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演義 作者:甄偉年代:明代1132   

《西漢演義》正文 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智異人竊通朱氏

卻說不韋離秦返趙,一路正值暮秋天氣。怎見得?

南陌遊人依舊,東籬黃菊飄金。馬前西風正急,梧桐葉底鳴禽。正是旗亭喚酒對誰斟?野花雖豔色,無意繞溪尋。

不數日,行抵邯鄲。入了城,先到家,見父呂翁,備將前見秦安國君並立嫡一節,告知父親,呂翁大喜。

不韋歸寢,見愛妾朱姬,神思倦怠,態度困懶,便問曰:“我離家才兩月餘,汝在家或有私情耶?”姬曰:“妾自家君從小撫養成人,幽居閨閣,無事卡敢轉出中堂,何有私情耶?妾在月前蒙惠,已有娠矣,連日殊覺倦怠,非有他也。”不韋聞言甚喜,低頭自思曰:“吾家當大昌矣。”遂與姬就寢,因以言挑之曰:“汝欲為富家婦耶?欲為王家婦也?”姬曰:“君何為出此言耶?”不韋曰:“見今秦王孫異人在趙為質,我看他儀容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後必大貴,我為他破千金,至秦國說他母親華陽夫人及他父親安國君,已刻玉符定盟,立為嫡子矣。異日救還秦國,久後定立為王。我欲明日置酒請來相會,令汝筵前拜見。汝侍酒後,倘異人有留戀之情,汝亦半推半就,與彼私通,我卻佯怒,汝即同波哀告,就許為佳偶。倘他日生子,汝當為太皇後,我亦共富貴,世為秦族矣。汝從小舉動不凡,亦當大貴,但成事之後,決不可忘今日也。”姬曰:“妾與君數年恩愛,情如膠漆,豈忍速舍耶?”不韋曰:“我欲與汝共圖富貴,非汝背其德也。古人雲:‘成大事者,不矜細行。’雖汝暫屈一時,實為萬世之計,胡樂而不為也?”姬曰:“出君之口,本君之心,妾雖依命,實君之願也。”不韋大喜,遂計議已定。

次日,不韋準備金樽玉斝二副,犀帶一條,來見公孫乾。令門人報知。乾急出,遂與不韋相見,敘久闊之懷,情甚歡洽。不韋曰:“某一向在外生理,偶得金樽玉斝二副,犀帶一條,奉公少引芹敬。”乾曰:“君遠曆風霜,經營勞心,得此奇物,歸即見惠,辭之下恭,欲受增愧,深感深感。”不韋曰:“微物表敬,何足掛齒。”乾遂收納。分付整酒席,留不韋敘飲,仍著異人相見,就令陪席。韋偶見乾進內更衣。乘便將投托皇姨,及見國君與華陽夫人,刻玉符,立為嫡子一節,低言告知。皇孫聽罷,大喜曰:“如公之恩,當銘刻肺腑,不敢忘也。”話未畢,乾至。又飲數杯,不韋曰:“不勝酒力矣!乞告辭歸。某久欲奉屈車駕,增光蓬蓽,但俗事羈絆,未得舉行。要在明日奉請,就煩皇孫同往,未識台意以為何如?”乾曰:“賢契遠來,正欲一拜,明日當同皇孫趨往。”不韋即回家,分付家僮打掃前後潔淨,置酒席不題。

次日,公孫乾與皇孫並馬同來不韋家赴席,不韋出迎,各敘禮畢。水陸具陳,笙簧齊奏,正是:賓主交歡情更暢,風光曉弄樂偏多。

比飲酒將闌,不韋複邀請至小園後翠雲軒中消飲。其餘從人,留阻在外,命家僮管待。不韋卻令女婢,喚愛妾朱姬出來侑酒。公孫乾與皇孫見朱姬恍如月殿嫦娥,瑤池仙子,懶臨席上,羞對樽前,真西子不能過也。酒酣近晚,高掌銀燈,公孫乾大醉,家僮扶去小軒就寢,不韋亦佯醉假寐。異人獨與朱姬對飲,左顧右盼,情各眷戀,況異人客居日久,遂與朱姬就席歡洽。不韋忽醒,佯怒曰:“吾愛妾如花,雖千金不易也,汝受我厚恩,反調戲耶?”朱姬跪而言曰:“大人破家為皇孫以圖富貴,今若為賤妾,而反致大人之怒,既背大人,又失皇孫,兩難之地,不苦死耳!”就拔壁上劍欲自刎。不韋急抱住低言曰:“汝且注,容吾一言。汝今既為皇孫所染,況又皇孫深愛而不舍,兩情相入,似難再阻,不若將汝與皇孫為室,他日得地之時,不可忘也。”異人、朱姬含羞向前,頓首謝曰:“若得大人垂念至此,雖粉骨身碎,不敢忘盛德也。”

少頃公孫乾酒醒起來,不韋遂將前事隱下,隻說:“皇孫久留客邸,情況無聊,願將愛妾朱姬與皇孫為配,庶可以遣歲月矣。不知公意以為如何?”乾曰:“子誠可謂大丈夫矣!仗義疏財,世所罕有。”乾即請為媒,就將異人所束碧玉帶,留為定禮,容擇日過門。是日酒闌,已三鼓矣,二人拜辭回宅。不韋謂朱姬曰:“大事定矣!早晚完親。汝不可負今日之盟也。”

卻說異人自別朱姬後,春心蕩漾,客館無聊,再三向乾哀告,早與不韋講親,惟恐日久有變。乾即差人催促不韋,擇是年九月念五日,送朱姬赴公孫乾宅,與異人成親。光陰瞬息,不覺已十個月,是時乃秦昭王五十五年,歲次甲辰六月旦日,朱氏懷娠大期,誕生一子,生得隆準巨目,方額長眉,背上有麟,出世有齒,容貌奇異。皇孫甚喜,取名為政,隨差人報知不韋。不韋暗喜曰:“大事成矣!”即同從人至乾處,與皇孫各道恭喜罷,乾與不韋握手至後廳,分賓主坐定,留飲至晚方散,自此常常往來會飲不題。

卻又值夏盡秋初天氣,不韋與父商議曰:“異人久未還國,大事如何得成?今日父親可差老嫗往公孫乾處,請朱姬與政來家,暫住幾日,兒自有計。”呂翁從其言,即差老嫗往公孫乾家,去請朱氏並子政到家看望。異人告過公孫乾,就令朱氏與子政,同車到不韋家。不韋即令父呂翁收拾家財細軟之物,同幾個心腹從人,帶領家小並朱氏幹政,星夜先往鹹陽,報知秦王去訖。但不知不韋在此如何脫身?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西漢演義

《西漢演義》正文
第一回 勝秦師異人被虜 第二回 不韋風鑒識異人 第三回 安國君剖符立嗣 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第五回 不韋竊異人還國 第六回 呂政立暗絕秦嗣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第八回 張良使力士擊車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胡亥 第十回 芒碭山劉季斬蛇 第十一回 會稽城項梁起義 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項梁 第十四回 項羽殺宋義救趙 第十五回 楚項羽九敗章邯 第十六回 秦趙高權傾中外 第十七回 項羽聽諫伏章邯 第十八回 收酈生智借張良 第十九回 望夷宮二世被害 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第二十一回 範增觀象識興衰 第二十二回 項伯夜走救張良 第二十三回 賀亡秦鴻門設宴 第二十四回 項羽殺嬰屠鹹陽 第二十五回 項羽違約僭王號 第二十六回 霸王封天下諸侯 第二十七回 陳平定計救漢王 第二十八回 張子房燒絕棧道 第二十九回 張良複為韓報仇 第三十回 霸王拒諫烹韓生 第三十一回 說韓信張良賣劍 第三十二回 霸王江中弑義帝 第三十三回 韓信背楚走鹹陽 第三十四回 韓信問路殺樵夫 第三十五回 韓信褒中見滕公 第三十六回 蕭相國深奇韓信 第三十七回 韓信為治粟都尉 第三十八回 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三十九回 會角書築壇拜將 第四十回 蕭何議罪釋樊噲 第四十一回 韓信執法斬殷蓋 第四十二回 遣樊噲明修棧道 第四十三回 韓信暗計智章平 第四十四回 諭父老漢王布德 第四十五回 辛奇斬虎遇韓信 第四十六回 韓信火攻破章邯 第四十七回 淹廢丘三秦悉定 第四十八回 韓信用計取鹹陽 第四十九回 張良說魏豹歸漢 第五十回 調陸賈智賺申陽 第五十一回 王陵迎太公入漢 第五十二回 樊噲擒伏司馬卬 第五十三回 懼楚罪陳平歸漢 第五十四回 董三老遮道說漢 第五十五回 楚霸王彭城大戰 第五十六回 漢王收兵入滎陽 第五十七回 張良智韓信伐楚 第五十八回 用車戰韓信勝楚 第五十九回 許負說魏豹反漢 第六十回 知漢興陵母伏劍 第六十一回 韓信斬夏悅張仝 第六十三回 行反間範增遭貶 第六十四回 出滎陽紀信誑楚 第六十五回 漢周苛樅公死節 第六十六回 漢王馳趙壁奪印 第六十七回 楚霸王複取外黃 第六十八回 酈食其說齊降漢 第六十九回 烹酈生韓信背約 第七十回 韓信囊沙斬龍且 第七十一回 蒯徹說韓信背漢 第七十二回 霸王伏弩射漢王 第七十三回 廣武山楚漢會兵 第七十四回 置太公挾漢退兵 第七十五回 指鴻溝割地講和 第七十六回 會固陵楚漢交兵 第七十七回 張良會諸侯伐楚 第七十九回 周蘭諫霸王出師 第八十回 九裏山十麵埋伏 第八十一回 楚霸王會垓大戰 第八十三回 霸王帳下別虞姬 第八十四回 楚霸王自刎烏江 第八十五回 漢王改韓信封楚 第八十六回 齊田橫義士死節 第八十七回 婁敬議遷都鹹陽 第八十八回 漢高帝偽遊雲夢 第八十九回 漢高帝兵困白登 第九十回 張良從赤鬆子遊 第九十一回 陳豨監趙代謀叛 第九十二回 漢高帝邯鄲駐馬 第九十三回 呂後未央斬韓信 第九十四回 陸賈智調蒯文通 第九十五回 栗布洛陽哭彭越 第九十六回 淮南王英布反漢 第九十七回 四皓羽翼定太子 第九十八回 漢帝封趙王如意 第九十九回 長樂宮高帝拒醫 第一百回 呂太後謀誅功臣 第一百零一回 漢惠帝坐享太平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