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02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節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如之何則可?”
滕文公問孟子:“滕國是個小國,就算竭力去侍奉大國,也不能免除威脅,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逾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君請擇於斯二者。”
孟子回答道:“從前,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來侵犯。周太王拿皮裘絲綢送給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好狗良馬送給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珠寶玉器送給狄人,還是不能免去他們的侵擾。於是太王召集邠地的父老,對他們說:‘狄人想要的是我們的土地。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有德之人不拿用來養活人的東西害人。你們何必擔心沒有君主?我要離開這裏了。’於是離開邠地,越過梁山,在岐山下建城邑定居下來。邠地的人說:‘這是個仁德之人,我們不能失去他啊。’追隨他遷居的人,多得像趕集市一般。也有人說:‘土地是必須世世代代守護的基業,不是能自作主張的處理的,哪怕犧牲性命也不能舍棄它。’您可以在這兩個辦法中選一個。”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