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02   

《孟子》公孫醜章句下 公孫醜章句下·第七節

孟子自齊葬於魯,反於齊,止於嬴。充虞請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嚴,虞不敢請。今願竊有請也,木若以美然。”
孟子從齊國到魯國安葬母親後返回齊國,住在嬴縣。他的學生充虞請教說:“前些日子承蒙老師您不嫌棄我,讓我督辦棺木。當時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來請教。現在我想把心裏的疑問提出來請教老師:棺木似乎太華麗了些吧!”

曰:“古者棺槨無度,中古棺七寸,槨稱之。自天子達於庶人。非直為觀美也,然後盡於人心。不得,不可以為悅;無財,不可以為悅。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吾何為獨不然?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孟子回答說:“上古對於棺律用木的尺寸沒有規定;中古時規定棺木厚七寸,槨木以與棺木的厚度相稱為準。從天子到老百姓,講究棺木的質量並非僅僅是為了美觀,而是要這樣然後算盡了人子的孝心。受禮法限製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槨,當然不能夠稱心;沒有錢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槨,也不能夠稱心。既為禮製所允許,又有財力,古人都會這麼做,我怎麼就不可以呢?況且,這樣做不過是為了去世的人遺體不接觸泥土,難道孝子之心就不可以有這樣一點滿足嗎?我聽說過:君子不因為天下大事而儉省應該用在父母身上的錢財。”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