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02   

《孟子》離婁章句下 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九節

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
禹、後稷生活在太平的時代,多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卻沒有進去,孔子稱讚他們。顏淵生活在亂世,居住在簡陋巷子,一筐飯,一瓢水,人們都無法忍受這種清苦的生活,而顏淵卻不改變他樂觀的心態。孔子也稱讚他。

孟子曰:“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發纓冠而救之,可也。鄉鄰有鬥者,被發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
孟子說:“禹、後稷、顏淵走的是同樣的人生道路。大禹想到天下有遭遇洪水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了一樣。後稷想到天下還有挨餓的人,就像自己也挨餓一樣。所以他們才那樣急迫。大禹、後稷、顏淵,如果互相交換一下位置處境,也都會有同樣的表現。假設現在有同室的人互相打鬥,要去救他們,即使是披頭散發,帽纓紊亂去都可以。如果鄉鄰中有打架的,也披散著頭發就戴上帽子去阻止,那未免太糊塗;對這種事,哪怕關起門來不管它也是可以的。”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