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作者:杜佑年代:唐代668   

《通典》正文 卷三十九 職官二十一

職官二十一

秩品四(後周隋)

後周官品:(六卿屬官之外,內外眾職,亦多參秦漢。)

正九命太師太傅太保王(爵)國公柱國大將軍大將軍

九命驃騎大將軍開府儀軍三司(建德四年,改為開府儀同大將軍,仍增置上開府儀同大將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建德四年,改為儀同大將軍,仍增置上儀同大將軍。)雍州牧

正八命少師少傅少保侯(爵)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車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刺史戶三萬以上者

八命四征將軍左金紫光祿大夫中軍、鎮軍、撫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大都督刺史二萬戶以上者京兆尹

正七命大塚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馬大司寇大司空伯(爵)四平將軍左銀青光祿大夫前後左右四將軍右銀青光祿大夫帥都督柱國大將軍府長史、司馬、司錄刺史萬戶以上者

七命冠軍將軍太中大夫輔國將軍中散大夫都督刺史戶五千以上者郡守萬五千戶以上者

正六命小塚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馬、小司寇、小司空等上大夫子(爵)鎮遠將軍諫議大夫建忠將軍諮議大夫別將開府長史、司馬、司錄刺史戶不滿五千以下者郡守萬戶以上者

六命中堅將軍左中郎將寧朔將軍儀同府、正八命州長史,司馬,司錄右中郎將郡守戶五千以上者大呼藥

正五命天官:司會、宗師、左宮伯、禦正、禦伯、主膳、太府、計部等中大夫地官:鄉伯、左右遂伯、每方稍伯、每方縣伯、每方畿伯、每方載師、師氏等中大夫春官:禮部、守廟、典祀、內史、太史、大司樂等中大夫夏官:軍司馬、職方、吏部、右武伯、兵部、大馭、司右、駕部、武藏等中大夫秋官:司憲、刑部、蕃部、賓部等中大夫冬官:工部、匠師、司木、司土、司金、司水等中大夫男(爵)寧遠將軍左員外常侍揚烈將軍右員外常侍統軍驃騎車騎將軍府、八命州長史,司馬,司錄柱國大將軍府中郎掾屬郡守千戶以上者長安、萬年令

五命伏波將軍奉車都尉輕車將軍奉騎都尉四征中鎮撫軍將軍府、正七命州長史,司馬,司錄開府中郎掾屬郡守戶不滿一千以下者縣令戶七千以上者正八命州呼藥

正四命天官;小宗師、小左宮伯、小禦正、小膳部、大醫、小醫、小計部等下大夫地官:小鄉伯、鄉大夫,每鄉小遂伯、遂大夫,每遂小稍伯、稍大夫,每稍小縣伯、縣大夫,每縣小畿伯、畿大夫,每畿小載師,小師氏、保氏、司倉、司門、司市、虞部等下大夫春官:小守廟、小典祀、小內史、外史、典命、小史、小司樂、太學博士、太卜、太祝、司車路、夏采等下大夫夏官:小職方、小吏部、小右武伯、小兵部、小馭、戎馭、齊馭、小司右、戎右、齊右、司射、小駕部、小武藏等下大夫秋官:小刑部、掌朝、布憲、小蕃部、小賓部、司要、田正、司隸等下大夫冬官:小匠師、小司木、小司土、小司金、小司水、司玉、司皮、司色、司織、司卉等下大夫公之孤卿宣威將軍虎賁給事明威將軍冗從給事儀同府中郎掾屬柱國大將軍府列曹參軍四平前後左右將軍府、七命州長史,司馬,司錄縣令戶四千以上者八命州呼藥八命州別駕

四命襄威將軍給事中厲威將軍奉朝請軍主開府列曹參軍冠軍輔國將軍府、正六命州長史,司馬,司錄縣令戶三千以上者正七命州呼藥正七命州別駕正八命州治中七命郡丞

正三命天官:司會、小宗師、宗正、小右宮伯、右中侍、小禦正、主寢、禦伯、掌式、小膳部、內膳、外膳、小醫、醫正、瘍醫、太府、玉府、內府、外府、左府、右府、縫工、染工、小計部、掌納、掌出、司內奄等上士地官:民部吏、小鄉伯、鄉正、州長、每州小遂伯、遂正、小稍伯、稍正、小縣伯、縣正、小畿伯、畿正、小載師、司農、司均、司賦、司役、小師氏、保氏、司諫、司救、司媒、小司倉、小司門、小司市、小虞部等上士春官:禮部、小守廟、小典祀、司郊、掌次、小內史、著作、小典命、司寂、小史、馮相、保章、小司樂、太學助教、小學博士、樂師、小卜、小祝、小司車路、守陵等上士夏官:軍司馬、小職方、小吏部、司士、司勳、司錄、小右武伯、右虎賁率、右旅賁率、右射聲率、右驍騎率、右羽林率、右遊擊率、小兵部、武環率、武候率、司固、道馭、田馭、小司右、賓右、道右、田右、小司射、司仗、小田駕部、左廄、右廄、典牝、典牡、獸醫等上士秋官:司憲、小刑部、司刺、鄉法、遂法、稍法、縣法、畿法、方憲、小掌朝、掌察、小布憲、小蕃部、小掌交、司匡、小賓部、司儀、東掌客、南掌客、西掌客、北掌客、小司要、小田正、小司隸等上士冬官:工部、小匠師、內匠、外匠、掌材、小司木、小司土、小司金、鍛工、函工、小司水、典壅、小司玉、小司皮、小司色、小司織、小司卉等上士侯伯之孤卿公之大夫威烈將軍左員外侍郎討寇將軍右員外侍郎幢主儀同府、正八命州列曹參軍鎮遠、建忠、中堅、寧朔將軍府長史,司馬柱國大將軍參軍縣令戶五百以上者七命州呼藥正六命州別駕正七命州治中正六命郡丞

三命蕩寇將軍武騎常侍蕩難將軍武騎侍郎戍主開府參軍驃騎車騎將軍府、八命州列曹參軍寧遠、揚烈、伏波、輕車將軍府長史縣令戶不滿五百以下者正六命州呼藥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丞

正二命天官:司會、宗正、右侍、右前侍、右後侍、主寢、司服、給事、掌式、內膳、外膳、典庖、典饎、酒正、餚藏、掌醢、司鼎俎、掌冰、醫正、瘍醫、玉府、內府、外府、左府、右府、縫工、染工、掌納、掌出、小司內、內小臣奄、內司服奄、典婦功奄、巷伯等中士地官:民部吏、小鄉伯、鄉正、州長、每州小遂伯、遂正、小稍伯、稍正、小縣伯、縣正、小畿伯、畿正、司封、司農、司均、司賦、司役、掌鹽、每地中士、掌遺、典牧、典牛、司諫、司救、司媒、土訓、誦訓、神倉、黍倉、稷倉、稻倉、豆倉、麥倉、米倉、鹽倉、典麹、典舂、典磑、掌節、宮門、城門、司關、均工、平準、泉府、山虞、澤虞、林衡、川衡、掌禽、掌囿、掌炭、掌芻等中士春官:禮部、司幾筵、司樽彝、掌鬱、司鬯、充犧、司雞、司郊、司社、禦史、著作、典瑞、典服、司寂、司玄、治禮、司謁、馮相、保章、小學助教、樂師、樂胥、司歌、司鍾磬、司鼓、司吹、司舞、籥章、掌散樂、典夷樂、典庸器、龜占、筮占、夢占、視祲、司巫、喪祝、甸祝、詛祝、神士、典路、司車、司常、守陵、掌墓、職喪等中士夏官:軍司馬、土方、山師、川師、懷方、訓方、司士、司勳、司錄、右虎賁率、右旅賁率、右射聲率、右驍騎率、右羽林率、右遊擊率、倅長、司固、司火、司辰、銜枚、司仗、左廄、右廄、典牝、典牡、典駝、典羊、獸醫、司袍衤奧、司弓矢、司甲、司槊、司刀盾等中士秋官:司憲、司刺、鄉法、遂法、稍法、縣法、畿法、方憲、掌囚、掌察、司約、司盟、職金、掌璧、司厲、修閭、掌墐、禁殺戮、禁遊、禁暴、司寤、掌交、司匡、司儀、東掌客、南掌客、西掌客、北掌客、掌訝、司環、野廬、象諝、掌財賄、司烜、伊耆氏、司調、司柞、司薙、掌犬、司跡、弋禽、捕獸、掌皮、弭妖、翦蠹、庶蠹、掌罪隸、掌夷隸、掌蠻隸、掌戎隸、掌狄隸、掌徒等中士冬官:工部、內匠、外匠、司量、司準、司度、掌材、車工、角工、彝工、器工、弓工、箭工、盧工、複工、陶工、塗工、典丱、冶工、鑄工、鍛工、函工、雕工、典壅、掌津、舟工、典魚、典彘、〈王追〉工、磬工、石工、裘工、履工、鞄工、韗工、韋工、膠工、毳工、繢工、漆工、油工、弁工、織絲、織采、織枲、織組、竹工、籍工、罟工、紙工等中士子男之孤卿侯伯之大夫公之上士殄寇將軍強弩司馬殄難將軍積弩司馬四征中鎮撫將軍府、正七命州列曹參軍正五命郡丞

二命掃寇將軍武騎司馬掃難將軍武威司馬四平前左右後將軍府、七命州列曹軍戍副五命郡丞

正一命

天官:司會旅、宗正、右騎侍、右宗侍、右庶侍、右勳侍、主璽、食醫、外膳、典庖、典饎、酒正、餚藏、掌醢、司鼎俎、掌冰、主藥、正醫、瘍醫、內小臣奄、內司服奄、典婦功奄、巷伯奄等下士地官:黨正旅、每黨司封、掌鹽、掌〈土匱〉、典牧、典牛、土訓、誦訓、神倉、稷倉、黍倉、稻倉、豆倉、麥倉、米倉、鹽倉、典麹、典舂、典磑、掌節、宮門、城門、司關、均工、平準、泉府、山虞、澤虞、林衡、川衡、掌禽、掌囿、掌圃、掌炭、掌薪、掌芻等下士

春官:禮部旅、小守廟奄、司幾筵、司樽彝、掌鬱、司鬯、充犧、司雞、司郊、司社、掌次、禦史、校書、典瑞、典服、司玄、治禮、司謁、樂胥、司歌、司鍾磬、司鼓、司吹、司舞、籥章、掌散樂、典夷樂、典庸器、龜占、筮占、夢占、視祲、司巫、喪祝、甸祝、詛祝、神士、典路、司車、司常、小夏采、掌幕、職喪等下士

夏官:軍司馬旅、土方、山師、川師、懷方、訓方、右虎賁倅長、右旅賁倅長、右射聲倅長、右驍騎倅長、右羽林倅長、右遊擊倅長、武環倅長、武候倅長、司火、司辰、銜枚、右廄閑長、典駝、典羊、獸醫、司袍衤奧、司弓矢、司槊、司甲、司刀盾等下士

秋官:司憲旅、小刑、掌囚、掌察、司約、司盟、職金、掌璧、司厲、脩閭、掌墐、禁殺戮、禁遊、司寤、小蕃司行、掌訝、司環、野廬、象諝、掌貨賄、司烜、伊耆氏、司調、司柞、司薙、掌犬、司跡、弋禽、捕獸、掌皮、弭妖、翦蠹、庶蠹、掌罪隸、掌夷隸、掌蠻隸、掌戎隸、掌狄隸、掌徒等下士

冬官:工部旅、司量、司準、司皮、掌材、車工、角工、彝工、器工、弓工、箭工、盧工、複工、陶工、塗工、典丱、冶工、鑄工、鍛工、函工、雕工、典壅、掌津、舟工、典魚、典彘、〈王追〉工、磬工、石工、裘工、屨工、鞄工、韗工、韋工、膠工、毳工、繢工、漆工、油工、弁工、織絲、織采、織枲、織組、竹工、籍工、罟工、紙工等下士子男之大夫公之中士侯伯之上士曠野將軍殿中司馬橫野將軍員外司馬冠軍輔國將軍府、正六命州列曹參軍

一命

山林都尉武威將軍淮海都尉武牙將軍鎮遠、建忠、中堅、寧朔、寧遠、揚烈、伏波、輕車將軍府列曹參軍

右按所建六官並徒屬及府史雜色職掌人二萬一千七十三人。(二千九百八十九人諸色官,萬八千八十四人府史、學生、算生、書生、醫生、倅長、虎賁、驍騎、羽林、遊擊、奉車、馭夫、武環、武候、卜筮、占夢、視祲、相生等人也。)其六官之外,兼用秦漢等官及州郡官吏之數,並未詳。按九命之中,分為正命,(若今之上下階。)謂王朝之官為內命,謂諸侯及州縣官為外命。

隋官品令:(此開皇中製也。至煬帝,除上下階,唯留正從九品。其餘官品,亦多升降。)

流內

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王(爵)太尉公司徒公司空公

從一品上柱國郡王(爵)國公(爵)開國郡公(爵)開國縣公(爵)

正二品柱國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特進尚書令左右光祿大夫開國侯(爵)

從二品上大將軍尚書左右仆射雍州牧金紫光祿大夫

正三品大將軍吏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衛尉卿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納言內史令左右衛大將軍左右武衛大將軍左右武候大將軍領左右大將軍禮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官尚書度支尚書工部尚書宗正卿太仆卿大理卿鴻臚卿司農卿太府卿上州刺史京兆尹秘書監銀青光祿大夫開國伯(爵)

從三品上開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左右衛將軍左右武衛將軍左右武候將軍領左右將軍左右監門將軍國子祭酒禦史大夫將作大匠中州刺史親王師朝議大夫

正四品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太常少卿光祿少卿衛尉少卿太子左右衛率太子左右宗衛率太子左右內率尚書吏部侍郎給事黃門侍郎太子左庶子宗正少卿太仆少卿大理少卿鴻臚少卿司農少卿太府少卿下州刺史

以前上階

內史侍郎太子右庶子通直散騎常侍左右監門郎將朝散大夫開國子(爵)

從四品上儀同三司尚書左丞太子左右衛副率太子左右宗衛副率太子左右內副率太子左右監門率上郡太守雍州別駕親王府長史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內侍城門校尉

以前上階

尚書右丞上鎮將雍州讚治直閤將軍親王府司馬諫議大夫

正五品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內常侍秘書丞國子博士散騎侍郎太子內舍人太子左右監門副率員外散騎常侍上州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開國男(爵)

以前上階

尚食典禦尚藥典禦上州司馬

從五品著作郎通直散騎侍郎中郡太守直寢太子洗馬中州長史奉車都尉

以前上階

都水使者治書侍禦史大興、長安令大理司直直齋太子直閤京兆郡丞中州司馬中鎮將上鎮副內給事駙馬都尉親王友員外散騎侍郎

正六品翊軍將軍翊師將軍尚書諸曹侍郎內史舍人下郡太守大都督親王府掾屬下州長史

以前上階

四征將軍(東南西北。)三將軍(內軍、鎮軍、撫軍。)大理正、監、評千牛備身左右左右監門校尉內尚食典禦禦府監符璽監殿內監太子內直監下州司馬下鎮將中鎮副

從六品四平將軍(平東、平西、平南、平北。)四將軍(前軍、後軍、左軍、右軍。)通事舍人親王文學帥都督左右領軍府長史太子直寢親王府主簿親王府錄事參軍太子門大夫給事上縣令

以前上階

冠軍將軍輔國將軍太子舍人直後三寺丞親王府功曹、記室、倉戶曹等參軍城門直長太子直齋太子副直監太子典內左右領軍府司馬下鎮副

正七品鎮遠將軍安遠將軍員外散騎侍郎禦醫左右衛府長史左右武衛府長史左右武候府長史領左右府長史親衛親王府諸曹參軍事

以前上階

建威將軍寧朔將軍六寺丞秘書郎著作佐郎太子千牛備身太子備身左右尚食直長尚藥直長左右監門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左右衛府司馬左右武衛府司馬領左右府司馬左右武候府司馬都督太子典膳監太子藥藏監太子齋帥上戍主

從七品寧遠將軍振威將軍左右監門府長史太子左右衛率府長史太子左右宗衛率府長史太子左右虞候府長史太子左右內率府長史符璽直長禦府直長殿內直長上州錄事參軍左右領軍府掾屬親王府東西閤祭酒中縣令上郡丞太子親衛將作丞勳衛親王府參軍事上鎮長史

以前上階

伏波將軍輕車將軍太學博士太常博士武騎常侍奉朝請國子助教親王府諸曹行參軍太子直後太子左右監門直長大興、長安縣丞太子侍醫侍禦史太史令上州諸曹參軍左右監門府司馬太子左右衛率府司馬太子左右宗衛率府司馬太子左右虞候府司馬太子左右內率府司馬上鎮司馬

正八品宣威將軍明威將軍協律郎都水丞殿內將軍太子左右監門率府長史別將下縣令中郡丞中州錄事參軍上州諸曹行參軍親王府行參軍左右領軍府錄事參軍中鎮長史太子內坊丞太子勳衛

以前上階

襄威將軍厲威將軍殿中侍禦史掖庭令宮闈令上署令(公車、郊社、太廟、太祝、平準、太樂、驊騮、武庫、典客、鉤盾、左藏、太倉、太官、左尚方、右尚方、司染、典農、京市、鼓吹。)太子左右監門率府司馬中州諸曹參軍左右衛府錄事參軍左右武衛府錄事參軍左右武候府錄事參軍左右領軍府諸曹參軍內尚食丞中戍主上戍副

從八品威戎將軍討寇將軍四門博士主書門下錄事尚書都事監察禦史內謁者監上關令中署令(太醫、右藏、黃藏、守宮、華林、上林、乘黃、龍廄、衣冠、左校、右校、牛羊、掌冶、導官、典牧。)下郡丞下州錄事參軍中州諸曹行參軍備身左右衛府諸曹參軍左右武衛府諸曹參軍左右領左右府諸曹參軍左右武候府諸曹參軍左右領軍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錄事參軍太子左右宗衛府錄事參軍下鎮長史太子翊衛

以前上階

蕩寇將軍蕩難將軍親王府長兼行參軍親王府典簽員外將軍統軍太子三寺丞中關令奚官令內仆令下署令(諸陵、肴藏、崇玄、太卜、車府、清商、司儀、良醞、掌醢、甄官、廩犧。)上津尉下州諸曹參軍左右衛府諸曹行參軍左右武衛府諸曹行參軍左右武候府諸曹行參軍領左右府鎧曹行參軍左右監門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宗衛率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虞候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內率府諸曹參軍掌船局都尉上鎮諸曹參軍上縣丞上郡尉

正九品殄寇將軍殄難將軍太學助教太子備身大理寺律博士諸校書郎都水參軍內史錄事內謁者令內寺伯中縣丞下關令中津尉下州諸曹行參軍上州行參軍左右監門府鎧曹行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宗衛率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虞候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內率府鎧曹行參軍左右領軍府行參軍中鎮諸曹參軍上鎮士曹行參軍中郡尉

以前上階

掃寇將軍掃難將軍殿內司馬督太子食官令太子典倉令太子司藏令尚醫軍主太史丞掖庭局丞宮闈局丞上署丞太子左右監門率府諸曹參軍中州行參軍左右衛府行參軍左右武衛府行參軍左右武候府行參軍上州典簽下戍主上關丞太子典膳丞太子藥藏丞下郡尉典客署掌客司辰師

從九品曠野將軍橫野將軍掖庭局宮教博士太祝太子廄牧令太子校書下縣丞中署丞左右監門率府鎧曹行參軍下州行參軍中州典簽左右監門府行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行參軍太子左右宗衛率府行參軍太子左右虞候府行參軍正字太子內坊丞直中關丞上津丞下鎮諸曹參軍中鎮士曹行參軍上縣尉

以前上階

偏將軍裨將軍四門助教書學博士算學博士治禮郎員外司馬督幢主奚官局丞內仆局丞下署丞下州典簽內謁者局丞中津丞中縣尉太子正字太史監候太官監膳禦府局監左右校署監作掖庭局監作太史曹司曆諸樂師

視流內視正二品:行台尚書令視從二品:上總管行台尚書仆射視正三品:中總管行台諸曹尚書視從三品:下總管視從四品:行台尚書左右丞視從五品:同州總監隴右牧總監視正六品:行台諸曹侍郎視從六品: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長史司馬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諮議參軍鹽池總監同州總副監隴右牧總副監王、二王後國令視正七品:上大將軍、大將軍府長史,司馬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掾屬嗣王文學公國令王、二王後大農尉,典衛視從七品:上開府、開府長史,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府掾屬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諸曹參軍事鹽池總副監鹽州牧監諸屯監國子學生侯伯國令公國大農尉、典衛雍州薩保視正八品:上儀同、儀同府長史,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府諸曹參軍事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參軍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諸曹行參軍行台諸監同州諸監鹽池四麵監皮毛監岐州監同州總監丞隴右牧總監丞諸大冶監雍州州都、郡正、主簿子男國令侯伯國大農尉、典衛王、二王後國常侍

視從八品:行台尚書、都事上開府、開府諸曹參軍上大將軍、大將軍府參軍事上大將軍、大將軍府諸曹行參軍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行參軍五嶽、四瀆、吳山令鹽池四麵副監皮毛副監諸州州都、主簿行台諸副監諸屯副監諸中冶監諸緣邊交市監鹽池總監丞雍州西曹書佐、諸曹從事京兆郡正、功曹太學學生子男國大農、典衛視正九品:開府法曹行參軍上儀同、儀同府諸曹參軍上大將軍、大將軍府行參軍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典簽同州諸副監岐州副監諸小冶監鹽州牧監丞諸大冶監丞諸緣邊交市副監諸郡正、功曹京兆郡主簿雍州部郡從事諸州西曹書佐、祭酒從事公國常侍王、二王後國侍郎公主家令諸州胡二百戶以上薩保視從九品:儀同府法曹行參軍上開府、開府行參軍上大將軍、大將軍府典簽上儀同、儀同府行參軍上開府典簽行台諸監丞鹽池四麵監丞皮毛監丞諸中冶監丞四門學生諸郡主簿諸州部郡從事雍州武猛從事大興長安縣正、功曹大興長安縣主簿侯伯國常侍子男國常侍公國侍郎

右內外文武員凡萬二千五百七十六人。(內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員,外官郡縣九千九百九十五員。)又內職掌醫師、卜師、巫覡、掌醞、獸醫、博士、京市長、麹倉督並太學學生、刻漏生、千牛、門尉、門候之事令史及外職掌郡縣佐史、族正、裏正等,總十八萬三千三百六十一人。(內千六百六十四人,外十八萬一千六百九十七人。)都計內外文武官及胥總十九萬五千九百三十七人。煬帝三年定令,品自第一至第九,唯置正從,而除上下階。又定朝之班序,以品之高卑為列。品同則以省府為前後,省府同則以局署為前後。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通典》

《通典》正文
卷二 食貨二 卷五 食貨五 卷六 食貨六 卷九 食貨九 卷十 食貨十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職官十九 卷三十八 職官二十 卷三十九 職官二十一 卷四十 職官二十二 卷四十一 禮一 沿革一 卷六十四 禮二十四 沿革二十四 嘉禮九 卷六十五 禮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禮十 卷七十五 禮三十五 沿革三十五 賓禮二 卷一百五 禮六十五 沿革六十五 凶禮二十七 卷一百六 禮六十六 開元禮纂類一 序例上 卷一百七 禮六十七 開元禮纂類二 序例中 卷一百八 禮六十八 開元禮纂類三 序例下 卷一百九 禮六十九 開元禮纂類四 吉禮一 卷一百十 禮七十 開元禮纂類五 吉禮二 卷一百十一 禮七十一 開元禮纂類六 吉禮三 卷一百十二 禮七十二 開元禮纂類七 吉禮四 卷一百十三 禮七十三 開元禮纂類八 吉禮五 卷一百十四 禮七十四 開元禮纂類九 吉禮六 卷一百十五 禮七十五 開元禮纂類十 吉禮七 卷一百十六 禮七十六 開元禮纂類十一 吉禮八 卷一百十七 禮七十七 開元禮纂類十二 吉禮九 卷一百十八 禮七十八 開元禮纂類十三 吉禮十 卷一百十九 禮七十九 開元禮纂類十四 吉禮十一 卷一百二十 禮八十 開元禮纂類十五 吉禮十二 卷一百二十一 禮八十一 開元禮纂類十六 吉禮十三 卷一百二十二 禮八十二 開元禮纂類十七 嘉禮一 卷一百二十三 禮八十三 開元禮纂類十八 嘉禮二 卷一百二十四 禮八十四 開元禮纂類十九 嘉禮三 卷一百二十五 禮八十五 開元禮纂類二十 嘉禮四 卷一百二十六 禮八十六 開元禮纂類二十一 嘉禮五 卷一百二十七 禮八十七 開元禮纂類二十二 嘉禮六 卷一百二十八 禮八十八 開元禮纂類二十三 嘉禮七 卷一百二十九 禮八十九 開元禮纂類二十四 嘉禮八 卷一百三十 禮九十 開元禮纂類二十五 嘉禮九 卷一百三十一 禮九十一 開元禮纂類二十六 賓禮 卷一百三十二 禮九十二 開元禮纂類二十七 軍禮一 卷一百三十三 禮九十三 開元禮纂類二十八 軍禮二 卷一百三十四 禮九十四 開元禮纂類二十九 凶禮一 卷一百三十五 禮九十五 開元禮纂類三十 凶禮二 卷一百三十六 禮九十六 開元禮纂類三十一 凶禮三 卷一百三十七 禮九十七 開元禮纂類三十二 凶禮四 卷一百三十八 禮九十八 開元禮纂類三十三 凶禮五 卷一百三十九 禮九十九 開元禮纂類三十四 凶禮六 卷一百四十 禮一百 開元禮纂類三十五 凶禮七 卷一百六十三 刑法一 卷一百六十四 刑法二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一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二 卷一百七十三 州郡三 卷一百七十五 州郡五 卷一百七十六 州郡六 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卷一百八十一 州郡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州郡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州郡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州郡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邊防一 卷一百九十七 邊防十三 卷一百九十九 邊防十五 附錄一 禦製重刻通典序 附錄二 奉旨開列校刻通典諸臣職名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