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戰國中期3302   

《孟子》告子章句下 告子章句下·第十四節

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其次,雖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饑餓不能出門戶。君聞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從其言也,使饑餓於我土地,吾恥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陳子問:“古時候的君子在什麼情況下才出來做官?”孟子說:“做官有三種情況,辭官有三種情況。迎接時恭敬有禮貌、合禮儀,表示將要實行他的主張,就可以去就職。禮貌、禮儀雖然沒有減退,但他的進言沒有實行,那就辭去。其次,雖然沒有說要實行自己的主張,但迎接時恭敬而且有禮貌合禮儀,就可以去就職。如果他的禮貌、禮儀減退了,那就離去。最壞的情況是,早晚兩頓飯都沒有了,餓得出不了門,君主知道了,說:‘我大的方麵不能推行他的主張,又不能聽從他的話。卻讓他在我的國土上挨餓,我覺得是恥辱。’君主的周濟,也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是免於餓死罷了。”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孟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