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年代:唐朝2400   

《千金方》婦人方中 婦人方中·虛煩第十一

(方十一首)

薤白湯
治產後胸中煩熱逆氣方。

薤白半夏甘草人參知母(各二兩)石膏(四兩)栝蔞根(三兩)麥門冬(半升)

上八味,咀,以水一鬥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熱甚即加石膏、知母各一兩。

竹根湯
治產後虛煩方。

甘竹根細切一鬥五升,以水二鬥,煮取七升,去滓,納小麥二升,大棗二十枚,複煮麥熟三四沸,納甘草一兩,麥門冬一升,湯成去滓,服五合,不瘥更服取瘥。短氣亦服之。

人參當歸湯
治產後煩悶不安方。

人參當歸麥門冬幹地黃桂心(各一兩)大棗(二十枚)粳米(一升)芍藥(四兩)淡竹葉(三升)

上九味,咀,以水一鬥二升,先煮竹葉及米,取八升,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煩悶不安者,當取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之,甚良。

甘竹茹湯
治產後內虛、煩熱短氣方。

甘竹茹(一升)人參茯苓甘草(各一兩)黃芩(三兩)

上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知母湯
治產後乍寒乍熱,通身溫壯,胸心煩悶方。

知母(三兩)芍藥黃芩(各二兩)桂心甘草(各一兩)

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一方不用桂心加生地。

竹葉湯
治產後心中煩悶不解方。

生淡竹葉麥門冬(各一升)甘草(二兩)生薑茯苓(各三兩)大棗(十四枚)小麥(五合)

上七味,咀,以水一鬥,先煮竹葉、小麥,取八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心中虛悸者,加人參二兩。其人食少無穀氣者,加粳米五合。氣逆者加半夏二兩。

淡竹茹湯
治產後虛煩,頭痛、短氣欲絕,心中悶亂不解方。

生淡竹茹(一升)麥門冬小麥(各五合)甘草(一兩)生薑(三兩,《產寶》用幹葛)

上六味,咀,以水一鬥煮竹茹、小麥,取八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若有人參入一兩,若無人參,納茯苓一兩半亦佳。人參、茯苓皆治心煩悶及心虛驚悸,安定精神,有則為良,無自根據方服一劑,不瘥更作。若氣逆者加半夏二兩。

赤小豆散
治產後虛煩,不能食,虛滿方。

赤小豆三七枚,燒作末,以冷水和,頓服之良。

蒲黃散
治產後煩悶方。

蒲黃以東流水和方寸匕,服極良。

蜀漆湯
治產後虛熱往來,心胸煩滿,骨節疼痛及頭痛壯熱,晡時輒甚,又如微瘧方。

蜀漆葉桂心甘草黃芩(各一兩)黃(五兩)知母芍藥(各二兩)生地黃(一斤)

上八味,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治寒熱不傷人。

芍藥湯
治產後虛熱頭痛方。

白芍藥幹地黃牡蠣(各五兩)桂心(三兩)

上四味,咀,以水一鬥,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此湯不傷損人,無毒,亦治腹中拘急痛。若通身發熱,加黃芩二兩。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千金方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