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年代:明代773   

《開辟演義》正文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帝用六相治天下

卻說風後者,山西解州人也,生於海隅之地,務農自耕,精於《易》數,明於天道,甘貧,隱逸為樂。一日,至田中耕鋤,見天日晴和,乃唱歌曰:

上天圓圓,下地方方。

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歌罷又耕。帝車駕人馬至近,風後不顧,隻躬身鋤地。帝觀之良久,自思曰:“其人雖一耕夫,堂堂儀表,必有可取。”即命近臣去問何處人氏。近臣領命問之,風後對曰:“君臣別途,各安其事,何勞問焉!”近臣以風後之言回奏,帝歎曰:“此乃賢者,非農夫也!”遂下輦步行至田畔。風後見帝步行前來,忙棄其鋤,俯伏於田中,口稱萬歲。帝扶起問曰:“賢士何隱於此,不出代天行道?請問賢士高姓大名?”風後奏曰:“臣姓風名後,才疏學淺,不堪世用,惟躬耕而已。”帝聞奏大悅,命隨駕入朝,以扶社稷。風後不辭,領旨同行。

正行之間,隻見大澤旁一樵夫,在山林中四顧而行,帝視良久,見其人威風凜凜,誌氣昂昂。帝命住輦,即步入林中,上前問曰:“賢士,何人在此閑遊,不出輔國安民?”力牧俯伏奏曰:“臣駕鈍之材,不足用世,故避於此。”帝曰:“願聞賢士姓名!”力牧奏曰:“臣姓力,名牧。”帝聞奏大悅。顧謂群臣曰:“卿等今日方信夢不虛矣。”遂扶起,命隨駕回朝。次日升殿,文武朝賀畢,帝命宣風後、力牧入朝。二人山呼拜舞於階下。帝曰:“朕今得二卿,乃上天夢應所賜,如左右手矣。”即封風後為上相,封力牧為上將,以為左右輔弼之臣。原有太常察乎地利,封為稟官廩,掌管農事;蒼龍辨乎東方,封為士師;祝融辨乎南方,封為司徒;太鴻辨乎西方,封司馬;後土辨乎北方,封為李師。力牧乃為武職,不在內,風後在內,為六相。

帝自得六相以來,國家大治,天下太平。一日,大宴群臣而散,退宿宮中,夜至三更,忽得一夢,夢見二龍於江中蟠蜒,挺白圖以授帝。帝覺,自思曰:“前夢既應,後夢不虛。龍,水中之物,必有奇異。”遂齋戒沐浴,早朝升殿,將夢龍事與群臣言之。天姥出班奏曰:“陛下試往河邊視之,天其授帝圖乎?”帝允奏,即命排駕往河邊。至翠媯川,隻見一大魚溯流而來。帝謂天姥曰:“子見河中物乎?”天姥曰:“正應夢也。”帝命排香案,親拜告祝曰:“朕幸得六相,今輔佐分理天下,人民稍安。昨夜蒙神複賜朕夢,謹具香花燈燭祈禱吉凶。如凶,朕自當之;如吉,普施天下黎民!”祝罷,那大魚溯流而上,背負白圖箱蘭葉龜文,近岸踴躍授帝。帝知祥瑞,拜而授之,其魚翻遊而去。帝又望河拜謝。舒展視之,名曰《圖籙》。命侍臣捧定其箱,排駕回朝。

至次日升殿,群臣朝畢,帝語群臣曰:“昔聞伏羲帝始受《河圖》,得其五要,設靈台,立五官,以敘五事。今朕得者亦名《河圖》,內與前《河圖》不同,皆日月星辰之象,教朕立星官之書,以傳後世,朕何敢不從耶!”

即命羲和占日月之出沒,常儀占月之盈虛,車區占風之定息。

又命大撓探五行之情、占鬥綱所建、定幹支甲子。

命容成作蓋天渾天儀,以像用天上形。

帝問鬼臾蓲曰:“上下周紀,其可數乎?”對曰:“天以六節,地以六製。周天氣者,六期為備;終地紀者,五歲為周。五六合者,歲三千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六十歲一千四百四十氣為一周,太過不及期可見矣。乃因五量治五氣之消息,察法以作朝曆,歲紀甲寅,日紀甲子,而時節定。是歲己酉,朔旦日南至而獲神數,日月朔望而可推也。”帝聞奏大悅。又問之曰:“卿言此是得天之紀終而複始矣?”對曰:“然。”又奏曰:“天之紀雖終而複始,更要造十六神推餘分置閏月,以定四時。”

帝曰:“何以為閏?”蓲曰:“察天時三歲一閏,多一月三十日也。五歲再閏,共多六十日。十有九年七閏,造曆皆起甲子,於是時順而辰從之。”帝曰:“善。”

命隸首定數,以率其羨,要其會。而律度量衡,命伶倫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陰,取竹於嶰溪之穀,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製十二筒以聽鳳凰之鳴,而別十二律——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鍾之宮,生六律、六呂,候氣之應,以立宮、商、角、徵、羽五音之聲,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變,推律曆之數,起消息,正餘閏也。

又命勞緩鑄黃鍾太簇十二鍾,以為十二律。每月氣至,則葭管飛灰古人燒蘆管成灰,置於十二律管內,放密室中,以占氣候。某一節候至,某律管中的葭灰即飛出,表示該節氣已到應之,以和五音,立天時,正人位焉。

又命大容、容成、車區,占星象。各領旨而行。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開辟演義

《開辟演義》正文
第一回 盤古氏開天辟地 第二回 天皇定幹支甲子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區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曆歌 第六回 五龍列氏治天下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第八回 燧人氏結繩治政 第九回 伏羲畫卦定天下 第十回 龍馬負河圖洛書 第十一回 女媧興兵誅共工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戰康 第十三回 女媧氏煉石補天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國侯 第十五回 神農教民藝五穀 第十六回 親嚐百草療民疾 第十七回 精衛公主訪神仙 第十八回 百姓爭殺夙沙氏 第十九回 七帝繼傳承天下 第二十回 軒轅救駕滅蚩尤 第二十一回 軒轅氏即黃帝位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第二十三回 黃帝製冕旒宮室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養蠶絲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龍迎升天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第二十八回 勾龍攻城暗退兵 第二十九回 顓頊帝高陽氏即位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戰九黎 第三十二回 勾龍退圍滅九黎 第三十三回 顓頊滅黎伏四夷 第三十四回 帝嚳高辛氏即位 第三十五回 堯率八元諫帝摯 第三十六回 眾諸侯廢摯立堯 第三十七回 堯帝即位都平陽 第三十八回 堯帝命羿射九日 第三十九回 羿繳大風除獸害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宮 第四十一回 四嶽舉鯀治洪水 第四十二回 堯帝康衢聽童謠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於曆山 第四十四回 堯帝訪賢讓天下 第四十五回 堯讓舜天下而崩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愷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風之詩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禪位於禹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會諸侯 第五十二回 禹惡旨酒貶儀狄 第五十三回 諸侯立啟即帝位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訓廢太康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斬羲和 第五十六回 後羿篡夏弑帝相 第五十七回 寒浞誘民殺後羿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興滅寒浞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第六十回 劉累醢龍貢孔甲 第六十一回 桀寵妹喜殺龍逢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湯於夏台 第六十三回 桀王舉鼎會諸侯 第六十四回 湯聘伊尹於莘野 第六十五回 湯伊尹放桀滅夏 第六十六回 桀王喪國走南巢 第六十七回 湯即位除網三麵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責雨桑林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後廢太甲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第七十一回 仲丁會巫鹹征夷 第七十二回 祖乙遷都修河決 第七十三回 盤庚作書複興商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築得傅說 第七十五回 傅說奉旨伐鬼方 第七十六回 武乙無道被雷震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曆征夷 第七十八回 季曆受封西伯侯 第七十九回 紂寵姐己喪亡商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