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年代:唐朝2471   

《千金方》肝髒 肝髒·筋極第四

(論三首,方七首,灸法七首)

論曰∶夫六極者,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咽,風氣應於肝,雷氣動於心,穀氣感於脾,雨氣潤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所以竅應於五髒,五髒邪傷,則六腑生極,故曰五髒六極也。

論曰∶凡筋極者主肝也,肝應筋,筋與肝合,肝有病從筋生。又曰∶以春遇病為筋痹,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則陽氣入於內,陰氣出於外,若陰氣外出,出則虛,虛則筋虛,筋虛則善悲,色青蒼白見於目下,若傷寒則筋不能動,十指爪皆痛,數好轉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得之傷風,風在筋為肝虛風也。若陽氣內發,發則實,實則筋實,筋實則善怒,嗌幹傷熱則咳,咳則脅下痛不能轉側,又腳下滿痛,故曰肝實風也。然則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善治病者,病在皮毛、肌膚、筋脈而治之,次治六腑,若至五髒則半死矣。

扁鵲雲∶筋絕不治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黑,呼罵口不息,筋應足厥陰,足厥陰氣絕,則筋縮引卵與舌,筋先死矣。

治筋實極則咳,咳則兩脅下縮痛,痛甚則不可轉動,橘皮通氣湯方。

橘皮(四兩)白術石膏(各五兩)細辛當歸桂心茯苓(各二兩)香豉(一升)

上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筋實極,則兩腳下滿,滿而痛,不得遠行,腳心如割,筋斷折痛不可忍,丹參煮散方

丹參(三兩)川芎杜仲續斷地骨皮(各二兩)當歸通草幹地黃麥門冬升麻禹餘糧麻黃(各一兩十八銖)牛膝(二兩六銖)生薑(切,炒取焦幹)牡蠣(各二兩)

上十七味治下篩,為粗散,以絹袋子盛散二方寸匕,以井花水二升煮,數動袋子,煮取一升,頓服,日二。

治筋實極,手足爪甲或青或黃、或黑烏黯,四肢筋急煩滿,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三升)生葛汁生玄參汁(各一升)大黃升麻(各二兩)梔子仁麻黃犀角(各三兩)石膏(五兩)芍藥(四兩)

上十味咀,以水七升煮七物,取二升,去滓,下地黃汁,煎一兩沸,次下葛汁等,煎取三升,分三服,日再。

治筋虛極、筋痹,好悲思,顏色蒼白,四肢噓吸,腳手拘攣,伸動縮急,腹中轉痛,五加酒方。

五加皮(一斤)枳刺(二升)大麻仁(三升)豬椒根皮丹參(各八兩)桂心當歸甘草(各三兩)天雄秦椒白蘚通草(各四兩)幹薑(五兩)薏苡仁(半升)川芎(五?

上十五味咀,以絹袋盛,清酒四鬥漬,春夏四日,秋冬六七日。初服六七合,稍稍加,以知為度。

治筋虛極,則筋不能轉,十指爪皆痛,數轉筋,或交接過度,或病未平複交接,傷氣,內筋絕,舌卷唇青,引卵縮,脈疼急,腹中絞痛,或便欲絕,不能飲食,人參酒方。

人參防風茯苓細辛秦椒黃當歸牛膝桔梗(各一兩半)幹地黃丹參棗(三十枚)五加皮(一升)生薑(切,炒幹)烏麻(碎)(各?

上二十二味咀,鍾乳別以小袋子盛,以清酒二鬥半浸五宿,溫服三合,日再,無所聞,隨意增進。(一本無烏麻,用杜仲二兩半。

治交接損,卵縮筋攣方。

燒婦人月經衣灰,服方寸匕。

治筋絕方熬蟹腦足髓納瘡中,筋即續。

勞冷氣逆,腰髖冷痹,腳屈伸難,灸陽蹺一百壯,在外踝下容爪。

腰背不便,轉筋急痹筋攣,灸第二十一椎,隨年壯。

轉筋,十指筋攣急,不得屈伸,灸腳外踝骨上七壯。

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壯,在內踝前筋裏宛宛中。

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下滿各五十壯,老人加之,小兒隨年壯。又雲,此二穴,喉腫厥逆,五髒所苦,鼓脹,並悉主之。

轉筋脛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橫筋上三壯。

腹脹轉筋,灸臍上一寸二十壯。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千金方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