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作者:杜佑年代:唐代668   

《通典》正文 卷一百二十二 禮八十二 開元禮纂類十七 嘉禮一

禮八十二開元禮纂類十七嘉禮一

皇帝加元服

卜日

皇帝將加元服,卜日如別儀。

告圓丘(方丘附)

前一日,諸告官清齋於告所。其守衛及設樽坫等並前一日陳設,如巡狩圓丘攝事儀。(告方丘,自前一日陳設及告官清齋等亦如之。為埋埳於壝南外壇之內,北出陛。)未明二刻,諸告官各服其服,郊社令、良醞令入實樽罍及玉帛。(太樽二:一實明水,為上;一實汎齊,次之。山罍二:一實玄酒,為上;一實清酒,次之。玉以四珪有邸,幣以蒼。告方丘,太樽二,一實明水,一實醴齊,玉兩珪有邸,幣以黃。)未明一刻,奉禮帥讚者先入就位,讚引引禦史、太祝以下入行掃除如常儀。質明,謁者引告官以下俱就門外位。奉禮帥讚者先入就位,讚引引禦史以下入就位。謁者引告官、讚引引執事者次入就位。立定,奉禮曰:"再拜。"讚者承傳,(凡奉禮有辭,讚者皆承傳。)告官以下皆再拜。謁者進告官之左,白:"有司謹具,請行事。"儀至禮畢燔祝版於齋所,並同巡狩告圓丘攝事儀。(告方丘其儀同,但改昊天為皇地祇,其玉帛埋之。)

告宗廟

其禮與巡狩告宗廟儀有司攝事同,唯祝文臨時撰。

臨軒行事

先一日,尚舍奉禦設禦冠席於太極殿中楹閒,南向,莞筵紛純,加藻席繢純,加次席黼純。守宮設群官次於朝堂,太樂令展宮懸於殿庭,並如常儀。設協律郎舉麾位於殿上西階之西,東向;一位於樂懸東南,西向。鼓吹令分置十二案於建鼓之外。乘黃令陳車輅,尚輦奉禦陳輿輦,並如常儀。典儀設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懸東,六品以下於橫街南,皆重行,西麵北上。設武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懸西,六品以下於橫街南,當文官,皆重行,東麵北上。設朝集使位分方於文武官當品之下。設諸親位於四品、五品之中。(皇宗親在東,異姓親在西。)設蕃客位各分方於朝集使六品之南。諸州使人分方位於朝集使九品之後。又設太師、太尉位於橫街之南道東,北向西上。又設典儀位於懸之東北,讚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向。奉禮設門外位於東西朝堂,皆如元日之儀。

其日,諸衛勒所部屯門列黃麾仗如常。群官依時刻集朝堂,俱就次各服其服,通事舍人引就朝堂前位。侍中版奏:"請中嚴。"太樂令、鼓吹令帥工人入就位。奉禮郎設罍洗於阼階東南,罍在洗東,加勺冪,篚在洗西,南肆,實巾加冪。尚舍奉禦設席於東房內,近西,又張帷於東序外。殿中監陳袞服於東房內席上,東領。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白紗中單,黼領,青褾、撚、裾。革帶,玉鉤〈角枼〉,大帶,(青帶朱裏,紕其外,上以朱,下以綠,紐約用組。)朱韍三章,(龍、山、火。)鹿盧玉具劍,火珠鏢首,白玉雙珮,玄組,大雙綬,六采,玄、黃、赤、白、縹、綠,純玄質,長二丈四尺,五百首,廣一尺。(小雙綬,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閒施二玉環。)朱襪,赤舄金飾。繢纚、玉簪及櫛三物同箱,在服南,北向。尚舍奉禦設莞筵一,紛純,加藻席繢純,加次席黼純,又在南。尚食奉禦實醴樽於東序外帷內,坫在樽北,實角觶柶各一,加冪。饌陳於樽西,籩豆各十二,俎三,在籩豆北。設罍洗於樽東,罍在洗西,加勺冪,篚在洗東,北肆,實巾加冪。執罍樽籩豆及在庭罍篚者,並絳公服立於其所。袞冕垂白珠十二旒,以組為纓,色同其綬,黈纊充耳,玉導,置於箱。太常博士一人立於西階下近西,東麵。諸侍衛之官各服其器服,俱詣閤奉迎。典儀帥讚者先入就位,通事舍人各引群官入就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升西階,立於西房外,當戶北向。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著空頂黑介幘、雙童髻、雙玉導、絳紗袍以出,侍衛警蹕如常儀。皇帝將出,太樂令令撞黃鍾之鍾,右五鍾皆應,協律郎舉麾,鼓柷,奏太和之樂。皇帝出自西房。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即禦座,南向立,樂止。(太常卿與博士退立於皇帝之左。)通事舍人引太師、太尉就位。(凡太師、太尉進退,皆舍人導引。)太師初入門,舒和之樂作,至位,樂止。典儀曰:"再拜。"讚者承傳,群臣在位者皆再拜。太師升自西階,太師初行,樂作;至階,樂止。太師升立於西階上,東麵。太尉詣阼階下罍洗盥手,升東階,詣東房內取纚櫛箱,進,跪奠於禦座西端。太師詣禦座前跪,奏稱:"請坐。"退複位。皇帝坐。太尉進當禦座前,少左,跪脫空頂幘,置於櫛箱,櫛畢設纚,興,少西,東麵立。太師降盥,初降,樂作;盥訖詣西階下,樂止。太師受冕,右執項,左執前,升西階,進當皇帝前少左,樂作。太師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壽考惟祺,以介景福。"乃跪冠,興,複西階上位。太尉進皇帝前,少左,跪設簪纓,興,複位。皇帝興,太常卿引適東房。殿中監進徹櫛纚箱以退。皇帝著袞服,太常卿引即席南向坐,樂止。

太尉詣序外帷內,盥手洗觶,酌醴,加柶,覆之,麵葉,立於序內,南向。太師進受醴,麵柄,進禦前,北麵祝曰:"甘醴唯厚,嘉薦令芳。承天之休,壽考不忘。"訖,跪進觶,興,退,降立於西階下,東麵。於將祝,殿中監帥進饌者奉饌設於禦座前,皇帝左執觶,右取脯,擩於醢,祭於籩豆閒。太師取肺一以進皇帝,皇帝奠觶於薦西,受肺,卻左手執本,右絕末以祭,上左手,嚌之,授太尉。太尉加於俎,降立於太師之南。皇帝帨手,(侍中一人進帨巾。)取觶,以柶祭醴,啐醴,建柶,奠觶於薦東。皇帝初受觶,休和之樂作;奠觶訖,樂止。太師、太尉俱複橫街南位。太師初行樂作,至位樂止。典儀唱:"再拜。"讚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太師、太尉出,初行樂作,出門樂止。侍中前,跪奏:"禮畢。"

皇帝興,太樂令令撞蕤賓之鍾,左五鍾皆應,太和之樂作;太常卿引入東房,侍衛警蹕如來儀,入訖,樂止。通事舍人引東西麵位者以次出。

見太後

其日冠訖,著通天冠服詣太後所禦殿,如常朝見之式。尚宮引就殿前,北向再拜訖,尚宮引出,還宮如常。

謁太廟

將謁,有司卜日如別儀。

前一日,皇帝清齋於太極殿。太尉以下清齋於廟所,近侍之官應從入廟者各於本司清齋一宿。諸衛令其屬晡後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衛廟門,與太樂工人俱清齋一宿。

前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太廟南門之外道西,東向,尚舍奉禦鋪禦座。守宮設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左武右,俱東向。設太尉以下次於齋坊內。設三師次於侍臣次之西,東向。

前二日,太樂令設宮懸之樂於廟庭如常儀,右校清掃內外。

前一日,奉禮設禦位於樂懸之南道西,北向。設太尉以下及禦史等位於內外如常儀。設酒樽之位於廟堂上前楹閒,各於室戶之左,北向。每室雞彝一,鳥彝一,犧樽二,山罍二,皆加勺冪,皆西上,各有坫。(以置瓚爵。)設罍洗篚如常。(篚實珪瓚巾爵。)其執樽罍篚冪及烹牲並如巡狩告謁儀。

謁日未明三刻,太尉以下各服其服,太廟令、良醞令各帥其屬入實樽罍。(雞彝、犧樽之上樽,皆實以明水。山罍之上樽實以玄酒,鳥彝實以鬱鬯,犧樽實以醴齊,山罍實以清酒。)太官令帥進饌者實籩豆、行掃除及奏出獻祖以下神主各置於座如常儀,訖各就位,如巡狩告儀。

質明,謁者引太尉以下俱就門外位,太樂令帥工人次入就位。(其升堂坐者,皆脫履於階下,降納如常。)謁者引太尉,讚引引執事者次入就位。立定,奉禮曰:"再拜。"太尉以下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謁者進太尉之左,白:"有司請行事。"其行事儀至讀祝文如時享攝事儀。(唯無燔膟膋及奠毛血。)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孝曾孫皇帝某,(太祖以下稱臣某。)謹遣太尉臣名,敢昭告於獻祖宣帝、祖妣某氏:敬遵常典,禮加元服,以今吉辰祗見。謹以一元大武、明粢、薌合、薌萁、嘉蔬、嘉薦、醴齊,尚饗。"訖,興,太尉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跪奠版於神座,俯伏,興,還樽所,太尉拜訖,樂止。謁者引太尉以次獻,皆如獻祖之儀。(唯不盥洗。)遍獻訖,其飲福受胙如常儀。訖,謁者引太尉降複位。讚引引禦史、太祝及執樽罍篚冪者俱就執事位,重行,西麵立以俟。皇帝既謁廟出門,太祝等升複位訖,登歌作雍和之樂;諸祝各進入室徹豆,出,還樽所,登歌止。奉禮曰:"賜胙。"其讚拜及納神主、燔祝版,並如時享攝事儀。

親謁

前出三日,本司宣攝內外各供其職。

前一日,守宮設群官五品以上次於東西朝堂如常。

謁日,晝漏上水三刻,鑾駕出宮。發引前七刻,搥一鼓為一嚴。(三嚴時節,前一日侍中奏裁。)發引前五刻,搥二鼓為再嚴。其鑾駕發引之儀與時享出宮儀同,唯陳小駕鹵簿乘金輅為異。駕過,通事舍人引文武群官不從者退就次以俟。

駕至大次,回輅東向,將軍降,立於輅右。侍中進當鑾駕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請降輅。"俯伏,興,還侍位。皇帝降輅,乘輿之大次,繖扇華蓋侍衛如常儀。通事舍人引三師各就便座,各服其服,出立於大次門外。太常博士引太常卿立於大次門外,當門西向。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出次,華蓋侍衛如常。(侍中負寶陪從如式。)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凡太常卿前導,皆博士先引。)至廟門外,殿中監進鎮珪,皇帝執鎮珪,華蓋仗衛停於門外,三師、近侍者從入如常。

皇帝初入門,太和之樂作,至版位,北向立,樂止。太常卿與博士退立於左。太常卿前奏稱:"請再拜。"皇帝再拜。少頃,太常卿又奏稱:"請再拜。"皇帝又再拜。訖,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出還大次,初行樂作,出門樂止。殿中監受鎮珪,華蓋侍衛如常儀。

皇帝既還大次,請解嚴、轉仗衛,至既入閤侍中版奏請解嚴、叩鉦將士各還本所,如時享還宮儀。

會群臣

皇帝見廟之明日會群臣,如元會之儀。其上壽詞雲:"具官臣某言,伏惟皇帝陛下吉辰元服,禮備樂和,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群臣上禮

前一日,守宮量設次於東朝堂如常儀。其日應上禮之官,依時刻各集於次,皆服朝服。奉禮先設上禮之官位於東朝堂之前,近南,文東武西,重行北麵,相對為首。又設中書舍人位於吏部為首者之北,南向。設奉禮位於文官東北,讚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通事舍人各引應上禮之官就位。立定,令史二人對舉表案,禮部郎中引就中書舍人前,取表授舍人訖,引案退。奉禮唱:"再拜。"讚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中書舍人奉表入進。通事舍人引在位者退。

皇帝納後

卜日、告圓丘、方澤並如加元服儀。其祝文臨時撰。

臨軒命使

將行納采,製命太尉為使者,宗正卿為副使,吏部承以戒之。(問名、納吉、納徵、告期並奉迎並同使。)

前一日,尚舍奉禦設幄座於太極殿如常。守宮設群官客使等諸應陪位者次於東西朝堂。太樂令展宮懸於殿庭,設舉麾位於殿上,一位於懸下,鼓吹令設十二案,乘黃令陳車輅,尚輦奉禦陳轝輦,皆如元日之儀。典儀設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懸東,六品以下於橫街南,皆重行,西麵北上。設武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懸西,六品以下於橫街南,當文官,皆重行,東麵北上。設朝集使位各分方於文武官當品之下,設諸親位於四品、五品之下,(皇宗親在東,異姓親在西。)設蕃客位各分方於朝集使六品之南,諸州使人分方位於朝集使九品之後。設典儀位於懸東北,讚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向。設使者受命位於大橫街南道東,副使又於其東,少退,俱北麵。奉禮設門外位於東西朝堂如元日儀。

其日,諸衛勒所部列黃麾仗如常儀。群官依時刻集朝堂,俱就次各服其服,通事舍人引就朝堂前位。侍中量時刻版奏:"請中嚴。"鈒戟近仗入陳於殿庭,太樂令帥工人入就舞位,協律郎入就舉麾位。諸侍衛之官各服其器服,符寶郎奉寶,俱就閤奉迎。典儀帥讚者先入就位。通事舍人引群官入就位,又引使主副入立於太極門外道東,西麵。黃門侍郎引主節執幡節,中書侍郎引製書案,立於左延明門內道北,西麵北上。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服袞冕禦轝以出,曲直華蓋警蹕侍衛如常儀。皇帝將出,仗動;出自西房,即禦座坐,南向。符寶郎奉寶置於禦座如常。通事舍人引使主副入就位。立定,典儀曰:"再拜。"讚者承傳,群官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前承製,降詣使者東北,西麵稱:"有製。"使主副俱再拜。侍中宣製曰:"納某官女為皇後,命公等持節行納采等禮。"宣訖,使主副又再拜。侍中還侍位。黃門侍郎引主節立於使者東北,西麵。主節以節授黃門侍郎,黃門侍郎執節西麵授使者,使者受,付主節,主節立於使後,黃門侍郎退。中書侍郎引製書案立於使者東北,西麵。中書侍郎取製書,(持案退自使後,立於使者之左。)西麵授使者,使者受製書置於案,持案者退立於使後,中書侍郎退。典儀曰:"再拜。"讚者承傳,群官在位者皆再拜。舍人引使者主副出,持節者前導,持案者次之。侍中前跪,奏稱:"侍中某臣言,禮畢。"俯伏,興,還侍位。

皇帝降座,禦輿,入自東房,侍衛警蹕如來儀。舍人引群官在位者以次出。初使主副乘輅備儀仗而行,鼓吹備而不作,從者乘車以從;其製書以油絡網犢車載而行。自後皆如之。

納采

前一日,守宮設使者次於後氏大門外道右,南向。

其日大昕,使主副至於後氏大門外,掌次者迎入次。(凡賓主及行事者皆公服。)主人受於廟。(無廟者受於正寢。)掌事者布神席於室戶外之西,莞筵紛純,加藻席畫純,南向,右雕幾。使主副出次,謁者引立於大門外之西,東麵北上。持幡節者立於使者之北,少退,東麵;令史二人對舉製案立於使者之南,執雁者又在其南,俱東麵。主人立於大門內,西麵。

儐者立於主人之左,北麵受命,出立門東,西麵曰:"敢請事。"使者曰:"某奉製納采。"儐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女若如人,既蒙製訪,臣某不敢辭。"儐者出告,入,引主人出迎使者於大門外之南,北麵,主人再拜。使者不答拜。

主人揖使者,先入,至於階,使者及宗正卿入,幡節先導,其持案及執雁者從入,幡節立西階之西,東麵。(自後幡節皆如之。)使者由西階升,立於兩楹閒,南麵;使副在使者西南,持案及執雁者在使副西南,俱東麵。主人升阼階,詣使者前,北麵立。持案者以案進使副前,使副取製書,持案者退複位;使副奉製書進授使者,退複位。持節者脫節衣。使者曰:"有製。"主人再拜。宣製畢,主人降詣階閒,北麵再拜稽首訖,升,進,北麵受製書,退以授左右,仍北麵立。使副取雁以授使者,退複位。使者受雁,主人再拜,進,受雁,退以授左右,仍北麵立。儐者引二人對舉答表案進於主人後,少西,儐者取表以授主人,主人受,進授使者訖,退複位,再拜。持節者加節衣。謁者引使者及使副等降自西階以出。

製文(凡六禮皆以版,長一尺二寸,博四寸,厚八分。後家答版亦如之。)

皇帝曰:谘!具官封姓:渾元資始,肇經人倫,爰及夫婦,以奉天地宗廟社稷。謀於公卿,鹹以為宜。率由舊典,今使持節太尉封某、宗正卿封某以禮納采。

答文

皇帝嘉命,訪婚陋族,備數采擇。臣之女,(姑姊妹則雲"先臣某官之遺女"。)未閑教訓,衣履若如人。欽承舊章,肅奉典製。某官封臣姓名稽首頓首,再拜承製詔。

問名

使者既出,遂立於內門外之西,東向,並如納采位。初使者降,主人降立於內門內東廂,西麵。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將加卜筮,奉製問名。"儐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子若如人,既蒙製訪,臣某不敢辭。"儐者出告,入引主人出迎使者,至主人受雁訖出,如納采儀。

使者出立於內門外之西,使副在南,少退,俱東麵。初使者降,主人降立於東階下,西麵。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禮畢。"儐者入告。主人曰:"某公奉製至於某之室,某有先人之禮,請禮從者。"儐者出告。使者曰:"某既得將事,敢辭。"儐者入告。主人曰:"先人之禮,敢固以請。"儐者出告。使者曰:"某辭不得命,敢不從。"儐者入告,遂引主人升立於序端。掌事者徹幾,改設二筵,東上。(各用莞筵紛純,加藻席繢純。)設甒醴於東房西牖下,加勺冪;坫在樽北;篚在樽南,實觶二,角柶二;各一籩一豆,實以脯醢,在坫北。又設洗於東階東南如常。

訖,儐者引主人降,迎使者於內門外之東,西麵揖使者,先入。使者入門而左,副從之。主人入門而右,至階,主人曰:"請某位升。"使者曰:"某敢辭。"主人曰:"固請某位升。"使者曰:"某敢固辭。"主人曰:"終請某位升。"使者曰:"某敢終辭。"主人升阼階,使者升西階,副從升,俱北麵。主人阼階上北麵再拜,使者及副西階上北麵答再拜。

主人受幾於序端,掌事者內拂幾三,奉兩端西北向以進;主人東南向外拂幾三,振袂,內執之,掌事者一人又執幾以從。主人進,西北向。使者序進,迎受於筵前,東南向以俟。主人還東階上,北向再拜送。使者以幾避,進,北麵跪,各設於座,差退於西階上,北麵東上,俱答再拜;立於階西,東麵南上。

讚者二人俱升,取觶,降,盥手洗觶,升,實醴,加柶於觶,覆之,麵葉,出房南麵。主人受醴,麵柄,進使者筵前,西北麵立,又讚者執觶以從。使者西階上北麵各一拜,序進筵前,東南麵。主人又以次授醴,使者受,俱複西階上位。主人退複東階上,北麵一拜送。掌事者以次薦脯醢於筵前。使者各進升筵,皆坐,左執觶,右取脯,擩於醢,祭於籩豆閒,各以柶祭醴三,始扱一祭,又扱再祭,興,各以柶兼諸觶,上擸,降筵於西階上,俱北麵坐,俱啐醴,建柶,各奠觶,遂拜,執觶。主人答拜。使者進,升筵坐,各奠觶於薦東,降筵,序立於西階上,東麵南上。

掌事者牽馬入陳於門內三分庭一在南,北首西上。又掌事者奉幣篚升東階以授主人,主人受於序端,進,西麵立。掌事者一人又奉幣篚立於主人之後。使者西階上俱北麵再拜。主人進詣楹閒,南麵立。使者序進,立於主人之西,俱南麵。主人以幣篚授使者,使者受,退立於西階上,東麵。掌事者又以幣篚授主人,主人受以授使副,使副受,退立於使者北,俱東麵。主人還東階上,北麵拜送。使者降西階,從者迓受幣。使者當庭實,揖馬以出,牽馬者從出。使者出大門外之西,東麵立,從者迓受馬。主人出門東,西麵再拜送。使者退。主人入立於東階下,西麵。儐者告主人曰:"賓不顧矣。"主人反於寢。使者奉答表詣闕進。

製文

皇帝曰:谘,某官封姓,兩儀配合,承天統物,正位於內,必俟令族。重章舊典,今使使持節太尉封某、宗正卿封某以禮問名。

答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製,問臣名族。臣女夫婦所生,先臣故某官之遺玄孫,先臣故某官之遺曾孫,先臣故某官之遺孫,先臣故某官之外孫女,年若幹。欽承舊章,謹奉典製。某官臣姓某稽首頓首,再拜承製詔。(若女祖以上在,則直雲某官臣之孫女等語。)

納吉

前一日,守宮設使者次,以下至主人立於大門內西麵,如納采儀。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加諸卜筮,占曰從,製某也納吉。"儐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女若如人,龜筮雲吉,臣占在焉。臣某謹奉典製。"儐者出告,入,引主人出迎使者於大門外,以下至使者降自西階以出,如納采儀。使者出立於內門外之西,使副在南,少退,俱東麵。初使者降,主人立於東階下,西麵。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禮畢。"其儐使者如問名之儀。

製文

皇帝曰:谘,某官姓,人謀龜筮,僉曰貞吉,敬順典禮,今使使持節太尉封某、宗正卿封某以禮納吉。

答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製,太卜元吉。臣陋族卑鄙,憂懼不堪,欽承舊章,肅奉典製。某官臣姓某稽首頓首,再拜承製詔。

納徵

前一日,守宮設使者次如初。

其日大昕,使主副至後氏大門外,掌次者延入次。執事者入布幕於內門之外,玄纁束帛陳於幕上,六馬陳於幕南,北首西上,執事者奉穀珪以匱,俟於幕東,西麵。掌事者設幾筵如初。

使主副出次,謁者引立於大門外之西,東麵北上;持幡節者立於使者之北,少退,東麵;令史二人對舉製案立於使副南,東麵。主人立於大門內,西麵。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某奉製納徵。"儐者入告。主人曰:"奉製賜臣以重禮,臣某祗奉典製。"儐者出告。入,引主人出迎使者於大門外之南,北麵,主人再拜。使者不答拜。

謁者引使者及使副入,幡節前導,持案者從入。使者入門而左,主人入門而右。至於內門,使主副立於門西,東麵北上。主人立於門東,西麵。

儐者引主人揖使者,先入門,至於階,使者及使副從入,由西階升,立於楹閒,南麵;使副在使者西南,持案者在使副西南,俱東麵。主人由阼階詣使者前,北麵立。於主人揖入門,執事者坐啟匱取珪,加於玄纁上,及牽馬者從入三分庭一在南,北首西上,執珪者在馬西,俱北麵。持案者以案進使副前,使副取製書,持案者退複位;使副奉製書進授使者,退複位;持節者脫節衣。使者曰:"有製。"主人再拜。使者宣製畢,主人降詣階閒,北麵再拜稽首訖,升,進,北麵受製書,退以授左右,仍北麵立。儐者引二人對舉答表案,進主人後,少西,儐者取表以授主人,主人受以授使者訖,退複位,再拜。謁者引使者及使副等降自西階以出,立於內門外之西,使副在南,少退,俱東麵。初主人受製書訖,左右受玉帛於庭,受馬者自左受之以東,牽馬者既授馬,自前西而出。主人降立於東階下,西麵。儐者進受命,出請事。使者曰:"禮畢。"其儐使者如納吉之儀。

製文

皇帝曰:谘,某官姓之女,有母儀之德,窈窕之姿,如山如河,宜奉宗廟,永承天祚,以玄纁珪馬,以章典禮。今使使持節太尉封某、宗正卿封某以禮納徵。

答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製,降婚卑陋,崇以上公,寵以豐禮,備物典冊。欽承舊章,肅奉典製。某官臣姓名稽首頓首,再拜承製詔。

告期

前一日,守宮設使者次,以下至出請事,如納采儀。使者曰:"製使某告期。"儐者入告。主人曰:"臣某謹奉製。"儐者出告,入引主人出迎使者,以下至禮畢,如納采儀。

製文

皇帝曰:谘,某官姓,謀於公卿、太筮、元龜,罔有不臧。率遵典禮,今使使持節太尉封某、宗正卿封某以禮告期。

答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製,告曰:"惟某月某日可迎。"臣欽承舊章,肅奉典製。某官臣姓某稽首頓首,再拜承製詔。

告廟

有司以特牲告如常告禮。祝文臨時撰。

冊後

前一日,守宮設使者次於後氏第大門外之西如常。尚舍設尚宮以下次於後氏閤外道西,東向,障以行帷。

其日臨軒命使,如納采命使之儀。(太尉為正使,司徒為副使。)

奉禮設使者位於大門外之西,東向。使副及內侍位於使者之南,舉冊案及寶綬者在南,差退,持節者在使者之北,少退,俱東向。設主人位於大門外之南,北麵。設使者以下及主人位於內門外亦如之。設內謁者監位於內門外主人之南,西麵。內謁者監設司讚位於東階東南,掌讚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內謁者監又先置一案於閤外,近限。

使主副乘輅持節,備儀仗,鼓吹備而不作,至後氏大門外,使者降輅,掌次者延入次。尚宮以下至閤之次。內仆進重翟以下大門外道西,東向北上。諸衛令其屬布後儀仗如常。

使者出次,謁者引使者以下就門外位。主人朝服出,立於東階下,西麵。儐者進受命,出門東,西麵曰:"敢請事。"使者曰:"某奉製授皇後備物典冊。"儐者入告,遂引主人出迎於大門外,北麵再拜。使者不答拜。

謁者引使者入門而左,持節者前導,持案者次之。主人入門而右。至內門外,各就位。立定,奉冊寶案者進當使副前,使副受冊寶,持案者退複位,使副以冊寶進授使者,退複位。內侍進使者前,西麵受冊寶,東麵授內謁者監,退複位。內謁者監持冊寶入立於閤外之西,東麵跪置冊寶於案,俯伏,興。

尚宮以下入閤奉後首飾褘衣,(其衣服所司先進。)傅姆讚出,尚宮引降,立於庭中,北麵。尚宮跪取冊,尚服跪取寶綬,興,立於後之右,少前,西向。司言司寶各一人進於後左,少前,東向。尚宮稱:"有製。"尚儀讚:"皇後再拜。"皇後再拜。宣冊訖,尚儀又讚:"皇後再拜。"皇後再拜。尚宮奉冊進授皇後,皇後受以授司言;尚服又奉寶綬次授皇後,皇後受以授司寶。訖,尚儀讚:"皇後升座。"尚宮引皇後升座,南向坐,內官以下俱降立於庭,重行,北向西上。立定,司讚曰:"再拜。"掌事承傳,內官以下皆再拜訖,諸應侍衛者各升立於侍位。尚儀前跪,奏稱:"禮畢。"皇後降座,尚宮引皇後入於宮。

主人儐使者如告期之儀。使者乘輅而還,詣闕複命。

冊文

維某年月日,皇帝使使持節太尉封某、司徒封某冊命某官女某氏為皇後。谘爾易階乾坤,詩首關雎,王化之本,實由內輔。是故皇英嬪虞,帝道以光;太任妣姬,周胤克昌。皇後其祗勖厥德,以肅承宗廟,虔恭中饋,盡敬於婦道,導師道於六宮,作範儀於四海。皇天無親,惟德是依,可不慎歟!

命使奉迎

其日晡後,侍中量其時刻版奏"請中嚴"。晡後三刻,皇帝服袞冕出,升所禦殿,宮人侍衛如常。文武之官五品以上立於東西朝堂如常儀。

奉迎前一日,守宮設使者次於大門外道右,設使副及內侍次於使者次西,俱南向。尚舍設宮人次於閤外道西。奉禮設使者位於大門外之西,東向;使副位於使者之南,持案及執雁者又在南,差退,持節者在使者北,少退,俱東向。奉禮位於使副西南,讚者二人在南,差退,俱東麵。設內侍位於大門外道左,西麵。

其日,司讚設宮人以下位於堂前。使主副朝服發朝堂,乘輅持節,備儀仗,至大門外,使者降輅,掌次者延入次。宮人等各之次奉迎。文武官至宿衛及列鹵簿如常儀。

尚儀奏請皇後中嚴,量時刻傅姆導皇後,尚宮前引,出,升堂,宮人等侍衛如常儀。皇後將出,主婦出於房外之西,南向。文武奉迎者皆陪立於大門外,文東武西,北上。

立定,謁者引使者詣大門外位,使副、內侍等各就位。主人立於內門外堂前東階下,西麵。儐者受命出請事。使者曰:"某奉製,以今吉辰率職奉迎。"儐者入告。主人曰:"臣謹奉典製。"儐者出告,入,引主人出門南,北麵再拜。使者不答拜。

謁者引使者入門而左,持節者前導,使副及持案、執雁者次之。主人入門而右。至內門外堂西階,使者先升,立於兩楹閒,南麵。使副在使者西南,持案及執雁者在使副西南,俱東麵。主人升東階,詣使者前,北麵立。持案者以案進使副前,使副取製書,持案者退複位;使副奉製書授使者,退複位。使者曰:"有製。"主人再拜。使者宣製畢,主人降詣階閒,北麵再拜稽首訖,升,進,北麵受製書,退授左右訖,主人再拜,仍北麵立。使副取雁授使者訖,主人再拜,進受雁,授左右,仍北麵立。儐者引二人對舉答表案,進立於主人後,少西,儐者取表以授主人,主人受以授使者訖,退複位,再拜。

謁者引使者及使副降自西階以出,複門外位。立定,奉禮曰:"再拜。"讚者承傳,使主副俱再拜。使者曰:"令月吉日,某等承製,率職奉迎。"內侍受以入傳於司言,司言受以奏聞。尚儀奏:"請皇後再拜。"皇後再拜訖,主人入,升自東階,進,西麵誡之曰:"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主人退立於東階上,西麵。母誡於西階上,施衿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命。"訖,腰輿進,皇後升輿以降,尚宮前導,六尚以下侍衛如常。皇後升重翟以幾,姆加憬。內宮侍從及內侍導引應乘車從者如鹵簿常儀。迎使及百官當引從者皆退,隨便立。皇後車出大門外,以次乘車馬引從如常。

製文

皇帝曰:谘,某官姓,歲吉月令吉日,惟某率由典禮,今遣使持節太尉封某、宗正卿封某以禮迎。

答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詔,令月吉辰,備禮以迎。螻蟻之族,猥承大禮,憂懼戰悸,欽承舊章,肅奉典製。某官臣姓某稽首頓首,再拜承製詔。

同牢

其日,內侍之屬設皇後大次於皇帝所禦殿門外之東,南向,鋪座如常。

將夕,尚寢設皇帝禦幄於所禦之殿室內之奧,東向,鋪地席重茵,施屏幛。

初昏,尚食設洗於東階東南,東西當東霤,南北以堂深,罍水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篚實以巾二、爵二。)設後洗於東房近北,罍水在洗西,篚在洗東,北肆。皆加勺冪。饌於東房西墉下,籩豆各二十四,簋簠各二,各三,皆加巾蓋,俎三。樽於室內北墉下,玄酒在西,加冪,勺南柄。(冪夏用絺,冬用緆。)又樽於房戶外之東,無玄酒,坫在南,加四爵、合巹。(其器皆烏漆,惟以陶,巹以匏。)

皇後重翟入大門,鳴鍾鼓,(其鍾鼓所司先陳設。鳴鍾鼓者,所以聲告內外。)鹵簿止於外,近侍應從者如常。皇後從永巷至大次前,回車南向,施步障畢,尚儀進當車前跪奏:"請降車。"興,退複位。皇後降車,禦輿,司輿率繖扇等,司燈率執燭者俱布列前後。皇後入就大次,嚴整訖,尚宮引皇後詣所禦殿門外之東,西向立。

尚儀跪奏:"外辦,請降座禮迎。"皇帝降座,尚宮前引詣門內之西,東麵,揖後以入。尚食徹樽冪,酌玄酒三注於樽。尚寢設席於室內之西,東向。(莞筵紛純,加藻席繢純,次席黼純。對席亦準此。)皇帝導後升西階,入室即席,東向立。皇後入立於樽西,南向。

皇帝盥於南洗,皇後盥於北洗。尚食率其屬以饌入。設醬於席前,菹醢在其北,俎三入設於豆東,豕俎特於俎北。(豆東,菹醢之東。)尚食設黍於醬東,稷稻粱又在東。設湆於醬南。(饌要方也。)設對醬於東,(對醬,後醬也。設之當特俎。)菹醢在其南,北上。設黍於豕俎北,其西稷稻粱。設湆於醬北。尚食啟會卻於簋簠之南,對簋簠於北,(啟,發也。豆蓋徹於房。)各加心箸。尚寢設對席於饌東。尚食西麵跪奏:"饌具。"興。

皇帝揖皇後,對席西麵,皆坐。尚食跪取韭菹擩醢授皇帝,又尚食跪取韭菹擩醢授皇後;皇帝及皇後俱受,祭於豆閒。尚食又取黍實於左手,遍取稷稻粱,反於右手授皇帝。又尚食取黍實於左手,遍取稷稻粱,反於右手授皇後。皇帝及皇後俱受。祭於豆閒。各取肺皆絕末,授皇帝及皇後。皇帝及皇後俱受,祭於豆閒訖,尚食各以肺加於俎。司飾二人以巾授皇帝及皇後,俱帨手訖,尚食各跪品嚐饌訖,各移黍置於席上,以次授肺脊皇帝及皇後,皆食,三飯卒食。尚食二人俱盥手洗爵於房,入室詣酒樽所,酌酒,進授皇帝及皇後,俱受爵,祭酒。尚食各以肝從,皆奠爵,振祭,嚌之。尚食皆受,實於菹豆。各取爵皆飲訖,尚儀俱進受虛爵,奠於坫。再酳如初。三酳用巹如再酳。尚食俱降東階,洗爵升,酌於戶外樽,進,北麵俱奠爵,興,再拜,跪,取爵祭酒,遂飲卒爵,奠爵遂拜,執爵興,降,奠於篚,還侍位。

尚儀北麵跪,奏稱:"禮畢。"興。皇帝皇後俱興。尚宮引皇帝入東房,釋冕服,禦常服。又尚宮引皇後入幄脫服。尚宮引皇帝入。尚食率其屬徹饌,設於東房如初。皇後從者餕皇帝之饌,皇帝侍者餕皇後之饌。

皇後表謝

皇後至宮之明日,服展衣出,司言引尚宮,尚宮前導及左右侍從如常。升正殿兩楹閒,北麵立。又尚儀以謝表授皇後,又尚儀以案俟於前,皇後置表案上,尚宮讚拜,皇後再拜訖,尚儀以表降殿授內侍,內侍因中書以聞。初內侍出門,皇後降殿還寢如常。

朝皇太後

其日大昕,所司設皇太後禦座、地席於所禦之殿,南向。尚食帥司膳設側樽甒醴於東房內東壁下,加勺冪。籩一,豆一,實以脯醢,設於樽北。又設洗於樽西,近北,罍水在洗西,篚在洗東,北肆。(篚實以巾冪,角觶一,角柶一。)

其日,皇後夙興,沐浴。尚儀版奏:"請皇後中嚴。"質明,六尚及諸侍衛宮人俱詣寢殿奉迎。尚儀版奏:"外辦。"皇後服褘衣,加首飾,禦輿,尚宮前導,降自西階以出,侍衛如常。至皇太後閤外,皇後降輿,障扇侍從如常,立於西廂,東麵。

皇後將至,尚儀奏:"請皇太後中嚴。"皇後既至閤外,尚儀奏皇太後"外辦"。皇太後服褘衣、首飾,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太後出,即禦座前,南向坐,侍從如常。

皇後執笲,棗栗腶脩,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後入,升西階,北麵再拜,進,跪奠笲於皇太後座前。皇太後撫之。尚食進,徹以東。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後退,北麵又再拜。

司設設皇後席於戶牖之間,近北,南向。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後立於席西,南向。尚食入東房,盥手洗觶,酌醴,加柶,麵柄,出,進詣皇後席前,北向立。皇後進,北麵再拜,受醴。尚食薦脯醢於席前。皇後升席坐,左執觶,右取脯擩於醢,祭於籩豆閒,以柶祭醴三,始扱一祭,又扱再祭,加柶於觶,麵葉,興,降席,北麵跪,啐醴,建柶,興,北麵再拜,進,升席,跪,奠觶於薦東,興,降席。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後降自西階以出,禦輿而還,侍從如來儀。

初皇後出閤,尚儀跪奏稱:"禮畢。"俯伏,興,還侍位。皇太後降座入室如常。

皇後受群臣賀

右如正冬賀儀。唯辭雲:"具官臣某等言,伏惟殿下徽猷昭備,至德應期,凡厥黔黎,不勝慶躍。"

皇帝會群臣

右如正冬會儀,唯樂備而不作。上壽辭雲:"具官臣某等言:皇後坤儀配天,德昭厚載,克崇萬葉,明嗣徽音。凡厥兆庶,載懷鳧藻,臣等不勝慶忭,謹上千萬歲壽。"

外命婦朝會

右如正冬朝會儀,唯賀辭雲:"某位妾姓等言:伏惟殿下,坤象配天,德昭厚載,率土含識,不勝抃舞。"會辭惟加"謹上千萬歲壽"。

群臣上禮

右如加元服上禮之儀。

皇後廟見

前一日,皇後清齋於別殿。內官應從入廟者俱清齋一日於廟所。諸衛令其屬晡後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衛廟門,與太樂工人俱清齋一宿。

前二日,尚舍直長施皇後大次於太廟北門內之西,東向,周以行帷;尚舍奉禦鋪禦座。尚舍直長又量設內官以下次於大次之後。守宮設外命婦、妃、主以下次於廟北門外之西,道北,南向東上,周以行帷。設行事太尉以下次於齋坊之內。太樂令設宮懸之樂於廟庭如式。

前一日,右校清掃內外。內謁者監設皇後版位於樂懸之北道西,北向。設外命婦位於其次前,北麵東上。奉禮設太尉以下及禦史等位於內外,並如常儀。設酒樽之位於廟堂上前楹閒,各於室戶之左,北向;每室彝二、樽二、(春夏用雞彝、鳥彝、犧樽,秋冬用斝彝、黃彝、著樽。)山罍二,皆加勺冪,皆西上,各有坫。(以置瓚爵。)設洗於東階東南,北向。以下至太祝持版,如加元服謁廟儀。

太祝持版進於室戶外之右,東向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孝曾孫開元神武皇帝某(太祖以下稱臣某。)謹遣太尉封臣名,敢昭告於皇祖某諡:皇後某氏,(太祖以下廟則稱妾某氏。)將伸祗見。謹以一元大武、明粢、薌合、薌萁、嘉蔬、嘉薦、醴齊敬薦。尚饗。"訖,興。太尉再拜。初讀祝文,樂作;太祝進,跪奠版於神座前,俯伏,興,還樽所,太尉拜訖,樂止。謁者引太尉以次獻,皆如獻祖之儀。(惟不盥洗。)遍獻訖以下如加元服謁廟儀,唯執事則每事訖還齋所。

車駕出宮

前出宮三日,本司宣攝內外各供其職。

其日,晝漏上水四刻,車駕出宮。發引前七刻,搥一鼓為一嚴。(三嚴時刻,前一日內侍中奏裁。)發引前五刻,搥二鼓為再嚴。尚儀版奏:"請中嚴。"司讚設內命婦版位於皇後所禦殿閤外道東,重行,西向北上。內命婦各服其服。所司陳小駕鹵簿。發引前二刻,搥三鼓為三嚴。司讚引內命婦各就位。六尚以下各服其服,俱詣室奉迎。(尚服負璽如式。)內仆進重翟於閤外。

尚儀版奏:"外辦。"馭者執轡,皇後首飾褘衣乘輿以出,警蹕侍衛如常儀。皇後升車,仗衛如常,六尚等乘車陪從如式。司賓引內命婦退,隨近以俟。諸翊駕之官皆乘馬,駕動,稱警蹕如常,不鳴鼓角,諸衛前後督攝如常。外命婦三品以上及公主、縣主皆先置,各就次俱服其服。車駕將至,內侍之屬守廟四門。內謁者、讚引引外命婦、妃、主等出次,內典引引就位立,駕過,引還次。

初駕將至,內侍之屬守廟四門,駕至廟北門,回車北向。尚儀進,當前跪,奏稱:"尚儀妾姓言,請降車。"興,還侍位。皇後降車,升輿,入大次,繖扇華蓋侍衛如常儀。鹵簿停於廟外。

皇後停大次半刻頃,司言引尚宮立於大次門外,當門西向。尚儀版奏:"外辦。"皇後出次,侍衛如常。(尚服負璽陪從如式。)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後,(凡尚宮前導,皆司言先引。)至版位,北向立。尚宮與司言退立於左。皇後立定,尚宮前奏:"請再拜。"皇後再拜。少頃,尚宮又奏:"請再拜。"皇後又再拜訖,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後還大次。內侍版奏:"請解嚴。"(將士不得輒離部伍。)

皇後停大次一刻頃,搥一鼓為一嚴,轉仗衛於還途如來儀。三刻頃,搥二鼓為再嚴,尚儀版奏:"請中嚴。"皇後改著鈿釵禮衣。五刻頃,搥三鼓為三嚴,六尚以下詣大次奏迎,內仆進重翟於廟北門外。尚儀版奏:"外辦。"馭者執轡,皇後乘輿出次,華蓋侍衛如常。皇後升車,鼓吹振作而還,六尚等升車陪從如來儀。

皇後將出門,內謁者、讚引引外命婦等出次,內典引引就位。駕至位所,內侍奏:"請駕權停。"外命婦再拜訖,內侍承令令外命婦還,外命婦又再拜。車駕過,內典引引外命婦退,各還第。

駕至所禦殿閤外,回車南向。尚儀進當車前跪,奏稱:"尚儀妾姓言,請降車。"興,還侍位。皇後降車,乘輿以入,侍衛如常。於車駕將至,司賓引內命婦俱就位;皇後既入,司賓引內命婦退。內侍版奏:"請解嚴。"將士各還其所。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通典》

《通典》正文
卷二 食貨二 卷五 食貨五 卷六 食貨六 卷九 食貨九 卷十 食貨十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職官十九 卷三十八 職官二十 卷三十九 職官二十一 卷四十 職官二十二 卷四十一 禮一 沿革一 卷六十四 禮二十四 沿革二十四 嘉禮九 卷六十五 禮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禮十 卷七十五 禮三十五 沿革三十五 賓禮二 卷一百五 禮六十五 沿革六十五 凶禮二十七 卷一百六 禮六十六 開元禮纂類一 序例上 卷一百七 禮六十七 開元禮纂類二 序例中 卷一百八 禮六十八 開元禮纂類三 序例下 卷一百九 禮六十九 開元禮纂類四 吉禮一 卷一百十 禮七十 開元禮纂類五 吉禮二 卷一百十一 禮七十一 開元禮纂類六 吉禮三 卷一百十二 禮七十二 開元禮纂類七 吉禮四 卷一百十三 禮七十三 開元禮纂類八 吉禮五 卷一百十四 禮七十四 開元禮纂類九 吉禮六 卷一百十五 禮七十五 開元禮纂類十 吉禮七 卷一百十六 禮七十六 開元禮纂類十一 吉禮八 卷一百十七 禮七十七 開元禮纂類十二 吉禮九 卷一百十八 禮七十八 開元禮纂類十三 吉禮十 卷一百十九 禮七十九 開元禮纂類十四 吉禮十一 卷一百二十 禮八十 開元禮纂類十五 吉禮十二 卷一百二十一 禮八十一 開元禮纂類十六 吉禮十三 卷一百二十二 禮八十二 開元禮纂類十七 嘉禮一 卷一百二十三 禮八十三 開元禮纂類十八 嘉禮二 卷一百二十四 禮八十四 開元禮纂類十九 嘉禮三 卷一百二十五 禮八十五 開元禮纂類二十 嘉禮四 卷一百二十六 禮八十六 開元禮纂類二十一 嘉禮五 卷一百二十七 禮八十七 開元禮纂類二十二 嘉禮六 卷一百二十八 禮八十八 開元禮纂類二十三 嘉禮七 卷一百二十九 禮八十九 開元禮纂類二十四 嘉禮八 卷一百三十 禮九十 開元禮纂類二十五 嘉禮九 卷一百三十一 禮九十一 開元禮纂類二十六 賓禮 卷一百三十二 禮九十二 開元禮纂類二十七 軍禮一 卷一百三十三 禮九十三 開元禮纂類二十八 軍禮二 卷一百三十四 禮九十四 開元禮纂類二十九 凶禮一 卷一百三十五 禮九十五 開元禮纂類三十 凶禮二 卷一百三十六 禮九十六 開元禮纂類三十一 凶禮三 卷一百三十七 禮九十七 開元禮纂類三十二 凶禮四 卷一百三十八 禮九十八 開元禮纂類三十三 凶禮五 卷一百三十九 禮九十九 開元禮纂類三十四 凶禮六 卷一百四十 禮一百 開元禮纂類三十五 凶禮七 卷一百六十三 刑法一 卷一百六十四 刑法二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一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二 卷一百七十三 州郡三 卷一百七十五 州郡五 卷一百七十六 州郡六 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卷一百八十一 州郡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州郡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州郡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州郡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邊防一 卷一百九十七 邊防十三 卷一百九十九 邊防十五 附錄一 禦製重刻通典序 附錄二 奉旨開列校刻通典諸臣職名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