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北盟會編》 作者:徐夢莘年代:宋代2600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百八十八

炎興下帙八十八。

起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辛亥,盡十二月一。

日癸醜。

王庶再上乞罷和議劄子。

李光參知政事。

張守知洪州兼江西安撫製置大使。

劉一止起居郎。

劉一止紹興二年為起居郎以宮祠去後除祠部員外郎賜奉祠俄除浙東提刑一止立朝議論剴切士論歸之時上眷不衰八年九月召赴行在奏對稱旨上喜除秘書少監未幾複為起居郎製曰:自起居注行而著作之官遂分自時政記作而二史之職幾廢允惟賢哲昭示典型褚遂良知人臣之當官守規模遠矣。魏謩不敢陷人主於非法論諫兼之我得其人可追二子勾龍如淵之詞也。。

王庶不允辭免簽書和議文字乞解機政。

王庶屢上劄子乞免簽書和議文字上不許(遂乞)解樞密職事第一劄子曰:臣聞晉武帝之伐吳也。大臣張華等皆以為可賈充獨以為不利吳平武帝賞華等並加充邑戶八千唐憲宗之討蔡也。宰相李逢吉等綿欲罷兵裴度獨以為可伐及蔡平憲宗命度為相罷逢吉不用蓋謀慮不審輒阻大計至其成功是可責也。乃並賞之此晉武之所以敗事憲宗毅然能中興也。臣不材偶承人乏備位樞機之地日者王倫再以和議出使臣常妄以為倫必不返議決不成今倫既歸報是臣愚暗不達事理幾敗陛下事陛下雖以臣可赦臣亦何顏以見陛下見同僚見國人乎!伏望聖慈以晉武帝唐憲宗之得失為鑒許臣自免退伏田畝以為百執之戒臣無任祈天請命俯伏待罪之至貼黃兼臣齒發衰遲舊有負薪之疾近嚐發動步履艱難侍立殿陛恐或顛隮不恭為甚乞解機政以便醫藥曷勝惶恐之至。

第二劄子臣比以議論迂疏違忤聖德加以衰遲多病屍素無補乞罷樞密府執事未蒙俞允尚有區區血誠不敢緘默坐視輒複傾例,庶幾少盡平日憂國愛君之意臣聞自昔禦戎(乞討作邊)雖時有不同大略惟和與戰一言而巳方其猖獗(改作深入)也。不過乘吾釁隙包藏禍心(改作以肆攻取)以僥幸無厭(刪此五字)方其柔服(改作引去)也。。又不過畏吾盛強搖尾稽顙(卻避)偷安朝夕(刪此四字)是則戰之與和非彼能之皆係吾中(刪此字)國之重輕爾故漢唐之君深明此理與之和必嚴其兵備與之戰未守絕其和意所謂柔遠能邇盡,於是矣。今乃天下遭逆虜荼毒(刪此四字)虔劉者十過七八天子駐蹕海隅南北屯兵險阻自固不敢渡淮窺長安其衰弱可謂極矣。陛下過自貶損屈辱稱臣遣使進幣項背相望或拘或囚嫚書惡聲無所不至其困辱可謂至矣。兵家至論不過曰:知彼知已今彼如是之強我如此之弱雖三尺之童皆知之而王倫之來反謂和好已成盡還侵地驗於古則不合審於今則無謂察其情則包藏不細觀其勢則蹤讜可見獨陛下斷以不疑而行之此殆天意未欲悔禍致使陛下篤為孝思弗慮此奸謀(改作巧計)也。居試更為陛下陳之議和之說正緣此外訌內叛上下摧貳假我使命以安反側幸少甯息遠則不出一二革近或期月必別生事此姑不論。且以目前所損言之使人疲於奔命財賦竭於資送將士挫其勇銳民庶困於將迎歲月費於無益事勢至此非特虜(改作敵)人一旦敗盟無以支持。又恐諸將師老財匱有弗戢之災禍可既乎!此臣所以朝夕仰天椎心而泣血也。臣前所謂朝廷自作不靖者正謂此爾。且虜(改作敵)知,豈不戒吳越之事乎!甯肯付我土地與我兵馬使複不共戴天之讎也。臣不敢飾非以質前說。若複關陝則臣歸骨有地宗族有相見之期鬆楸有展眉之日豈臣所不欲哉!第萬萬無此上誤聖明下誤生靈晏安酖毒必至噬臍矣。昔楚懷王惑於張儀之口卒為秦所拘使子孫流涕忍恥以事仇讎之國終至覆亡今王倫言語反覆蹤跡詭秘終恐養成厲階滋蔓難圖悔何可及願陛下深念前事勉思令圖不遠而複尚可救藥苟,或不然其患豈勝言哉!乞留聖貪宗社幸甚巾黃臣性資滯固所見止於如此不可鐫鑿苛留無益恐誤國事乞早賜斥逐以為異議之戒臣不勝俯伏俟命之至第三劄子臣竊詳王倫之歸以為和好可成故地可複皇族可歸上自一人下逮百執事皆喜色獨臣愚間不達事機蚤夜以思揣度本末未見其可臣複有強聒之請別無他腸止知愛君和之與否臣不複論。且以自今虜(改作金)人利害言之講和為上遣使次之用兵為下何以言之虜(改作金)人自破大遼及長驅中原幾三十年矣。所得地土數倍漢唐所得珠玉子女莫知紀極地廣而無法以經理財豐而恃勢以相圖。

又老師宿將死亡殆盡主幼權分有患失之慮此所以講和為上也。虜(改作金)人滅(大遼)蕩中原使信往來曾無虛日得誌兩國專用此道矧自廢豫之後醜跡敗露(刪此四字)杌湟不安故重報使以安反側兼可以察我虛實耗我之資糧離我之腹心怠我之兵勢彼何憚而不為此所以遣使為次也。虜(改作金)人之兵內有牽製外多疑忌所用之人非。若昔日之勇銳所簽之軍非。若昔日之強悍前出後空嚐有履巢之虞率眾深入不無倒戈之患。又淮上荒墟地無所掠大江浩涉亦未可渡諸將兵勢不同曩時此所以用兵為下也。今彼所行皆上策至為得計吾方信之不疑墮其計中惟恐不如所欲臣不敢效子胥出不祥之言殺身以立後世之名於國何益惟陛下深思之速斷之無使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天下幸甚。

第四劄子曰:臣比以菲才叨重任累陳危懇仰瀆聖聰過荷睿慈俯從所欲然至今未蒙處分臣之肝膽傾瀝殆盡臣之蹤跡巳見狼狽伏望聖慈矜憐衰憊使遂退休臣不勝激切俯伏俟命之至貼黃伏念臣四海一身萬裏無家。若非天地兼容父母垂念誰肯為臣憐者臣不勝皇恐殞越之至。

第五劄子臣比緣衰病力乞退休使旨屢臨備宣德意詔辭繼下益佩恩私再冒嚴誅仰幹洪造伏念臣孤單寡與約結無奇濫處周行叨連帥職荷收還於遠服俾待罪於樞庭坐籌決勝之罔功解難排紛而無策未委司敗獨賴聖知擢發數愆空驚白首撫膺增愧惟歎赤心顧茲福過以災生實因力小而任重伏望皇帝陛下特垂淵聽俯諒微誠逸以真祠置之散地俾愚忠之少愧庶衰疾之有瘳來日尚多敢憚捐軀之義餘生未泯猶思結草之忠臣不勝激切待罪之至。

第六劄子臣伏思大宋有天下垂二百年矣。祖宗功德重熙累洽雖漢唐未易可擬偶以崇觀之後太平日久上倦萬機委政宰輔奸人弄權橫生邊事夷狄(改作敵遂)因之不守巢穴(刪此四字)虔劉兩河板蕩京闕凶焰酷烈痛不忍聞宗社幾致中絕賴天道好還人思戴漢戎馬之閑陛下出繼大統天下翻然改圖以謂喪君有君恃此不恐殆天意爾爾後匹馬渡江扁舟航海以至苗劉之變艱難萬端終無所傷天之相陛下可謂厚矣。今雖猶未能複兩河取鞏洛定山東降關右而大將星列官軍雲:屯比之前日可謂小康矣。。又。

據長江以自衛萬全計也。。若不念父母之讎不思宗廟之恥不痛宮闕之辱不恤百姓之冤含糊容忍姑從謬悠不能終始以墜大業非特逆亂難以一二數也。也。伏望陛下反覆前後鑒觀天心勉思良圖以冀善後非天下之福社稷之福也。非社稷之福陛下之福也。取進止。

再上劄子。

臣待罪闕庭一歲之久未守敢有千預朝政偶有短見義合上陳近因虜(改作金)使請和以喧輿論自非睿謨先定廟算僉諧則內患外憂未易可料欽惟威懷有道輔讚得人故足以銷奸謀於未萌屈人兵於不戰臣素昧世務豈複知兵和之與否非所敢與獨聞逆虜(改作敵人)詭詐(刪此二字)動輒請和口血未乾隨即背叛要我以難從之請加我以違約之辭兵興而每墮其計是以群議洶洶民心少搖事機之微存亡所係惟覬陛下深戒前轍博采眾情與中外知兵大臣謀長久保邦至計無專事於聘問而易逐於忠良廣加詢謀期以善後無以厚幣甘言而易於心廣無以成算巳定而重於改圖使漆室之女無傷蔡之憂則社稷生靈蒙安泰之主臣以感寒暴下伏枕逾旬不能躬對天間以進忠悃狂瞽僭率幹冒宸嚴無任戰懼以俟斧鉞。

十二月一日癸醜朔戒諭和詔。

朕以眇躬撫茲艱運越自初載痛二帝之蒙塵故於累年每卑辭而遣使不難屈已徒以為親雖悉意以經營終未得其要領昨者驚傳諱問恭請梓宮彼方以講和而來此固當度宜而應朕念陵寢在遠母兄未還傷宗族之流離哀軍民之重困深惟所處務得厥中既朝慮而夕思。又廣詢而博訪言或同異正在兼收事有眾來固非創議樞密院編修官胡銓職在樞機之屬分乖簾陛下儀遽上封章肆為凶悖初投匭而未出巳騰槁而四傳首倡陵犯之風陰懷刦持之計儻誠心於為國但合輸忠唯專意於取名故茲眩眾閔其淺慮告爾多方勿惑胥動之浮言庶圖長久之大計(舊校雲:按鄭剛中北山集載有諫止和議四疏。又有申救胡銓曾開以及劾施庭臣諸疏是編不采其一何耶)。

召韓肖胄劉岑赴行在。

孟庾知嚴州。

金人遺張邇古蕭哲來許還河以南故地。

金人以張通古為詔諭江南使以蕭哲為明威將軍。

副之令與王倫偕來朝廷遣範同至境上接伴至是到館通古以持金國詔而來許割三京河南地還梓宮及太後事是時上意與宰相秦檜巳定議而朝臣猶未僉諧道路之言皆不以為是通古要與人主抗禮。又欲上麵拜金國之詔議儀未定故通古在館多日未得引見。

曾開奏論張通古等。

奏劄曰:臣訪聞虜(改作金)使在路語接伴範同雲:本國主相及軍前並無遣使之意江南令王倫來喚我倫百拜懇告不得巳而業不知有何事商量。又以排辦頓次行有裏數數怒濡滯出語不遜範同嚐具因依申朝廷不知既聞此語嚐有以答之乎!。又聞隨行三節人從在路恣其出入並無檢察有(改作其)下節女真(此二字改作者)常先半程肆意而行將至之日夜半押馬過臨平逮曉巳至江漲下節本名乃酈瓊將官旁觀者多識之此皆朝廷所當譏察不可忽者也。陛下初遣使本為迎奉梓宮王倫遂創生和議疑基償可信故諭倫雲:若金國果有欲和之意當自遣使來相議倫執陛下聖意遂致哀告求請虜(改作金)使得以藉口謂本無來意困倫拜告而來陛下觀此意,豈非盛氣而陵我乎!臣竊聞王倫前此曰:日來所得虜(改作金)書巳有早遣使人以圖休息之辭則今日虜(改作金)使,豈可謂我拜告而來自當諭館伴官以此語折之也。虜(改作金)帥拒我禮物而不受書意責我以招降而使者自入我境巳有傲慢侵陵之語就館後言語禮貌必無遜順陛下堅前日之說察其情偽勿輕見之或止令執政與之商議最為得體仍乞宣諭執政同心協意深思審處預設應答之辭常使在我理直勿有一言之失使得起釁萬一事有可議其於許與之際亦不當輕發善遣而徐議之可也。所有虜(改作金)使隨行三節人從乞嚴行約束勿放出館臣。又聞今日宰相執政各班留身奏事者三人,豈非所見不同難以共議乎!夫人臣當一體於國於小事尚不當有異況此大事乎!今乃人懷異誌各立偏說既不於都堂會說擇其可者行之。又不於榻前各以所見麵折庭爭取決而行陛下。又不以輔臣留身之言宣診費於眾上下蒙蔽惟恐人知,豈不誤大事耶夫朝廷之事固有當密者如行軍用閑巳成之謀一或漏泄為害非細今日之事特未定也。正當大詢於國兼眾誌而用之,豈可但憑一市井駔儈之說而大臣不肯身任侍從不容。

與聞者乎!臣願陛下以輔臣留身所論使事明賜宣諭以臣寮所諭使事悉賜降出使大臣集侍從兩省官公共熟議取其是者斷而行之無為含糊囁嚅之論以招後悔先是曾開奏論和議利害不省開與秦檜論和議事不協開乞罷禮部侍郎遂以寶文閣待製宮觀會張通古等到館開聞其在途中言語不遜。且三節人皆橫無以製之故具是奏。

賜進士出身頭品頂戴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許涵度校刊。

※卷一百八十八校勘記。

齒發衰邁(邁誤作遲)駕衰邁(邁誤作遲)苟留無益(苟誤作苟)皆有喜色(脫有字)故重報使人(脫人字)可以察我之虛實(脫之字)而易逐夫忠良(夫誤作於)而忽於忠直(誤作而易於心廣)下節卜名(卜誤作本)於國於小事(下於字衍)。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朝北盟會編》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十 卷二百十一 卷二百十二 卷二百十三 卷二百十四 卷二百十五 卷二百十六 卷二百十七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九 卷二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四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百二十七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七 卷二百三十八 卷十 卷二百三十九 卷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 卷三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卷六十三 卷二百四十二 卷八十六 卷二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四 卷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五 卷一百六十八 卷二百四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八 卷二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