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年代:明代773   

《開辟演義》正文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於曆山

大舜躬耕於曆山

話分兩頭。且說大舜,乃黃帝八代孫也。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舜。瞽叟姓媯,娶妻名曰握登,見大虹有感而生舜於姚墟,故不姓媯而姓姚。母握登早喪。瞽叟繼娶後妻,名曰壬女,又生一子名曰象。象下愚不移。繼母溺愛己子,欲害前子,往往不能,無可奈何。

一日,舜同弟象出耕。象偶失足,跌在田水中,舜負之歸家。母見象衣服皆濕,象告曰:“失足跌倒所濕。”後母候夫回唆之,時告瞽叟:“今日同象出耕,推象水中,幾欲害死。他意獨占家財。”瞽叟大怒,喚舜詢之。舜曰:“弟自失足跌倒,非舜之過。”父不信,杖之。舜惟吞聲隱忍也。瞽叟不明,每聽後妻之言,溺愛於後子,欲至舜於死地。一日,瞽叟夫妻商議,欲陷舜於古井在濟南。後妻故出至言,躇躊設計,陷舜死地,故將頭上金釵墮下井中,忙呼舜曰:“我失一股金釵於井中,喜得井中無水,汝可下去拾起,即以與汝,勿可惜了。”舜並不辭,即下井去拾之。後母、瞽叟、象三人見舜下井,上麵各將磚石以塞井口,自料此回紿舜,必死無疑,各各大喜回家。豈知舜之孝心感動天地。古雲,舉心動念,鬼神皆知。況王者不死,有當方土地早知其事,預先分付一青麵狐,於井中掘開一路,直至山前。彼時狐見舜到井下,即向前引舜至路,隻見上麵磚石亂紛拋下。舜已走離井中,猶若夢中,隻顧逃避,望光處奔走。行有半裏許,乃出穴道,至一山中,四無人煙,神魂不定

卻說瞽叟、後妻、象三人,正在家中言舜此回定無生還之理,言未訖,忽見舜已至麵前。三人皆大驚失色,乃曰:“汝人耶,鬼耶?”舜雙膝跪地,告曰:“兒人也,非鬼也!父母不必驚疑。”瞽叟即轉語曰:“我常與汝母弟言汝有術法不死,汝母弟再四不信,故試汝與他母子看,今果然不死回家。汝恐肚饑,可去吃飯。”舜不敢違父命,自去吃飯。飯畢,父又曰:“日前我往前村,見倉中稻穀朽者甚多,汝可明日去搬出曬幹。此乃一年之計,勿可惜了。”舜怎知是計,隻得領諾,退入後堂去。三人於堂前密議,待明日舜去上倉搬穀,我等四圍堆起幹草放火燒之,他縱有騰空駕雲手段,也逃不出去,不怕他不燒死,三人密議已定,忻喜去寢不題。

卻說舜至次日早起吃了早飯,即去倉所,隻顧搬穀。三人密地而至,四圍暗堆柴草,放起一把火來,頃刻烈焰衝天,煙迷四野。三人忙走回家。舜正在倉搬稻,隻見煙逼入倉,目不能開,急上倉觀之,倉外四圍火起,心中大驚,無計可施。忽見倉上有破葉笠二片,連忙取之,用兩手各拿一片,拚命憑空跳下,離火丈餘。舜有天子洪福,百靈護助,幸有二片葉笠在手扇開,猶如兩翅飛下一般的,故得不死。舜亦不知是魂中夢中,看火滅息,然後回家。後宋賢看到此處,有詩一絕為證,詩曰:

古今繼母總皆然,瞽叟偏頑聽惑言。

大舜雖存孝悌道,那如閔損父親賢。

卻說瞽叟三人回家,自相言曰:“今次四麵火起,更有何計逃出,燒死必矣。”各皆大笑,飲酒而樂。舜歸至家,有一更初,見門已閉,隻得叫門。瞽叟聞見其聲,與妻曰:“此又是舜聲氣,莫非又燒之不死?”象曰:“豈有此理?待兒開門看去。”象一開門,舜入於庭下,拜見父母。父母驚跳不定,象亦駭倒,疑是鬼回。舜見三人大驚小怪,問曰:“兒今回家,一家為何驚駭?”父母聞言,定睛再看,果是舜,非鬼也。瞽叟佯言曰:“我昨日曾分付汝今早去前村倉中搬曬稻穀,汝曾去否?”舜告曰:“兒早去倉中搬曬稻穀,正搬之間,不知忽然煙火四起,兒命險些燒死。賴父母福庇,幸而倉上有破葉鬥笠二片,拿在手中,拚命跳下走開,方得不死。”父大怒曰:“汝不小心,失火燒倉,又焚了多少稻穀,故延捱至夜而回,尚敢在此胡言妄語!”笞之流血。舜再不敢分剖,唯唯受責而退。父見舜退,出與妻曰:“井陷火焚,俱不能死,此是何也?”繼母壬女曰:“必思一毒計除之,不然舜強象弱,日後我夫妻年老,終久象遭渠害!”瞽叟惑於後妻之言,每欲殺舜,非止此數端。

史雲:父頑,母囂,象傲。舜但盡孝弟之道,事父母待兄弟尤加恭順,乃有小過,則受罪,自適不失子道。年二十,以孝聞於朝野。一日躬耕於曆山東昌,山中之象代舜犁上,眾鳥為之耘草。曆山之人,見舜孝德,耕皆讓畔。

又漁於雷澤荷澤,雷澤之人皆讓舜居。陶於河濱,河濱之人,器不苦窳音與,缺,製陶不缺。舜自此名聞於天下。士民鹹感仰雲,為景星慶雲耳。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開辟演義

《開辟演義》正文
第一回 盤古氏開天辟地 第二回 天皇定幹支甲子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區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曆歌 第六回 五龍列氏治天下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第八回 燧人氏結繩治政 第九回 伏羲畫卦定天下 第十回 龍馬負河圖洛書 第十一回 女媧興兵誅共工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戰康 第十三回 女媧氏煉石補天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國侯 第十五回 神農教民藝五穀 第十六回 親嚐百草療民疾 第十七回 精衛公主訪神仙 第十八回 百姓爭殺夙沙氏 第十九回 七帝繼傳承天下 第二十回 軒轅救駕滅蚩尤 第二十一回 軒轅氏即黃帝位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第二十三回 黃帝製冕旒宮室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養蠶絲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龍迎升天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第二十八回 勾龍攻城暗退兵 第二十九回 顓頊帝高陽氏即位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戰九黎 第三十二回 勾龍退圍滅九黎 第三十三回 顓頊滅黎伏四夷 第三十四回 帝嚳高辛氏即位 第三十五回 堯率八元諫帝摯 第三十六回 眾諸侯廢摯立堯 第三十七回 堯帝即位都平陽 第三十八回 堯帝命羿射九日 第三十九回 羿繳大風除獸害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宮 第四十一回 四嶽舉鯀治洪水 第四十二回 堯帝康衢聽童謠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於曆山 第四十四回 堯帝訪賢讓天下 第四十五回 堯讓舜天下而崩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愷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風之詩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禪位於禹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會諸侯 第五十二回 禹惡旨酒貶儀狄 第五十三回 諸侯立啟即帝位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訓廢太康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斬羲和 第五十六回 後羿篡夏弑帝相 第五十七回 寒浞誘民殺後羿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興滅寒浞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第六十回 劉累醢龍貢孔甲 第六十一回 桀寵妹喜殺龍逢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湯於夏台 第六十三回 桀王舉鼎會諸侯 第六十四回 湯聘伊尹於莘野 第六十五回 湯伊尹放桀滅夏 第六十六回 桀王喪國走南巢 第六十七回 湯即位除網三麵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責雨桑林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後廢太甲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第七十一回 仲丁會巫鹹征夷 第七十二回 祖乙遷都修河決 第七十三回 盤庚作書複興商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築得傅說 第七十五回 傅說奉旨伐鬼方 第七十六回 武乙無道被雷震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曆征夷 第七十八回 季曆受封西伯侯 第七十九回 紂寵姐己喪亡商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