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年代:唐朝2471   

《千金方》上七竅病 上七竅病·喉病第七

(證一條,方五十首,針灸法二首)

凡卒喉痹不得語,服小續命湯,加杏仁一兩。(方出第八卷中)

烏膏
喉嚨者,脾胃之候,若髒熱,喉則腫塞,神氣不通,烏膏主之方。

生烏(十兩)升麻(三兩)羚羊角(二兩)薔薇根(切一升)艾葉(六銖生者尤佳)芍藥(二兩)通草(二兩)生地黃(切五合)豬脂(二斤)

上九味咀。綿裹,苦酒一升,淹浸一宿,納豬脂中,微火煎取,苦酒盡,膏不鳴為度,去滓,薄綿裹膏似大杏仁,納喉中,細細吞之。

治喉腫痛,風毒衝心胸方。

豉(一升半)犀角射幹杏仁甘草(各二兩)羚羊角(一兩半)芍藥(三兩)梔子(七枚)升麻(四兩)

上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豉煮一沸,分三服,喉腫胸脅支滿,灸尺澤百壯。

治風毒咽水不下,及瘰腫方。

升麻芍藥(各四兩)射幹杏仁楓香葛根麻黃(各三兩)甘草(二兩)

上八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以水服莨菪子末兩錢匕,神良。

治喉痹方荊瀝,稍稍咽之。

又方臘月豬尾燒末,水服之。

又方燒牛角末,酒服之。

又方熬杏仁令黑,含或末服之。

又方含雞屎白。

又方巴豆去皮,針線穿,咽入牽出。

又方馬藺子半升,水二升,煮取一升半,服之。

又方煮桃皮汁三升,服之。

又方燒荊汁服之,又水三升煮荊一握,取一升,分三服。

治喉痹及毒瓦斯方。

桔梗二兩,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生薑二斤,搗取汁,蜜五合,微火煎相和,服一合,日五。

又方附子一枚,剖作大片,蜜塗,炙令黃,含咽汁,甘盡更塗,炙如前法。

又方剝大蒜,塞耳鼻,日二易。

喉痹,刺手小指爪紋中,出三大豆許血,逐左右刺,皆須慎酒、麵、毒物。

治喉痹、猝不得語方。

濃煮桂汁,服一升,亦可末桂,著舌下,漸咽之,良。

又方煮大豆汁含之,無豆用豉,亦佳。

又方以酒五合和人乳汁半升,分二服。

又方燒炊箅作灰三指撮,水服之。

又方芥子末水和敷之,幹則易。

又方商陸、苦酒熬令濃,熱敷之。

又方末桂心如棗核大,綿裹著舌下,須臾破。

治喉猝腫、不下食方。

以韭一把,搗熬敷之,冷則易。

又方含上好醋,口舌有瘡,亦佳。

治懸雍咽熱、暴腫長方。

幹薑、半夏等分,末,以少少著舌上。

又方鹽末,以箸頭張口柱之,日五。

治懸雍咽中生息肉、舌腫方。

日初出時向日張口,使婦人用左裙裾柱其頭上,七下,瘥。

又方羊蹄草煮取汁,口含之。

又方鹽豉和塗之。

又方取四五歲小兒尿,合鹽含之。

凡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痹,治之方。

馬銜一具,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氈中蒼耳三七枚,燒末,水服之。

又方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又方燒穀奴灰,酒服之,立破。

母薑酒
咽門者,肝膽之候,若髒熱,咽門則閉而氣塞,若腑寒,咽門則破而聲嘶。母薑酒主之方。

母薑汁(二升)酥牛髓油(各一升)桂心秦椒(各一兩)防風(一兩半)川芎獨活(各一兩六銖)

上九味末之,納薑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調,微火,三上三下煎之,平旦溫清酒一升,下二合膏,即細細吞之,日三夜一。

又方丹參升麻雄黃杏仁鬼臼甘草射幹(各一兩)麝香(半兩)

上八味末之,以蜜為丸如梧子。飲下一丸,加至五丸,日三。酒服亦佳。咽痛失聲不利,用之良。

治咽傷語聲不徹方。

酒(一升)幹薑(二兩半末)酥(一升)通草桂心石菖蒲(各二兩末)

上六味合和,服一匕,日三。

又方酒(一升)酥(一升)幹薑末(十兩上三味以酒二合,酥一匕,薑末二匕,相和服,日三,食後服之。亦治肺癰。

治啞塞咳嗽方。

桂心(六銖)杏仁(十八銖)

上二味末之,以蜜丸如杏仁大。含之,細細咽汁,日夜勿絕。

治咽痛,逆氣不能食方。

麻子(一升熬令黑)

以酒一升淋取汁,空心一服一升,漸至二升,多汗好覆。勿觸風冷。

此方兼理產婦及丈夫中風。如角弓反張、口噤不開,大驗,與紫湯氣力同。

治猝咽痛方。

懸木枸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燒炊帚一枚,漿水服方寸匕。

治猝風咽腫麵腫方。

杏仁末和雞子黃,更搗敷上,幹複易之,七八度。若腫汁出,煮醋和伏龍肝敷,幹更易之。

治猝屍咽方。

燒履鼻繩為灰,暖水服之。

又方燒麻子脂,服之。

治咽喉不利下氣方。

射幹杏仁人參附子桂心(各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指大,含一丸,稍稍咽之,令藥味相接。

治咽喉中痛癢,吐之不出,咽之不入,似得蟲毒方。

含生薑五十日,瘥。

又方以青布裹麻黃,燒,以竹筒盛,煙熏咽中。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千金方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