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演義 作者:甄偉年代:明代1132   

《西漢演義》正文 第六十回 知漢興陵母伏劍

知漢興陵母伏劍

卻說韓信臨行,見漢王曰:“臣伐魏,霸王聞之,決乘虛來攻滎陽,諸將之中,王陵可屬大事,大王當令抵楚兵,其人智勇足備,庶保無事。”王曰:“陵母久拘於楚,恐心誌未定,不可用也。”信曰:“陵母最賢,素有遺教,王陵誌如金石,堅不可動,大王當急用之,而以陳平為佐,如有緩急,大王當聽子房計議,料無憂也。”王甚喜。

韓信領兵至蒲阪,早見魏兵到來,隔河與豹相拒,彼此不得相戰,韓信召諸將曰:“魏豹以兵守河,不設橋梁,舟缸一時難以打造,命灌嬰督工,起造木罌,最為方便。”嬰曰:“不知如何起造?請問其造法。”信曰:“木罌者,縛甕缶以為筏,甕缶容受二石,力可勝一人,其甕間容五寸,下以繩鉤聯,編槍於其上,形要長而方,前置筏或板頭稍,左右置棹,可以渡軍械也。”灌嬰遵依其法。命軍中巧手軍士,傳令起造,不一二日造完,信遂命灌嬰引軍一萬,陳舟舡百十餘隻,沿河虛列旗幟,若渡河之狀,以為疑兵。卻密令曹專引精兵二萬從夏陽以木罌渡軍,襲安邑,以抄其後,使豹不能接應,兩下夾攻。豹可擒也。曹參得令,暗趨夏陽。灌嬰列兵於岸,陳舡於河,多張旗幟、魏豹見了,果然疑其有伏兵,晝夜巡視,不防曹參引大兵,用木罌從夏陽渡河襲安邑,將魏豹家屬虜去,抄後殺來。魏豹巡哨軍士飛報,豹聞知大驚,方欲回兵,曹參襲殺於後,韓信追殺於前,兩下夾攻,不能相應,柏直戰未數合,見信人馬攻殺甚急,不能抵敵,向西逃走。馮敬不能對敵,先自引兵退後。魏豹不能抵當。方欲歸臨晉逃走,早被曹參、灌嬰人馬兩邊圍上來,魏豹不能脫,被二將生擒住,綁縛來見韓信,信曰:“主上命汝為元帥,統領大兵四十五萬,睢水一陣,喪師三十餘萬,睢水為之不流;汝即逃回平陽,主上不即加誅,止奪帥印,罷汝閑居,不失王爵之貴,汝當感激,愈加策勵,以圖後功可也,卻乃輕聽術士之言,遵爾起民謀反,既被擒拿,本當誅戮,汝為一國王爵,恐主上寬恩,免汝一死,且著軍士,囚車監押聽候。”一麵入平陽安撫百姓,權著周叔管理國事不題。

卻說霸王打聽韓信征魏豹,知滎陽空虛,急召範增曰:“魏豹已反,韓信果然須兵入西魏征豹,不出亞父高見,膚今乘虛取滎陽,擒劉邦,亞父以為如何?”增曰:“此時正好出師,但陛下相時而動,不可輕敵,恐韓信有遺計,不可不防也。”龍且曰:“亞父何怯之甚也?”增曰:“好謀而成,豈可不深慮也?”於是霸王傳旨,整點大軍往滎陽,先差驍將李奉先領兵三千,探聽消息。

漢王遂與張良、陳平計議提防楚兵,有小卒來報,霸王領著大隊人馬,殺奔滎陽來,先差驍將李奉先領兵探聽。漢王聞說大驚曰:“楚兵勢重,如何迎敵?”張良曰:“韓信前曾言楚兵若來,當以王陵為將,陳平輔之。楚可破也!何不召王陵計議?”王即召陵曰:“霸王親統大兵前來,爾敢領兵與楚迎敵否?”陵曰:“霸王勢重,難與力敵,以臣愚見,且偃旗息鼓,深溝高壘,未可出戰,待彼誌既懈,臣用一計,楚決可走也。”王曰:“計將安在?”陵附耳道數句言語,王大喜曰:“將軍果有此膽略,吾無憂矣!”即命王陵為將,陳平為軍師,分付三軍,各偃旗息鼓,四門嚴閉,不擊刁鬥,不設一軍,有楚將李奉先前來探聽,見是如此,心中疑惑,不敢近城,差人回報霸王曰:“滎陽四門緊閉,不見一個軍士,不知何意?”左右曰:“此必漢王聞陛下來到,或搬移鄰近郡縣,屯住人馬,留此空城以待陛下,或是韓信征魏未回,內無強兵,以此不敢出戰,虛作此聲勢以為疑兵,使陛下不敢遽然攻打也。”霸王曰:“人馬初到,且安下大營,待明日探看動靜,再作處置。”隨即安下營寨,人馬遠來疲乏,各人卸甲休息。

卻說王陵選精銳軍五千,頭裹赤幘,各帶鮮明器械,準備鞍馬緊束,人各銜枚;又選五百炮手,各帶火炮隨後。臨時聽用施行;四門多設柴草,待人馬殺到楚營,聞炮響,急點起人來,以防楚兵攻城。又差夏侯嬰隨後領大兵三萬接應。

卻說王陵將及黃昏時候,先差精細小卒十數人,裝作楚兵,潛在楚營邊,探聽楚兵消息,有無防備,好作區處,起更時,隻見小卒來報:”楚軍安營,俱休息定,並無提備。”王陵須兵五千,打赤幟,開了城,蜂擁而來,楚兵正睡熟,王陵暗傳令放炮,隻五百炮手,四邊放起來,五千人馬,殺入楚營,如十萬甲兵,從天而降,楚兵又無準備,急遽驚起,眼尚朦朧,如何對敵?反自相踐踏。王陵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霸王急起披掛上馬,四麵觀望,見一大將挺槍往來,領兵衝殺。霸王大喝一聲,舉槍直取來將,來將舉槍交還,二十回合,其人敗走,領五千兵衝殺出營,已將五鼓矣。

霸王問軍士:“此是何人?”有小卒曰:“此漢將王陵也。”霸王暗思:“此人槍法,與其他不同,今日不除,後必為患。”急拍馬正欲追趕,季布、鍾離昧、龍且俱列馬頭前止之曰:“不可,漢兵得勝,一路俱有準備,城上火起,城下人馬如鐵桶相似,此必韓信之遺計也。陛下且檢點傷殘人馬,緊急將陵母取來,以劍伏身,監在營中,使人與王陵說知,王陵為人最孝,聞此決來歸降,王陵若降,滎陽可破也。”霸王曰:“然。”即差人星夜赴彭城,取陵母赴軍前來不題。

卻說王陵得勝,領得勝兵計點隻傷折一百多人,大殺楚兵,並自相踐踏,死者共三萬餘人,回見漢王,王曰:“將軍一夜殺楚兵三萬,以霸王之勇尚退三十裏,將軍之名,威振關中矣!”王陵曰:“知楚兵遠來困乏,因此乘其無備,殺此一陣,霸王尚屯於此,不久仍來攻城,不可不急為計處也。”張良、陳平曰:“韓元帥征魏,聞有捷音,料將回兵,不若且嚴守滎陽,以待韓信兵到,再為區處。”王曰:“善,”遂令三軍預備炮石灰罐,四門嚴守。

一連十數日,楚漢並不交戰。隻見城下忽有巡哨小卒來報,有楚使至,請王將軍相見。王陵聞說,急上城,見楚使曰:“將軍之老母,今取在楚營,欲見將軍一麵,若將軍遲去,霸王決壞老母,使將軍為不孝之子,萬代罵名不朽也。”王陵聽說,放聲大哭,淚如雨下,急來告漢王曰:“臣母今年七十有餘,臣生不能孝養一日,反遭此縲絏之苦,今楚使欲臣往見一麵,臣雖赴劍萬死,亦當急趨往見也。臣身雖在楚,此心實在大王,決不為楚效力也。”張良曰:“將軍誤矣!前日將軍殺楚兵數萬,今隻聽楚使一言,即趨入虎穴,自蹈死亡,此匹夫之見也,又未審老母果在楚營否,豈可遽然往見?須另差一人,親見老母,看有甚言語,討數手字,果然欲將軍往見,那時見之未晚也。豈可不察存亡而往見耶?”王陵聽說,即哀告漢王。王即差謀士叔孫通,前到楚營,朝見霸王。王曰:“王陵居住沛縣,不歸降於我,隨著劉邦為惡,今已將其母,拘係於此。若早歸降,使子母相見完聚,若仍複抗違,即斬其母,使王陵為萬代罪人也。”叔孫通曰:“願請陵母一見。”霸王左右將陵母押過來,與叔孫通相見。隻見陵母以劍伏身,蓬首而跪,叔孫通心甚不忍。陵母曰:“公乃何人也?”叔孫通曰:“某乃漢使叔孫通也。”母曰:“公來何為?”通曰:“老母之子王陵,聞母受苦,即欲降楚來見,惟恐不的,漢王故差某來,求老母手筆數字,方著王陵降楚,以事奉老母。”母曰:“是何言歟!漢王寬仁大度長者,吾子事之,得其主矣!豈可因妾而懷二心?望公情與王陵。善事漢王,早建奇功,為漢代名臣,妾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言罷,遂伏劍自殺。叔孫通急欲救時,陵母頭已落地。滿營中莫不讚歎。

卻說陵母伏劍而死,霸王聞知,大怒曰:“老媼何其太愚如此?當碎其屍以號令三軍!”季布等拜伏奏曰:“不可!陵母雖亡,當存其屍,歸葬沛縣,使王陵身雖在漢,而此心終有思歸之念。蓋父母墳墓,乃木本水源也。他日或命一能言之士,陳說根本,王陵素有孝名,聞言動心,必降楚也。若今號令軍前,愈傷其心,無複有降楚之意。”霸王從其言,即差人收拾陵母屍首,歸葬沛具。隨召叔孫通曰:“汝可回榮陽說與漢王並王陵,快早歸降,倘打破城,死無葬地也。”叔孫通近霸王前道一言,就使楚兵倒戈滎陽解圍。不知說甚言?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西漢演義

《西漢演義》正文
第一回 勝秦師異人被虜 第二回 不韋風鑒識異人 第三回 安國君剖符立嗣 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第五回 不韋竊異人還國 第六回 呂政立暗絕秦嗣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第八回 張良使力士擊車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胡亥 第十回 芒碭山劉季斬蛇 第十一回 會稽城項梁起義 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項梁 第十四回 項羽殺宋義救趙 第十五回 楚項羽九敗章邯 第十六回 秦趙高權傾中外 第十七回 項羽聽諫伏章邯 第十八回 收酈生智借張良 第十九回 望夷宮二世被害 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第二十一回 範增觀象識興衰 第二十二回 項伯夜走救張良 第二十三回 賀亡秦鴻門設宴 第二十四回 項羽殺嬰屠鹹陽 第二十五回 項羽違約僭王號 第二十六回 霸王封天下諸侯 第二十七回 陳平定計救漢王 第二十八回 張子房燒絕棧道 第二十九回 張良複為韓報仇 第三十回 霸王拒諫烹韓生 第三十一回 說韓信張良賣劍 第三十二回 霸王江中弑義帝 第三十三回 韓信背楚走鹹陽 第三十四回 韓信問路殺樵夫 第三十五回 韓信褒中見滕公 第三十六回 蕭相國深奇韓信 第三十七回 韓信為治粟都尉 第三十八回 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三十九回 會角書築壇拜將 第四十回 蕭何議罪釋樊噲 第四十一回 韓信執法斬殷蓋 第四十二回 遣樊噲明修棧道 第四十三回 韓信暗計智章平 第四十四回 諭父老漢王布德 第四十五回 辛奇斬虎遇韓信 第四十六回 韓信火攻破章邯 第四十七回 淹廢丘三秦悉定 第四十八回 韓信用計取鹹陽 第四十九回 張良說魏豹歸漢 第五十回 調陸賈智賺申陽 第五十一回 王陵迎太公入漢 第五十二回 樊噲擒伏司馬卬 第五十三回 懼楚罪陳平歸漢 第五十四回 董三老遮道說漢 第五十五回 楚霸王彭城大戰 第五十六回 漢王收兵入滎陽 第五十七回 張良智韓信伐楚 第五十八回 用車戰韓信勝楚 第五十九回 許負說魏豹反漢 第六十回 知漢興陵母伏劍 第六十一回 韓信斬夏悅張仝 第六十三回 行反間範增遭貶 第六十四回 出滎陽紀信誑楚 第六十五回 漢周苛樅公死節 第六十六回 漢王馳趙壁奪印 第六十七回 楚霸王複取外黃 第六十八回 酈食其說齊降漢 第六十九回 烹酈生韓信背約 第七十回 韓信囊沙斬龍且 第七十一回 蒯徹說韓信背漢 第七十二回 霸王伏弩射漢王 第七十三回 廣武山楚漢會兵 第七十四回 置太公挾漢退兵 第七十五回 指鴻溝割地講和 第七十六回 會固陵楚漢交兵 第七十七回 張良會諸侯伐楚 第七十九回 周蘭諫霸王出師 第八十回 九裏山十麵埋伏 第八十一回 楚霸王會垓大戰 第八十三回 霸王帳下別虞姬 第八十四回 楚霸王自刎烏江 第八十五回 漢王改韓信封楚 第八十六回 齊田橫義士死節 第八十七回 婁敬議遷都鹹陽 第八十八回 漢高帝偽遊雲夢 第八十九回 漢高帝兵困白登 第九十回 張良從赤鬆子遊 第九十一回 陳豨監趙代謀叛 第九十二回 漢高帝邯鄲駐馬 第九十三回 呂後未央斬韓信 第九十四回 陸賈智調蒯文通 第九十五回 栗布洛陽哭彭越 第九十六回 淮南王英布反漢 第九十七回 四皓羽翼定太子 第九十八回 漢帝封趙王如意 第九十九回 長樂宮高帝拒醫 第一百回 呂太後謀誅功臣 第一百零一回 漢惠帝坐享太平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