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作者:杜佑年代:唐代668   

《通典》正文 卷三十八 職官二十

職官二十

秩品三(陳後魏北齊)

陳官品:(官品祿秩班次,多因梁製。)

第一品相國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巴陵王、汝陰王後尚書令郡王(爵)

第二品中書監尚書左仆射、右仆射特進太子二傅左右光祿大夫嗣王(爵)蕃王(爵)開國郡公(爵)開國縣公(爵)

第三品中書令侍中散騎常侍領、護軍中領護軍吏部尚書列曹尚書金紫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左右衛將軍禦史中丞太後衛尉、太仆、少府三卿太常卿宗正卿太府卿衛尉卿司農卿少府卿廷尉卿光祿卿大匠卿太仆卿鴻臚卿大舟卿太子詹事國子祭酒揚州刺史南徐、東揚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國王世子開國縣侯(爵)

第四品通直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黃門侍郎秘書監左右驍騎將軍左右遊擊將軍太子中庶子太子左右衛率朱衣直閤雲騎將軍遊騎將軍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尚書吏部侍郎、郎中太子三卿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司徒左右長史諸王師國子博士荊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刺史嗣王、蕃王、郡公、縣公等世子開國縣伯(爵)

第五品秘書丞明堂令太廟令帝陵令散騎侍郎前左右後軍將軍左右中郎將大長秋太子中舍人、庶子豫益廣衡等州、青州領冀州、北兗北徐等州、梁州領南秦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寧等十五州刺史丹陽尹會稽太守吳郡太守吳興太守侯世子皇弟皇子府諮議參軍皇弟皇子府版諮議參軍皇弟皇子府長史皇弟皇子府版長史皇弟皇子府司馬皇弟皇子府版司馬皇弟皇子公府從事中郎開國縣子(爵)

第六品通直散騎侍郎著作郎步兵、射聲、長水、越騎、屯騎五校尉太子洗馬太子步兵、翊軍、屯騎三校尉司徒左西掾屬皇弟皇子友皇弟皇子公府屬五經博士子男世子萬戶以上郡太守、內史、相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諮議參軍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長史、司馬庶姓公府諮議參軍庶姓公府長史、司馬嗣王府庶姓公府從事中郎皇弟皇子府中錄事參軍、版府中錄事參軍、中記室參軍、版中記室參軍、中直兵參軍、版中直兵參軍揚州別駕中從事皇弟皇子南徐荊江南兗郢湘雍州別駕中從事開國縣男(爵)

第七品給事中員外散騎侍郎秘書著作佐郎奉車、駙馬、騎都尉武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仆射謁者仆射南台治書侍禦史太子舍人太子門大夫太子旅賁中郎將、冗從仆射司徒主簿司徒祭酒領護軍長史、司馬廷尉正、監、評皇弟皇子府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功曹史、主簿公府祭酒皇弟皇子府文學嗣王庶姓公府掾屬太子二傅丞蕃王府諮議參軍蕃王府版諮議參軍蕃王府長史、司馬庶姓持節府諮議參軍庶姓非公不持節府將軍置長史庶姓持節府版諮議參軍庶姓持節府長史、司馬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及庶姓公府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及版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不滿萬戶太守、內史、相丹陽會稽吳郡吳興及萬戶郡丞建康令建康正、監、評沐食侯(爵)

第八品中書通事舍人積射、強弩、武衛等將軍公車令太子左右積弩將軍奉朝請武衛常侍太後三卿丞十二卿丞大長秋丞左右衛司馬太子詹事丞胄子律博士皇弟皇子府正參軍、版正參軍、行參軍、版行參軍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錄事記室中兵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參軍、功曹史、主簿庶姓非公不持節諸將軍置主簿庶姓公府錄事記室中兵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參軍、主簿嗣王府庶姓公府祭酒蕃王府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版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庶姓持節府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板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太子太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少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太學博士國子助教司樽郎安蠻戎越校尉中郎將等府長史蠻戎越校尉中郎將等府版長史蠻戎越校尉中郎將等司馬庶姓南徐荊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別駕中從事不滿萬戶以下郡丞五千戶以上縣令、相皇弟皇子國郎中令、大農、中尉鄉亭侯(爵)

第九品南台侍禦史左右二衛殿中將軍東宮通事舍人材官將軍太子左右二衛率殿中將軍丞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正參軍、版正參軍、行參軍、版行參軍庶姓公府正參軍、版正參軍蕃王府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功曹史、主簿、正參軍、版正參軍、行參軍、版行參軍庶姓持節府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功曹史、主簿庶姓荊河益廣衡青冀北兗北徐梁秦司南徐等州別駕中從事史揚州主簿、西曹及祭酒、議曹二從事南徐州主簿、西曹及祭酒、議曹二從事皇弟皇子諸州主簿、西曹不滿五千戶以下縣令、相皇弟皇子國常侍、侍郎嗣王國郎中令、大農、中尉嗣王國常侍蕃王國郎中令、大農、中尉開國中關外侯(爵)

右承梁製,而又置相國,位列丞相上,並及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並以為贈官。定令尚書置五員,郎二十一員。其餘並遵梁製,為十八班。官數未詳。大抵其官唯論清濁,從濁得官微清,則勝於轉。自十二班以上,並詔授。表啟不稱姓。從十一班至九班,禮數複為一等。又流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為之。從此班者,方得進登第一班。

後魏百官:(後魏官,初有九品及有從品。每一品之中,又有上中下三等之差。至孝文太和二十三年,改次職令,除其中等,而有上下二等,以為永製。其今所列者是也。)

第一品太師太傅太保王(爵)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開國郡公(爵)

從一品儀同三司開國縣公(爵)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開府散公(爵)

第二品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特進尚書令驃騎、車騎將軍(二將軍加大者,位在都督中外之下。)衛將軍(加大者,位在太子太師上。)四征將軍(加大者,位次衛大將軍。)諸將軍加大者左右光祿大夫開國縣侯(爵)

從二品尚書仆射(若並置者則左居上。)中書監司州牧四鎮將軍(加大者,次衛將軍。)中軍、鎮軍、撫軍將軍(三將軍加大者,四鎮同之。)金紫光祿大夫散侯(爵)

第三品吏部尚書四安將軍中領軍、中護軍(二軍加將軍,則去中,位次撫軍。)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中書令太子詹事侍中諸曹尚書四平將軍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太府河南尹上州刺史秘書監諸王師銀青光祿大夫前左右後將軍左右衛將軍開國縣伯(爵)

從三品散騎常侍四方中郎將護匈奴羌戎夷蠻越中郎將國子祭酒禦史中尉大長秋卿將作大匠征虜將軍二大二公長史太子左右衛率武衛將軍冠軍將軍護羌戎夷蠻越校尉太中大夫輔國將軍中州刺史龍驤將軍散伯(爵)

第四品二大二公司馬太常、光祿、衛尉三少卿尚書吏部郎中給事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司空、皇子長史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太府六少卿中常侍中尹城門校尉驍騎、遊擊將軍從一品將軍開府長史司空、皇子司馬

以前上階

鎮遠、安遠、平遠、建義、建忠、建節、立義、立忠、立節、恢武、勇武、曜武、昭武等將軍從第一品將軍開府司馬通直散騎常侍司從諮議參軍中散大夫下州刺史上郡太守、內史、相開國縣子(爵)

從四品中堅、中壘將軍尚書左丞二大二公諮議參軍司州別駕從事史第二品將軍始蕃王長史太子家令、率更令、仆中書侍郎太子庶子第二品將軍始蕃王司馬前左右後軍將軍

以前上階

寧朔、建威、振威、奮威、揚威、廣威等將軍諫議大夫尚書右丞司空、皇子諮議參軍事司州治中從事史左右中郎將建武、振武、奮武、揚武、廣武將軍從一品將軍開府諮議參軍事散子(爵)

第五品寧遠、鷹揚、折衝、揚烈等將軍從二品將軍二蕃王長史二大二公從事中郎秘書丞皇子友國子博士散騎侍郎太子中舍人員外散騎常侍從二品將軍二蕃王司馬

以前上階

射聲、越騎、屯騎、步兵、長水等校尉司空、皇子之開府從事中郎第二品將軍始蕃王諮議參軍開府從事中郎中郡太守、內史、相開國縣男(爵)

從五品伏波、淩江、平漢將軍第三品將軍三蕃王長史二大二公掾屬著作郎通直散騎侍郎太子洗馬從二品將軍二蕃王諮議參軍事第三品將軍三蕃王司馬奉車都尉

以前上階

太子屯騎、步兵、翊軍校尉都水使者司空、皇子之開府掾屬領護長史、司馬歸義、率義、順義、朝服侯輕車、威遠、虎威等將軍開府掾屬洛陽令中給事中散男(爵)

第六品宣威、明威將軍從三品將軍長史二大二公主簿及錄事參軍事皇子郎中令司空主簿司空、皇子錄事參軍事從三品將軍司馬三品將軍三蕃王諮議參軍事二大二公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文學治書侍禦史謁者仆射從一品將軍開府錄事參軍司空皇子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功曹史

以前上階

河南郡丞虎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仆射駙馬都尉廷尉正、監、評尚書諸曹郎中中書舍人從一品將軍府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功曹史下郡太守、內史、相上縣令、相

從六品襄威將軍厲威將軍第二品將軍始蕃王錄事參軍事二大二公諸曹行參軍事給事中太子門大夫皇子大農騎都尉符璽郎

以前上階

從二品將軍二蕃王錄事參軍事皇子主簿司空、皇子諸曹行參軍事第二品將軍始蕃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功曹史正一品將軍開府主簿、諸曹參軍事從二品將軍二蕃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功曹史太子舍人太常、光祿勳、衛尉丞

第七品威烈、威寇、威虜、威戎、威武將軍四品正從將軍長史、司馬二大二公祭酒三品將軍三蕃王錄事參軍司空、皇子之開府祭酒王公國郎中令武烈、武毅、武奮將軍積弩、積射將軍員外散騎侍郎皇子中尉二大二公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開府祭酒司空、皇子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

以前上階

從三品將軍錄事參軍事二品將軍始蕃王主簿、諸曹行參軍事從一品將軍開府諸曹行參軍事三品將軍三蕃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功曹史二品將軍二蕃王主簿、諸曹行參軍事二衛司馬討寇、討虜、討難、討夷將軍從三品將軍功曹、戶曹、倉曹、中兵參軍詹事丞六卿丞秘書郎中著作佐郎中縣令、相

從七品蕩寇、蕩虜、蕩難、蕩逆將軍五品正從將軍長史、司馬強弩將軍二大二公行參軍司空、皇子行參軍二品將軍始蕃王諸曹行參軍事二品將軍三蕃王主簿及諸曹行參軍三品將軍三蕃王主簿、列曹參軍從一品將軍開府行參軍王公國大農

以前上階

太學博士皇子常侍太常博士武騎常侍從二品將軍二蕃王行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事從三品將軍主簿及諸曹行參軍事四品正從將軍錄事、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司州主簿奉朝請國子助教

第八品殄寇、殄虜、殄難、殄夷將軍二品將軍始蕃王行參軍事三品將軍三蕃王行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事四品正從將軍主簿及諸曹行參軍事侯伯國郎中令司州西曹書佐殿內將軍皇子侍郎大長秋丞

以前上階

侍禦史協律郎辨章郎從二品將軍二蕃王行參軍從三品將軍行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事五品正從將軍錄事、功曹、戶曹、倉曹、中兵參軍王公國中尉司州祭酒從事史下縣令、相

從八品掃寇、掃虜、掃難、掃逆將軍司州議曹從事史二大二公長兼行參軍公車令符節令諸署令千石以上者中黃門令門下錄事尚書都令史主書令史殿中侍禦史中謁者仆射中黃門冗從仆射

以前上階

宮門仆射侯伯國大農司空、皇子長兼行參軍二大二公長兼行參軍皇子上中下將軍皇子中大夫、二率丞四品正從將軍諸曹行參軍事王公國常侍厲武、厲鋒、虎牙、虎奮將軍五品正從將軍主簿、諸曹行參軍司州文學從一品將軍開府長兼行參軍員外將軍

第九品曠野、橫野將軍子男國郎中令太祝令諸署令六百石以上者中黃門公主家令皇子典書令四門小學博士律博士校書郎二大二公參軍督護都水參軍檢校禦史

以前上階

王公國侍郎侯伯國中尉謁者太子三卿丞五品正從將軍列曹行參軍司空、皇子參軍督護二品將軍始蕃王長兼行參軍從一品將軍開府參軍督護殿內司馬督

從九品偏、裨將軍太子廄長監淮海津都尉諸局都尉皇子典祠、學官令皇子典衛令王公國上、中、下將軍王公國中大夫諸署令不滿六百石者

以前上階

二品將軍始蕃王參軍督護從二品將軍二蕃王長兼行參軍太常光祿衛尉領護詹事功曹、五官、治禮郎子男國大農小黃門員外司馬督

右內外文武官七千七百六十四人,(二千三百七十一人內,五千三百九十三人外,州刺史、郡太守、縣令長等。)內文學學生三千人,都計內外官及學生一萬七百六十四人。其京城諸司令史及諸色職掌人及外州郡縣屬官並諸色職掌人等並未詳,命數亦未詳。按魏氏之初,法製簡略,設官分職,多因事宜,罕依故實,誠非經遠。既列九品,每品又分為上中下三等。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定令,方有倫序。今所錄者,以此為正焉。又按前代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有之。自四品以下,正從又分為上下階,亦一代之別製也。

北齊職品:

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王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公司徒公司空公

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開國郡公(爵)

正二品儀同三司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特進尚書令驃騎、車騎將軍(二將軍加大者,在開國郡公下。)衛將軍(加大者,在太子太師上。)四征將軍(加大者,次衛大將軍。)左右光祿大夫散郡公、開國縣公(爵)

從二品尚書仆射中書監司州牧四鎮將軍(加大者,次四征。)中軍、鎮軍、撫軍將軍領軍、(加大者,次尚書令下。)護軍、翊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縣公、開國縣侯(爵)

正三品吏部尚書四安將軍中領軍中護軍太常、光祿、衛尉卿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中書令太子詹事侍中諸曹尚書四平將軍諸王師大宗正、太仆、太理、鴻臚、司農、太府卿清都尹三等上州刺史左衛將軍右衛將軍秘書監銀青光祿大夫散縣侯(爵)開國縣伯(爵)

從三品散騎常侍三等中州刺史司徒左長史四方中郎將護匈奴、羌戎、夷、蠻越中郎將國子祭酒禦史中丞中侍中長秋卿將作大匠冠軍將軍太尉長史領左右將軍武衛將軍太子左衛率太子右衛率輔國將軍護匈奴、羌戎、夷、蠻越校尉太中大夫龍驤將軍散縣伯(爵)三等上郡太守

正四品鎮遠、安遠將軍太常、光祿、衛尉少卿尚書吏部郎中給事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右長史司空長史三公府司馬中常侍中尹城門校尉虎騎、雲騎、驍騎、遊擊等將軍大宗正、太仆、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少卿

以前上階

建忠、建節將軍通直散騎常侍諸開府長史中散大夫三等下州刺史三等鎮將諸開府司馬開國縣子(爵)

從四品中堅、中壘將軍尚書左丞三公府諮議參軍事司州別駕從事史三等上州長史太子家令、率更令、仆前左右後軍將軍中書侍郎太子庶子三等中郡太守左右備身正都督刀劍備身正都督備身正都督禦仗正都督直蕩正都督三等上州司馬

以前上階

振威、奮威將軍諫議大夫尚書右丞諸開府諮議參軍司州治中從事史左右中郎將步兵、越騎、射聲、屯騎、長水校尉朱衣直閤直閤將軍太子騎官及內直備身正都督三等鎮副將散縣子(爵)

第五品廣德、弘義將軍太子備身正都督、直入、直衛正都督領左右、三等中州長史三公府從事中郎秘書丞皇子友國子博士散騎侍郎太子中舍人員外散騎常侍三等中州司馬

以前上階

折衝、製勝將軍主衣都統尚食、尚藥典禦太子旅騎、屯衛、典軍校尉領護府長史、司馬諸開府從事中郎開國縣男(爵)

從五品伏波、淩江將軍三等下州長史三公府掾屬著作郎通直散騎侍郎太子洗馬左右備身刀劍備身副都督禦仗、直蕩副都督左右直長中尚藥、中尚食典禦三等下州司馬

以前上階

輕車、樓船將軍駙馬都尉翊衛正都督直寢、直齋奉車都尉都水使者諸開府掾屬崇聖、歸義、歸正、歸命、歸德侯清都郡丞治書侍禦史鄴臨漳成安三縣令中給事中三等下郡太守大理司直太子直閤、二衛隊主太子騎官備身副都督、內直備身副都督開國鄉男(爵)散縣男(爵)

正六品勁武、昭勇將軍尚書諸曹郎中中書舍人三公府主簿三等上州別駕從事史四中府長史三等鎮長史三公府錄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文學謁者仆射皇子郎中令

以前上階

明威、顯信將軍太子備身副都督四中府司馬虎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仆射直入副都督千牛備身大理正、監、評侍禦師諸開府錄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三等上州錄事參軍事、治中從事史三等上郡丞三等上縣令太子內直監平準署令

從六品度遼將軍橫海將軍直突都督三等中州別駕從事史三公府諸曹行參軍事給事中太子門大夫三等上州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大農騎都尉直後符璽郎中三等中州錄事參軍事

以前上階

逾岷、越障將軍直衛副都督三等中州治中從事史諸開府主簿、諸曹行參軍太子舍人三等中州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三寺丞太子直前太子副直監太子諸隊主

正七品戎昭、武毅將軍勳武前鋒正都督三公府東西閤祭酒三等下州別駕從事史三等上州府主簿、諸曹參軍事三等下州錄事參軍事四中府錄事參軍事王公國郎中令積弩、積射將軍員外散騎常侍皇子中尉三公府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

以前上階

雄烈、恢猛將軍翊衛副都督諸開府東西閤祭酒及參軍事、諸曹行參軍三等下州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四中府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三等中州主簿、諸曹參軍事二衛府司馬詹事府丞左右備身五職三等鎮錄事參軍六寺丞秘書郎中著作佐郎太子侍醫太子騎尉太子騎官備身五職(都將、別將、統軍、軍主、幢主是也。下同。)三等中郡丞三等中縣令

從七品揚麾、耀鋒將軍勳武前鋒副都督強弩將軍三公府行參軍三等上州參軍事、諸曹行參軍事三等下州府主簿、諸曹參軍事四中府諸曹參軍事王公國大農長秋寺丞將作寺丞太子二率坊司馬三等鎮倉曹、中兵參軍事

以前上階

蕩邊、開域將軍勳武前鋒散都督太學博士皇子常侍太常博士武騎常侍左右備身五職三等中州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諸開府行參軍奉朝請國子助教公車、京邑二市署令三等鎮諸曹參軍事三縣丞侍禦史尚食、尚藥丞齋帥中尚食、中尚藥等丞太子直後、二衛隊副前鋒正都督太子騎官備身太子內直備身五職諸戍主諸軍主

正八品靜漠、綏戎將軍協律郎三等上州行參軍三等下州參軍事、諸曹參軍事四中府諸曹行參軍侯伯國郎中令殿中將軍皇子侍郎

以前上階

平越、殄夷將軍刀劍備身五職前鋒副都督太子內直備身主書殿中侍禦史太子典膳、藥藏丞太子齋帥三等中州行參軍王公國中尉三公府典簽三等鎮鎧曹行參軍三等下郡丞三等下縣令

從八品飛騎、隼擊將軍三公府長兼左右戶行參軍及長兼行參軍門下錄事尚書都令史檢校禦史諸陵、太廟令大樂、武庫諸署令衣冠將軍太倉、典客、驊騮、鉤盾、鼓吹、守宮、左右尚方、左藏、太官、掖庭、司染、典農、左右龍、左右牝、冶東西、駝牛、司羊諸署令諸開府典簽中謁者仆射中黃門冗從仆射

以前上階

虎牙、虎奮將軍備身禦仗五職宮門署仆射大子備身五職侯伯國大農皇子上、中、下將軍皇太子上、中大夫王公國常侍諸開府長兼左右戶行參軍及長兼行參軍員外將軍勳武前鋒五職司州及三等上州典簽太子諸隊副諸戍副諸軍副清都郡丞

正九品清野將軍子男國郎中令太祝、導官、太史、太醫、黃藏、衛士、細作諸署令內謁者局統三等上州長兼行參軍中黃門太子內坊令公主家令皇子防閤皇子典書令四門博士大理律博士校書郎三公府參軍督護都水參軍七部尉諸郡尉

以前上階

橫野將軍王公國侍郎侯伯國中尉、謁者太子三寺丞諸開府參軍督護殿中司馬督禦仗太子食官、中盾、典倉令太子備身平準署丞公車署丞三等中州典簽

從九品偏將軍諸宮教博士太子司藏、廄牧令太子校書諸署別部局都尉及合昌、方城局都尉諸關津尉三等上州參軍督護三等中州長兼行參軍秘書省正字皇子典書、典祠、學官、典衛等令王公國上中下將軍、上中大夫廩犧、太宰、司儀、左校、中宮仆、奚官、肴藏、清潭、典寺、乘黃、車府、籍田、華林、甄官諸署令諸縣丞

以前上階

裨將軍領護府、太常光祿衛尉三寺、詹事府功曹、五官、治禮郎子男國大農小黃門員外司馬督太學助教諸幢主廷尉中侍中省錄事三等下州典簽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醫師

右內品二千三百二十二人,國子、太學、四門等學生並尚書都令史、門下通事主事等令史五百九十六人,都計文武官及學生、令史等總二千九百一十八人。其諸省台府,因其繁簡而置吏,有令史、書令史、書史之屬。又各置曹兵,以供其役。其員因繁簡而立。其餘司專其事者,各因事立名,條流甚眾,不可得而具也。其州郡官及命數並未詳。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通典》

《通典》正文
卷二 食貨二 卷五 食貨五 卷六 食貨六 卷九 食貨九 卷十 食貨十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職官十九 卷三十八 職官二十 卷三十九 職官二十一 卷四十 職官二十二 卷四十一 禮一 沿革一 卷六十四 禮二十四 沿革二十四 嘉禮九 卷六十五 禮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禮十 卷七十五 禮三十五 沿革三十五 賓禮二 卷一百五 禮六十五 沿革六十五 凶禮二十七 卷一百六 禮六十六 開元禮纂類一 序例上 卷一百七 禮六十七 開元禮纂類二 序例中 卷一百八 禮六十八 開元禮纂類三 序例下 卷一百九 禮六十九 開元禮纂類四 吉禮一 卷一百十 禮七十 開元禮纂類五 吉禮二 卷一百十一 禮七十一 開元禮纂類六 吉禮三 卷一百十二 禮七十二 開元禮纂類七 吉禮四 卷一百十三 禮七十三 開元禮纂類八 吉禮五 卷一百十四 禮七十四 開元禮纂類九 吉禮六 卷一百十五 禮七十五 開元禮纂類十 吉禮七 卷一百十六 禮七十六 開元禮纂類十一 吉禮八 卷一百十七 禮七十七 開元禮纂類十二 吉禮九 卷一百十八 禮七十八 開元禮纂類十三 吉禮十 卷一百十九 禮七十九 開元禮纂類十四 吉禮十一 卷一百二十 禮八十 開元禮纂類十五 吉禮十二 卷一百二十一 禮八十一 開元禮纂類十六 吉禮十三 卷一百二十二 禮八十二 開元禮纂類十七 嘉禮一 卷一百二十三 禮八十三 開元禮纂類十八 嘉禮二 卷一百二十四 禮八十四 開元禮纂類十九 嘉禮三 卷一百二十五 禮八十五 開元禮纂類二十 嘉禮四 卷一百二十六 禮八十六 開元禮纂類二十一 嘉禮五 卷一百二十七 禮八十七 開元禮纂類二十二 嘉禮六 卷一百二十八 禮八十八 開元禮纂類二十三 嘉禮七 卷一百二十九 禮八十九 開元禮纂類二十四 嘉禮八 卷一百三十 禮九十 開元禮纂類二十五 嘉禮九 卷一百三十一 禮九十一 開元禮纂類二十六 賓禮 卷一百三十二 禮九十二 開元禮纂類二十七 軍禮一 卷一百三十三 禮九十三 開元禮纂類二十八 軍禮二 卷一百三十四 禮九十四 開元禮纂類二十九 凶禮一 卷一百三十五 禮九十五 開元禮纂類三十 凶禮二 卷一百三十六 禮九十六 開元禮纂類三十一 凶禮三 卷一百三十七 禮九十七 開元禮纂類三十二 凶禮四 卷一百三十八 禮九十八 開元禮纂類三十三 凶禮五 卷一百三十九 禮九十九 開元禮纂類三十四 凶禮六 卷一百四十 禮一百 開元禮纂類三十五 凶禮七 卷一百六十三 刑法一 卷一百六十四 刑法二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一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二 卷一百七十三 州郡三 卷一百七十五 州郡五 卷一百七十六 州郡六 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卷一百八十一 州郡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州郡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州郡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州郡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邊防一 卷一百九十七 邊防十三 卷一百九十九 邊防十五 附錄一 禦製重刻通典序 附錄二 奉旨開列校刻通典諸臣職名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