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年代:明代773   

《開辟演義》正文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戰康

祝融氏大戰康

卻說女皇因親征康回,人馬大敗回朝,次日升殿與群臣曰:“先君去世未久,康回不守乃職,反亂天下,孤昨興兵征之,又致不勝,如今之計,何以處之?”央皇出班奏曰:“此非臣等兵力不敵也,康回深明卦交之變,神通廣大,能湧水為助,臣等故有是敗。”女皇曰:“似此奈何?”央皇曰:“我主放心!臣聞人皇之世有祝融氏者,人皇封為諸侯,歌諧神明以和人聲,以火施化,號為赤帝,大有神通,身長三丈,麵如琢玉,赤發朱須,自有兵馬數萬。我主可降敕旨一道,命往征之,得彼肯來,無不克勝。”女皇曰:“今居何處?”央皇曰:“現在南方,地名汾睢。”女皇聽奏,遂命以央皇為使,齎旨星夜前往。

央皇領旨出朝,直至汾睢,令傳報入府。祝融忙排香案,迎接敕旨入堂。宣讀已畢,即與央皇相見。敘罷賓主之禮,設席款待,央皇曰:“因康回作亂,皇上伐之不勝,久仰足下威靈,皇上親差下官特來相請。萬乞足下以人民為念,幸早賜興虎狼之兵以安主望,功莫大焉。”祝融曰:“某曾見康回鐵麵毛身,狂智自神,淫泆其身,久必為害。當彼之時,即欲奏帝除之,奈因太昊帝用之為上相,故未敢造次。今既作亂,某當與民除害。”央皇聞言,喜不自勝,告謝回朝。

祝融回府即令左右親隨手將傳下號令,於教軍場中揀選三萬精壯人馬,滔滔蕩蕩而來。傳令於十字路口紮下,祝融入朝見帝,山呼畢,奏曰:“臣今奉聖旨領本部兵三萬前征亂臣,托主上洪福,一鼓滅之,臣之願也。”女皇大悅,設宴命群臣陪侍。女皇席間言曰:“康回無狀逆跡,賢卿料盡知之。央皇保薦,量勝必矣!”祝融對曰:“康回竊取《易》數,自謂天下無敵。臣雖不才,此去定要成功!”君臣暢飲,席散而退。次日,祝融入朝謝宴,女皇慰勞之曰:“卿當用心征剿,孤決不負!他日銘之旂常,金石不磨也。”命賜戰馬一匹。祝融謝恩出朝,即時催動人馬殺奔孟河而來。

卻說康回自殺敗女皇兵後,任選民間美女,朝夕淫泆不休,一日正與鄒氏宴樂,忽聞城外喊殺連天,金鼓大振。小軍報曰:“今有祝融兵至,在城外紮營,高聲請戰。乞主帥軍令定奪!”康回聽罷,大笑不止。鄒氏問曰:“夫主聞報,何故發笑?”康回曰:“我笑祝融一匹夫不知世務,領兵而來,自送其死於我手乎?”夫人曰:“何以知之?”回曰:“我乃水德,今在北方,自得其勢利,彼乃火星,離南至北,失其勢利,可知自喪身哉?”夫人曰:“想祝融難逃君之洞察矣!”即點人馬三萬出城迎敵。

且說祝融領兵前來亦自思曰:“我乃南方火體,彼乃北方水體,彼料我離南來北,失其方位,彼必用水淹我。豈知我生於土,備下有土中蘆木,燒成土灰。彼若湧水,我掩蘆灰,何愁不勝!”即暗分付後軍:“各帶蘆灰土一袋,候康回敗走,必湧水至,汝等放灰於地,以掩其水,然後殺進。”眾軍得令,各去備灰伺候。

卻說康回排開陣勢,出馬大呼曰:“祝融何不答話?”祝融出馬,欠身施禮曰:“康共工!汝為先君元臣,今封請侯,理該尊君愛民才是,何任智自神,淫泆其身,隳高湮卑,以害人民?幸皇君寬洪容汝,尚不思改過前非,仍敢抗拒天討。皇君召某來伐問罪,若速投降,某奏皇君赦免前罪,若執迷不悟,身首異處,悔之晚矣!”康回亦施禮大笑曰:“妝乃先朝老臣,年亦邁矣,何不知分、識時勢也?”

祝融曰:“汝懷不仁,皇君召我擒汝,尚敢出兵對敵,汝不知分,不識時勢,反言說我何也?”康回曰:“汝於馬上靜聽吾言:汝在南方,至今不死者,乃得其位也。今領兵入我北境,欲取我勝,此萬萬不能之事!所以汝不知分,不識時勢耳。女皇起傾國兵來,被我一陣殺他大敗而歸;量汝小國之師,欲為他人出力,恐不自保,不若請回本國,汝我免傷和氣。不然,兵刃無情,那時決無生還之理!”祝融曰:“吾再三勸汝,人非賢聖,不能無過,足下改過,尊主命今,某為轉奏,免動刀兵可否?”康回曰:“戰得我過,即便投降。”祝融大喝曰:“小畜生,違天不仁,有何大能敢於陣前特頑,出此大言!”手拈長槍飛來直取,康回舉刀交還,三軍呐喊助威。二人大戰四十回合,康回詐敗,兜馬而走,見祝融催兵趕到,心中大喜。口中念動真言,洪水滔天衝來。祝融見水一至,笑曰:“賊子不出老夫所料。”即令眾軍放土灰於地,水一見土,即結成堆塊,不能作浪,頓息消平,催兵殺進。

康回見其法解,大怒,回馬複戰,被祝融賣個破綻,而康回一刀砍了個空,祝融趁勢一槍刺中肩上。康回負痛丟刀,落荒而逃。祝融飛馬迫來。康回料不能免,又帶重傷,大吼一聲,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天不滿西北,地不足東南,遂死此處。祝融下馬,梟了首級,捉其家屬回朝。正是:鞭敲金鐙響,齊唱凱歌聲。

祝融入朝奏知前事,女皇大悅,設宴款待,大賞三軍,封為諸侯,次日謝恩回國。不知後來如何,下回便見。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開辟演義

《開辟演義》正文
第一回 盤古氏開天辟地 第二回 天皇定幹支甲子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區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曆歌 第六回 五龍列氏治天下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第八回 燧人氏結繩治政 第九回 伏羲畫卦定天下 第十回 龍馬負河圖洛書 第十一回 女媧興兵誅共工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戰康 第十三回 女媧氏煉石補天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國侯 第十五回 神農教民藝五穀 第十六回 親嚐百草療民疾 第十七回 精衛公主訪神仙 第十八回 百姓爭殺夙沙氏 第十九回 七帝繼傳承天下 第二十回 軒轅救駕滅蚩尤 第二十一回 軒轅氏即黃帝位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第二十三回 黃帝製冕旒宮室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養蠶絲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龍迎升天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第二十八回 勾龍攻城暗退兵 第二十九回 顓頊帝高陽氏即位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戰九黎 第三十二回 勾龍退圍滅九黎 第三十三回 顓頊滅黎伏四夷 第三十四回 帝嚳高辛氏即位 第三十五回 堯率八元諫帝摯 第三十六回 眾諸侯廢摯立堯 第三十七回 堯帝即位都平陽 第三十八回 堯帝命羿射九日 第三十九回 羿繳大風除獸害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宮 第四十一回 四嶽舉鯀治洪水 第四十二回 堯帝康衢聽童謠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於曆山 第四十四回 堯帝訪賢讓天下 第四十五回 堯讓舜天下而崩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愷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風之詩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禪位於禹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會諸侯 第五十二回 禹惡旨酒貶儀狄 第五十三回 諸侯立啟即帝位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訓廢太康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斬羲和 第五十六回 後羿篡夏弑帝相 第五十七回 寒浞誘民殺後羿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興滅寒浞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第六十回 劉累醢龍貢孔甲 第六十一回 桀寵妹喜殺龍逢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湯於夏台 第六十三回 桀王舉鼎會諸侯 第六十四回 湯聘伊尹於莘野 第六十五回 湯伊尹放桀滅夏 第六十六回 桀王喪國走南巢 第六十七回 湯即位除網三麵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責雨桑林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後廢太甲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第七十一回 仲丁會巫鹹征夷 第七十二回 祖乙遷都修河決 第七十三回 盤庚作書複興商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築得傅說 第七十五回 傅說奉旨伐鬼方 第七十六回 武乙無道被雷震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曆征夷 第七十八回 季曆受封西伯侯 第七十九回 紂寵姐己喪亡商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