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年代:唐朝2471   

《千金方》大腸腑方 大腸腑方·大腸虛實第二

(脈二條方二首灸法七首)

大腸實熱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實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腸滿善喘咳,麵赤身熱,喉咽中如核狀,名曰大腸實熱也。

生薑泄腸湯
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口為生瘡者方。

生薑橘皮青竹茹白術黃芩梔子仁(各三兩)桂心(一兩)茯苓芒硝(各二兩)地黃(十兩)大棗(十四枚)

上十一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二服。

治腸中臚脹不消方∶

灸大腸俞四十九壯。

大腸有熱,腸鳴腹滿挾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虛上廉主之。

大腸虛冷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虛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胸中喘,腸鳴虛渴,唇幹目急,善驚泄白,名曰大腸虛冷也。

黃連補湯
治大腸虛冷,痢下青白,腸中雷鳴相逐方。

黃連(四兩)茯苓川芎(各三兩)地榆(五兩)酸石榴皮(五片)伏龍肝(雞子大一枚)

治腸中雷鳴相逐痢下方∶

灸承滿五十壯。穴在挾巨闕相去五寸,巨闕在心下一寸。灸之者挾巨闕兩邊各二寸半。

治腸中常鳴,時上衝心方∶

灸臍中。

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赤黃,陽綱主之。

腹脹腸鳴,氣上衝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腸胃間遊氣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腫挾臍急,天樞主之。

腸鳴而痛,溫溜主之。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千金方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