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年代:明代773   

《開辟演義》正文 第十三回 女媧氏煉石補天

女媧氏煉石補天

女皇自滅共工氏之後,天下太平。一日升殿,召臣娥陵作笙簧以通殊風,製筤筦,以一天下之音,用五十弦以抑其情;而樂乃和洽。娥陵承命。

使臣奏曰:“有不周山百姓前來進奏、皇上可容見否?”女皇傳旨宣入。百姓至殿階俯伏山呼畢,女皇問曰:“妝等不周山百姓有何說話?”百姓奏曰:“自祝將軍征康回之後,彼處晝夜不分,隻是黑暗,陰風凜冽,不似人世。百姓等取火尋路至此,望乞我皇上與百姓速作主張!”女皇曰:“朕即命排駕。”群臣扈從,令百姓引路,前往不周山審視,隻見天昏地暗,冷風逼人,舉火照之,西北方一泒音孤,天缺有七八痕。女皇召祝融問其緣由,對曰:“前者,康回被臣戰敗,大怒,頭觸不周山,此山乃天中柱,被他觸到,天遂缺陷。日月亦惡此天路崎嶇,又兼冷風吹其光焰,所以不從此地經過,但循中央與南而行,故黑暗也。”女皇聞奏,命百姓且退,即命柏皇、央皇二臣於五方去尋青、黃、赤、白、黑五色石,雜七寶於中,入八卦爐內,用火煉七七四十九晝夜,火候已到。女媧氏元是天生神靈,識天文,達地理,明陰陽,念動真言,禱於上下神祇,將煉石懷袖,霎時間,雲生足下,升在空中,遂將天缺隨處補之,七晝夜補完全,複斷大鼇足四個,立東、西、南、北四天柱,然後下來。群臣眾民俯伏迎接。

女皇登座,群臣山呼畢,眾百姓集階下拜謝,複奏曰:“百姓等蒙我皇上神聖,今天已補完,得免淒風冷雨之苦。但此處僻居北方,常黝然昏黑,何以分晝夜,便耕種也?”女皇見奏,即宣巽二風、豐隆雲二人至,命去召日月。巽二奏曰:“日月家在鹹池,此去數萬裏,又兼東海大洋浩茫,難以往回。”女皇曰:“朕往年蓋造有飛車,虛空奔騰,瞬息千裏,賜汝前去。”豐隆奏曰:“巽二有車,臣亦當有車。彼以車,臣以足,恐難追及。遲誤聖旨,臣之罪也。”女皇曰:“朕亦曾造有炮車,可與飛車並馳,今以賜卿。”二人謝恩領旨。早有車夫扶車在午門外等候,二人乘車而去。

一日到了鹹池,見了日月,日月請二人入宮,分賓主坐定。命吳剛捧茶,飲畢,二人將祝融戰共工來曆及女皇召他之意一一說明,日月再三推辭。巽二曰:“聖上有旨,非某敢違,兄若不允,須到聖上麵前分剖,與某推托無用。今一召不往,二召又來,兄安能得高枕而臥乎?”日月見其說得有理,隻得各裝火輪同來。巽二私謂豐隆曰:“彼二人被我等逼迫而行,心實不喜,況且他火輪迅速,你我的車兒定是趕他不上,半路他二人逃走,那時何處去尋他?我們怎麼回朝繳旨?麵聖論劾,才力不及;罰罪,小則棄官,大則罷職。何以區處?”豐隆曰:“不如棄了此車,你幫日輪,我幫月輪。他二人縱有通天入地的本事,也沒處用。”巽二掩口笑曰:“此計大妙!”即棄飛車於奇肱國後商湯時至中土,其人毀車,不以示人,豐隆亦棄炮車於東海濱。二人遂幫日月火輪。寅時起身,酉時即到行在。適值女皇朝退,傳事官奏知,女皇傳旨宣入後殿相見。

近臣引四人拜舞山呼畢,女皇謂日月曰:“卿夫妻二人這幾時為何不行西北方?致令彼處百姓不開雲霧,莫睹青天,不分晝夜,昏暗何也?”日奏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世尊隻限臣六時行盡,以照天下。臣尚突不黔,席不煖,何暇以往?況且天路崎嶇,不異羊腸踞齒,日暮途窮,跋涉艱難。臣若繞道赴之,是自取罪過矣!”女皇曰:“朕今煉石已補完矣,一望坦平,可極便行走,卿其勉焉!”日複奏曰:“以皇上之神聖,有補天之大功,不勞人力攪擾,然終不知造化渾無跡象,若臣勉強而力行之,臣婦以順為正,必由此途,三寸金蓮,臣恐行百裏者,半多九十。世尊斷然不恕。是臣以小惠小忠開二罪也。”女皇初意決要他巡繞北行,見說個“三寸金蓮”跋涉艱難,未免有些愛惜其類之意。正是俗雲軍助兵,盜助賊,蚉蚤助木虱。即曰:“朕生平不強人所不堪者,卿既量力而行,朕亦自有主意。”遂發日月回家執事,毋得遲悮。日月大喜,謝恩而出。正是回馬不用鞭。不一二時,早到了鹹池。

卻說群臣奏曰:“皇上既不著日月經照此處,將何以處置?”女皇曰:“朕聞鍾山有神名曰燭龍,常現火光以照幽隱,可令其居此,以安此方之民。即命祝融去宣來見朕。”祝融領旨直至鍾山,見其神龍頭蛇身,朝髯火眼。

祝融自思:“好沒來由,日月放他歸去,卻要此妖精鬼怪作何用處?”正在暗自思忖,忽見他搖身屈尾,火光彌天。祝融歎曰:“凡人不識神聖,真愚蒙也!聖上召汝來見,現在不周山被康回觸倒,西北方一泒幽暗之極,自是欲燭龍口銜火以照之,使下民作息有定。超十萬劫,然後放汝歸山,自符胡元正果。”燭龍承命而往,西北一泒於是始分晝夜。

群臣複奏曰:“地維缺尚未補,皇上何以處分?”女皇曰:“東南地勢略低,不妨留此缺為江為河,為淮為漢疏通水道,以入大海。西北一缺,須用力補之。”既至西北,見其黃濁水滾起,運抱土石塞之不止。女皇見勢不能遏,教民鑿河以流黃水,無至積聚今星宿海,賑濟百姓。於是西北之民得以安生。頌女媧之功德與天地共垂不朽矣!命排駕回朝。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開辟演義

《開辟演義》正文
第一回 盤古氏開天辟地 第二回 天皇定幹支甲子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區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曆歌 第六回 五龍列氏治天下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第八回 燧人氏結繩治政 第九回 伏羲畫卦定天下 第十回 龍馬負河圖洛書 第十一回 女媧興兵誅共工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戰康 第十三回 女媧氏煉石補天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國侯 第十五回 神農教民藝五穀 第十六回 親嚐百草療民疾 第十七回 精衛公主訪神仙 第十八回 百姓爭殺夙沙氏 第十九回 七帝繼傳承天下 第二十回 軒轅救駕滅蚩尤 第二十一回 軒轅氏即黃帝位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第二十三回 黃帝製冕旒宮室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養蠶絲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龍迎升天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第二十八回 勾龍攻城暗退兵 第二十九回 顓頊帝高陽氏即位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戰九黎 第三十二回 勾龍退圍滅九黎 第三十三回 顓頊滅黎伏四夷 第三十四回 帝嚳高辛氏即位 第三十五回 堯率八元諫帝摯 第三十六回 眾諸侯廢摯立堯 第三十七回 堯帝即位都平陽 第三十八回 堯帝命羿射九日 第三十九回 羿繳大風除獸害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宮 第四十一回 四嶽舉鯀治洪水 第四十二回 堯帝康衢聽童謠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於曆山 第四十四回 堯帝訪賢讓天下 第四十五回 堯讓舜天下而崩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愷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風之詩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禪位於禹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會諸侯 第五十二回 禹惡旨酒貶儀狄 第五十三回 諸侯立啟即帝位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訓廢太康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斬羲和 第五十六回 後羿篡夏弑帝相 第五十七回 寒浞誘民殺後羿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興滅寒浞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第六十回 劉累醢龍貢孔甲 第六十一回 桀寵妹喜殺龍逢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湯於夏台 第六十三回 桀王舉鼎會諸侯 第六十四回 湯聘伊尹於莘野 第六十五回 湯伊尹放桀滅夏 第六十六回 桀王喪國走南巢 第六十七回 湯即位除網三麵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責雨桑林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後廢太甲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第七十一回 仲丁會巫鹹征夷 第七十二回 祖乙遷都修河決 第七十三回 盤庚作書複興商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築得傅說 第七十五回 傅說奉旨伐鬼方 第七十六回 武乙無道被雷震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曆征夷 第七十八回 季曆受封西伯侯 第七十九回 紂寵姐己喪亡商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