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14   

《孟子》盡心章句上 盡心章句上·第二十一節

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麵,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孟子說:“擁有遼闊的土地和眾多的百姓,是君子所追求的,但他的快樂不在於此。站在天下的中心,安定四方百姓,君子以此為樂,但他的本性不在於此。君子的本性,即使理想通行於天下並不因此而增,即使窮困隱居並不因此而減,這是天分已經定好的緣故。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根植在心中,所以其膚色潤澤,流露在臉上,充盈在肩背,流向四肢,通過舉手投足,不用說話就能使人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