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演義 作者:杜綱年代:清代563   

《北史演義》正文 卷六 諧私願六渾得婦 逼承幸元懌上蒸

諧私願六渾得婦逼承幸元懌上蒸

話說內幹因昭君欲嫁六渾,屢次勸之,執意不改,楊氏又痛惜女兒,恐其憂鬱成疾,因想女兒家最貪財寶,不若以利動之。商議已定。其時正值春光明媚,天氣融和。夫婦同在那西廳,擺列長幾數隻,幾上多設金銀珠翠、首飾異寶、綾羅錦繡、珍奇玩器等物,英英奪目,閃閃耀人。乃召昭君出廳,謂之曰:“汝肯從親擇配,當以此相贈。”昭君目不一視。又謂之曰:“汝若不從父命欲歸高氏,當一物不與,孑身而往,汝心願否?”昭君點頭曰:“願。”內幹大怒道:“既如此,由你去。但日後莫怨父母無情。”昭君不語歸房。內幹將金寶一齊收起,便喚前日王媽到來,教他通知高家,聘物一些不要,竟來迎娶便了。王媽道:“這又奇了。前日嫌老身多說,今日卻先自許。可見姻緣原是天定的。”欣然來至高家,先在高樹夫婦前稱喜,備說內幹之言。親事不勞而成,夫婦大喜。即擇了聘娶日子,打點娶媳。六渾悉聽父母主張。昭君臨行,內幹不與分毫,隻有蘭春隨往,當日成親。兩人相見,分明是一對豪傑聚首,更覺情投意合。昭君入門後,親操井臼,克遵婦道,不以富貴驕人,見者無不稱其賢孝。

一日,六渾出其前日所贈,謂昭君曰:“此卿所贈者,事若不成,決當還卿,至今分毫未動。”昭君曰:“今君身居卑賤,當以此財為結納賢豪之用,以圖進步。”六渾從之,遂貨馬廿匹,以結懷朔諸將,升為隊主。楊氏嫁女後,憐其貧苦,日夜哭泣。內幹曰:“昭君我女也,何憂貧賤。恨其不聽我言,暫時受些苦楚。”婁昭亦勸其父道:“姊身已屬六渾,何必嫌其貧賤。且六渾終非久居人下者,願以財產給之。”內幹乃遣人去請六渾,歡不至。複命婁昭親往請之,歡亦不至。於是內幹夫婦親至其家,接女歸寧。六渾始拜見妻之父母,遂同昭君偕來。內幹見其房屋破敗,出錢數千貫,為之改造門閭。又撥給田產、奴婢、牛羊、犬馬等物。自此六渾亦為富室,交遊日廣。歡嚐至平城投文,鎮將段長子段寧見之,笑曰:“此婁女所嫁者耶?奚勝區區”蓋段亦曾求婚於婁氏,婁氏不就,故以為言。歸而述諸父,父曰:“六渾誌識深沉,器度非凡,豈汝所能及。”一日六渾來,尊之上坐,召寧出拜,曰:“兒子庸懦,君有濟世之才。吾老矣,敢以此兒為托。”歡謝不敢當。寧自此敬禮六渾。六渾歸,昭君語之曰:“吾前夜夢見明月入懷,主何凶吉?”歡曰:“此吉兆也。”後產一女,名端娥,即永熙帝後也。未幾,鎮將以歡才武,又轉之為函使。今且按下不表。

再說胡太後臨朝以來,乾綱獨攬,臣工無不畏服,尊榮已極,誌氣漸盈。

以天子年幼,攝行祭禮,改令為敕,令群臣稱陛下。又魏自太武以來累世強盛,東夷西越貢獻不絕,府庫充盈。太後嚐幸絹藏,命王公大臣從行者百餘人盡力取之,少者不減百餘匹。尚書令李崇、章武王融負絹過重,顛仆於地,李崇傷腰,章武折足。太後惡其貪,令內侍奪之。空手而出,人以為笑。侍中崔況止取二匹,太後問:“所取何少?”答曰:“臣止兩手,隻持兩匹。”眾皆愧焉。又差內侍宋雲、僧惠生往西域取經,臨行之日,太後自餞於永寧寺。百官皆集,賜金銀百斤、名馬廿匹。中尉元匡奏侍中侯綱掠殺羽林軍士,請治罪。太後以其舊恩不問,綱益驕橫。又奏冀州刺史於忠前在朝擅殺尚書裴植、郭祚,請就冀州戮之。太後亦以舊恩不問。未幾,召忠入朝,錄尚書事,封靈壽縣公。及卒,追贈甚厚。太後父秦國公沒,葬以殊禮,追號曰太上秦國公。諫議大夫張普惠以太上非臣下所得稱,力爭於朝。太後使人宣令於普惠曰:“封大上,孝子之心。卿所爭,忠臣之義。已有成議,勿奪朕懷。”

普惠遂不敢言。孝明帝年九歲未嚐視朝,群臣罕見其麵。普惠有疏,每欲麵陳之而不可得。一日,帝臨前殿,群臣朝參禮畢。方欲退朝,普惠出班奏曰:“臣有短章,冒瀆天聽。”其略曰:慎帝業之不易,飭君道之無虧。減祿削俸,近供無事之僧;崇飾元虛,遠邀未然之報。皆非所以利天下而安社稷也。臣謂修朝夕之因,求祇劫之果,未若親郊廟之典,行朔望之禮。撤僧寺不急之務,複百官已缺之秩。收萬國之歡心,以事太後,則孝弟通乎神明,德教光乎四海。節用愛人,臣民俱賴。

其言皆深中時病。帝覽之而可其奏,遂懷疏入見太後。太後口雖以為然,然念此兒才一臨朝,便有朝臣向他嘵嘵,日後必奪吾權。乃下詔曰:“天子年幼,不堪任勞,俟加元服,設朝未遲。”自是帝益罕視朝矣。

神龜元年九月,太史奏天文有變,應在二宮。太後懼,欲以高太後當之,乃遣內寺殺之瑤光寺中,以尼禮葬之,命百官不許服喪。群臣皆言宜崇其禮,太後不聽。時武號森列,羽林軍橫行都市。征西將軍張彝上封事,求削銓格,排抑武職之人,不得預於清選。武人皆懷憤怒,立榜通衢,大書張彝父子之惡,約期某日會集羽林虎賁之眾,屠滅其家。張彝父子全不為意。至期,共有三千人眾聚集尚書省外,大聲辱罵,聲言要殺張家父子,以泄眾怒。官吏大驚,不敢禁止,把省門緊閉。於是眾勢益張,擁入張彝府中,焚其第舍,曳彝堂下,捶辱交加。其子民部郎中張始均初見凶勢難犯,逾垣逃走,聞父被執,走還眾所,拜請父命。眾就毆擊,投之火中,活活燒死。次子張仲瑀,重傷走免,凶徒始散。張彝僅有餘息,越宿而死。遠近震駭。太後以天子侍衛之卒,懼有變亂,不敢窮誅。止收為首者八人斬之,其餘不複治罪。越三日,複大赦以安之,令武職依舊入選。其時高歡在京,聞之歎曰:“宿衛羽林相率焚大臣之第,朝廷懼而不問,為政如此,時事可知。天下之亂不久矣!”你道高歡何以在京?歡自熙平二年轉為函使,凡有表章函封上達帝都,皆函使之職。神龜元年,歡奉使入京,進過表章,不能即時批發,在京中等候。魏製:凡各鎮函使未經發回者,給與貴官大臣家為使。六渾派在尚書令史麻祥門下。祥自恃貴顯,待下甚嚴。一日,祥坐堂上,命歡侍立在旁,問其一路風景山川形勢何處最好,歡一一對答。閑談良久,祥甚喜,因令從人取肉一盤、酒一壺,賜與高歡。祥雖命食,料歡不敢便坐。奈歡素性不肯立食,竟即坐下。祥大怒,以為慢己,叱令跪於階下,命左右杖之。歡自杖後,鬱鬱不樂。一日,悶坐無聊,走出街上,觀看禁城景象,見一軍將坐在馬上,前呼後擁,喝道而來,威儀甚肅。細觀其人,好似叔父高徽。尚恐麵貌相同,不敢叫應。那將軍停鞭回顧,便向高歡叫道:“你莫非吾侄賀六渾麼?為何在此?”歡於是上前拜於馬下。要知歡到京時,徽正出使在外。歡不知其已有家室,尚未去望。今日相遇,如出意外。至家,各述別後情事,皆大喜。

徽曰:“爾娶婁家女,足慰兄嫂之心。吾娶康氏婦,已生一子,取名歸彥。以路遠尚未通知兄嫂也。”領入後堂相見,設酒共飲。至晚,歡辭去。徽曰:“你欲何往?”歡曰:“身在麻祥家給使,此人性惡,不去恐被責。”徽道:“無妨,我以書去回他便了。”歡自此擔擱徽家,不覺月餘。一日,忽聞軍士擅殺大臣,不禁浩歎。又歡在京嚐夢身登天上,腳踏眾星而行,醒來私心自喜。見時事如此,隱有澄清天下之誌。

再說胡太後年齒已長,容顏如少,頗事妝飾,數出遊幸。一日,駕幸永清寺,侍中元順當車而諫曰:“《禮》,婦人未沒,自稱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陛下母臨天下,年已長矣,修飾過甚,何以儀刑後世?”太後慚,左右皆戰栗。及還宮。召順責之曰:“前年卿貶外郡,吾千裏相征,乃眾中見辱耶?”順曰:“陛下不畏天下之笑,而恥臣之一言乎?”太後默然而受,遊幸稍衰。清河王元懌官太傅、侍中,賢而多才,美豐姿,風流俊雅,冠絕一時。太後每顧而愛之,苦於宮禁深嚴,內外懸絕,無由與之接體,而私幸之意未嚐一日去懷。時值中秋,召集諸王賜宴宮中。清河王坐近太後之側,容貌秀麗。太後顧之愈覺可愛。宴罷,乃詐稱官家之意,召王入宮閑話。於是諸王皆退,清河獨留,隻得隨了太後入宮。走至宣光殿前,王失驚曰:“至尊在南宮,何故至此?”太後曰:“天子隨處皆住,不獨在南宮也。”王信之。隨至崇訓後殿,太後下車,召王上殿曰:“天子不在此,是朕欲與王聚談清夜,消遣情懷,故召王至此。且有一言,朕倚卿如左右手,欲與王結為兄妹,以期終始無負。”王聞言大驚,伏地頓首曰:“臣與陛下有臣主之分,兼叔嫂之嫌,豈宜結為兄妹。臣死不敢奉詔。”太後道:“卿且起,兄妹不結亦可。今有玉帶一條、禦袍一領、溫涼盞一隻,皆先帝服用之物。吾愛卿才器不凡,取以相酬,卿勿再負吾意。”清河見說,益添疑懼,苦辭不受。

隻見宮娥設宴上來,太後命王對坐。王謝不敢。太後南麵,清河西麵,坐下共飲。言談語笑,太後全以眉目送情。飲至更深,猶複流連不歇。王苦辭欲出,太後不許。賜宿翠華宮中,命美女二人侍王共寢。王複頓首辭。太後曰:“是朕賜與王者。王明日出宮即帶家去,何必堅卻。”王不得已受命,遂入翠華宮來。宮中鋪設華麗,珍奇玩器無不備列。宮人曰:“此太後將以賜王者。”王大不樂,和衣獨寢,令二美人秉燭達旦。太後聞之曰:“此人果是鐵石心腸。”然口雖歎服,心中割舍不下,留住清河不放出宮。是夜更餘,王方就枕,隻見太後隨了四個宮女悄悄走入,對王道:“卿知朕相愛之意否?良緣宜就,無拂朕懷。”清河心慌意迫,伏地叩頭曰:“臣該萬死,願陛下自愛。”太後親手相扶道:“我與卿略君臣之分,敘夫婦之情何如?”那知太後越扶,清河越不肯起,竟如死的一般伏著不動。太後見了這般模樣,又好氣又好笑,默然走出。宮娥報王道:“太後回宮了,王起來安寢罷。聞太後明日放王出宮了。”清河聞言大喜。但未知太後此去果能忘情於王否,且聽下回細說。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北史演義

《北史演義》正文
卷一 魏宣武聽讒害賢 高領軍固寵獻女 卷二 於皇後暗中被弑 彭城王死後含冤 卷三 改舊製胡妃免死 立新君高肇遭刑 卷四 白道村中困俊傑 武川城上識英雄 卷五 怒求婚蘭春受責 暗行刺張仆亡身 卷六 諧私願六渾得婦 逼承幸元懌上蒸 卷七 幽母後二賊專權 失民心六鎮皆反 卷八 太後垂簾重聽政 統軍滅賊致亡身 卷九 騁騎射沃野遇仙 迫危亡牛山避寇 卷十 五原路破胡斬將 安亭道延伯捐軀 卷十一 天寶求賢問劉貴 洛周設計害高歡 卷十二 剪劣馬英雄得路 庇幸臣宮闕成仇 卷十三 賜鐵券欲圖邊帥 生公主假作儲君 卷十四 內釁成肅宗遇毒 外難至靈後沉河 卷十五 改逆謀重扶魏主 賈餘勇大破葛榮 卷十六 魏元顥長驅入洛 爾朱榮救駕還京 卷十七 趙嬪無辜遭大戮 世隆通信泄群謀 卷十八 明光殿強臣殞命 北中城逆黨屯兵 卷十九 戰丹穀陣亡伯鳳 縮黃河天破洛陽 卷二十 救帝駕逢妖被阻 戰恒山釋怨成親 卷二十一 爾朱兆晉陽敗走 桐花女秀容立功 卷二十二 立廣陵建明讓位 殺白鷂高乾起兵 卷二十三 假遣軍六鎮願反 播流言萬仁失援 卷二十四 據鄴城四方響應 平洛邑百爾歸誠 卷二十五 立新君誓圖撥亂 遇舊後私逼成婚 卷二十六 運神謀進兵元旦 追窮寇逼死深山 卷二十七 乙弗氏感成奇夢 宇文泰獲配良緣 卷二十八 思政開誠感賀拔 虛無作法病高王 卷二十九 妖術暗侵凶少吉 神靈阿護死還生 卷三十 宇文定計敵高王 侯莫變心害賀拔 卷三十一 黑獺興師滅陳悅 六渾演武服婁昭 卷三十二 魏孝武計滅晉陽 高渤海兵臨京洛 卷三十三 逼京洛六渾逐主 奔長安黑獺迎君 卷三十四 娶國色適諧前夢 遷帝都重立新基 卷三十五 送密函還詩見拒 私宮婢借徑圖成 卷三十六 施邪術蠱惑夫人 審私情加刑世子 卷三十七 改口詞曲全骨肉 佯進退平定妖氛 卷三十八 黑獺忍心甘弑主 道元決誌不同邦 卷三十九 夢遊仙玉女傳音 入輔政廷臣畏法 卷四十 潼關道世寧捐軀 鎖雲軒金婉失節 卷四十一 結外援西魏廢後 棄群策東鄴亡師 卷四十二 奔河陽敖曹殞命 敗黑獺侯景立功 卷四十三 歸西京一朝平亂 懼東鄴三將歸元 卷四十四 私靜儀高澄囚北 逼瓊仙仲密投西 卷四十五 縱黑獺大將懷私 克虎牢智臣行計 卷四十六 玉儀陌路成婚媾 勝明誓願嫁英雄 卷四十七 攻玉壁高王疾作 據河南侯景叛生 卷四十八 用紹宗韓山大捷 克侯景渦水不流 卷四十九 烹荀濟群臣惕息 杖蘭京逆黨行凶 卷五十 陳符命群臣勸進 移魏祚新主登基 卷五十一 宇文後立節捐軀 安定公臨危托後 卷五十二 晉公護掌朝革命 齊主洋亂性敗常 卷五十三 燒鐵籠焚死二弟 棄漳水殺盡諸元 卷五十四 齊肅宗叔承侄統 周武帝弟繼兄尊 卷五十五 棄天親居喪作樂 歸人母懼敵求成 卷五十六 爭宜陽大兵屢卻 施玉珽天誅亟行 卷五十七 和士開穢亂春宮 祖孝征請傳大位 卷五十八 琅琊王擅除宵小 武成後私幸沙門 卷五十九 齊後主自號無愁 馮淑妃賜稱續命 卷六十 拒敵軍延宗力戰 棄宗社後主被擒 卷六十一 捋帝須老臣愛國 捫杖痕嗣主忘親 卷六十二 修舊怨股肱盡喪 矯遺詔社稷忽傾 卷六十三 隋公堅攬權竊國 尉遲迥建義起兵 卷六十四 代周家撫臨華夏 平陳國統一山河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