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 作者:元稹、白行簡等年代:唐代1375   

《唐傳奇》正文 卷二十 竇乂

扶風竇乂,年十三,諸姑累朝國戚,其伯檢校工部尚書,交閑廄使、宮苑使,於嘉會坊有廟院。乂親與張敬立任安州長史,得替歸城。安州土出絲履,敬立齎十數輛散甥侄,競取之。唯乂獨不取。俄而所餘之一輛,又稍大,諸甥侄之剩者。乂再拜而受之。敬立問其故,乂不對,殊不知殖貨有端木之遠誌。遂於市鬻之,得錢半千,密貯之。潛於鍛爐作二枝小鍤,利其刃。

五月初,長安盛飛榆莢,乂掃聚得斛餘。遂往詣伯所,借廟院習業。伯父從之。乂夜則潛寄褒義寺法安上人院止,晝則往廟中。以二鍤開隙地,廣五寸,深五寸,密布四千餘條,皆長二十餘步,汲水漬之,布榆莢於其中。尋遇夏雨,盡皆滋長。比及秋,森然已及尺餘,千萬餘株矣。及明年,榆栽已長三尺餘,乂遂持斧代其並者,相去各三寸。又選者條枝稠直者,悉留之。所間下者,二尺作圍束之,得百餘束。遇秋陰霖,每束鬻值十餘錢。

又明年,汲水於舊榆溝中。至秋,榆已有大者如雞卵。更選其稠直者,以斧去之,又得二百餘束,此時鬻利數倍矣。後五年,遂取大者作屋椽,僅千餘莖,鬻之,得三四萬餘錢。其端大之材,在廟院者;不啻千餘,皆堪作車乘之用。此時生涯,已有百餘。自此市帛,布裘百結,日歉食而已。遂買蜀青麻布,百錢個疋,四尺而裁之,雇人作小袋子。又買內鄉新麻鞋數百輛,不離廟中。長安諸坊小兒及金吾家小兒等,日給餅三枚,錢十五丈,付與袋子一口。至冬,拾槐子實其內,納焉。月餘,槐子已積兩車矣。又令小兒拾破麻鞋,每三輛,以新麻鞋一輛換之。遠近知之,送破麻鞋者雲集。數日,獲千餘輛。然後鬻榆材中車輪者,此時又得百餘千。雇日傭人,於崇賢西門水澗,從水洗其破麻鞋,曝幹,貯廟院中。又坊門外買諸堆棄碎瓦子,令功人於流水澗洗其泥滓,車載積於廟中。然後置石嘴難五具,剉碓三具,西市買油靛數石,雇庖人執爨。廣召日傭人,令剉其破麻鞋,粉其碎瓦,以疏布篩之,合槐子油靛,令役人日夜加功爛搗,候相乳入,悉看堪為挺,從臼中熟出,命工人井手團握。例長三尺已下,圓徑三寸,垛之得萬餘條,號為法燭。

建中初,六月,京城大雨,尺燼重桂,巷無車輪。義乃取此法燭鬻之,每條百文,將燃炊爨,與薪功倍。又獲無窮之利。先是西市秤行之南,有十餘畝坳下潛汙之地,目曰小海池,為旗亭之內,眾穢聽聚。又遂求買之。其主不測,又酬錢三萬。既獲之,於其中立標,懸幡子。繞池設六七鋪,製造煎餅及棚子。召小兒擲瓦礫,擊其幡標,中者以煎餅糰子啖。不逾月,兩街小兒竟往,計萬萬,所擲瓦已滿池矣。遂經度,造店二十間,當其要害,日收利數千,甚獲其要。店今存焉,號為竇家店。又嚐有胡人米亮,因饑寒,乂見輒與錢帛,凡七年,不之間。異日,乂見亮,哀其饑寒,又與錢五千文。亮因感激而謂人曰:“亮終有所報大郎。”

乂方閑居,無何亮且至,謂乂曰:“崇賢裏有小宅出賣,直二百千文,大郎速買之。”

又西市櫃坊,鏁錢盈餘,即依直出錢市之。書契日,亮與乂曰:“亮攻於覽玉,嚐見宅內有異石,人罕知之,是搗衣砧,真於闐玉,大郎且立致富矣。”

乂未之信。亮曰:“延壽坊召玉工觀之。”

玉工大驚曰:“此奇貨也!攻之當得腰帶銙二十副,每副百錢,三千貫文。”

遂令琢成,果得數百於價。又得合子執帶頭尾諸色雜類,鬻之,又計獲錢數十萬貫。其宅井元契,乂遂與米亮,使居之以酬焉:又李晟太尉宅前,有一小宅,相傳凶甚,直二百十千,乂買之。築園打牆,拆其瓦木,各垛一處,就耕之。太尉宅中,傍其地有小樓,常下瞰焉。晟欲並之為擊球之所。他日乃使人問乂,欲買之。乂確然不納,雲:“某自有所要。”

候晨休沐日,遂具宅契書,請見晟。語晟曰:“某本置此宅,欲與殺戚居之,恐俯逼太尉甲第,貧賤之人,固難安矣。某所見此地寬閑,其中可以為戲馬。今獻元契,伏惟俯賜照納。”

晟大悅,私謂乂:“不要某微力乎”乂曰:“無敢望,猶恐後有緩急,再來投告令公。”

晟益知重。乂遂搬移瓦木,平治其地如砥,獻晟。晟戲馬,荷乂之所惠。乂乃幹兩市選大商產巨萬者,得五六人,遂問之:“君豈不有子弟嬰諸道及在京職事否?”

賈客金語乂曰:“大郎忽與某等致得子弟庇身之地,某等共率草粟之直二萬貫文。”

乂因懷諸賈客子弟名謁晟,皆認為親故。最忻然覽之,各置諸道膏腴之地重職。乂又獲錢數萬。

崇賢裏有中郎將曹遂興,堂下生一大樹。遂興每患其經年枝葉,有礙庭宇,伐之又恐損堂室。乂因訪遂興,指其樹曰:“中郎何下去之?”

遂興答曰:“誠有礙耳,因慮根深本固,恐損所居室字。”

乂遂請買之:“仍與中郎除之,不令有損,當令樹自失。”

中郎大喜。乃出錢五千文,以納中郎。與斧所匠人議伐其樹,自梢及根,令各長二尺餘斷之,厚與其直。因選就眾材,及陸博局數百,鬻於本行,又計利百餘倍。其精幹率是類也。後乂年老無子,分其見在財等,與諸熟識親友。至其餘千產業,街西諸大市各千餘貫,與常住法安上人經管,不揀日時,供擬其錢,亦不計利。乂卒時,年八旬餘,京城和會裏有邸,弟侄宗親居焉。諸孫尚在。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唐傳奇

《唐傳奇》正文
卷一 板橋三娘子 卷二 補江總白猿傳 卷三 曾季衡 卷四 車中女子 卷五 陳鸞鳳 卷六 陳義郎 卷七 楚兒 卷八 崔護 卷九 崔慎思 卷十 崔書生 卷十一 崔思兢 卷十二 崔煒 卷十三 崔玄微 卷十四 崔張自稱俠 卷十五 鄧廠 卷十六 鄧甲 卷十七 定婚店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卷二十 竇乂 卷二十一 杜牧 卷二十二 杜子春 卷二十三 樊夫人 卷二十四 飛煙傳 卷二十五 封陟 卷二十六 馮俊 卷二十七 馮燕傳 卷二十八 負情儂傳 卷二十九 高昱 卷三十 古鏡記 卷三十一 古嶽瀆經 卷三十二 郭純 卷三十三 郭元振 卷三十四 何婆 卷三十五 紅線 卷三十六 紅線傳 卷三十七 華州參軍 卷三十八 畫琵琶 卷三十九 霍小玉傳 卷四十 吉頊 卷四十一 嘉興繩技 卷四十二 賈人妻 卷四十三 江叟 卷四十四 蔣武 卷四十五 金剛仙 卷四十六 京都儒士 卷四十七 昆侖奴 卷四十八 蘭亭始未記 卷四十九 離魂記 卷五十 李黃 卷五十一 李回 卷五十二 李勣 卷五十三 李俊 卷五十四 李謩 卷五十五 李慶遠 卷五十六 李使君 卷五十七 李娃傳 卷五十八 李衛公靖 卷五十九 李睍 卷六十 李章武傳 卷六十一 廉廣 卷六十二 靈應傳 卷六十三 劉崇龜 卷六十四 柳氏傳 卷六十五 柳毅傳 卷六十六 盧涵 卷六十七 廬江馮媼傳 卷六十八 駱賓王 卷六十九 閭丘子 卷七十 綠翹 卷七十一 馬待封 卷七十二 馬拯 卷七十三 賣?媼 卷七十四 妙女傳 卷七十五 冥音錄 卷七十六 南柯太守傳 卷七十七 尼妙寂 卷七十八 聶隱娘 卷七十九 寧茵 卷八十 裴諶 卷八十一 裴航 卷八十二 破鏡重圓 卷八十三 齊推女 卷八十四 虯髯客傳 卷八十五 卻要 卷八十六 人虎傳 卷八十七 任氏傳 卷八十八 三夢記 卷八十九 僧俠 卷九十 殺妻者 卷九十一 上清傳 卷九十二 申屠澄 卷九十三 宋之愻 卷九十四 蘇無名 卷九十五 孫恪 卷九十六 唐寶記 卷九十七 陶尹二君 卷九十八 田膨郎 卷九十九 田氏子 卷一百 王積薪 卷一百零一 王居貞 卷一百零二 王生 卷一百零三 王燧 卷一百零四 王維 卷一百零五 王之渙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卷一百零七 韋皋 卷一百零八 韋自東 卷一百零九 維揚十友 卷一百一十 溫京兆 卷一百一十一 文蕭 卷一百一十二 翁彥樞 卷一百一十三 無雙傳 卷一百一十四 吳保安 卷一百一十五 吳堪 卷一百一十六 吳全素 卷一百一十七 武瞾傳 卷一百一十八 峽口道士 卷一百一十九 湘中怨解 卷一百二十一 謝小娥傳 卷一百二十二 秀師言記 卷一百二十三 許老翁 卷一百二十四 許棲岩 卷一百二十五 宣慈寺門子 卷一百二十六 薛昌緒 卷一百二十八 薛昭 卷一百二十九 閻玄一 卷一百三十 顏浚 卷一百三十一 陽城 卷一百三十二 楊娼傳 卷一百三十三 楊叟 卷一百三十四 楊太真外傳 卷一百三十五 楊虞卿 卷一百三十六 姚坤 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卷一百三十八 葉靜能 卷一百三十九 葉限 卷一百四十 義俠 卷一百四十一 鶯鶯傳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卷一百四十三 苑抽 卷一百四十四 張藏用 卷一百四十五 張老 卷一百四十六 張利涉 卷一百四十七 張無頗 卷一百四十九 張鷟 卷一百五十 長恨歌傳 卷一百五十一 趙存 卷一百五十二 趙合 卷一百五十三 枕中記 卷一百五十四 鄭德璘 卷一百五十五 中山狼傳 卷一百五十六 周邯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