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02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節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謁見梁惠王。惠王正站在池塘邊上,觀賞著那些奔跑飛翔著的鴻雁麋鹿,孟子走進來後,惠王問道:“你們這些才德高尚的賢人也愛享受這種樂趣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孟子回答說:“隻有有德行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快樂,沒有德行的人即使有這一切,也沒法享受。《詩經》說:‘當文王開始規劃造靈台,仔細營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來幹,沒有幾天就建成了。建台本來不著急,但老百姓卻如子女為父母做事一樣自願,文王遊覽靈園中,母鹿伏在深草叢。母鹿肥大毛色潤,白鳥潔淨羽毛豐。文王國王遊覽到靈沼,池裏魚兒蹦得歡。’周文王雖然用了老百姓的勞力來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興,把那個台叫做‘靈台’,把那個池叫做‘靈沼’,以園中有麋鹿魚鱉等珍禽異獸為樂。古代的君王與民同樂,所以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相反,《湯誓》中說:‘太陽啊,你什麼時候滅亡呢?我寧肯和你一道去死!’老百姓恨不得與他同歸於盡,即使有高台深池,珍禽異獸,他又如何能獨自享受呢?”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