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年代:唐朝2471   

《千金方》上七竅病 上七竅病·唇病第五

(甲煎法二首,方二十首,灸法二首)

潤脾膏
治脾熱唇焦枯無潤方

生地黃汁(一升)生麥門冬(四兩)生天門冬(切一升)葳蕤(四兩)細辛甘草川芎白術(各二兩)黃升麻(各三兩)豬膏(三升)

上十一味咀,諸藥苦酒淹一宿,綿裹藥,臨煎下生地黃汁,與豬膏共煎取膏鳴,水氣盡去滓,取細細含之。

甲煎唇脂
治唇裂口臭方。

先以麻搗泥,泥兩口好瓷瓶,容一鬥以上,各濃半寸曝令幹。

甘鬆香(五兩)艾納香苜蓿香茅香(各一兩)藿香(三兩)零陵香(四兩)

上六味先以酒一升,水五升相和作湯,洗香令淨,切之,又以酒水各一升浸一宿,明旦納於一鬥五升烏麻油中,微火煎之,三上三下,去滓,納上件一口瓶中,令少許不滿,然後取∶

?兩)丁香(一兩)麝香(一兩)甲香(一兩)

上八味,先酒水相和作湯,洗香令淨,各別搗碎,不用絕細,以蜜二升、酒一升和香,納上件瓷瓶中令實滿,以綿裹瓶口,又以竹篾交橫約之,勿令香出。先掘地埋上件油瓶,令口與地平,以香瓶合覆油瓶上,令兩口相當,以麻搗泥泥兩瓶口際,令牢密,可濃半寸許,用糠壅瓶上,濃五寸,燒之,火欲盡,即加糠,三日三夜,勿令火絕,計糠十二石訖,停三日,令冷出之。別煉蠟八斤,煮數沸,納紫草十二兩煎之,數十沸,取一莖紫草向爪甲上研看紫草骨白,出之。又以綿濾過與前煎相和,令調,乃納朱砂粉六兩,攪令相得,少冷未凝之間,傾竹筒中紙裹筒上麻纏之,待凝冷解之,任意用之,計此可得五十挺。

甲煎口脂,治唇白無血色及口臭方。

燒香澤法

沉香甲香丁香麝香檀香蘇合香薰陸香零陵香白膠香藿香甘鬆香澤蘭上十二味各六兩,胡麻油五升,先煎油令熟,乃下白膠、藿香、甘鬆、澤蘭,少時下火,綿濾納瓷瓶中,餘八種香搗作末,以蜜和,勿過濕,納著一小瓷瓶中令滿,以綿幕口,竹十字絡之。以小瓶覆大瓶上,兩口相合,密泥泥之。乃掘地埋油瓶,令口與地平,乃聚幹牛糞燒之,七日七夜不須急,滿十二日燒之彌佳,待冷出之即成。其瓶並須熟泥勻濃一寸,曝幹,乃可用,(一方用糠火燒之。

煉蠟合甲煎法

蠟(二兩)紫草(二兩)

上先煉蠟,令消,乃納紫草煮之,少時候看,以紫草於指甲上研之,紫草心白即出之,下蠟,勿令凝,即傾弱一合甲煎於蠟中,均攪之訖,灌筒中,則勿觸動之,冷凝乃取之,便成好口脂也。敷口麵,日三。

治緊唇方。

纏白布作大燈炷如指,安斧刃上,燃炷令刃汗出,拭以敷唇上,日二三度,故青布亦佳,並治沈唇。

又方青布灰以酒服之,亦可脂和塗。

又方以蛇皮拭之,燒為灰,敷之。

又方水服蠐螬灰,良。

又方自死螻蛄灰敷之。

又方又火炙蠟貼唇上,瘥。

又方炙鬆脂粘貼,瘥。

緊唇,灸虎口,男左女右。

又灸承漿三壯。

治沈唇方。

以幹蠐螬燒末和豬脂,臨臥敷之。

又方燒鱉甲及頭,令煙盡,末敷之,日三。

治唇生瘡方。

以頭垢敷之,日三。

又方以胡粉敷之。

治唇邊生瘡,連年不瘥方。

以八月藍葉十斤絞取汁洗,不過三日瘥。

治唇生核方。

豬屎平量一升,以水投,絞取汁,溫服之。

治唇舌忽生瘡方。

燒雞屎白末,以布裹著病上,含之。

治唇黑腫、痛癢不可忍方。

取大錢四文於石上,以臘月豬脂磨取汁,塗之。

又方以竹弓彈之,出其惡血,瘥。

又方∶燒亂發及蜂房、六畜毛,作灰,豬脂和敷之,亦治沈唇。

治冬月唇幹坼、血出方。

搗桃仁,以豬脂和,敷之。

治遠行唇口麵皴裂方。

熟煎豬脂,將行夜,常敷麵臥,行萬裏,野宿不損。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千金方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