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年代:唐朝2471   

《千金方》治諸風方 治諸風方·風痹第八

(論一首方九首)

論曰∶血痹病從何而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形如風狀。(巢源雲其狀如被微風所吹。)但以脈自微澀,澀在寸口,關上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防己黃湯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方。

甘草(二兩)黃(五兩)漢防己(四兩)生薑白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蟲行皮中,臥取汗。

黃湯
治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狀方。

蜀黃人參(《要略》無)芍藥桂心(各二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服七合,日三服,令盡。

治風痹遊走無定處,名曰血痹大易方∶

萆薯蕷牛膝澤瀉(各二兩)白術地膚子(各半兩)幹漆蠐螬車前子狗脊天雄(各十銖)茵芋(六銖)山茱萸(三十銖)幹地黃(二兩半)

上十四味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丸,日三,後稍加。

治遊風行走無定,腫或如盤大,或如甌,或著腹背,或著臂,或著腳,悉主之方∶

海藻茯苓防風獨活附子白術(各三兩)大黃(五兩)當歸(一本作當陸)鬼?

上九味咀,以酒二鬥漬五日,初服二合,漸加,以知為度。

鐵精湯
治三陰三陽厥逆寒食,胸脅支滿,病不能言,氣滿胸中急,肩息,四肢時寒熱不隨,喘悸煩亂,吸吸少氣,言輒飛揚虛損方。

黃鐵(三十斤,以流水八鬥揚之三千遍,以炭燒,令赤,投冷水複燒七遍,如此澄清,取汁二鬥煮藥)人參(三兩)半夏麥門冬(各一升)白薇黃芩甘草芍藥(各四兩)石膏(五兩)生薑(二兩)大棗(二十枚)

上十味咀,納前汁中煮取六升,服一升日三服,兩日令盡。

治諸風痹方∶

防風甘草黃芩桂心當歸茯苓(各一兩)秦艽葛根(各二兩)生薑(五兩)大棗(三十枚)杏仁(五十枚)

上十一味咀,以酒水各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

白蘞散
治風痹腫,筋急展轉易常處方。

白蘞(半兩)附子(六銖)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半刀圭,日三。不知增至一刀圭,身中熱行為候十日便覺。

附子酒
治大風冷痰癖脹滿諸痹方大附子一枚,重二兩者(亦雲二枚),酒五升漬,春五日。每服一合,日再,以瘥為度。

麻子酒
治虛勞百病,傷寒風濕,及婦人帶下,月水往來不調,手足疼痹著床,服之令人肥健方。

麻子(一石)法曲(一鬥)

上二味先搗麻子成末,以水二石著釜中,蒸麻子極熟,炊一石米頃出滓,隨汁多少,如家醞法,候熟,取清酒,隨性飲之。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千金方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