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年代:清代2035   

《明儒學案》諸儒學案下 卷八 諸儒學案下·忠節鹿乾嶽先生善繼

鹿善繼字伯順,號乾嶽,北直定興人。萬曆癸醜進士。授戶部主事。遼左缺餉請帑,疏皆不行。會廣東解金花銀至,先生與司農議劄,納太食轉發遼左。而後上聞,上怒,降級調外任。先生因移疾去。金花銀者,國初以備各邊之緩急,俱解太倉,其後改解內府,宮中視為私錢矣。光廟禦極,複官。改兵部主事。司馬王象乾行邊,請用廢弁之以贓敗者,耿職方不覆,司馬又請旨,命司官不得違阻。先生寓書福清爭之,無以奪也。高陽以閣臣督師,先生轉員外郎中,皆在幕府。高陽解兵柄,先生亦罷歸。家居四年。崇禎初,起為尚寶司卿,陞太常寺少卿,未三載,複請告。九年七月,先生堅守定興,城破死之。贈大理寺卿,諡忠節。

先生讀《傳習錄》,而覺此心之無隔礙也。故人問其何所授受,曰:“即謂得之於陽明可也。”先生與孫奇逢為友,定交楊忠湣祠下,皆慨然有殺身不悔之誌。嚐寄周忠介詩雲:“寰中第二非吾事,好向椒山句裏尋。”首善書院之會,先生將入,聞其相戒不言朝政,不談職掌,曰:“離職掌言學,則學為無用之物,聖賢為無用之人矣。”遂不往。先生之學,頗近東林諸子,一無攙和夾雜,其斯謂之狂狷與?

論學語

吾輩讀有字的書,卻要識沒字的理,理豈在語言文字哉?隻就此日此時此事,求一個此心過的去,便是理也。仁義忠孝,名色萬千,皆隨所在而強為指稱也,奈何執指稱者求理乎?指稱種種,原為人覿麵相違,不得不隨在指點,求以省悟,而人複就指點處成執滯,談玄說妙,較量一字之間,何啻千裏!

此理不是人做作的,天生萬物,而人得其生物者以為生,四海一天,萬裏一天,人心與天並大,隻就乍見孺子一端推之,上下四方,往古來今,觸無不覺,叩無不應,偌大宇宙,都呼吸一氣之中,故宇宙中物皆性中物,宇宙內事皆分內事也。《大學》之明德,《中庸》之性,《論語》之仁,皆是物也,乃合下生成本來麵目也。

此理不是涉懸空的,子臣弟友,是他著落。故學以為己也,而說個己,就在人上;學以盡心也,而說個心,就在事上。此知仁與莊蒞不得分也,修己與治人不得分也,博文與約禮不得分也,文章與性道不得分也。不然,日新顧諟,成湯且為拈禪矣。

天地萬殊,總是一本,要識得把柄,才好下手。而形與性分不得,仁與人分不得,忠恕一貫原非借言,敦化川流豈容分指?學須是莫知,下學上達分不得。教何嚐有隱?文章性道分不得。看來為學隻在當下,學術事功亦分不得也。

從來文人概稱學者,識得孔子之意,誦詩則乍歌乍哭,欲鼓欲舞,詩亦是學。讀史則其事若親,其人若生,史亦是學。屬辭則行乎其所當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文亦是學。總之,天地萬物皆此生意,生意在我,法象俱靈,吟風弄月,從容自得,孔、顏樂處,意在斯乎!

禮樂不是鍾鼓玉帛,儀節不是聲容製度,全在日用間應事接物上,討求應節。其當然而然,極其中的去處,叫做禮;其自然而然,極其和的去處,叫做樂。兩個字,又卻是一個理,未有不合禮而得成樂,不合樂而得成禮者,細體之自見。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明儒學案》

《明儒學案》江右王門學案
卷一 江右王門學案·文莊鄒東廓先生守益 卷二 江右王門學案·文莊歐陽南野先生德 卷三 江右王門學案·貞襄聶雙江先生豹 卷四 江右王門學案·文恭羅念菴先生洪先 卷五 江右王門學案·處士劉兩峰先生文敏 卷六 江右王門學案·同知劉師泉先生邦采 卷七 江右王門學案·禦史劉三五先生陽 卷八 江右王門學案·縣令劉梅源先生曉 卷九 江右王門學案·員外劉晴川先生魁 卷十 江右王門學案·主事黃洛村先生弘綱 卷十一 江右王門學案·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 卷十二 江右王門學案·郎中陳明水先生九川 卷十三 江右王門學案·大常魏水洲先生良弼 卷十四 江右王門學案·解元魏師伊先生良政 卷十五 江右王門學案·處士魏藥湖先生良器 卷十六 江右王門學案·太常王塘南先生時槐 卷十七 江右王門學案·文潔鄧定宇先生以讚 卷十八 江右王門學案·參政陳蒙山先生嘉謨 卷十九 江右王門學案·徵君劉瀘瀟先生元卿 卷二十 江右王門學案·督學萬思默先生廷言 卷二十一 江右王門學案·憲使胡廬山先生直 卷二十二 江右王門學案·忠介鄒南臬先生元標 卷二十三 江右王門學案·給諫羅匡湖先生大紘 卷二十四 江右王門學案·中丞宋望之先生儀望 卷二十五 江右王門學案·徵君鄧潛穀先生元錫 卷二十六 江右王門學案·徵君章本清先生潢 卷二十七 江右王門學案·僉事馮慕岡先生應京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