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 作者:元稹、白行簡等年代:唐代1375   

《唐傳奇》正文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元和初,有元徹、柳實者,居於衡山,二公俱有從父,為官浙右》。李庶人連累,各竄於愛州,二公共結行李而往省焉。至於廉州合浦縣。登舟而欲越海,將抵交趾,艤舟於合浦岸。夜有村人饗神,簫鼓喧嘩,舟人與二公仆吏齊往看焉,夜將午,俄颶風欻起,斷纜漂舟,入於大海,莫知所適。冒長鯨之髻,搶巨鼇之背;浪浮雪嶠,日湧火輪;觸鮫室而梭停,撞蜃樓而瓦解。擺簸數四,幾欲傾沉,然後抵孤島而風止。二公愁悶而陟焉。見天王尊像,瑩然於嶺所,有金爐香燼,而別無一物。二公周覽之次,忽睹海麵上有巨獸,出首四顧,若有察聽,牙森劍戟,目閃電光,良久而沒。逡巡,複有紫雲自海麵湧出,漫衍數百步,中有五色大芙蓉,高百餘尺,葉葉而綻,內有帳幄,若綺繡錯雜,耀奪人眼。又見虹橋忽展,直抵於島上,俄有雙鬟侍女,捧玉合,持金爐,自蓮葉而來天尊所,易其殘燼,炷以異香。二公見之,前告叩頭,辭理哀酸,求返人世。雙鬟不答。二公請益良久,女曰:“子是何人,而遽至此?”

二公具以實白之,女曰:“少頃有玉虛尊師當降此島,與南溟夫人會約,子但堅請之,當有所遂。”

言訖,有道士乘白鹿;馭彩霞,直降於島上。二公並拜而位告。尊師憫之,曰:“子可隨此女而謁南溟夫人,當有歸期,可無礙矣。”

尊師語雙鬟曰:“餘暫修真,畢,當詣彼。”

二子受教,至帳前,行拜謁之禮。見一女,未笄,衣五色文彩;皓玉凝肌,紅流膩豔,神澄沆瀣,氣肅滄溟。二子告以姓字,夫子曬之曰:“昔時天台有劉晨,今有柳實;昔有阮肇,今有元徹;昔時有劉、阮,今有元、柳,莫非天也!”

設二榻而坐。

俄頃,尊師至,夫人迎拜,遂還坐。有仙娥數輩,奏笙簧蕭笛,旁列鸞鳳之歌舞,雅合節奏;二子恍惚若夢於鈞天,即人世罕聞見矣。遂命飛觴。忽有玄鶴,銜彩箋,自空而至,曰:“安期生知尊師赴南溟會,暫請枉駕。”

尊師讀之,謂玄鶴曰”尋當至彼。”

尊師語夫人曰:“與安期生間闊千年,不值南遊,無因訪話。”

夫人遂命侍女進饌,玉器光潔;夫人對食,而二子不得餉。尊師曰:“二子雖未合餉,然為求人間之食而餉之。”

夫人曰:“然。”

即別進饌,乃人間味也。尊師食畢,懷中出丹篆一卷而授夫人,夫人拜而受之,遂告去。回顧二子曰:“子有道骨,歸乃不難,然邂逅相遇,合有靈藥相貺。但子宿分自有師,吾不當為子師耳。”

二子拜,尊師遂去。俄海上有武夫,長數丈,衣金甲,仗劍而進,曰:“奉使天真,清道不謹,法當顯戮,今已行刑。”

遂趨而沒。夫人命侍女紫衣鳳冠者曰:“可送客去,而所乘者何?”

侍女曰:“有百花橋,可馭二子。”

二子感謝拜別。夫人贈以玉壺一枚,高尺餘。夫人命筆題玉壺詩贈曰:“來從一葉舟中來,去向百花橋上去,若到人間扣玉壺,鴛鴦自解分明語。”

俄有橋長數百步,欄檻之上,皆有異花。二子於花間潛窺,見千龍萬蛇,遞相交繞,為橋之柱;又見前海上之獸,已身首異處,浮於波上。二子因詰使者,使者曰:“此獸為不知二君故也。”

使者曰:“我不當為使而送子,蓋有深意欲奉托,強為此行。”

遂襟帶間解一琥珀合子,中有物,隱隱若蜘蛛形狀,謂二子曰:“吾輩,水仙也。水仙,陰也,而無男子。吾昔遇番禹少年,情之至而有子,未三歲,合棄之;夫人命與南嶽神為子,其來久矣。聞南嶽回雁峰使者有事於水府,返日,憑寄吾子所弄玉環往,而使者隱之,吾頗為恨。望二君子為持此合子,至回雁峰下,訪使者廟而投之,當有異變。倘得玉環,為送吾子,吾子亦自當有報效耳。慎勿啟之!”

二子受之,謂使者曰:“夫人詩雲:‘若到人間扣玉壺,鴛鴦自解分明語。’何謂也?”

曰:“子歸,有事,但扣玉壺,當有鴛鴦應之,事無不從矣。”

又曰:“玉虛尊師雲:“吾輩自有師’,師複是誰?”

曰:“南嶽太極先生耳,當自遇之。”

遂與使者告別。橋之盡所,即昔日合浦之維舟處;回視,已無橋矣。二子詢之,時已二十二年,、愛二州親屬,已殞謝矣。問道將歸衡山,中途因餒而扣壺,遂有鴛鴦語曰:“若欲飲食,前行自遇耳。”

俄而道左有盤饌豐備,二子食之,而數日不思他味。尋即達家,昔日童稚,已弱冠矣。然二子妻各謝世已三晝。家人輩悲喜不勝,曰:“人雲郎君亡沒大海,服闋已九秋矣。”

二子厭人世,體以清虛,睹妻子喪,不甚悲戚。遂相與直抵回雁蜂,訪使者廟,以合子投之,修有黑龍,長數丈,激風噴電,折樹揭屋,霹靂一聲,而廟立碎。二子戰栗,不敢熟視。空中乃有擲玉環者,二子取之而送南嶽廟。及歸,有黃衣少年,持二金合子,各到二子家,曰:“郎君令持此藥曰還魂膏,而報二君子,家有斃者,雖一甲子,猶能塗頂而活。”

受之,而使者不見。二子遂以活妻室。

後共尋雲水,訪太極先生,而曾無影響,悶卻歸。因大雪,見老叟負樵而鬻,二子哀其衰邁,飲之以酒。睹樵擔上有太極字,遂禮之為師,以玉壺告之。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唐傳奇

《唐傳奇》正文
卷一 板橋三娘子 卷二 補江總白猿傳 卷三 曾季衡 卷四 車中女子 卷五 陳鸞鳳 卷六 陳義郎 卷七 楚兒 卷八 崔護 卷九 崔慎思 卷十 崔書生 卷十一 崔思兢 卷十二 崔煒 卷十三 崔玄微 卷十四 崔張自稱俠 卷十五 鄧廠 卷十六 鄧甲 卷十七 定婚店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卷二十 竇乂 卷二十一 杜牧 卷二十二 杜子春 卷二十三 樊夫人 卷二十四 飛煙傳 卷二十五 封陟 卷二十六 馮俊 卷二十七 馮燕傳 卷二十八 負情儂傳 卷二十九 高昱 卷三十 古鏡記 卷三十一 古嶽瀆經 卷三十二 郭純 卷三十三 郭元振 卷三十四 何婆 卷三十五 紅線 卷三十六 紅線傳 卷三十七 華州參軍 卷三十八 畫琵琶 卷三十九 霍小玉傳 卷四十 吉頊 卷四十一 嘉興繩技 卷四十二 賈人妻 卷四十三 江叟 卷四十四 蔣武 卷四十五 金剛仙 卷四十六 京都儒士 卷四十七 昆侖奴 卷四十八 蘭亭始未記 卷四十九 離魂記 卷五十 李黃 卷五十一 李回 卷五十二 李勣 卷五十三 李俊 卷五十四 李謩 卷五十五 李慶遠 卷五十六 李使君 卷五十七 李娃傳 卷五十八 李衛公靖 卷五十九 李睍 卷六十 李章武傳 卷六十一 廉廣 卷六十二 靈應傳 卷六十三 劉崇龜 卷六十四 柳氏傳 卷六十五 柳毅傳 卷六十六 盧涵 卷六十七 廬江馮媼傳 卷六十八 駱賓王 卷六十九 閭丘子 卷七十 綠翹 卷七十一 馬待封 卷七十二 馬拯 卷七十三 賣?媼 卷七十四 妙女傳 卷七十五 冥音錄 卷七十六 南柯太守傳 卷七十七 尼妙寂 卷七十八 聶隱娘 卷七十九 寧茵 卷八十 裴諶 卷八十一 裴航 卷八十二 破鏡重圓 卷八十三 齊推女 卷八十四 虯髯客傳 卷八十五 卻要 卷八十六 人虎傳 卷八十七 任氏傳 卷八十八 三夢記 卷八十九 僧俠 卷九十 殺妻者 卷九十一 上清傳 卷九十二 申屠澄 卷九十三 宋之愻 卷九十四 蘇無名 卷九十五 孫恪 卷九十六 唐寶記 卷九十七 陶尹二君 卷九十八 田膨郎 卷九十九 田氏子 卷一百 王積薪 卷一百零一 王居貞 卷一百零二 王生 卷一百零三 王燧 卷一百零四 王維 卷一百零五 王之渙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卷一百零七 韋皋 卷一百零八 韋自東 卷一百零九 維揚十友 卷一百一十 溫京兆 卷一百一十一 文蕭 卷一百一十二 翁彥樞 卷一百一十三 無雙傳 卷一百一十四 吳保安 卷一百一十五 吳堪 卷一百一十六 吳全素 卷一百一十七 武瞾傳 卷一百一十八 峽口道士 卷一百一十九 湘中怨解 卷一百二十一 謝小娥傳 卷一百二十二 秀師言記 卷一百二十三 許老翁 卷一百二十四 許棲岩 卷一百二十五 宣慈寺門子 卷一百二十六 薛昌緒 卷一百二十八 薛昭 卷一百二十九 閻玄一 卷一百三十 顏浚 卷一百三十一 陽城 卷一百三十二 楊娼傳 卷一百三十三 楊叟 卷一百三十四 楊太真外傳 卷一百三十五 楊虞卿 卷一百三十六 姚坤 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卷一百三十八 葉靜能 卷一百三十九 葉限 卷一百四十 義俠 卷一百四十一 鶯鶯傳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卷一百四十三 苑抽 卷一百四十四 張藏用 卷一百四十五 張老 卷一百四十六 張利涉 卷一百四十七 張無頗 卷一百四十九 張鷟 卷一百五十 長恨歌傳 卷一百五十一 趙存 卷一百五十二 趙合 卷一百五十三 枕中記 卷一百五十四 鄭德璘 卷一百五十五 中山狼傳 卷一百五十六 周邯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