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02   

《孟子》離婁章句下 離婁章句下·第三十一節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
曾子住在武城時,有越國人侵犯。有人說:“敵寇要來了,何不離開這裏呢?”

曰:“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寇退,則曰:“修我牆屋,我將反。”寇退,曾子反。
曾子說:“不要讓人住我的房子,毀傷了樹木。”敵寇退走了,曾子就說:“修理好我的牆屋,我要回來了。”敵寇退走了,曾子就返回。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則先去以為民望,寇退則反,殆於不可。”
學生們就說:“武城的官員待先生是這樣的忠誠和恭敬,一旦敵寇來了,卻給百姓做了先離去的榜樣;敵寇退了就回來了,這恐怕不可以吧?”

沈猶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猶有負芻之禍,從先生者七十人,未有與焉。”
沈猶行說:“這不是你們所了解的。從前先生住在我那裏,有個名叫負芻的人作亂,跟隨老師的七十個人全都躲避開了。”

子思居於衛,有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子思曰:“如急去,君誰與守?”
子思居住在衛國,齊國人來進犯。有人說:“敵寇來了,何不離開呢?”子思說:“如果我孔伋走了,衛君跟誰一起防守呢?”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師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則皆然。”
孟子說:“曾子、子思所走的道路是一致的。曾子,當時是老師,相當於父兄;子思,當時是衛君的臣,是小官。曾子、子思互換位置也會這樣做。”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