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春秋 作者:汪寄年代:清代577   

《海國春秋》正文 第十九回 酬知己剖腹表丹心 救良朋束腰擒白額

酬知己剖腹表丹心救良朋束腰擒白額

卻說雙龍之北,屏風島南,玉帶洲對岸,有大沙一片,名廣漠洲。其上不產他物,惟長青草,質堅葉茂,四季皆青。海中有馬,常食息於此洲上。其足如鳥,脅間有四翅、二翅不等,二翅者良。惟腮下有毛肉,渾身俱係鱗甲,其厚過於鯪鯉,而堅如鋼鐵,刀斧莫能傷;登山陟嶺,超躍稍緩,渡水行莎,速倍於飛。然最難馴,斷韁食韉,至死不受羈絆。千百為群,行止眠食,皆隨老馬。老馬最淳,不能齧草,惟食粟黍。欲得馬者,先以熟豆粟黍,置於沙上蹄跡多處,老馬尋到食時,就而係之,群駒盡受鞍勒,跨老馬渡水,群馬皆從;不用時,釋放於沙洲,無芻牧之費,而獲馳負之用。雙龍邀劫他島,侵犯浮石、浮金,皆恃此馬。

雙龍島主姓童,名體仁,與浮金約結議定,軍需辦齊,便令元帥鐵鷂帶領軍土,往北沙收馬,令兄弟童深仁料理國事。鐵鷂往守五天,收得老馬十三匹,群駒隨行,帶回查點,共計七千餘匹,俱加鞍轡銜勒,教習訓良。分為三陣,使鐵鷂領馬軍三千為前鋒,先渡海洋,登岸結陣;隨後童體仁自領馬軍二千、步軍五千為中軍;令相國石犴領馬軍二千、步軍三千為後陣。循環搬運,遊渡過海,殺向浮石來。

上岸便係新沙城,又名新岸。城內守將廉能,係國舅廉勇的堂兄,當時聞信,意欲攜眷運囊而走。副將趙世基、談古諫道:“雙龍恃騎而來,利於野戰,不利於攻打。今城內糧草有餘,兵將不缺,以理勢而論,均屬可守。如棄而走,彼騎疾追,安能保全!”

廉能道:“吾原不知文書,未習弓馬,蒙國舅舍弟恩典,以此地方戶殷糧廣、事簡無差美缺奏授,實為我貧。任此三年,除饋送之外,仍稍有積蓄,若兵圍日久,城中用度不敷,吾之所有,豈能保得?則三年辛苦,俱歸烏有!今車騾已駕,決意行矣。二位年富力強,不似吾之衰弱,正當建功立名,他日平定,記敘守城,吾斷不分功賞!”

說畢,以雙手掩耳,向後跑去。趙世基、談古猶立堂上,待其出來再勸。

忽見軍士報道:“廉大夫帶兵三千,護衛出西門去了!”

二將大驚道:“城內隻得三千兵,今俱帶去,隻好以忠義鼓勵百姓。”

乃親身勸諭眾民,分地派守。

廉能出城,行得十餘裏,後麵鐵鷂探知追來,放馬衝突,兵將盡行竄逃;落下廉能並妻妾子女、妓婢僮仆九十餘口,並貨五十車,百二十犢。鐵鷂綁起眾口,驅來新岸城下,喊道:“若獻城池,先以人口貨物為酬,仍使二位將軍鎮守。”

趙世基答道:“廉大夫不出,則為城主,軍民將官均遵號令,今既棄眾奔走,與軍民便無幹涉,吾須與此城俱碎,欲降不可得也!”

鐵鷂見計無用,將所獲解歸營內,議道:“新沙城高而堅,趙、談二將守備,智略有餘。不如舍之而去,設營提防便了。”

童體仁道:“彼恃城而守,安敢輕出?先鋒之言是也。可將廉能父子妻妾,分作三處以誘敵。”

鐵鷂得令,將廉能檻於前營,妻子置於後營,妓妾置於中營,過新沙,直到古岸來。

城內守將,姓賀名德,同副將苟新、郎費、牛信、毛廣等同守。這古岸,係東北大城,管轄二十三處糧餉。賀德之妻,乃廉能親妹,緣此開得美任。當下鐵鷂將廉能推到城下,如說新沙說法。賀德對眾道:“廉能既係國戚,有失救援,須於廉妃麵上不好看。莫若權且假降,得回廉大夫,另作計較。”

牛信道:“不可!此乃敵人誘我之計,我降,他則踞城,我等同於廉能,焉得由自主張,另作計較乎!”

忽聞屏風後喊道:“言此者,可斬也!”

隻見轉出婦人來,卻係賀夫人廉氏。眾將趁蹌向前,牛信也隨眾施禮。夫人問賀德道:“爾這美缺,因何而得?我隻有這個哥哥,今不救援,或有死亡,叫我再從何處得哥哥來!雖失此城,亦無關緊要。”

賀德道:“夫人所諭是也。”

牛信忿然道:“國家城池,豈可緣降將而輕送與敵人?小將寧死不從!”

廉夫人道:“爾既為將,自能力戰奪回,如無武藝,休開鳥口!”

苟新問道:“將軍可能出戰?”

牛信道:“為將不能戰,難道單受俸祿麼!”

賀德道:“將軍若奪得廉大夫全家回城,我自代向夫人說,升官添祿。”

牛信道:“誰要添祿升官?隻要銷得主上平日恩養罷了!”

憤憤出衙,提鞭跨馬,開門出城。

鐵鷂列陣在前,見牛信殺來,令副將白雕接戰,使兩口鋼刀,驟馬迎上。牛信揮鞭,鬥到五合,賣個破綻,使鞭虛蓋下去,白雕旋身得空,飛速將雙刀從中劈入;牛信提鞭,從旁挑起,正中雙腕,刀落於地。白雕欲走,轉馬不及,遭牛信鋼鞭擊下,將項打折,死於非命。鐵鷂大驚,道:“浮石那有五合殺我驍將之人!”

飛使雙撾,催馬接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

元鳳挺堰衝來幫助,牛信想:“戰不下鐵鷂,又有將到,料難取勝。”

架撾便走。元鳳不舍,加緊趕追。牛信將到吊橋,見來得近切,左手拿著雙鞭,右手向懷中取得金團,從左脅下發出,元鳳連忙躲閃,已中鼻梁,翻身落地。鐵鷂望得,大怒道:“何物匹夫,傷吾兩員副將!”

加鞭趕來。

牛信已到濠邊,見門緊閉,連喊:“開城!”

苟新憑女牆問道:“廉大夫全家可曾奪回?”

牛信道:“未曾。”

苟新道:“既未奪回,又殺彼愛將,必至加怒而傷廉國舅,使賀大夫如何對夫人?此咎誰任!今大眾家室盡在城內,俱願獻降。將軍妻子不在此地,請尋他路建功罷!”

牛信道:“汝等不見廉能樣子麼?”

郎費道:“廉國舅是選而被獲,而我等是誠心歸降,豈可同言而語?”

牛信聽得,氣塞胸膛,鐵鷂又已追到,乃使鞭殺回。戰有十餘合,料不能勝,複虛擊雙鞭,見西邊軍馬多,即衝往東方,突圍而出。

行有四十餘裏,馬步遲緩,腹中亦饑,望有村莊,思量借食借料。及行入後,卻見屍橫滿路,雞犬無聲。正在淒慘之際,忽有大隊車馬衝到,為頭將官名喚烏鵬,看得牛信,持矛便刺。牛信正沒好氣,舞鞭鬥住,退出村莊。烏鵬隻道牛信武藝低微,見著破綻,飛矛搶人。牛信隔開,使鞭橫飛擊去,打傷左額,目珠突出,收回絲絛,趕上加鞭,結果性命。後麵童體仁軍到,見死了烏鵬,怒揮雙斧砍來。牛信提鞭再戰,四麵俱係雙龍兵將,牛信馬倒,腹餓力竭,正遭童體仁劈死。可憐好員忠心勇將,斃於非命。

童體仁領兵前進,鐵鷂飛報:“已得古岸。”

童體仁馳到,賀德等出城,頂香跪迎。童體仁下騎扶道:“寡人斷不失信,必令你們親眷完聚。”

賀德等稱謝。石犴後軍亦到,隨著進城。

令將廉能放出,交與賀德,問道:“此去到柘磊關,都係大夫管轄麼?賀德道:“管轄止於柘藤林之東,柘磊關今為柘藤林,即屬烏楓嶺管轄。”

童體仁道:“這裏到柘藤林,有幾座城池,可須用兵?”

賀德道:“此去有三座城池,乃東岡、中岡、西岡三邑。東西二岡,俱係下官保舉的人,呼之即至。中岡守將,名喚蘇於,性情古板,須要用兵。”

石犴道:“也不須用兵,可將兵符調蘇於來此救應,使得埋伏半路,得彼出時,先收其軍,城中無主,蔑不破矣!”

童體仁大喜。賀德慌將兵符交出,石犴使郎費持往中岡,令鐵鷂率士伏於東岡兩旁。

卻說中岡守將蘇於,接到兵符,又是郎費賚來,如何不信?留兵五百,令副將信定守城,自點馬兵五百、步兵五百,趕奔救應。行出東岡,隻見右邊塢內兵馬衝來,蘇於領騎迎敵;左邊又有大隊殺到,後麵步軍那裏抵得住,盡遭蹂踐。蘇於揮刀,砍翻甚眾。鐵鷂迎上,雙撾將蘇於打落塵埃,引兵直到中岡招降。信定審看鐵鷂,暗使弩箭,正中坐騎左目,立即倒地。鐵鷂怒道:“無馬就不能破麼!”

舉步飛舞雙撾,見城約高二丈有奇,借勢躍到城上的女兒牆,擊死信定。郎費早已開門納兵矣!

次日,鐵鷂到柘藤林,柘藤林又名秋柘林,為古文峰塞之柘磊關,俱係大小鵝卵石隙內長成柘林秋藤。當下鐵鷂見有兵在林內把守,再看延袤數十裏,秋藤繞裹,柘樹結成深林,係步兵之利也,不便於騎,令軍士退回十裏,屯紮營塞,飛報中軍。童體仁先接東西二岡投降,又接中岡殺將得城報,使苟新守東岡,原守蘆懷守西岡,郎費、毛廣同守中岡。後接鐵鷂屯紮秋柘林之報,乃連夜修書,差將官喜達報與浮金島主。再將所得廉能、賀德私囊,使牙將林堅,帶五百騎,馱回雙龍。令將北沙之馬,盡行收來備用。並把廉、賀夫婦四人帶回,擇便安置;子女妓妾,留於軍中。

卻說喜達扮作平人,日夜兼行,來到獨鎖渡營前,投進國書。牙將送人,浮金主看畢,召進營詢問。喜達朝畢,詳細奏上。浮金主大喜,賜宴,隨即修書,賞賚遣回。遂問郎福厚道:“前日天印報來,已抵猿啼峽,今雙龍又到秋柘林,而大兵反阻於此,倘二處有先到黃雲城者,本國豈不為其所笑!”

朗福厚道:“待錢銳受任,催其速攻,感恩發奮,應無不盡力也!主上欲命白額虎召冠軍來營,因雙龍使到停住,今可召否?”

浮金主道:“孤正忘了,可速去召回。”

白額虎領命往前營,次日與冠軍同到,浮金主命人。冠軍進營朝罷,浮金主道:“可曾獲得金城?”

冠軍奏道:“前日陣上,正欲提取,為他將纏住,致被走脫。”

浮金主道:“可曾拿得他將?”

冠軍道:“臨陣期多斬殺,不暇生擒。”

浮金主道:“共得若幹首級?”

冠軍道:“擊斃名將數十員,軍士不計其數,首級未及割回。”

郎福厚在旁冷笑。浮金主道:“全無證據,憑何報功?”

冠軍道:“殺敵乃為將之常,安敢居功?”

浮金主道:“公事如此,冠軍己事可曾議定?”

冠軍道:“什麼己事?臣愚不知。”

浮金主道:“前日來書。”

冠軍道:“前書係敵反問,願主上詳察。”

浮金主悻悻道:“我再不信,將來連浮金難姓田矣!”

冠軍道:“主上何出此言?”

郎福厚接道:“並非主上多疑,已往根由,俱不得知,自書露後,疑竇隙開。昨複單身破陣,非恐信息敗露,自往麵議而何!”

浮金主道:“寡人相待不薄,如何遽爾負心至此!”

冠軍笑道:“此非口舌所能明也!”

乃複行朝禮,謝恩道:“願主上福壽無疆!”

又向東南三揖,呼道:“燭相國,知己恩相,不及麵別了!”

然後除冠卸袍,向西稽首,哭道:“太祖、世宗、指揮哥哥,韓將借兵複仇,報國之誌尚未得成,又誤處於不可回中華之島,生亦無益,願相從於地下!”

拜罷大慟,起身收淚,對郎福厚道:“願大夫善事主上,莫似不侯,有始無終。”

言畢,乃解衣袒出腹來,含笑對浮金主道:“請視臣心!”

說罷,引佩刀當中劃下,棄刀,兩手將肚皮扳開,腸胃滑而滾出,次後一個赤心露於胸口,仰後倒地。

旁邊太醫國萬年忍不住道:“看這情形,豈係叛逆者?大敵在前,何處再得如此良將!”

浮金主愧道:“寡人生疑太重,失此股肱,誠為可惜。”

太醫道:“猶可治也。”

浮金主道:“卿即速治。”

太醫使取藥囊,並將睡褥去絮,用麥麩納入其中。

浮金主道:“如何無血?”

太醫道:“怒極擁於肝經凝住,故無血出,若經溢流,則莫能止,便不可救矣!”

藥物取至,先用凝血散摻肚皮刀口,挨上麥麩褥子,使人四角執定緩抖,再用藥醋輕灑腹上,腸漸次收。

正救之時,隻見二將闖入,除冠頓首道:“舊將楊善,金湯,昧死朝見,願吾主千歲千千歲!”

郎福厚道:“汝等俱係逆臣羽黨,擅敢闖入,意欲何為!”

金湯立起,指郎福厚道:“汝係負國的邪臣,誤國的奸賊!謀殺良將,還罵誰為逆黨!”

郎福厚叱兩邊侍衛道:“速拿二賊!”

侍衛齊上,楊善立起道:“諸位將軍,請問係國家心膂,還係郎姓家人?我們人來,原係求死的。然冠軍之忠勇,諸位皆知,安可令其死得不明不白!是以特為代辯清楚。今主上未曾發命,而郎賊叱拿,是無君也!郎賊奸臣無君,自遭天譴,諸位奈何隨之,目無君上!”

眾侍衛聽了,視浮金主無言,俱退下去。

金湯道:“冠軍軍政最寬而極嚴,鴛鴦百姓樵彩,盡走東門,隻有交戰出兵,西門方開。內外穿梭巡邏,譙樓瞭望兵士,晝夜不斷,外人安得入來,安得有書遺下?此係子賊串成奸計,造作偽書可知!若誣謀叛,更屬荒唐!昔在聚囊山,擒住諸猛將,長驅入都,誰能阻截?乃拒而不攻;聞燭相國片言,即隨歸國。果有異心,不於彼時肆誌,而乃於名分既定之後謀叛乎!此皆明白易見,非深隱難知者。冠軍今日死,敵兵明日到矣!冠軍心事不明,剖腹以表。今臣既白冠軍忠勇,然於君前無狀,法所當誅!”

乃拾起遺刀,向頸項橫勒,持刀站住不仆,浮金主道:“烈士也!”

與楊善道:“汝勿如此!”

楊善奏道:“冠軍未畢,臣何敢死!”

須臾,金湯血溢滿地。浮金主問太醫道:“可能救否?”

太醫視道:“可救。”

扶臥下來,用凝血散敷定,血不滲溢,用雞皮加藥捆好。再來視冠軍,腸已收荊浮金主道:“寡人有珍貝象皮散,敷之可不須縫。”

太醫道:“烈士可用,冠軍不可用。冠軍乃怒極而剖,氣仍結而未散,不縫恐舒發震裂,則莫能治。”

浮金主道:“烈士何以可用?”

太醫道:“烈士滿腔義憤,俱已暢吐,心無鬱結矣,則其氣順,故無回怒,是以可用。”

乃取法製桑白皮藥線,將兩邊縫合,再敷珍貝象皮散,複選兕革裹束,牛筋紮固,奏道:“五日不可移動,五日後不可聞金鼓聲,靜養四十九天,神完氣旺矣。”

浮金主道:“待五天後,保護回國,方免金鼓之聲。”

楊善謝恩道:“蒙主上愛恤如此,冠軍雖死,亦無憾也!下臣看此形事勢,危如累卵,願速為防備。”

浮金主道:“今使錢銳權為先鋒,羅、鍾犄角,可以無虞。”

楊善道:“所虞正在此耳!子直同三人,皆係夤緣而進,間時承順,伺候顏色,則似有才;使臨大事,何能實際,必至敗壞!羅、鍾所領將士,皆冠軍所練,應急收入前營,猶可抵敵二二三。”

浮金主允奏,差任環、宗旋召回羅多材、鍾受祿兩處軍馬,歸前鋒營。

再說第三日,金湯已經平複,冠軍猶是昏昏沉沉。浮金主問道:“如此情形,係何道理?”

太醫道:“冠軍勇烈無比,恐其轉動,不耐久臥,臣前飲以昏神酥骨散,故若困殆。隨時調治,到四十九天,藥性解去,自然精明。”

浮金主道:“使何人護送歸國?”

楊善、金湯道:“小臣二人送去。”

太醫道:“金將軍傷雖完合,隻能飲粥,猶不得煩勞,楊將軍可以護送。”

浮金主道:“相國今到本章,再三言書是反間,切勿妄信,以傷股肱。前日剖腹,自然相國聞知,若不使得當時人員先為說明,相國聞得,必致急壞,又要絮絮叨叨,不肯休也。今使楊善往相國處報信,使金湯回鴛鴦城養玻三日後,再使白額虎帶壯健五十名,服侍冠軍歸國。”

各人奉命而去。

卻說裨將任環,奉命起身,次日到溪敕城外,撞見羅多材,宣浮金主命,召其領軍兼行,趕回前營。羅多材接受畢,問:“有何事,恁的急切?”

任環道:“冠軍氣憤,破腹而死。今調錢銳作先鋒!揚善奏錢銳不知兵法,二位大夫所領將士,皆冠軍親自揀練,應速召回前營,防備強敵。是以主上使小將來召大夫,使宗旋召鍾大夫,可速趕回前營,小將複命去也。”

羅多材挽手道:“末將猶有俗務未了,屈將軍緩住二天。”

任環道:“主上往複命,刻不容緩,誰敢逗留,幹欺君之咎!”

羅多材道:“亦屬郎、於二大夫之事。溪敕、鷺鷥,管轄多邑,庫藏充盈,前破得時,查看細冊,尚未齊全,多材到日,俱令更改複造,頗有餘羨,將軍跋涉勞苦,多材亦應盡情。”

任環道:“為大夫勉留半天,來日必須複命,可作速辦理。”

多材乃帶家丁進城。

任環在外營安歇,次日望多材不到,於營中散步,看見柳詠,問道:“爾可姓柳?”

柳詠向前打恭道:“正係柳詠,昔年曾蒙教訓,至今感佩不忘。”

任環答禮道:“果然係柳生,今受冠軍親教,定然武藝高強。”

——原來任環係個教習出身,柳詠曾拜為師——當下答道:“雖蒙冠軍訓誨,奈詠愚蠢,有鼴鼠飲河之歎。敢問昨與羅大夫所言,死者係誰?”

任環道:“就係冠軍,可惜了好個大豪傑!”

柳詠與任環問答,諸將土在下靜聽,聞得死者就係冠軍,眾人不待柳詠再問,俱擁上來道:“真的麼?係怎樣死法!”

任環道:“係氣憤莫伸,剖腹而死,昨日親目所睹,怎麼不真!”

眾將捶胸頓足,慟哭號天。秦吉含淚道:“此事皆由於朗、子商串讒死,今我等先到鴛鴦城斬子直之首,再往獨鎖渡殺郎福厚。”

龔奎道:“不可!似此舉動,冠軍之名,俱被帶累矣!冠軍平日教化之謂何?而乃稱兵擅殺也!”

眾將道:“龔大校所言雖是,今羅多材刻剝百姓,侵奪庫藏,烏可隨之,同受唾罵!冠軍已故,奸臣在位,誰能保全?況以冠軍之勳,尚遭屈死,我等安足道乎!”

龔奎道:“清君側固不可,而與鄙夫同事亦不能,不如各散歸田,以脫罪陷!”

眾將道:“龔大校之言是也,我等帶著餱糧,取路還家罷!”

同時收拾,將輜重等件丟下,向任環打一恭,頃刻散去。

羅多材收拾齊全,催著物件,同大夫郎紫出城,見個空營,並無將士,怒道:“我不在此,都往哪裏去了?”

任環將情節說知,羅多材氣得兩眼發直。任環道:“事可辦齊?小將不能再待了。”

多材道:“且請稍緩。這班逃散將士,到營務須奏明主上,盡行捕來梟示!”

與郎紫道:“煩大夫代雇車二百輛,夫八百名,立時俱要起程。”

郎紫道:“大夫之事,就係家叔之事,敢不遵命!”

這郎紫係郎福厚之侄,當時進城,傳喚夫頭,要急辦車三百輛,夫一千二百名。車頭稟道:“即刻辦集不及。”

郎紫大怒,叱令重責五十。車頭叩頭求饒,兩邊衙役如凶神般,哪由分說,拖下打到三十棍,不聞聲息,視之,已經死了。郎紫令用木杆挑於城外示眾,使車夫知警。又喚車頭夥計上來,吩咐立刻要齊。夥計稟道:“天色過中,拘集也難起行。明早齊全動身,上路趕緊,包不誤事。”

郎紫道:“必須此刻令集,明晨發車。”

夥計稟道:“立刻要齊,隻有加高工價,否則再打死百十個車頭,徒然耽誤工夫,也於事無益!”

郎紫道:“給加若幹就是,何必多稟!”

夥計下去,加半倍車值,使人分頭招馬。兩個時辰,俱陸續齊集營前,將公私物件分派裝畢,黃昏散去。

次早齊來,多材叱令起行。眾車夫道:“五更趕到,腹猶未及食,此去車重行遲,往返必要五天,家中俱須安頓,請將工價付清,以便趕辦。”

多材怒道:“我行過若幹城邑,哪處不係差派!此地要起價來,豈非反了!”

郎紫命左右將先開口的重打。左右動手,棍下無情,碰破頭顱額角,血流滿麵。眾車夫嗟怨嚎冤。

內有一個名喚楊初,見眾人憤怒,便揚臂大聲道:“本城一千二百人聽著,我等原係浮石軍民,因城被破,家室俱在於此,所以暫時歸服。況冠軍不但威重,而且惠撫待百姓,有恩無怨。想郎紫來到幾時,今日差,明日派,百姓貧者怨,富者恨。茲因辦事稍遲,則杖斃揭屍,不發工價,反打得傷損血流。眾人家口嗷嗷,何能枵腹為奸臣辦私!今去係餓死,不去係打死,進退可謂無門。諸位,這話可是不是!”

大眾齊聲道:“是,是!請示活路,俱願聽從!”

楊初道:“如今強兵猛將俱散,眼見浮金萬難久留,我們先將兩個民賊綁起,著五百人護送,往雲平嶺西庶長、古客卿處請功。餘者同百姓守城,將車輛貨物糧餉,收入用度不好嗎?”

大眾應道:“極好!我們先把這些狐假虎威、助奸害民賊鳥衙役家人打死,再綁二賊!”

羅多材、郎紫始聽楊初所言,猶呼叱禁止,卻無人睬他;及聽得“綁送雲平嶺”,見勢不好,便想走路。眾人圍住,哪裏得出?任環掣刀欲砍潰圍,楊初道:“任將軍,爾與我們仇怨全無,同來的人,俱請帶回。”

任環乃呼親隨同去。

羅、郎正在著急之際,大眾齊聲動手,將百餘家丁衙役,打得糜爛。羅多材跪下叩頭道:“願將辛苦所得百餘車寶貨獻上,求饒狗命!”

揚初道:“百姓寶貨,在大夫處買得命?大夫所有寶貨,原係我們百姓的,今隻算還我們,歸償舊主,卻買不得命!”

呼道:“兄弟們,可動手!”

眾人應聲爭來,將羅多材、郎紫冠履衣裳剝下,隻有褲子不脫,用草繩綁跪於車上。

揚初喚車頭夥計道:“爾姓甚名誰?”

答道:“姓周名助。”

楊初道:“周助,爾同五百人,速解二賊同符印往雲平嶺。今任環回營,定有大兵前來,並請客卿發軍遣將,守城應敵。”

周助領命,同眾造飯食畢,起解羅、郎往雲平嶺。楊初使眾人將車輛盡行推人城中,豎起浮石旗號,閉門以守。

周助行過半日,望見嶺下有營,便令請人緩行,自己放步前進。遇見數騎衝到,而被帶走;又聞營內鼓聲驟起,軍將如噴出迎。一個少年將官抱著雙錘,勒住馬道:“問他係何等人,後麵有多少夥伴?”

巡騎讓眾人跪下去。將官道:“令起來說。”

周助躬身說明緣由,將左衛驍騎將軍符印呈上。將官令巡騎道:“可將車上綁的人解下來,令眾回城候賞。”

巡騎飛往吩咐,眾車夫解下羅多材、郎紫。巡騎牽著羅、朗,隨將官帶周助人營。帳內坐有將軍,略問幾句,複令上嶺。這將軍係何舟。

何將軍上嶺,進營參畢,西庶長問道:“外邊係什麼人?”

何將軍稟道:“係溪敕城百姓周助,擒解浮金左衛驍騎將軍羅多材、城守大夫郎紫,前來報功。”

西庶長令人,衛士挾之而進。周助叩頭,將“韓冠軍激怒,剖腹而亡”,及“先調羅多材到鷺鷥等處分巡”、“龔奎等散去”、“多材要車夫,郎紫揭車頭屍,不發工價,打傷眾人。楊初激憤,放去任環,毆斃衙役及跟隨,綁得兩賊送到,請遣將發兵守城”的話,細細陳述。

西庶長道:“客卿言子郵難以立足,今果然矣,可惜了好個英雄!老夫沒福,不能晤會。”

客卿道:“無妨。不佞看東邊將星光暗而斂,推算子郵壽祿,猶未可量。請放寬心。”

西庶長道:“鄙意欲使信恒取鴛鴦,何舟取芙蓉,穆新已愈,令取青草。金城守溪敕,齊修曾有善政於鷺鷥,可取鷺鷥。諸要害大城既得,其餘外州邑可漸次而收。不知高見,以為何如?”

客卿道:“庶長之論穩而遲。不佞視彼國無良將,可以險而求速。”

西庶長道:“客卿妙策,自然出老夫之上,請發遣可也。”

客卿乃取封函,令偏將衛仁,星夜馳往通明關,交平無累開拆;又將浮金兵符,飛頒龍遜。再令金城帶裨將四員,領兵二千,由水蛇渡潛入石鼠穀,到百結關右帶星峰下白鹿岩邊,分布埋伏,探得動靜,則展旗揚兵,放炮以驚之。令樊理同白交、甘淡,往水蛇渡夾塞,帶兵五百,於葫蘆卡邊獾子洞山間埋伏,“冠軍重傷,必先回國,仔細探清,出軍搶奪。如得冠軍則趕赴汊口,將人交與邢貫,再雇船直放出洋,溯上交渡律。須隱而不露,連夜襲取品字城,隻須得一堅守,以破其膽,自有兵接應。”

三將得令去訖,乃令何舟同裨將餘無能,撥塞過濫柿河,於古樹岡屯紮;令信恒拔塞前進,於鴛鴦城東左畔蓮蓬墩下塞;令周助齎符加楊初為下大夫,守溪敕,周助為副。又令山盈近前耳語,山盈點頭,領命而出。發付已畢,自帶將官十員、狼頭虎翼兵五百名告別,往信恒營內駐紮。

西庶長問道:“今有兵而不取城,卻使屯紮於野。楊初本係小卒,客卿並無半麵,驟授下大夫之職,而令為守。皆老夫所未解。”

客卿道:“今城多兵少,攻則死傷不免,今置於要地而驚恐之,彼無戰心,內身生變。楊初雖素微賤,觀其言動,似可任托。況浮金各處,近日皆以多盤剝少愛惠,民窮士怨,特賞楊初,以勵其餘,諸城必多效之而起者,是用一個,勝於數萬師也!子郵先後共練兵士二萬有餘,百十員將校,今雖兵散五千,將失其半,猶多能戰者,今不佞純用攻心之法,使彼自亂,諸險可不攻而複也。”

西庶長道:“果然看得透,拿得穩,國運應昌,可喜可喜!請先生起駕,老夫坐聽好消息也!”

不說客卿選鋒士卒往信恒營內。再說浮金主三日後,命白額虎保護冠軍回國。太醫將應用藥物,各就各包標明,逐時換服湯飲等項,交付白額虎收清。使辦軟輿,選壯健收拾,次早起程。

這白額虎,原與柏彪沾親,夤緣升至裨將。柏彪夫婦遠竄,大失倚靠,恨冠軍入骨。今差彼護送,又受郎福厚吩咐,便思乘機代拍彪父子報仇,以結郎大夫之歡。當日過獨鎖渡,凡冠軍要茶不與茶,要湯不與湯。來到束腰鎮,壯健稟道:“過此鎮,要到百結關下,方有食賣,請在此打尖罷。”

白額虎道:“我不饑,爾們速吃速行。”

壯健齊打中夥,店主出迎道:“知將軍歇馬,早為備下潔淨席麵,名茶醇灑,精美葷素蔬肴。請略坐坐,以表小人以誠敬待諸位將爺,好飽餐趲行。”

白額虎見店主殷懃,下馬入座,眾軍健俱於兩旁飲食。

店主捧上名茶,白額虎取出腰內雙箸,於杯內三攪再飲。店主自出牽馬,往後槽喂料。白額虎叱道:“不必!”

店主見聲色不好,站住道:“可放些水?”

白額虎道:“也不必!”

店主仍係篷內,回到廚邊照應,自捧菜盤呈上。白額虎用箸翻攪再食。——原來此箸產於黃華島,長葉修本,每根兩枝,枯時收以為箸,其堅如鐵,遇毒則軟。白額虎於柏彪處得來,今恐路中有人暗算,故用之先攪而後飲食。當時持盞,忽然臭氣衝出。店主怒道:“有貴人在此,如何不潔淨?快焚好香來,解此臭穢!”

隻見裏麵捧著火盤,羽騰嫋嫋,四圍旋行布散,眾軍停箸迎嗅。白額虎喊道:“好大膽也!”

掩鼻奔出上騎,欲回獨鎖渡。見個大漢從巷內轉出,手持鋼鞭,喊道:“哪裏走!”

白額虎帶轉馬頭,加鞭往葫蘆卡逃走,那大漢追趕不上,始行站住。心中好生疑惑。隻見路旁幾個軍士,是本國章號,牽著戰馬,在澗邊放水。白額虎問道:“過來西邊,係甚地名?”

軍士道:“我們浮金新來的,卻不知得。將軍尊姓大名,何故如此慌張?”

白額虎道:“我乃裨將白額虎是也。因奉差護剖不死的冠軍回國,到前麵鎮市,見店主人殷懃,細看飲食內卻無毒藥。後焚散魂香出來,幸未中毒,又遇大漢追逐,不解係什麼緣故?”

軍士問道:“什麼散魂香?”

白額虎道:“我曾見過此香,乃無毒島所產,其煙結成百毒之形,人人鼻中,魂魄俱散,不能動彈。先時店內焚出之香,俱係蛇蟲禽獸之狀,所以掩鼻而逃。”

軍士道:“大漢係什麼人?將軍如何不擒拿他?”

白額虎道:“我哪知大漢係什麼人?因見毒香,掩鼻匆忙,忘攜兵器,將何抵敵!”

軍士道:“冠軍哩?”

白額虎道:“此刻還能管他?”

軍士道:“生死雖不管他,若係失去,將何繳令?此塢中有兵,乃奉郎大夫將令,屯紮伺候,以備非常。將軍遇此急事,正好率領前去。”

白額虎道:“如此卻妙也!省得我到嶺上。爾們可同進塢,發兵剿擒,獲賊自有重賞!”

軍士道:“小人引路,將軍隨來。”

白額虎跟入,轉過山灣,軍士站住,指道:“裏麵便是,將軍自請。”

白額虎策馬進口,見有數百軍士,細看卻係浮石字號,心內吃驚。不防背後流星鏈錘,將馬腳打折。正要跌倒,白額虎趁勢翻身立定,肩上又著一錘,接得鐵鏈,彼此爭奪。塢內將官已經衝到,兩把鉤鐮槍齊上,攔隔不及,腿上中鉤,被拖落地。軍士上前綁起。

原來虛中鎮店主,便是扈搏;巷內趕來大漢,便是鐵柱;塢內兩個使鉤鐮槍的,便是白交、樊理;使流星錘誘入的,便是甘淡。當時擒住白額虎,白交問甘淡道:“探得冠軍如何?”

甘淡道:“這是護送冠軍的將官,名喚白額虎,行到束腰鎮,被人使毒煙迷住。冠軍不知若何。”

白交道:“這定係客卿埋伏的,我們且解這廝到鎮上,看看確否。”

樊理道:“是。”

三將帶軍士出塢,來到虛中鎮,戶閉門關,並無人影。白交查清店麵,命破而入,內有數十壯健,東倒西歪,睡於地上。白交出門察看,不見形跡。聞西南邊有喊殺聲音,同樊理加鞭向前。轉過莊子,見人叢聚圍鬥,料係邢貫,喊道:“邢將軍,樊理等到也!”

雙槍分左右,挑撥敵軍,紛紛落馬。殺人裏麵,不見邢貫,卻係鐵柱,率兵盡力格鬥。白交大呼道:“鐵將軍,大軍到也!”

敵將聞呼,手中略鬆,為鐵柱加鞭打死;白交、樊理又挑倒數人,後麵甘淡領軍士亦俱趕到。浮金兵將四散奔逃,樊理、甘淡隨著追殺。

白交下馬問道:“鐵將軍,可曾奪得冠軍?”

鐵柱道:“自店中熏倒眾人,偏那護送的鳥將官狡猾,迫拿不及。我們即令抬軟輿,趕尋汊口。不期浮金遊軍自後追來,馬強人壯,恐被人奪,令扈搏先送上船,我抵死攔住。若非三位將軍來得快,幾喪性命!可同上船看看。”

白交道:“護送的將官名白額虎,現擒在此,請帶回國。我們仍奉有令出洋,不奉陪了。”

鐵柱道:“出洋亦須船隻,今莫分散,同到汊口看看,順便雇用,豈不更好!”

樊理、甘淡亦俱回來,仍同鐵柱到汊口。

隻見船隻紛紛開過對岸,鐵柱招呼,有隻中號航舫搖將過來,頭上站著邢貫。鐵柱道:“幸得三位將軍齊到,殺散敵兵。”

邢貫道:“客卿安頓不差,末將先令扈搏送冠軍到船上,便放於下汊口,看動靜。我們此船,係另雇者。”

白交問道:“此處有得雇麼?”

邢貫道:“對岸要多少?俱係同行很熟的。因近日郎大夫添設關口,眾戶聚此商量,包利免關。”

鐵柱道:“既有包利,何必免關?”

邢貫道:“將軍不知,正稅易辦,胥役無厭,還係包的好。”

樊理道:“鐵將軍緣何在這裏?”

鐵柱道:“奉命邀截,隻道敵將走了,不料三位將軍擒獲。”

白交向邢貫道:“邢將軍,煩代雇十號洋艦,上交渡津,該值若幹,如數給發。”

邢貫道:“不須多值。他們雖係浮金商船,今見關役狐假虎威,勒索加稅,利息全無,心恨郎賊,俱禱詛待他兵敗,好作生涯。”

白交道:“如常給他。”

邢貫用手連招,諸船齊放過來。邢貫雇定十隻。眾軍搬畢,鐵柱令放到汊口,扈搏等卻纜於口外。鐵柱、邢貫,並將白額虎抬過,捺入艙底,一齊放行。

次日,到蜒蚰渡,白交、樊理、甘淡別了,仍往下放。鐵柱、邢貫便過蜒蚰渡。這渡兩邊,俱係大石,中間雖有丈餘闊的溝,下麵卻有無數石限,常擱船底。凡載稍重,則須將貨物盡搬於後艙,船頭高起,過過石限;複將貨物搬於前麵,將頭壓低,船尾方得過來。如此數十次,始出石拱。今裝的係人,各自行動,不須搬移,半個時辰,也就過了。

原來此河自發源起,至亂石島,迤邐數千裏,中間俱有石埂不斷,其堅過鋼鐵,或聚或散,磊磊相連。上流河窄,可渡之處猶多。自老鶴城下,隻有三處缺陷可渡。上係水蛇渡,中係獨鎖渡,下係蜒蚰渡,各相去四五百裏。除此三處,餘俱隔著石埂,直到洋口。凡欲渡之處,石埂兩邊,各設船隻,須作兩節過。

鐵柱等到蜒蚰渡西,將搶來的行李囊箱開看,見內中有珍有貝,又有數十包子,俱標著日時。鐵柱不識,邢貫道:“問艙底這廝便知!”

軍士揭開艙板,取起白額虎,鐵柱叱道:“爾這廝,這些紙包,係哪裏詐來者?”

白額虎道:“乃太醫交付,逐日逐時調治冠軍的。”

邢貫檢道:“昨夜今早,如何不用?”

白額虎道:“失記了。”

邢貫見包上麵俱注著煮煎引用,忙令軍士攢火,指白額虎道:“爾這瘟鳥,險些害我性命!”

鐵柱問道:“怎麼講?”

邢貫道:“客卿有令,冠軍若有失調,惟小將是問,以軍法從事!”

扈搏道:“定因他殺害將士太多,醫養好了,緩緩處治。”

鐵柱道:“大約是的。”

談談說說,不覺放下三百餘裏。稍公道:“進口了。”

將船灣下,取出篙杆,裝起櫓漿。鐵柱令軍士內未受傷者,分作三班,幫添換纖。水急人多,逆行不覺其緩。扈搏道:“明日中時,即可到關。”

邢貫道:“似此方免違限。”

次早,正趕行時,隻見上流數船衝下,用撓鉤搭住,喊道:“得了也!”

鐵柱、邢貫、扈搏各攜兵器,奔出艙來。正是:功成趕奔回關急,路通邀攔迎鬥忙。

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海國春秋

《海國春秋》正文
第一回 悲歌一曲招賢士 國傾家亡出傑人 第二回 食周粟不為宋臣 睹覆巢安能完卵 第三回 鬧皇莊狂童取辱 焚歌苑俠氣遭擒 第四回 重心膂入獄脫真才 掩耳目焚牢燒假犯 第五回 驗骨殖圖書行鄰國 辨聲音指引入名山 第六回 隱士避功名奚啻阱陷 忠心甘節義尤切神魂 第七回 囊空不免欲吹篪 腹實何須談彈鋏 第八回 籌國政賢相辭朝 行新法乞兒受爵 第九回 救澆漓立議修文德 整散漫揮毫著武謀 第十回 明薦暗傾難國手 順留逆去試盤根 第十一回 妒嫉暗暗招兵馬 胡塗偏偏選將才 第十二回 尋良友霧漫認龍駒 奪佳人陣前成敗犬 第十三回 得情由良相保奇才 知確實賢君任驕將 第十四回 饋賂交鄰為敵樹敵 正名施令攻心結心 第十五回 計中計賺開百結關 身外身誘過獨鎖渡 第十六回 乘虛取城易於拾芥 以武破嶺擬若登天 第十七回 察陣勢漆膠吳越 中反間魚水參商 第十八回 義膽忠肝難勝讒夫 誌悲氣憤單摧大敵 第十九回 酬知己剖腹表丹心 救良朋束腰擒白額 第二十回 絆雄兵兩途襲敵 燔巨艦單艇擒酋 第二十一回 鹿角車斃驍騎取勝 蜂房卵毀屯積成功 第二十二回 數節迎刃星馳電掣 一著錯布瓦解冰消 第二十三回 地利人和援絕可守 依危恃勢求隙而攻 第二十四回 兩函書商量和議 一道表惶恐求成 第二十五回 五猴掣天印 百雉炬雙毫 第二十六回 定河為界大將軍封侯 指石喻心老庶長製佞 第二十七回 變成法補全成法 戮貪員懲勸貪員 第二十八回 追逃犯得金船渡弱水 求快婿將木氏作王郎 第二十九回 招駙馬籠絡英雄 認公主成全窈窕 第三十回 為奸謀散分奸勢 進正士扶持正人 第三十一回 重宿儒盈庭皓首 除痼疾遍野春風 第三十二回 念疾苦一輛尋源 審形勢三年奏績 第三十三回 破肚移心善仇都了結 拘魂易體奸惡自災殃 第三十四回 懷逆謀群奸授首 舒忠憤二子捐軀 第三十五回 眾邪誤置蚊聚成雷 三將臨危舍生取義 第三十六回 守令得人民安寇殄 渠魁失計險喪親離 第三十七回 武事無庸武備 攻堅莫若攻心 第三十八回 金蓮瓣倒垂群英智竭 紫竹根斜畫眾鄙魂窮 第三十九回 覆舟詢鄉快意對傷心 追友別妻生離成永訣 第四十回 夢回剩得須眉白 國喪難禁篡奪評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