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演義 作者:甄偉年代:明代1132   

《西漢演義》正文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始皇命徐福求仙

卻說始皇駕幸東禦花園,入的園來,賞玩佳景,正是:

花過宮袍雲錦重,柳披春仗露梢枝。

風微殿閣飄芬鬱,萬紫千紅藹翠薇。

侍臣導引,看畢園景,登顯慶殿暫憩,不覺困倦,伏幾而臥。忍聞一聲響亮,駭動天地!見紅日墜於麵前,從東一小兒,身著青衣,麵如鋼鐵,目有重瞳,向前欲抱太陽,未曾抱起,從南又一紅衣小兒,大叫:“青衣小兒,未可抱去!我奉上帝敕命,特來抱太陽。”兩個不服,各努力爭打。青衣小兒,連摔紅衣小兒七十二交,紅衣小兒不服,跳將起來,用力打訖一拳,青衣小兒仆地便倒,氣絕而死。紅衣小兒將太陽抱起向南去。始皇叫小兒:“且住!我問你是誰家小兒?通個名姓!”小兒曰:“我是堯舜之裔,生於豐沛,先入鹹陽,蜀封興義。沙丘汝歸,長安我立,帝簡命在,四百之祀。”言罷,向南而去,隻見雲霧迷天,紅光滿地,小兒不知所往。帝颯然覺來,細思此夢,凶多吉少,我嬴秦天下,恐怕終為他人所得。遂命駕回宮,終日常常不樂,因與近臣計議,要求長生不死之藥,萬世為君。

有燕人宋無忌奏曰:“東海中有三神山,山中十洲三島,蓬萊方丈,八節如春,四時清明,不知寒暑,不識甲子。中有長生不死之藥,服之可以壽算無窮也。”始皇曰:“卿曾見此仙境否?”無忌曰:“臣有一方士徐福,曾到東海,見蓬萊方丈,遇神仙乘鸞駕鶴,亦與凡人不同,見在臣家暫居。”帝聞說,就召徐福入見,求長生不死之藥。徐福曰:“求藥不難,入海得真藥為難;若必欲得此藥,須入海,方可得也。”帝曰:“如求得此真藥,與卿共食,羽化登仙,不亦美乎?”福曰:“必欲臣去,須用大船十隻。諸色匠作,俱要預備。要童男童女,各用五百名,■金珠寶貝,飲食器用之類,俱不可缺。打點整齊,臣便起行。”帝即傳令,打造■隻,各色完備,著徐福過海采藥。

徐福撐駕船隻入海訪仙,一去杳無音信。帝見徐福去久不回,心急,又著儒盧生入海尋訪。盧生行至海邊,見驚濤萬傾,銀漢波翻,煙霧茫茫,不知聽往,嗟歎良久而回。自思勞民動眾,費了許多錢糧,恐難空回,始皇必加譴責,卻數從人,去秦嶽山中,遍訪真跡。行至東華絕頂,見一人蓬頭垢麵,臥於石上起。盧生尋思此高處,人不可居,此人居之,定是異人,虛心向前施禮。其人起曰:“公是何人?來此何幹?”生曰:“某奉始皇命,來此訪仙,求長生不死之藥。”其人笑曰:“天數已定,大限難逃,世上安有長生不死之藥?始皇可謂誤!”盧生見其人言語不凡,再三哀告懇切,務要指示迷途。其人用手推石成洞,久取書一冊,上有書名,乃《天籙秘訣》,遂付盧生,囑之曰:“此書當與始皇詳看,上有死生存亡之數。”盧生再要細問來曆,其人複臥於石上,合眼不語。

盧生得書,回見始皇言說:“東海茫茫,不知邊岸;尋訪徐福,杳無蹤跡。臣至東華絕頂,見異人授書一冊,不敢隱諱,即將原本進上。”帝將書展開觀看,上有書名《天籙秘決》,其中有曆代轉運之圖,上書蝌蚪文字,言語多隱諱不可曉。帝命李斯詳譯字義,中有一言說:“亡秦者,胡也。”帝大驚曰:“此《天籙》之言,必謂亡秦之天下者,必北胡也。”遂令蒙恬起人夫八十萬,沿邊高築長城,以防北胡。

始皇既命蒙恬北築長城,又傳令東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嶺,創立宮殿。興工動眾,連絡不絕,改變製度,大肆更張。又恐人非議其過,乃聽李斯之計,盡燒曆代詩書,並百家之書,如有偶語者棄市,坑侯生、盧生等四百六十餘人,諸生不得居中國。長子扶蘇諫曰:“諸生皆誦法孔子,今陛下以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也!”始皇大怒,使北監蒙恬軍於郡。

始皇惓惓,隻思東南旺氣,恐人作亂,又命駕東方出巡,那山東地方,連年不收,百姓嗷嗷,不得安生。始皇車駕一出,日費數十萬金,百姓皆逃竄,天下大失所望不題。

卻說韓國城西三十裏,淺山腳下,有一酒店,有幾個鄉老在內飲酒。將至半酣,各人談無論地,說古道今,正是:“暢飲村醪行欲倒,務中閑樂四時春。”內有一老,姓趙名三公,言說五百年前,天下太平,人人快樂。眾老便問:“如何是太平?”公曰:“熙熙風景,皓皓年光,黎民鼓平,遍處笙簧。三日一風,風不鳴條,不摧折林木;五日一雨,雨不破塊,不打傷禾稼。盜賊不生,夜戶不扃;行人扃路,道不拾遺。邊庭無征戰之勞,朝野無奸邪之患,野外無蝗蟲旱澇之災,百姓無疲倦艱辛之苦,五穀豐登,天下安樂。此便叫做太平時節。”眾老又問:“此時如何?”公曰:“此時法度嚴謹,不敢說。”眾老便道:“我等僻處鄉村,又無外客你便說何妨?”趙三公隻是搖頭不說。酒店傍邊閃出一個人來,那人高冠博帶布袍草履,麵如美玉,目若朗星,便道:“你不說,聽我說。”眾人拱聽,那人便說“此時秦始皇無道,男不耕種,女罷機織,父子分散,夫婦離別,南修五嶺,北長城,東填大海,西建阿房,焚書坑儒,大肆狂悖,民不聊生,天下失望。”那人罷,又要高聲道幾句言語,隻見那趙三公便起身就走,眾老拖住道:“你如何便走?”三公曰:“你眾人不怕死耶!今始皇法度,偶語者棄市,我等被人捉去,都是死數。”眾老聽罷,一齊都走了。那人嗬嗬大笑曰:“愚人不識我機,但此不世之恨,何處發付也?”未知其人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西漢演義

《西漢演義》正文
第一回 勝秦師異人被虜 第二回 不韋風鑒識異人 第三回 安國君剖符立嗣 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第五回 不韋竊異人還國 第六回 呂政立暗絕秦嗣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第八回 張良使力士擊車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胡亥 第十回 芒碭山劉季斬蛇 第十一回 會稽城項梁起義 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項梁 第十四回 項羽殺宋義救趙 第十五回 楚項羽九敗章邯 第十六回 秦趙高權傾中外 第十七回 項羽聽諫伏章邯 第十八回 收酈生智借張良 第十九回 望夷宮二世被害 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第二十一回 範增觀象識興衰 第二十二回 項伯夜走救張良 第二十三回 賀亡秦鴻門設宴 第二十四回 項羽殺嬰屠鹹陽 第二十五回 項羽違約僭王號 第二十六回 霸王封天下諸侯 第二十七回 陳平定計救漢王 第二十八回 張子房燒絕棧道 第二十九回 張良複為韓報仇 第三十回 霸王拒諫烹韓生 第三十一回 說韓信張良賣劍 第三十二回 霸王江中弑義帝 第三十三回 韓信背楚走鹹陽 第三十四回 韓信問路殺樵夫 第三十五回 韓信褒中見滕公 第三十六回 蕭相國深奇韓信 第三十七回 韓信為治粟都尉 第三十八回 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三十九回 會角書築壇拜將 第四十回 蕭何議罪釋樊噲 第四十一回 韓信執法斬殷蓋 第四十二回 遣樊噲明修棧道 第四十三回 韓信暗計智章平 第四十四回 諭父老漢王布德 第四十五回 辛奇斬虎遇韓信 第四十六回 韓信火攻破章邯 第四十七回 淹廢丘三秦悉定 第四十八回 韓信用計取鹹陽 第四十九回 張良說魏豹歸漢 第五十回 調陸賈智賺申陽 第五十一回 王陵迎太公入漢 第五十二回 樊噲擒伏司馬卬 第五十三回 懼楚罪陳平歸漢 第五十四回 董三老遮道說漢 第五十五回 楚霸王彭城大戰 第五十六回 漢王收兵入滎陽 第五十七回 張良智韓信伐楚 第五十八回 用車戰韓信勝楚 第五十九回 許負說魏豹反漢 第六十回 知漢興陵母伏劍 第六十一回 韓信斬夏悅張仝 第六十三回 行反間範增遭貶 第六十四回 出滎陽紀信誑楚 第六十五回 漢周苛樅公死節 第六十六回 漢王馳趙壁奪印 第六十七回 楚霸王複取外黃 第六十八回 酈食其說齊降漢 第六十九回 烹酈生韓信背約 第七十回 韓信囊沙斬龍且 第七十一回 蒯徹說韓信背漢 第七十二回 霸王伏弩射漢王 第七十三回 廣武山楚漢會兵 第七十四回 置太公挾漢退兵 第七十五回 指鴻溝割地講和 第七十六回 會固陵楚漢交兵 第七十七回 張良會諸侯伐楚 第七十九回 周蘭諫霸王出師 第八十回 九裏山十麵埋伏 第八十一回 楚霸王會垓大戰 第八十三回 霸王帳下別虞姬 第八十四回 楚霸王自刎烏江 第八十五回 漢王改韓信封楚 第八十六回 齊田橫義士死節 第八十七回 婁敬議遷都鹹陽 第八十八回 漢高帝偽遊雲夢 第八十九回 漢高帝兵困白登 第九十回 張良從赤鬆子遊 第九十一回 陳豨監趙代謀叛 第九十二回 漢高帝邯鄲駐馬 第九十三回 呂後未央斬韓信 第九十四回 陸賈智調蒯文通 第九十五回 栗布洛陽哭彭越 第九十六回 淮南王英布反漢 第九十七回 四皓羽翼定太子 第九十八回 漢帝封趙王如意 第九十九回 長樂宮高帝拒醫 第一百回 呂太後謀誅功臣 第一百零一回 漢惠帝坐享太平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