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年代:明代773   

《開辟演義》正文 第十五回 神農教民藝五穀

神農教民藝五穀

卻說炎帝神農氏,乃少典君之子。少典娶於固氏之女名安登,生二子:長曰有年,次即炎帝。母感神龍而生帝於薑水寶雞,因以為姓。神農幼而靈異,長而齊聖淵懿,身長一丈九尺,牛首龍形,民聞其賢,鹹來歸附。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代優羲氏之後,益修厥德,建都陳城,遷都曲阜。坐於朝,文武百官朝賀拜舞畢,炎帝曰:“朕蒙卿等推戴為君以攝天下,朕才德不足以王,凡有可為,不惜勤勞,自當勉而為之。”眾臣皆曰:“聖上繼天立極,人民自安,無勞聖慮!”帝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朕每自思:自三皇以來,繼之伏羲之世,俱思及民,朕何敢屍位受祿!今觀人民,雖得匹配、居室,而飲食皆禽獸草木之實。此等之物,隻可暫飽,豈能久食?若久食此數物,隻恐木實不盡,禽獸有盡。食之一盡,則良無食不免饑餓而死矣。朕甚憂之。必得一久食止饑之物,卿等有何長策,明以教朕!”眾臣奏曰:“聖主洞明陰陽,幽察鬼神,必知此事,臣等愚昧,不能通達,須得聖主教之。”帝曰:“諸臣且退,待朕再思而行之。”諸臣退出不題。

卻說炎帝原納莽氏名聽諼為妻,其天性大賢。神農為帝,遂立聽諼為後。帝退朝,入後宮,悶悶不悅。後問曰:“臣民推尊君主天下,此乃至極地位,今見夫君眉頭不展,麵帶憂容,是為何也?”帝曰:“賢卿有所不知:凡為君者,要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方為君職。今民有憂色,朕為萬乘之君,豈可獨樂哉!”後曰:“憂民何事?教妾知之。”帝曰:“民有大憂,民今不知,朕知其憂,為之慮也。”後曰:“君既先知,代其先備,則民無憂矣。”帝曰:“然今天下之民饑食禽獸木實,朕慮日後食盡而民不免饑餓死矣。思欲救之,未得良法,故此不悅。”後曰:“今天下草木之實,民既采而食之,我主可親臨其地,有食而難化者,即收而種之。若一年出一次或二次,命即收種而藏之,以為一年之計,豈不長久哉!”帝聞此言,踴躍大喜曰:“賢卿之言,金石之論。”

帝寢不安寐,次日黎明早朝升殿,文武兩班齊列,朝賀畢,帝曰:“昨者,朕思如何得民有長久之法,尋思一時無計,入見朕後,其見甚明。草木之實,朕欲親至民間采食之處看其如何,然後收藏之。”群臣叩首而出,各列兩旁扈從,帝命排駕,文武百官隨駕而行。離城有五裏之遙時悠遊原野,見小民於草中采食,帝召之而問曰:“汝等所采草實,來年可更有否?”民奏曰:“此幾種草實,今年采食一次,來年生者,乃是此草實失落於地,來年複出成草,草上又結實。如此一年一次,止此六七種,俱可充饑。今小民等一日食三餐而腹自飽。”帝命取來觀看,其實皆黃殼,內白粒或赤粒者,又有軟殼者,又有極細尖角者。帝一一觀畢,問眾民日:“汝等取去,何以食之?”眾民奏曰:“舂去其殼,煮而食之,可以止饑。”帝又問曰:“樹木上有結實者,汝等亦采去,此作何用?”眾民又奏曰:“樹木之實不能止饑,隻可與小兒作點心而已。”帝聞民奏大喜曰:“此數種既可食而養人,朕為之取名曰五穀。夫五穀者,黍、稷、蔴、麥、豆也。朕今教汝等,今天收此種,待明年季春之時種於地中,待其出苗,移栽於淫濕之地,用糞以滋之,比往年不移不滋者,定然多結實矣。汝等依朕之言,自今行之,趁時而作,勿致一年失望。”眾民皆叩首拜謝去種。命排駕回朝,分遣使臣領旨頒行各處諸侯,令民皆依此法而種。使命領旨告知四方。

天下人民得旨,各各遵依。至次年季春下種,移栽淫濕地,用糞滋澆。

其種出秧,移栽濕地滋澆糞者;一草百粒;不移不滋者,一草一粒,見分彼此。民得足食,萬姓歡悅。年年依此法,路傍皆是五穀。爭貢神農帝,帝俱厚行賞賜不題。

一日,帝出畋獵,見民栽插辛苦,汗流如雨滴,發歎曰:“盤中之餐,粒粒皆從辛苦得來!”即召民向前教之曰:“爾等可斷木為耜,揉木為耒,則爾等不致受此辛苦矣。”農民叩謝,即時回家造之。次後使用,果行其便。帝亦頒示天下,皆依式造用,民大歡悅。此神農帝傳萬世第一功也。後賢聶夷中讀史至此,有詩曰:

鋤禾日當午,汗流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開辟演義

《開辟演義》正文
第一回 盤古氏開天辟地 第二回 天皇定幹支甲子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區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曆歌 第六回 五龍列氏治天下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第八回 燧人氏結繩治政 第九回 伏羲畫卦定天下 第十回 龍馬負河圖洛書 第十一回 女媧興兵誅共工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戰康 第十三回 女媧氏煉石補天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國侯 第十五回 神農教民藝五穀 第十六回 親嚐百草療民疾 第十七回 精衛公主訪神仙 第十八回 百姓爭殺夙沙氏 第十九回 七帝繼傳承天下 第二十回 軒轅救駕滅蚩尤 第二十一回 軒轅氏即黃帝位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第二十三回 黃帝製冕旒宮室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養蠶絲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龍迎升天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第二十八回 勾龍攻城暗退兵 第二十九回 顓頊帝高陽氏即位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戰九黎 第三十二回 勾龍退圍滅九黎 第三十三回 顓頊滅黎伏四夷 第三十四回 帝嚳高辛氏即位 第三十五回 堯率八元諫帝摯 第三十六回 眾諸侯廢摯立堯 第三十七回 堯帝即位都平陽 第三十八回 堯帝命羿射九日 第三十九回 羿繳大風除獸害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宮 第四十一回 四嶽舉鯀治洪水 第四十二回 堯帝康衢聽童謠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於曆山 第四十四回 堯帝訪賢讓天下 第四十五回 堯讓舜天下而崩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愷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風之詩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禪位於禹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會諸侯 第五十二回 禹惡旨酒貶儀狄 第五十三回 諸侯立啟即帝位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訓廢太康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斬羲和 第五十六回 後羿篡夏弑帝相 第五十七回 寒浞誘民殺後羿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興滅寒浞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第六十回 劉累醢龍貢孔甲 第六十一回 桀寵妹喜殺龍逢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湯於夏台 第六十三回 桀王舉鼎會諸侯 第六十四回 湯聘伊尹於莘野 第六十五回 湯伊尹放桀滅夏 第六十六回 桀王喪國走南巢 第六十七回 湯即位除網三麵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責雨桑林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後廢太甲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第七十一回 仲丁會巫鹹征夷 第七十二回 祖乙遷都修河決 第七十三回 盤庚作書複興商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築得傅說 第七十五回 傅說奉旨伐鬼方 第七十六回 武乙無道被雷震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曆征夷 第七十八回 季曆受封西伯侯 第七十九回 紂寵姐己喪亡商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