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演義 作者:甄偉年代:明代1132   

《西漢演義》正文 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範增獻策立楚後

卻說項梁收了英布,威勢益盛。一日升帳,與眾將計議:“今人馬將佐,日漸強大,足可代秦,但中間少一謀士。近聞淮陽居巢,有一老人姓範名增,年七十,足智多謀,雖古孫吳不能過也。欲一能言之士,往說歸楚;如此人來,大事可就。”有季布起告曰:“某亦知增久矣,願往說之。”梁大喜,就具幣帛遣季布啟行。

不一日到居巢,先投客店安歇。次日,整衣冠來見範增。先於鄰近,訪問增主居,鄰人曰:“增住居雖在城,不喜市廛,離城三裏,有旗鼓山,增常居山中養靜,等閑不與人相見。”季布聞說,尋思此人不得見麵,如何說話?遂於從人中,揀一便利者,同扮做遠客,因說:“來居巢生理,消折資本,歸家不得,聞先生之名,願求一見,請問資身之策。”增平日好為奇謀,聞家童傳報,遠客求見,又久在巢生理,遂許相見。季布同從人進山莊,見增童顏鶴發,葛巾布袍,腹隱甲兵,胸藏妙算,飄然淮楚之逸民也。布行禮畢,增問:“公何處人氏?作何生理?”布遂將項梁所具幣帛,令從人持立,跪而告曰:“某非遠客,亦未曾在巢生理也,奉楚將項梁之命,具禮拜請先生,恐不得見,遂假以遠客為名,庶無嫌疑也。目今二世殘暴,英雄並起,各殺郡守,以應諸侯,蓋為百姓除害,以安天下。凡懷一材一藝者,尚欲效用,況先生抱經濟之才,負孫、吳之策,年已七十,棲身蓬蒿,與草木為休戚,有呂望之年,無呂望之遇,空老牖下,誠為可惜。今項將軍,乃楚項燕之後,仗義行仁,文武兼備,會稽起義而四方響應;過江西證,而群凶懾服。聞先生之名,特來恭請,望及時應召,垂名金石,與呂望齊驅,作天下之奇士也。速賜裁決,無煩再思。”增聽布一篇說話,意欲想算天時,運籌可否,隻奈何季布將幣帛捧跪不起。增曰:“某聞二世酷暴,民不聊生,恨無路興兵,以除此無道。今子奉項將軍之命,遠來禮請,機會可為,正合吾意。但子初會,且請暫回,明日相見,即來領命。”季布跪伏在地,懇求不已,乃曰:“幸見先生,如獲珠玉,若待明日,又主別議,願先生勿卻!”增隻得將幣禮拜領,延請季布上坐款飲。季布至晚,遂宿於增家。增卻沉思楚運,默算興隆,遂跌足道:“楚非真命,終無遠圖;但大丈夫一言既許,萬金不易,豈可悔耶?”當夜就寢。次日,收拾行裝,帶一二從人,同季布一行人來見項梁。季布預先報知,梁整衣出迎,延之上坐,乃曰:“某聞先生之名已久,日夜懸心,恨軍務煩劇,未得求見。昨遣季布禮請下山,幸先生不棄,屈賜垂顧,大慰平生之願,萬望先生盡心吐露,以匡不及。”增起拜曰:“將軍世為楚輔,倡此義舉,天下歸心,萬民屬望,威武所及,誰不欽服。增今區區老叟,料無長才,乃蒙以禮徵辟,敢不竭盡心力,務成王業,以報今日知遇之恩耶?”就令籍與相見。梁終日與增談論,每至夜分,運籌決策,實中肯綮。梁甚喜,自謂相見之晚也。

一日,梁因差人探聽陳勝消息,差人去旬日,回報陳勝被章邯大破之,行至汝陰,遂為莊賈所殺,各諸侯皆解散,章邯見屯兵南陽。梁大驚曰:“吾欲糾合諸候,助勝伐秦,不意敗績已死,我兵似不可輕動。”遂同範增計議,增曰:“陳勝貪利小人,不足成大事。且今之敗,實由不立楚後而自立為王,急欲富貴而無遠大之圖,所以取敗也。且如將軍義兵一起,而四方之士莫不聞風而來者,非有他也,蓋以將軍世世為楚將,必能立楚王後而誅無道也。為今之計,莫若先立楚後,以從人望,天下莫不曰:“項將軍非自為也,實欲立楚後,而報六國之仇,為天下之義舉也。人心悅服,諸侯響應,秦雖強,一舉而可破矣。”梁曰:“此謀甚善。”於是遂以增為軍師,乃差人遍訪楚後。

卻說楚被秦滅之後,子孫星散,國脈已絕,遍求博訪,杳無蹤跡。差去的人回說,楚地並無楚後。梁大怒,因痛責去人,於是複差鍾離昧務嚴加尋訪。昧與從人商議曰:“楚後又不在城市中,或落鄉村僻靜去處,埋名隱藏,恐人知覺。昧遂同從人下鄉尋訪,並無消息,心下十分憂悶。一日,行到南淮浦地方,見一群牧羊小童,趕一小童撲打。那小童容貌與眾不同,生得豐準大耳,眉清目秀被群兒趕打甚急,略無慍色。昧向前呼小童曰:“汝為何被眾兒趕打?”童曰:“各小童皆是人家親生之子,獨我乃王社長從小雇覓牧羊。因我才說眾童雖是親生之子,皆百姓人家,我雖雇覓之人,卻仍王侯之族。眾牧童見我說起根基,他眾人不信,以此趕打。”昧曰:“汝既是王侯之族,定有個姓名。”小童曰:“我自小在外迷失鄉貫。”昧就向前再行追問,小童見昧問得緊,便要走,昧卻笑著低語說:“小童!我見你容貌比眾不同,後必大貴,你若實說,我便與你做主。”小童曰:“我今年一十三歲,來此已八年矣!嚐聞我老母說我是楚懷王嫡派子孫,因兵荒逃走,在外潛住,以此知我是王侯之族。”昧聽罷,急下馬,招呼眾人將小童扶馬,徑到王社長家草堂上,快請老母出來相見。王社長驚恐,不知何謂,遂拜伏在地曰:“某山僻農夫,不知國法,有何觸犯,乞大人赦罪。”昧曰:“汝快將小童母親請出來相見,有話說。”王社長隨即將老母衣服更換了,出到草堂上相見。昧卻問小童住居籍貫來曆,老母初不肯說,昧再三懇求,老母將貼身舊汗衫取出,遞於昧。昧看前襟上有字,不甚分曉,隨向日色邊細照,有子數行寫著:“楚懷王嫡孫米心,楚太子夫人衛氏。”宗派相傳,俱有根據,上有國寶鈴記。鍾離昧看罷,大喜。遂拜伏行禮畢,喚王社長吩咐:“與小殿下更換衣服,同送到淮西,見項將軍定有賞賜。”王社長聞說,亦拜伏在地,將衣服與殿下更換了,隨同鍾離昧一行人赴淮西來,見項梁,將前事一一告說一遍,梁甚喜,就擇日領大小將佐立米心為楚王,母夫人衛氏為王太後,封項梁為武信君,項籍為大司馬副將軍,範增為軍師,季布、鍾離昧為都騎,英布為偏將軍,桓楚、於英為散騎,以下大小將官俱有封賞,仍令王社長回鄉,賞金五十兩,彩帛一束。

卻說楚兵自此日加強盛,各處諸候,望風而來。有楚將宋義,在江夏聚兵,聞項梁立楚之後,遂領兵五萬,會合伐秦,先來與梁相見。梁引朝見懷王,封為卿子冠軍,統率人馬與項籍征進,義曰:“淮西雖楚地,不足為都。現今陳嬰駐兵盱胎,可合同將兵會嬰一讓,立為根本,西向伐秦,攻則可破,歸則可守,此萬全之策也。”籍曰:“善。”遂與武信君奏知懷王,整率大軍,前後三路啟行,赴盱胎來。頭枝人馬將近淮河,隻見塵土起處,早有三軍來到,範增與武信君勒馬看時,旌旗動處紅光見,劍戟揮時紫氣生。增大驚曰:“此一支人馬,與眾不同,中間必有真命之王。”言未畢,一人躍馬而出,堯眉舜目,隆準龍顏,真四百年開基創業之主也。增見,把頭低了,暗思:“我錯投了主也!。”畢竟此人相見,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西漢演義

《西漢演義》正文
第一回 勝秦師異人被虜 第二回 不韋風鑒識異人 第三回 安國君剖符立嗣 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第五回 不韋竊異人還國 第六回 呂政立暗絕秦嗣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第八回 張良使力士擊車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胡亥 第十回 芒碭山劉季斬蛇 第十一回 會稽城項梁起義 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項梁 第十四回 項羽殺宋義救趙 第十五回 楚項羽九敗章邯 第十六回 秦趙高權傾中外 第十七回 項羽聽諫伏章邯 第十八回 收酈生智借張良 第十九回 望夷宮二世被害 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第二十一回 範增觀象識興衰 第二十二回 項伯夜走救張良 第二十三回 賀亡秦鴻門設宴 第二十四回 項羽殺嬰屠鹹陽 第二十五回 項羽違約僭王號 第二十六回 霸王封天下諸侯 第二十七回 陳平定計救漢王 第二十八回 張子房燒絕棧道 第二十九回 張良複為韓報仇 第三十回 霸王拒諫烹韓生 第三十一回 說韓信張良賣劍 第三十二回 霸王江中弑義帝 第三十三回 韓信背楚走鹹陽 第三十四回 韓信問路殺樵夫 第三十五回 韓信褒中見滕公 第三十六回 蕭相國深奇韓信 第三十七回 韓信為治粟都尉 第三十八回 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三十九回 會角書築壇拜將 第四十回 蕭何議罪釋樊噲 第四十一回 韓信執法斬殷蓋 第四十二回 遣樊噲明修棧道 第四十三回 韓信暗計智章平 第四十四回 諭父老漢王布德 第四十五回 辛奇斬虎遇韓信 第四十六回 韓信火攻破章邯 第四十七回 淹廢丘三秦悉定 第四十八回 韓信用計取鹹陽 第四十九回 張良說魏豹歸漢 第五十回 調陸賈智賺申陽 第五十一回 王陵迎太公入漢 第五十二回 樊噲擒伏司馬卬 第五十三回 懼楚罪陳平歸漢 第五十四回 董三老遮道說漢 第五十五回 楚霸王彭城大戰 第五十六回 漢王收兵入滎陽 第五十七回 張良智韓信伐楚 第五十八回 用車戰韓信勝楚 第五十九回 許負說魏豹反漢 第六十回 知漢興陵母伏劍 第六十一回 韓信斬夏悅張仝 第六十三回 行反間範增遭貶 第六十四回 出滎陽紀信誑楚 第六十五回 漢周苛樅公死節 第六十六回 漢王馳趙壁奪印 第六十七回 楚霸王複取外黃 第六十八回 酈食其說齊降漢 第六十九回 烹酈生韓信背約 第七十回 韓信囊沙斬龍且 第七十一回 蒯徹說韓信背漢 第七十二回 霸王伏弩射漢王 第七十三回 廣武山楚漢會兵 第七十四回 置太公挾漢退兵 第七十五回 指鴻溝割地講和 第七十六回 會固陵楚漢交兵 第七十七回 張良會諸侯伐楚 第七十九回 周蘭諫霸王出師 第八十回 九裏山十麵埋伏 第八十一回 楚霸王會垓大戰 第八十三回 霸王帳下別虞姬 第八十四回 楚霸王自刎烏江 第八十五回 漢王改韓信封楚 第八十六回 齊田橫義士死節 第八十七回 婁敬議遷都鹹陽 第八十八回 漢高帝偽遊雲夢 第八十九回 漢高帝兵困白登 第九十回 張良從赤鬆子遊 第九十一回 陳豨監趙代謀叛 第九十二回 漢高帝邯鄲駐馬 第九十三回 呂後未央斬韓信 第九十四回 陸賈智調蒯文通 第九十五回 栗布洛陽哭彭越 第九十六回 淮南王英布反漢 第九十七回 四皓羽翼定太子 第九十八回 漢帝封趙王如意 第九十九回 長樂宮高帝拒醫 第一百回 呂太後謀誅功臣 第一百零一回 漢惠帝坐享太平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