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 作者: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年代:北宋2111   

《新唐書》列傳 列傳·卷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
常袞是京兆府人,天寶末年,考中了進士。生性崇尚廉潔,不隨便與人交往。

李揆,字端卿,係出隴西,為冠族,去客滎陽。祖玄道,為文學館學士。父成裕,秘書監。揆性警敏,善文章。開元末,擢進士第,補陳留尉。獻書闕下,試中書,遷右拾遺,再轉起居郎,知宗子表疏,以考功郎中知製誥。扈狩劍南,拜中書舍人。
從太子正字官,升至中書舍人。文章嚴密華麗,擅長寫詔令公文,在當時很有名望。魚朝恩仗著皇帝寵信,兼管國子監。

乾元二年,宗室請上皇後號曰“翊聖”。肅宗問揆,對曰:“前代後妃,終則有諡,景龍不君,韋氏專恣,乃稱翊聖。今陛下動遵典禮,奈何踵其亂哉?”帝驚曰:“幾誤我家事。”遂止。後即張氏,有子數歲,欲立為太子,而帝意未決。時代宗以封成王,帝從容語揆曰:“成王長,有功,將定太子,卿意謂何?”揆曰:“陛下此言,社稷福也。”因再拜賀。帝曰:“朕計決矣。”
常袞上奏說:“太學主持人,應任命有名的學者,不應由宦官主管。”當初,回紇助唐立有戰功的人,可以留住京城,這些異族人生性驕橫,後來他們建有府第、佛堂,有時在裏麵隱藏著軍隊。多次到中渭橋,和駐軍爭鬥,把含光門的符信搶走跑到城外去。常袞上奏說“:現吐蕃在邊境遊弋,多次入侵,如果和他們勾結起來,趁我們沒防備時動手,那禍害就大了,應早點除掉他們。”皇帝過生日,各地爭著獻奢華的禮品,或者設道、佛教法事來消災求福。常袞認為“:漢文帝不接受千裏馬,晉武帝燒毀了用野雞頭上的毛做成的皮衣,南朝宋高祖打碎了琥珀做的枕頭,這三位君主,並不是有特別的聖明治好了國家,隻是嚴格要求自己做臣下的榜樣。現各地獻上的東西,都是奢侈不急用的,節度使、刺史又並非自己生產,都是從老百姓那裏來的,這是搜刮老百姓來向皇上討好,請求全還給各地。

俄兼禮部侍郎。揆病取士不考實,徒露搜索禁所挾,而迂學陋生,葄枕圖史,且不能自措於詞。乃大陳書廷中,進諸儒約曰:“上選士,第務得才,可盡所欲言。”由是人人稱美。未卒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修國史,封姑臧縣伯。揆美風儀,善奏對,帝歎曰:“卿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信朝廷羽儀乎!”故時稱三絕。於是京師多盜,至驂衢殺人,屍溝中,吏褫氣。李輔國方橫,請選羽林騎五百,備徼捕。揆曰:“漢以南、北軍相統攝,故周勃因南軍入北軍,以安劉氏。本朝置南、北衙,文武區別,更相檢伺。今以羽林代金吾,忽有非常,何以製之!”輔國議格。
現戰亂尚未平息,京城一帶戶數都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但各寺廟卻抄經文、造神像、燒禮物、埋璧玉,為此賞給僧人、道士、巫師等的錢財,每年極多。皇上如用這錢來買糧草,以減輕貧窮老百姓的賦稅,國家的福分就享用不盡了!”唐代宗稱讚並采納了他的話。後升任禮部侍郎。當時宦官劉忠義權力大到使全國人害怕,涇原節度使馬瞞也受皇帝寵信,求他行方便,他都拒絕了。

揆決事明當,然銳於進,且近名。兄楷,有時稱,滯冗官不得遷。呂諲政事出揆遠甚,以故宰相鎮荊南,治聲尤高。揆懼複用,遣吏至諲所,構抉過失,諲密訴諸朝。帝怒,貶揆袁州長史。不三日,以楷為司門員外郎。揆累年乃徙歙州刺史。
元載死後,他被任命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任弘文、崇文館大學士,和楊綰一起掌權。楊綰厚道通達;常袞則苛刻瑣碎,以清廉節儉自負。皇帝內心看重楊綰,故一心任用他,在禮節寵信上,常袞比不上,總是忌妒。到楊綰去世了,常袞才開始當權。

初,苗晉卿數薦元載,揆輕載地寒,謂晉卿曰:“龍章鳳姿士不見用,麞頭鼠目子乃求官邪?”載聞,銜之。及秉政,奏揆試秘書監,江淮養疾。家百口,貧無祿,丐食取給,牧守稍厭慁,則去之,流落凡十六年。載誅,始拜睦州刺史。入為國子祭酒、禮部尚書。
此前,群臣俸祿少,經討論予以增加,當時韓..任度支職,和常袞都隨私心處理。韓..討厭國子司業張參,常袞討厭太子少詹事趙..,就都少加俸祿。太子文學是太子洗馬的副手,常袞親戚任太子文學職,俸祿比太子洗馬還多。他的利己招怨都和這相似。按舊規矩,每天送宮內廚房的飯菜給宰相家,每家可供十人吃,常袞上奏取消了。他又想取消政事堂的公膳,其他的宰相不同意,才算了。政事堂北門是過去宰相到舍人院谘詢政務用的,常袞堵住了這門,以表示地位尊貴。鑒於元載被治罪,他禁絕了受賄賣官的路,但所有官員都按規定任用,不是中科舉的都不任用,所以當時人稱他為“胡塗宰相”,因為他胡裏胡塗不分好歹。

德宗幸山南,揆素為盧杞所惡,用為入蕃會盟使,拜尚書左仆射。揆辭老,恐死道路,不能達命,帝惻然。杞曰:“和戎者,當練朝廷事,非揆不可。異時年少揆者不敢辭。”揆至蕃,酋長曰:“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紿之曰:“彼李揆,安肯來邪?”還。卒鳳州,年七十四,贈司空,諡曰恭。
常袞任宰相後,閑職隻是朝議大夫,又沒有爵位。郭子儀對皇帝說了,才升任銀青光祿大夫,封爵河內郡公。唐德宗登基後,常袞上奏貶崔..甫任河南府少尹。皇帝後來生氣了,讓他和崔..甫交換官職,後又貶為潮州刺史。

常袞,京兆人,天寶末,及進士第。性狷潔,不妄交遊。由太子正字,累為中書舍人。文采贍蔚,長於應用,譽重一時。魚朝恩賴寵,兼判國子監。袞奏:“成均之任,當用名儒,不宜以宦臣領職。”始,回紇有戰功者,得留京師,虜性易驕,後乃創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間,數出中渭橋,與軍人格鬥,奪含光門魚契走城外。袞建言:“今西蕃盤桓境上,數入寇,若相連結,以乘無備,其變不細,請早圖之。”又天子誕日,諸道爭以侈麗奉獻,不則為老子、浮屠解禱事。袞以為:“漢文帝還千裏馬不用,晉武帝焚雉頭裘,宋高祖碎琥珀枕,是三主者,非有聰明大聖以致治安,謹身率下而已。今諸道饋獻,皆淫侈不急,而節度使、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織者,類出於民,是斂怨以媚上也,請皆還之。今軍旅未寧,王畿戶口十不一在,而諸祠寺寫經造像,焚幣埋玉,所以賞賚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歲巨萬計。陛下若以易芻粟,減貧民之賦,天下之福豈有量哉!”代宗嘉納。遷禮部侍郎。時宦者劉忠翼權震中外,涇原節度使馬璘為帝寵任,有所幹請,袞皆拒卻。
建中初年,楊炎當了宰相,起用他任福建觀察使。先前,福建人不知道學習,常袞去了,為他們設立學校,教他們寫文章,親自講學指導,對他們行客人和主人平等的禮節,一起參加遊覽和祭神的儀式,從此風俗有了較大改變,每年經鄉貢考試合格送京參加會試的人和內地各州相等。他任此職時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元載死,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文、崇文館大學士,與楊綰同執政。綰長厚通可,而袞苛細,以清儉自賢。帝內重綰而顓任之,禮遇信愛,袞弗及也,每所恨忌。會綰卒,袞始當國。
贈官為尚書左仆射。據說後來福建人每年春秋兩季把常袞的牌位放到官學接受祭祀。

先是,百官俸寡狹,議增給之。時韓滉使度支,與袞皆任情輕重。滉惡國子司業張參,袞惡太子少詹事趙槊,皆少給之。太子文學為洗馬副,袞姻家任文學者,其給乃在洗馬上。其騁私崇怨類此。故事,日出內廚食賜宰相家,可十人具,袞奏罷之。又將讓堂封,它宰相不從,乃止。政事堂北門,異時宰相過舍人院谘逮政事,至袞乃塞之,以示尊大。懲元載敗,窒賣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議格之,非文詞者皆擯不用,故世謂之“濌伯”,以其濌々無賢不肖之辨雲。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新唐書》

《新唐書》列傳
列傳·卷一 列傳·卷二 列傳·卷三 列傳·卷四 列傳·卷五 列傳·卷六 列傳·卷七 列傳·卷八 列傳·卷九 列傳·卷十 列傳·卷十一 列傳·卷十二 列傳·卷十三 列傳·卷十四 列傳·卷十五 列傳·卷十六 列傳·卷十七 列傳·卷十八 列傳·卷十九 列傳·卷二十 列傳·卷二十一 列傳·卷二十二 列傳·卷二十三 列傳·卷二十四 列傳·卷二十五 列傳·卷二十六 列傳·卷二十七 列傳·卷二十八 列傳·卷二十九 列傳·卷三十 列傳·卷三十一 列傳·卷三十二 列傳·卷三十三 列傳·卷三十四 列傳·卷三十五 列傳·卷三十六 列傳·卷三十七 列傳·卷三十八 列傳·卷三十九 列傳·卷四十 列傳·卷四十一 列傳·卷四十二 列傳·卷四十三 列傳·卷四十四 列傳·卷四十五 列傳·卷四十六 列傳·卷四十七 列傳·卷四十八 列傳·卷四十九 列傳·卷五十 列傳·卷五十一 列傳·卷五十二 列傳·卷五十三 列傳·卷五十四 列傳·卷五十五 列傳·卷五十六 列傳·卷五十七 列傳·卷五十八 列傳·卷五十九 列傳·卷六十 列傳·卷六十一 列傳·卷六十二 列傳·卷六十三 列傳·卷六十四 列傳·卷六十五 列傳·卷六十六 列傳·卷六十七 列傳·卷六十八 列傳·卷六十九 列傳·卷七十 列傳·卷七十一 列傳·卷七十二 列傳·卷七十三 列傳·卷七十四 列傳·卷七十五 列傳·卷七十六 列傳·卷七十七 列傳·卷七十八 列傳·卷七十九 列傳·卷八十 列傳·卷八十一 列傳·卷八十二 列傳·卷八十三 列傳·卷八十四 列傳·卷八十五 列傳·卷八十六 列傳·卷八十七 列傳·卷八十八 列傳·卷八十九 列傳·卷九十 列傳·卷九十一 列傳·卷九十二 列傳·卷九十三 列傳·卷九十四 列傳·卷九十五 列傳·卷九十六 列傳·卷九十七 列傳·卷九十八 列傳·卷九十九 列傳·卷一百 列傳·卷一百零一 列傳·卷一百零二 列傳·卷一百零三 列傳·卷一百零四 列傳·卷一百零五 列傳·卷一百零六 列傳·卷一百零七 列傳·卷一百零八 列傳·卷一百零九 列傳·卷一百一十 列傳·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卷一百一十六 列傳·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卷一百二十 列傳·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卷一百二十五 列傳·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卷一百三十 列傳·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卷一百三十九 列傳·卷一百四十 列傳·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卷一百四十二 列傳·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卷一百四十八 列傳·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卷一百五十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