複子本軀,某不相負也。願以殘年,歸養老姥。君當結媛鼎族,以奉蒸嚐。中外婚媾,無自黷也。勉思自愛。某從此去矣。”

生泣曰:“子若棄我,當自頸以就死。”

娃固辭不從,生勤請彌懸。娃曰:“送子涉江,至於劍門;當令我回。”

生許諾。

月餘,至劍門。未及發而除書至,生父由常州詔入,拜成都尹。兼劍南采訪使,浹辰,父到。生因投刺,謁於郵亭。父不敢認,見其祖父官諱,方大驚,命登階,撫背慟哭移時,曰:“吾與爾父子如初。”

因詰其由,具陳其本末。大奇之,詰娃安在。曰:“送某至此,當令複還。”

父曰:“不可。”

翌日,命駕與生先之成都,留娃於劍門,築別館以處之。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備六禮以迎之,遂如秦晉之偶。娃既備禮,歲時代臘,婦道甚修,治家嚴整,極為親所眷。向後數歲,生父母偕歿,持孝甚至。有靈芝產於倚廬,一穗三秀。本道上聞。又有白燕數十,巢其層甍。天子異之,寵錫加等。終製,累遷清顯之任。十年間,至數郡。娃封汧國夫人。有四子,皆為大官;其卑者猶為太原尹。弟兄姻媾皆甲門,內外隆盛,莫之與京。嗟乎,倡蕩之姬,節行如是,雖古先烈女,不能逾也。焉得不為之歎息哉!

於伯祖嚐牧晉州—,轉戶部,為水陸運使,三任皆與生為代,故暗詳其事。貞元中,予與隴西公佐話婦人操烈之品格,因遂述汧國之事。公佐拊掌竦聽,命予為傳。乃握管濡翰!”

疏而存之。時乙亥歲秋八月,太原白行簡雲。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唐傳奇

《唐傳奇》正文
卷一 板橋三娘子 卷二 補江總白猿傳 卷三 曾季衡 卷四 車中女子 卷五 陳鸞鳳 卷六 陳義郎 卷七 楚兒 卷八 崔護 卷九 崔慎思 卷十 崔書生 卷十一 崔思兢 卷十二 崔煒 卷十三 崔玄微 卷十四 崔張自稱俠 卷十五 鄧廠 卷十六 鄧甲 卷十七 定婚店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卷二十 竇乂 卷二十一 杜牧 卷二十二 杜子春 卷二十三 樊夫人 卷二十四 飛煙傳 卷二十五 封陟 卷二十六 馮俊 卷二十七 馮燕傳 卷二十八 負情儂傳 卷二十九 高昱 卷三十 古鏡記 卷三十一 古嶽瀆經 卷三十二 郭純 卷三十三 郭元振 卷三十四 何婆 卷三十五 紅線 卷三十六 紅線傳 卷三十七 華州參軍 卷三十八 畫琵琶 卷三十九 霍小玉傳 卷四十 吉頊 卷四十一 嘉興繩技 卷四十二 賈人妻 卷四十三 江叟 卷四十四 蔣武 卷四十五 金剛仙 卷四十六 京都儒士 卷四十七 昆侖奴 卷四十八 蘭亭始未記 卷四十九 離魂記 卷五十 李黃 卷五十一 李回 卷五十二 李勣 卷五十三 李俊 卷五十四 李謩 卷五十五 李慶遠 卷五十六 李使君 卷五十七 李娃傳 卷五十八 李衛公靖 卷五十九 李睍 卷六十 李章武傳 卷六十一 廉廣 卷六十二 靈應傳 卷六十三 劉崇龜 卷六十四 柳氏傳 卷六十五 柳毅傳 卷六十六 盧涵 卷六十七 廬江馮媼傳 卷六十八 駱賓王 卷六十九 閭丘子 卷七十 綠翹 卷七十一 馬待封 卷七十二 馬拯 卷七十三 賣?媼 卷七十四 妙女傳 卷七十五 冥音錄 卷七十六 南柯太守傳 卷七十七 尼妙寂 卷七十八 聶隱娘 卷七十九 寧茵 卷八十 裴諶 卷八十一 裴航 卷八十二 破鏡重圓 卷八十三 齊推女 卷八十四 虯髯客傳 卷八十五 卻要 卷八十六 人虎傳 卷八十七 任氏傳 卷八十八 三夢記 卷八十九 僧俠 卷九十 殺妻者 卷九十一 上清傳 卷九十二 申屠澄 卷九十三 宋之愻 卷九十四 蘇無名 卷九十五 孫恪 卷九十六 唐寶記 卷九十七 陶尹二君 卷九十八 田膨郎 卷九十九 田氏子 卷一百 王積薪 卷一百零一 王居貞 卷一百零二 王生 卷一百零三 王燧 卷一百零四 王維 卷一百零五 王之渙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卷一百零七 韋皋 卷一百零八 韋自東 卷一百零九 維揚十友 卷一百一十 溫京兆 卷一百一十一 文蕭 卷一百一十二 翁彥樞 卷一百一十三 無雙傳 卷一百一十四 吳保安 卷一百一十五 吳堪 卷一百一十六 吳全素 卷一百一十七 武瞾傳 卷一百一十八 峽口道士 卷一百一十九 湘中怨解 卷一百二十一 謝小娥傳 卷一百二十二 秀師言記 卷一百二十三 許老翁 卷一百二十四 許棲岩 卷一百二十五 宣慈寺門子 卷一百二十六 薛昌緒 卷一百二十八 薛昭 卷一百二十九 閻玄一 卷一百三十 顏浚 卷一百三十一 陽城 卷一百三十二 楊娼傳 卷一百三十三 楊叟 卷一百三十四 楊太真外傳 卷一百三十五 楊虞卿 卷一百三十六 姚坤 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卷一百三十八 葉靜能 卷一百三十九 葉限 卷一百四十 義俠 卷一百四十一 鶯鶯傳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卷一百四十三 苑抽 卷一百四十四 張藏用 卷一百四十五 張老 卷一百四十六 張利涉 卷一百四十七 張無頗 卷一百四十九 張鷟 卷一百五十 長恨歌傳 卷一百五十一 趙存 卷一百五十二 趙合 卷一百五十三 枕中記 卷一百五十四 鄭德璘 卷一百五十五 中山狼傳 卷一百五十六 周邯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