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十通”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專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所撰。全書共兩百卷,內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法、州郡、邊防9門,子目一千五百餘條,約一百九十萬字。 《通典》是記錄了上起黃虞時代、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於唐代敘述尤詳。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編成,北宋時就有刊本,以後元明清各代有多種刻本流傳,其中以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九通本”最為流行。
《通典》,“十通”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專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所撰。全書共兩百卷,內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法、州郡、邊防9門,子目一千五百餘條,約一百九十萬字。 《通典》是記錄了上起黃虞時代、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於唐代敘述尤詳。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編成,北宋時就有刊本,以後元明清各代有多種刻本流傳,其中以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九通本”最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