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02   

《孟子》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上·第十八節

公孫醜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公孫醜說:“君子不親自教育兒子,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孟子說:“這在情勢上是不行的,教育必須要用正確的規範;用正確的規範沒有成效,執教者就會發怒。怒氣一產生,倒反傷害了小孩。‘父親用嚴格的規範來要求我,可您自己並不按正確的規範行事。’這樣父子之間就傷害了感情。父子之間就傷害了感情,關係就惡化了。古時候的人們交換兒子來進行教育,父子之間不以善來互相責備。以善來互相責備就會使隔閡產生而互相分離。造成互相分離的結果就不好了。”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