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 作者:房玄齡年代:唐朝1497   

《晉書》帝紀 帝紀·第七章

成皇帝諱衍,字世根,明帝長子也。太寧三年三月戊辰,立為皇太子。閏月戊子,明帝崩。己醜,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增文武位二等,賜鰥寡孤老帛,人二匹,尊皇後庾氏為皇太後。秋九月癸卯,皇太後臨朝稱製。司徒王導錄尚書事,與中書令庾亮參輔朝政。以撫軍將軍、南頓王宗為驃騎將軍,領軍將軍、汝南王祐為衛將軍。辛醜,葬明帝於武平陵。冬十一月癸巳朔,日有蝕之。廣陵相曹渾有罪,下獄死。
成皇帝名司馬衍,字世根,是明帝司馬紹的長子。

鹹和元年春二月丁亥,大赦,改元,大酺五日,賜鰥寡孤老米,二人斛,京師百裏內複一年。夏四月,石勒遣其將石生寇汝南,汝南人執內史祖濟以叛。甲子,尚書左仆射鄧攸卒。五月,大水。六月癸亥,使持節、散騎常侍、監淮北諸軍事、北中郎將、徐州刺史、泉陵公劉遐卒。癸酉,以車騎將軍郗鑒領徐州刺史,征虜將軍郭默為北中郎將、假節、監淮北諸軍。劉遐部曲將李龍、史迭奉遐子肇代遐位以距默,臨淮太守劉矯擊破之,斬龍,傳首京師。秋七月癸醜,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平南將軍、觀陽伯應詹卒。八月,以給事中、前將軍、丹陽尹溫嶠為平南將軍、假節、都督,江州刺史。九月,旱。李雄將張龍寇涪陵,執太守謝俊。冬十月,封魏武帝玄孫曹勵為陳留王,以紹魏。丙寅,衛將軍、汝南王祐薨。己巳,封皇弟嶽為吳王。車騎將軍、南頓王宗有罪,伏誅,貶其族為馬氏。免太宰、西陽王羕,降為弋陽縣王。庚辰,赦百裏內五歲以下刑。是月,劉曜將黃秀、帛成寇酂,平北將軍魏該帥眾奔襄陽。十一月壬子,大閱於南郊。改定王侯國秩,九分食一。石勒將石聰攻壽陽,不克,遂侵逡遒、阜陵。加司徒王導大司馬、假黃鉞、都督中外征討諸軍事以禦之。曆陽太守蘇峻遣其將韓晃討石聰,走之。時大旱,自六月不雨,至於是月。十二月,濟岷太守劉闓殺下邳內史夏侯嘉,叛降石勒。梁王翹薨。
太寧三年(325)三月初二,立為皇太子。閏八月二十五日,明帝駕崩。二十六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增加文武百官的爵位二等,賜給鰥寡孤老布帛,每人二匹,尊奉皇後庾氏為皇太後。九月初九,皇太後臨朝代行皇帝職權。

二年春正月,寧州秀才龐遺起義兵,攻李雄將任回、李謙等,雄遣其將羅恆、費黑救之。寧州刺史尹奉遣裨將姚嶽、硃提太守楊術援遺,戰於台登,嶽等敗績,術死之。三月,益州地震。夏四月,旱。己未,豫章地震。五月甲申朔,日有蝕之。丙戌,加豫州刺史祖約為鎮西將軍。戊子,京師大水。冬十月,劉曜使其子胤侵枹罕,遂略河南地。十一月,豫州刺史祖約、曆陽太守蘇峻等反。十二月辛亥,蘇峻使其將韓晃入姑孰,屠於湖。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庚申,京師戒嚴。假護軍將軍庾亮節為征討都督,以右衛將軍趙胤為冠軍將軍、曆陽太守,使與左將軍司馬流帥師距峻,戰於慈湖,流敗,死之。假驍騎將軍鍾雅節,帥舟軍,與趙胤為前鋒,以距峻。丙寅,徒封琅邪王昱為會稽王,吳王嶽為琅邪王。辛未,宣城內桓彝及峻戰於蕪湖,彝軍敗績。軍騎將軍郗鑒遣廣陵相劉矩帥師赴京師。
司徒王導錄尚書事,與中書令庾亮共同參輔朝政。任撫軍將軍、南頓王司馬宗為驃騎將軍,領軍將軍、汝南王司馬衛將軍。十一日,把明帝安葬在武平陵。十一月初一,有日蝕。廣陵相曹渾有罪,下獄而死。

三年春正月,平南將軍溫嶠帥師救京師,次於尋陽,遣督護王愆期、西陽太守鄧嶽、鄱陽太守紀睦為前鋒。征西大將軍陶侃遣督護龔登受嶠節度。鍾雅、趙胤等次慈湖,王愆期、鄧嶽等次直瀆。丁未,峻濟自橫江,登牛渚。二月庚戌,峻至於蔣山。假領軍將軍卞壼節,帥六軍,及峻戰於西陵,王師敗績。丙辰,峻攻青溪柵,因風縱火,王師又大敗。尚書令、領軍將軍卞壼,丹陽尹羊曼,黃門侍郎周導,廬江太守陶瞻並遇害,死者數千人。庾亮又敗於宣陽門內,遂攜其諸弟與郭默、趙胤奔尋陽。於是司徒王導、右光祿大夫陸曄、荀崧等衛帝於太極殿,太常孔愉守宗廟。賊乘勝麾戈接於帝座,突入太後後宮,左右侍人皆見掠奪。是時太官唯有燒餘米數石,以供禦膳。百姓號泣,響震都邑。丁巳,峻矯詔大赦,又以祖約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自為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吳郡太守庾冰奔於會稽。三月丙子,皇太後庾氏崩。夏四月,石勒攻宛,南陽太守王國叛,降於勒。壬申,葬明穆皇後於武平陵。五月乙未,峻逼遷天子於石頭,帝哀泣升車,宮中慟哭。峻以倉屋為宮,遣管商、張瑾、弘徽寇晉陵,韓晃寇義興。吳興太守虞潭與庚冰、王舒等起義兵於三吳。丙午,征西大將軍陶侃、平南將軍溫嶠、護軍將軍庾亮、平北將軍魏該舟軍四萬,次於蔡洲。六月,韓晃攻宣城,內史桓彝力戰,死之。壬辰,平北將軍、雍州刺史魏該卒於師。廬江太守毛寶攻賊合肥戍,拔之。秋七月,祖約為石勒將石聰所攻,眾潰,奔於曆陽。石勒將石季龍攻劉曜於蒲阪。八月,曜及石季龍戰於高候,季龍敗績,曜遂圍石生於洛陽。九月戊申,司徒王導奔於白石。庚午,陶侃使督護楊謙攻峻於石頭。溫嶠、庾亮陣於白石,竟陵太守李陽距賊南偏。峻輕騎出戰,墜馬,斬之,眾遂大潰。賊黨複立峻弟逸為帥。前交州刺史張璉據始興反,進攻廣州,鎮南司馬曾勰等擊破之。冬十月,李雄將張龍寇涪陵,太守趙弼沒於賊。十二月乙未,石勒敗劉曜於洛陽,獲之。是歲,石勒將石季龍攻氐帥蒲洪於隴山,降之。
鹹和元年(326)春二月二十七,大赦天下,改用新年號,大宴飲五天,賜給鰥寡孤老米穀,每人二斛,京師百裏以內免除一年的徭役賦稅。四月,石勒派其將領石生侵犯汝南,汝南人抓住內史祖濟叛亂。初五,尚書左仆射鄧攸死。五月,發大水。六月初五日,使持節、散騎常侍、監淮北諸軍事、北中郎將、徐州刺史、泉陵公劉遐死。十五日,以車騎將軍郗鑒領徐州刺史,征虜將軍郭默為北中郎將、假節、監淮北諸軍。劉遐的部曲將李龍、史迭擁戴劉遐的兒子劉肇代替劉遐職位,以此抗拒郭默,臨淮太守劉矯擊敗了他們,將李龍斬首,把首級傳到京城。七月二十五,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平南將軍、觀陽縣侯應詹死。八月,以給事中、前將軍、丹揚尹溫嶠為平南將軍、假節、都督,任江州刺史。九月,大旱。李雄的將領張龍侵擾涪陵,捉住了太守謝俊。十月,封魏武帝的玄孫曹勱為陳留王,以承繼魏國。初十,衛將軍、汝南王司馬..死。十三日,封皇弟司馬嶽為吳王。車騎將軍、南頓王司馬宗有罪,伏法被誅,貶其家族為馬氏。罷免太宰、西陽王司馬..,貶為弋陽縣王。二十四,大赦京師百裏以內判五年以下徒刑之人。這個月,劉曜的將領黃秀、帛成侵犯讚阝地,平北將軍魏該率領眾人奔往襄陽。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南郊大閱兵。改定王侯的封國爵秩,規定每九分抽一分賦稅。石勒的將領石聰進攻壽陽,沒攻下,於是侵擾逡遒、阜陵,加封司徒王導為大司馬、假黃鉞、都督中外征討諸軍事以抵禦他。曆陽太守蘇峻派遣其將領韓晃討伐石聰,把他趕走了。當時天下大旱,從六月不下雨,直到這個月。十二月,濟磚太守劉..殺了下邳內史夏侯嘉,反叛並投降了石勒。梁王司馬翹死。

四年春正月,帝在石頭,賊將匡術以苑城歸順,百官赴焉。侍中鍾雅、右衛將軍劉超謀奉帝出,為賊所害。戊辰,冠軍將軍趙胤遣將甘苗討祖約於曆陽,敗之,約奔於石勒,其將牽騰帥眾降。峻子碩攻台城,又焚太極東堂、秘閣,皆盡。城中大饑,米鬥萬錢。二月,大雨霖。丙戌,諸軍攻石頭。李陽與蘇逸戰於柤浦,陽軍敗。建威長史滕含以銳卒擊之,逸等大敗。含奉帝禦於溫嶠舟,群臣頓首號泣請罪。弋陽王羕有罪,伏誅。丁亥,大赦。時兵火之後,宮闕灰燼,以建平園為宮。甲午,蘇逸以萬餘人自延陵湖將入吳興。乙未,將軍王允之及逸戰於溧陽,獲之。壬寅,以湘州並荊州。劉曜太子毗與其大司馬劉胤帥百官奔於上邽,關中大亂。三月壬子,以征西大將軍陶侃為太尉,封長沙郡公;車騎將軍郗鑒為司空,封南昌縣公;平南將軍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始安郡公。其餘封拜各有差。庚午,以右光祿大夫陸曄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複封高密王紘為彭城王。以護軍將軍庾亮為平西將軍、都督揚州之宣城江西諸軍事、假節,領豫州刺史,鎮蕪湖。夏四月乙未,驃騎將軍、始安公溫嶠卒。秋七月,有星孛於西北。會稽、吳興、宣城、丹陽大水。詔複遭賊郡縣租稅三年。八月,利曜將劉胤等帥眾侵石生,次於雍。九月,石勒將石季龍擊胤,斬之,進屠上邽,盡滅劉氏,坑其黨三千餘人。冬十月,廬山崩。十二月壬辰,右將軍郭默害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劉胤,太尉陶侃帥眾討默。是歲,天裂西北。
鹹和二年正月,寧州秀才龐遺興起義兵,進攻李雄的將領任回、李謙等人,李雄派他的將領羅恒、費黑救援。寧州刺史尹奉派手下副將姚嶽、朱提的太守楊術援助龐遺,在台登作戰,姚嶽等戰敗,楊術戰死。三月,益州地震。四月,大旱。初五,豫章地震。五月初一,有日蝕。初三,加封豫州刺史祖約為鎮西將軍。初五,京師發大水。十月,劉曜派他的兒子劉胤侵犯木包罕,於是攻占黃河以南地區。十一月,豫州刺史祖約、曆陽太守蘇峻等反叛。十二月初一,蘇峻派他的將領進入姑孰,在於湖屠殺。初二,彭城王司馬雄、章武王司馬休叛亂,投奔蘇峻。初十,京師戒嚴。任護軍將軍庾亮假節為征討都督,以右衛將軍趙胤為冠軍將軍、曆陽太守,讓他們與左將軍司馬流一起率兵抵禦蘇峻,在慈湖交戰,司馬流戰敗而死。任驍騎將軍鍾雅假節,率領水軍,與趙胤為前鋒,以抵禦蘇峻。十六日,徙封琅王牙王司馬昱為會稽王,吳王司馬嶽為琅王牙王。二十一日,宣城內史桓彝與蘇峻在蕪湖作戰,桓彝的軍隊大敗。車騎將軍郗鑒派廣陵相劉矩率兵奔赴京師。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癸亥,詔除諸將任子。二月,以尚書陸玩為尚書左仆射,孔愉為右仆射。夏五月,旱,且饑疫。乙卯,太尉陶侃擒郭默於尋陽,斬之。石勒將劉徵寇南沙,都尉許儒遇害,進入海虞。六月癸巳,初稅田,畝三升。秋八月,石勒僭即皇帝位,使其將郭敬寇襄陽。南中郎將周撫退歸武昌,中州流人悉降於勒。郭敬遂寇襄陽,屯於樊城。九月,造新宮,始繕苑城。甲辰,徒樂成王欽為河間王,封彭城王紘子浚為高密王。冬十月丁醜,幸司徒王導第,置酒大會。李雄將李壽寇巴東、建平,監軍毌丘奧、太守楊謙退歸宜都。十二月,張駿稱臣於石勒。
鹹和三年正月,平南將軍溫嶠率兵救援京師,駐紮在尋陽,派遣督護王愆期、西陽太守鄧嶽、鄱陽太守紀睦為前鋒。征西大將軍陶侃派督護龔登接受溫嶠節度轄製。鍾雅、趙胤等駐紮在慈湖,王愆期、鄧嶽等駐紮在直瀆。二十八日,蘇峻從橫江過渡,登上牛渚。二月初一,蘇峻到達蔣山。朝廷任領軍將軍、汝南王司馬祐為衛將軍卞壺假節,率領六軍,與蘇峻在西陵交戰,王師大敗。初七,蘇峻攻打青溪柵,趁風放火,王師又大敗。尚書令、領軍將軍卞壺,丹陽尹羊曼,黃門侍郎周導,廬江太守陶瞻都遇害,死了幾千人。庾亮又在宣陽門內失敗,便攜帶他的弟弟以及郭默、趙胤逃奔尋陽。於是司徒王導、右光祿大夫陸曄、荀崧等人在太極殿護衛天子,太守孔愉守護宗廟。蘇峻等賊眾乘勝揮戈接近帝宮,衝入太後的後宮,左右侍從都被掠奪。這時太官隻有用剩餘的幾石米穀燒飯以供禦膳。百姓號啕大哭,聲響震動都邑。初八,蘇峻假詔大赦天下,又以祖約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自任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吳郡太守庾冰逃奔到會稽。三月二十二,皇太後庾氏駕崩。四月,石勒進攻宛地,南陽太守王國反叛,投降石勒。二十四日,把明穆皇後葬在武平陵。五月十八,蘇峻威逼天子遷往石頭城,天子悲哀哭泣著上車,宮中慟哭。蘇峻以倉屋為王宮,派管商、張健、弘徽侵犯晉陵,韓晃侵犯義興。吳興太守虞譚與庾冰、王舒等在三吳發起義兵。二十九日,征西大將軍陶侃、平南將軍溫嶠、護軍將軍庾亮、平北將軍魏該率水軍四萬,駐紮在蔡州。六月,韓晃進攻宣城,內史桓彝奮力作戰而死。十五日,平北將軍、雍州刺史魏該死在軍中。廬江太守毛寶進攻戍守合肥之賊,攻占了合肥。七月,祖約被石勒將領石聰攻擊,兵眾潰散,逃到曆陽。石勒的將領石季龍在蒲阪進攻劉曜。八月,劉曜與石季龍在高侯作戰,石季龍大敗,劉曜於是把石生圍困在洛陽。九月初三,司徒王導逃到白石。二十五日,陶侃讓督護楊謙進攻據守石頭城的蘇峻。溫嶠、庾亮在白石列陣,竟陵太守李陽抵禦賊兵南邊的偏師。蘇峻率輕騎出戰,墜下馬來,被斬首,於是其眾潰散。賊黨又立蘇峻的弟弟蘇逸為主率。先前的交州刺史張璉占據始興反叛,進攻廣州,鎮南司馬曾勰等擊敗了他。十月,李雄的將領張龍進犯涪陵,太守趙弼為賊所殺。十二月二十一日,石勒在洛陽擊敗劉曜,活捉了他。這一年,石勒的將領石季龍在隴山進攻氐族主帥蒲洪,蒲洪投降。

六年春正月癸巳,劉徵複寇婁縣,遂掠武進。乙未,進司空郗鑒都督吳國諸軍事。戊午,以運漕不繼,發王公已下千餘丁,各運米六斛。二月己醜,以幽州刺史、大單於段遼為驃騎將軍。三月壬戌朔,日有蝕之。癸未,詔舉賢良直言之士。夏四月,旱。六月丙申,複故河間王顒爵位,封彭城王植子融為樂成王,章武王混子珍為章武王。秋七月,李雄將李壽侵陰平,武都氐帥楊難敵降之。八月庚子,以左仆射陸玩為尚書令。
鹹和四年正月,天子在石頭城,賊將匡術獻苑城投降,百官奔到那裏。侍中鍾雅、右衛將軍劉超謀劃奉天子出城,被賊殺害。二十五日,冠軍將軍趙胤派遣甘苗到曆陽征討祖約,擊敗祖約,祖約投奔石勒,他的將領牽騰率眾投降。蘇峻的兒子蘇碩進攻台城,又焚燒太極殿東堂、秘閣,都化為灰燼。城中大饑,一鬥米值萬錢。二月,天降大雨。十三日,各路大軍進攻石頭。李陽與蘇逸在木且蒲交戰,李陽兵敗。建威長史滕含率精兵進攻,蘇逸等人大敗。滕含護衛天子到溫嶠的船上,群臣叩頭,痛哭流涕地請罪。弋陽王司馬..有罪,伏法被殺。十四日,大赦天下。時值兵火之後,宮闕已成灰燼,便以建平園為宮。二十一日,蘇逸率一萬多人從延陵湖將要進入吳興。二十二日,將軍王允之與蘇逸在溧陽交戰,活捉了他。二十九日,把湘州並到荊州。劉曜的太子劉熙與大司馬劉胤率百官逃到上圭阝,於是關中大亂。三月初十,任征西大將軍陶侃為太尉,封為長沙郡公;車騎將軍郗鑒為司空,封為南昌縣公;平南將軍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為始安郡公。其餘百官封爵拜官各有差等。十六日,任右光祿大夫陸曄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又封高密王司馬..為彭城王。任護軍將軍庾亮為平西將軍,都督揚州的宣城長江以西諸軍事、假節,領豫州刺史,鎮守蕪湖。四月二十三日,驃騎將軍、始安公溫嶠病死。七月,彗星在西北出現。會稽、吳興、宣城、丹揚發大水。詔書免除遭到賊兵侵擾的各郡縣三年租稅。八月,劉曜的將領劉胤等率眾侵擾石生,駐紮在雍。九月,石勒的將領石季龍攻擊劉胤,殺了他,進而屠殺上圭阝,盡滅劉氏之族,坑殺其同黨三千多人。十月,廬山崩塌。十二月二十四日,右將軍郭默殺害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劉胤,太尉陶侃率兵征討郭默。這一年,西北邊的天空破裂。

七年春正月辛未,大赦。三月,西中郎將趙胤、司徒中郎匡術攻石勒馬頭塢,克之。勒將韓雍寇南沙及海虞。夏四月,勒將郭敬陷襄陽。五月,大水。秋七月丙辰,詔諸養獸之屬,損費者多,一切除之。太尉陶侃遣子平西參軍斌與南中郎將桓宣攻石勒將郭敬,破之,克樊城。竟陵太守李陽拔新野、襄陽,因而戍之。冬十一月壬子朔,進太尉陶侃為大將軍。詔舉賢良。十二月庚戌,帝遷於新宮。
鹹和五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二十五日,下詔讓諸將子弟因父兄功績可保任官職。二月,任尚書陸玩為尚書左仆射,孔愉為右仆射。五月,大旱,外加饑荒瘟疫。十九日,太尉陶侃在尋陽捉住郭默斬首。石勒的將領劉征侵犯南沙,都尉許儒被害,劉征進入海虞。六月二十八日,開始抽田稅,每畝收三升。八月,石勒僭位為皇帝,使其將領郭敬進犯襄陽。南中郎將周撫退歸武昌,中州流散之人全部投降石勒。郭敬於是毀襄陽,屯紮在樊城。九月,建造新宮,開始修整苑城。初十,改封樂成王司馬欽為河間王,封彭城王司馬..的兒子司馬俊為高密王。十月十四日,天子來到司徒王導府第,設酒宴大會臣僚。李雄的將領李壽侵犯巴東、建平,監軍毋丘奧、太守楊謙退歸宜都。十二月,張駿向石勒稱臣。

八年春正月辛亥朔,詔曰:“昔犬賊縱暴,宮室焚蕩,元惡雖翦,未暇營築。有司屢陳,朝會逼狹,遂作斯宮,子來之勞,不日而成。既獲臨禦,大饗群後,九賓充誕,百官象物。知君子勤禮,小人盡力矣。思蠲密綱,鹹同斯惠,其赦五歲刑以下。”令諸郡舉力人能舉千五百斤以上者。丙寅,李雄將李壽陷寧州,刺史尹奉及建寧太守霍彪並降之。癸酉,以張駿為鎮西大將軍。丙子,石勒遣使致賂,詔焚之。夏四月,詔封故新蔡王弼弟邈為新蔡王。以束帛征處士尋陽翟湯、會稽虞喜。五月,有星隕於肥鄉。麒麟、騶虞見於遼東。乙未,車騎將軍、遼東公慕容廆卒,子皝嗣位。六月甲辰,撫軍將軍王舒卒。秋七月戊辰,石勒死,子弘嗣偽位,其將石聰以譙來降。冬十月,石弘將石生起兵於關中,稱秦州刺史,遣使來降。石弘將石季龍攻石朗於洛陽,因進擊石生,俱滅之。十二月,石生故部將郭權遣使請降。
鹹和六年正月初一,劉徵又進犯婁縣,並掠奪武進。初三,晉升司空郗鑒都督吳國諸軍事。二十六日,因漕運接繼不上,派王公以下千餘家丁,各運六斛米。閏正月二十七日,任幽州刺史,大單於段遼為驃騎將軍。三月初一,有日蝕出現。二十二日,下詔要求舉薦賢良直言之士。四月,大旱。六月初七,恢複故河間王司馬..的爵位。封章武王司馬混的兒子司馬珍為章武王。七月,李雄的將領李壽侵犯陰平,武都氐族主帥楊難敵向他投降了。八月十二日,任左仆射陸玩為尚書令。鹹和七年正月十五,大赦天下。三月,西中郎將趙胤、司徒中郎匡術攻克了石勒的馬頭塢。石勒的將領韓雍侵犯南沙和海虞。四月,石勒的將領郭敬攻陷襄陽。五月,發大水。七月初三,詔令各種養禽獸之類,多有耗費,一律廢除。太尉陶侃派遣他的兒子平西參軍陶斌與南中郎將桓宣進攻石勒的將領郭敬,大破敵軍,攻克樊城。竟陵太守李陽攻下新野、襄陽,於是戍守在那裏。十一月初一,晉封太尉陶侃為大將軍。下詔舉薦賢良。十二月二十九日,天子遷到新宮。

九年春正月,隕石於涼州二。以郭權為鎮西將軍、雍州刺史。二月丁卯,加鎮西大將軍張駿為大將軍。三月丁酉,會稽地震。夏四月,石弘將石季龍使石斌攻郭權於郿,陷之。六月,李雄死,其兄子班嗣偽位。乙卯,太尉、長沙公陶侃薨。大旱,詔太官撤膳;省刑,恤孤寡,貶費節用。辛末,加平西將軍庾亮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秋八月,大雩。自五月不雨,至於是月。九月戊寅,散騎常侍,衛將軍、江陵公陸曄卒。冬十月,李雄子期弑李班而自立,班弟玝與其將焦會、羅凱等並來降。十一月,石季龍弑石弘,自立為天王。十二月丁卯,以東海王衝為車騎將軍,琅邪王嶽為驃騎將軍。蘭陵人硃縱斬石季龍將郭祥,以彭城來降。
鹹和八年正月初一,帝詔說:“從前賊寇放縱暴虐,宮室被焚毀,元凶雖已翦除,但還來不及營建。有司屢次陳奏朝會地方狹窄,於是建造了這座宮殿,臣民竭力效忠,不久就落成。既已遷居,大宴群臣,九賓充盈宮庭,百官如龍鳳靈物。因此知君子勤勉於禮,小人竭盡心力了。於是想捐除細密法網,共同享此德惠,赦免五年以下徒刑的罪人。”命令各郡推舉能舉起一千五百斤以上的大力士。十六日,李雄的將領李壽攻陷寧州,刺史尹奉與建寧太守霍彪一並投降。二十三日,任張駿為鎮西大將軍。二十六日,石勒派使者送來貨物,詔令將它焚燒掉。四月,下詔封已故新蔡王司馬弼的弟弟司馬邈為新蔡王。用束帛之禮征召尋陽的翟湯、會稽的虞喜兩個處士。五月,有星在肥鄉隕落。麒麟、騶虞在遼東出現。初三,車騎將軍、遼東公慕容磒死,其子慕容皇光繼位。六月二十六日,撫軍將軍王舒死。七月二十一日,石勒死,兒子石弘繼偽職之位,他的將領石聰獻譙投降。十月,石弘的將領石生在關中起兵,稱為秦州刺史,派使來投降。石弘的將領石季龍在洛陽進攻石朗,趁機進攻石生,都被消滅。十二月,石生先前的部將郭權派使請求投降。

鹹康元年春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增文武位一等,大酺三日,賜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米,人五斛。二月甲子,帝親釋奠。揚州諸郡饑,遣使振給。三月乙酉,幸司徒府。夏四月癸卯,石季龍寇曆陽,加司徒王導大司馬、假黃鉞、都督征討諸軍事,以禦之。癸醜,帝觀兵於廣莫門,分命諸將,遣將軍劉仕救曆陽,平西將軍趙胤屯慈湖,龍驤將軍路永戍牛渚,建武將軍王允之戍蕪湖。司空郗鑒使廣陵相陳光帥眾衛京師,賊退向襄陽。戊午,解嚴。石季龍將石遇寇中廬,南中郎將王國退保襄陽。秋八月,長沙、武陵大水。束帛徵處士翟湯、郭翻。冬十月乙未朔,日有蝕之。是歲,大旱,會稽餘姚尤甚,米鬥五百價,人相賣。
鹹和九年正月,涼州落下兩顆隕石。任郭權為鎮西將軍、秦州刺史。二月二十三日,加封鎮西大將軍張駿為大將軍。三月二十四日,會稽地震。四月,石弘的將領石季龍派石斌攻打..地的郭權,攻陷..地。六月,李雄死,他兄長的兒子李班繼承偽位。十三日,太尉、長沙公陶侃死。天下大旱,詔令太官減少禦膳,省刑法,恤孤寡,節儉費用。二十九日,加封平西將軍庾亮都督江、荊、益、梁、雍等六州諸軍事。八月,大行求雨之祭。從五月不下雨直到這個月。九月初八,散騎常侍、衛將軍、江陵公陸曄死。十月,李雄的兒子李期殺掉李班而自立,李班的弟弟李王午與他的將領焦噲、羅凱等都來投降。十一月,石季龍殺死石弘,自立為天王。十二月二十八日,任東海王司馬衝為車騎將軍,琅王牙王司馬嶽為驃騎將軍。蘭陵人朱縱把石季龍的將領郭祥斬首,率彭城前來投降。

二年春正月辛巳,彗星見於奎。以吳國內史虞潭為衛將軍。二月,算軍用稅米,空懸五十餘萬石,尚書謝褒巳下免官。辛亥,立皇後杜氏,大赦,增文武位一等。庚申,高句驪遣使貢方物。三月,旱,詔太官減膳,免所旱郡縣繇役。戊寅,大雩。夏四月丁巳,皇後見於太廟。雨雹。秋七月,揚州會稽饑,開倉振給。冬十月,廣州刺史鄧嶽遣督護王隨擊夜郎,新昌太守陶協擊興古,並克之。詔曰:“曆觀先代,莫不褒崇明祀,賓禮三恪。故杞宋啟土,光於周典;宗姬侯衛,垂美漢冊。自頃喪亂,庶邦殄悴,周漢之後,絕而莫繼。其祥求衛公、山陽公近屬,有履行修明,可以繼承其祀者,依舊典施行。”新作硃雀浮桁。十一月,遣建威將軍司馬勳安集漢中,為李期將李壽所敗。
鹹康元年(335)正月初一,天子加冠,大赦天下,改變年號,文武百官增位一等,大宴飲三天,賜給鰥寡孤獨不能養活自己的人米穀,每人五斛。二月二十六日,天子親自設爵於神前祭祀。揚州各郡大饑,派使者賑給。三月十七日,天子駕幸司徒府。四月初六,石季龍侵犯曆陽,加封司徒王導為大司馬、假黃鉞、都督征討諸軍事,以此抵禦敵軍。十六日,天子在廣陽門前閱兵,分命諸將,派將軍劉仕救援曆陽,平西將軍趙胤駐紮慈湖,龍驤將軍路永戍守牛渚,建武將軍王允之戍守蕪湖。司空郗鑒派廣陵相陳光率眾保衛京師,賊兵撤退奔回襄陽。二十一日,解除戒嚴。石季龍的將領石遇侵犯中廬,南中郎將王國退兵保衛襄陽。八月,長沙、武陵發大水。用束帛禮征召處士翟湯和郭翻。十月初一,有日蝕。這一年,天大旱,會稽、餘姚特別厲害,一升米值五百錢,人們互相賣妻子兒女。

三年春正月辛卯,立太學。夏六月,旱。冬十一月丁卯,慕容皝自立為燕王。
鹹康二年正月十八,彗星在奎宿出現,任吳國內史虞潭為衛將軍。二月,計算軍隊使用的稅米,虧空五十餘萬石,尚書謝褒以下皆被免官。十九日,立杜氏為皇後,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增位一等。二十八日,高句驪派使臣進貢當地產物。三月,大旱,詔令太官減禦膳,免除受旱各郡縣的徭役。十六日,大行求雨之祭。四月二十六日,皇後在太廟拜見。下冰雹。七月,揚州、會稽大饑,官府開倉賑給。十月,廣州刺史鄧嶽派督護王隨攻擊夜郎,新昌太守陶協攻擊興古,都攻下來了。詔書說:“曆觀前代,沒有誰不褒揚推崇重大祭祀,禮遇前代三王朝的子孫。所以夏禹商紂的後代封為杞國、宋國,光耀於周朝典籍;周王室的後代封為衛侯,永垂漢朝史冊。近來因喪亂,眾邦困苦,周代、漢代的後代,滅絕而沒有人繼承。要詳細尋求衛公、山陽公的近屬,如有能履行節操修治明德,可以繼承宗祀的人,依照舊典施行。”在朱雀新建並船而成的浮橋。十一月,派建威將軍司馬勳安頓漢中,被李期的將領李壽擊敗。

四年春二月,石季龍帥眾七萬,擊段遼於遼西,遼奔於平崗。夏四月,李壽弑李期。僭即偽位,國號漢。石季龍為慕容皝所敗,癸醜,加皝征北大將軍。五月乙未,以司徒王導為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司空郗鑒為太尉,征西將軍庾亮為司空。六月,改司徒為丞相,以太傅王導為之。秋八月丙午,分寧州置安州。
鹹康三年正月初四,建立太學。六月,天旱。十月十四日,慕容皇光自立為燕王。

五年春正月辛醜,大赦。三月乙醜,廣州刺史鄧嶽伐蜀,建寧人孟彥執李壽將霍彪以降。夏四月辛未,征西將軍庾亮遣參軍趙鬆擊巴郡、江陽,獲石季龍將李閎、黃桓等。秋七月庚申,使持節、侍中、丞相、領揚州刺史、始興公王導薨。辛酉,以護軍將軍何充錄尚書事。八月壬午,複改丞相為司徒。辛酉,太尉、南昌公郗鑒薨。九月,石季龍將夔安、李農陷沔南,張貉陷邾城,因寇江夏、義陽,征虜將軍毛寶、西陽太守樊俊、義陽太守鄭進並死之。夔安等進圍石城,竟陵太守李陽距戰,破之,斬首五千餘級。安乃退,遂略漢東,擁七千餘家遷於幽冀。冬十二月丙戌,以驃騎將軍、琅邪王嶽為司徒。李壽將李奕寇巴東,守將勞揚戰敗,死之。
鹹康四年二月,石季龍率七萬兵眾,在遼西進攻段遼,段遼逃到平崗。四月,李壽殺了李期,僭號即偽位,立國號為漢。石季龍被慕容皇光擊敗,初三,加封慕容皇光為征北大將軍。五月十六日,任司徒王導為太傅,都督朝庭內外諸軍事,司空郗鑒為太尉,征西將軍庾亮為司空。六月,把司徒之職改為丞相,以太傅王導擔任。七月二十八日,從寧州劃分出安州。

六年春正月庚子,使持節、都督江豫益梁雍交廣七州諸軍事、司空、都亭侯庾亮薨。辛亥,以左光祿大夫陸玩為司空。二月,慕容皝及石季龍將石成戰於遼西,敗之,獻捷於京師。庚辰,有星孛於太微。三月丁卯,大赦。以車騎將軍、東海王衝為驃騎將軍。李壽陷丹川,守將孟彥、劉齊、李秋皆死之。秋七月乙卯,初依中興故事,朔望聽政於東堂。冬十月,林邑獻馴象。十一月癸卯,複琅邪,比漢豐沛。
鹹康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大赦天下。二月二十,廣州刺史鄧嶽討伐蜀地,建寧人孟彥捉住了李壽的將領霍彪來投降。四月二十七日,征西將軍庾亮派參軍趙鬆攻擊巴郡、江陽,俘虜石季龍的將領李閎、黃植等人。七月十八日,使持節、侍中、丞相、領揚州刺史、始興公王導死。十九日,任護軍將軍何充錄尚書事。八月初十,又將丞相改名為司徒。某日,南昌公郗鑒死。九月,石季龍的將領夔安、李農攻陷沔南,張貉攻陷邾城,趁勢侵犯江夏、義陽,征虜將軍毛寶、西陽太守樊俊、義陽太守鄭進都戰死。夔安等進而圍攻石城,竟陵太守李陽拒敵作戰,攻破敵軍,斬首五千餘級。夔安才撤退,於是侵略漢東,擄七千多家遷到幽州、冀州。十二月十六日,任驃騎將軍、琅王牙王司馬嶽為司徒。李壽的將領侵犯巴東,守將勞揚戰敗而死。

七年春二月甲子朔,日有蝕之,己卯,慕容皝遣使求假燕王章璽,許之。三月戊戌,杜皇後崩。夏四月丁卯。葬恭皇後於興平陵。實編戶,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秋八月辛酉,驃騎將軍、東海王衝薨。九月,罷太仆官。冬十二月癸酉,司空、興平伯陸玩薨。除樂府雜伎。罷安州。
鹹康六年正月初一,使持節、都督江、豫、益、梁、雍、交、廣七州諸軍事、司空、都亭侯庾亮死。十二日,任左光祿大夫陸玩為司空。二月,慕容皇光與石季龍的將領石成在遼西交戰,擊敗石成,向京師報捷。十一日,彗星出現在太微星座。三月二十九日,大赦天下。以車騎將軍、東海王司馬衝為驃騎將軍。李壽攻陷丹川,守將孟彥、劉齊、李秋都戰死。七月十八日,開始依照中興舊製,於初一、十五在東堂聽政。十月,林邑獻上馴服的大象。十一月初七,免除琅王牙郡賦稅徭役,與漢代的豐、沛二邑相同。

八年春正月己未朔,日有蝕之。乙醜,大赦。三月,初以武悼楊皇後配饗武帝廟。夏六月庚寅,帝不豫,詔曰:“朕以眇年,獲嗣洪緒,托於王公之上,於茲十有八年。未能闡融政道。翦除逋昆,夙夜戰兢,匪遑寧處。今遘疾殆不興,是用震悼於厥心。千齡眇眇,未堪艱難。司徒、琅邪王嶽,親則母弟,體則仁長,君人之風,允塞時望。肆爾王公卿士,其輔之!以祗奉祖宗明祀,協和內外,允執其中。嗚呼,敬之哉!無墜祖宗之顯命。”壬辰,引武陵王晞、會稽王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尚書令諸葛恢並受顧命。癸巳,帝崩於西堂,時年二十二,葬興平陵,廟號顯宗。
鹹康七年二月初一,有日蝕。十六日,慕容皇光派使要求代理燕王的印章玉璽,得到同意。三月初五,杜皇後死。四月初五,把恭皇後葬在興平陵。核實編戶人口,王公以下都實行僑居戶口編入所在郡縣並予以專門登記。八月初一,驃騎將軍、東海王司馬衝死。九月,罷免太仆官職。十二月十四,司空、興平伯爵陸玩死。廢樂府雜伎。廢除安州。

帝少而聰敏,有成人之量。南頓王宗之誅也,帝不之知,及蘇峻平,問庾亮曰:“常日白頭公何在?”亮對以謀反伏誅,帝泣謂亮曰:“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複若何?”亮懼,變色。庾懌嚐送酒於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與犬,犬斃,懼而表之。帝怒曰:“大舅已亂天下,小舅複欲爾邪?”懌聞,飲藥而死。然少為舅氏所製,不親庶政。及長,頗留心萬機,務在簡約,常欲於後園作射堂,計用四十金,以勞費乃止。雄武之度,雖有愧於前王;恭儉之德,足追蹤於住烈矣。
鹹康八年正月初一,有日蝕。初七,大赦天下。三月,開始以武悼楊皇後配享武帝廟。六月初五,天子身體不適,下詔說:“我從幼年時起繼承洪業,托身於王公之上,到今一十八年。未能開創和睦的政道,翦滅災禍,日夜戰戰兢兢,來不及安居。現在遭遇疾病恐不能康複,因此內心十分驚悸悲痛。千歲遙遠,不能忍受其艱難。司徒、琅王牙王司馬嶽,按親疏關係則是同母之弟,仁德長厚,有人君之風,盛享當時的聲望。你們各位王公卿士,要輔佐他!以供奉祖宗明祀,協和朝廷內外,言行符合中正之道。唉!要恭敬啊!不要毀墜祖宗的美好命令。”初六,引進武陵王司馬晞、會稽王司馬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尚書令諸葛恢一並接受遺命。初七,天子在西堂駕崩,享年二十二歲,葬在興平陵,廟號顯宗。

康皇帝諱嶽,字世同,成帝母弟也。鹹和元年封吳王,二年徙封琅邪王;九年拜散騎常侍,加驃騎將軍,鹹康五年遷侍中、司徒。八年六月庚寅,成帝不豫,詔以琅邪王為嗣。癸巳,成帝崩。甲午,即皇帝位,大赦。諸屯戍文武及二千石官長,不得輒離所局而來奔赴。己亥,封成帝子丕為琅邪王,奕為東海王。時帝諒陰不言,委政於庾冰、何充。秋七月丙辰,葬成皇帝於興平陵。帝親奉奠於西階,既發引,徒行至閶闔門,升素輿,至於陵所。己未,以中書令何充為驃騎將軍。八月辛醜,彭城王紘薨。以江州刺史王允之為衛將軍。九月,詔琅邪國及府史進位各有差。冬十月甲午,衛將軍王允之卒。十二月,增文武位二等。壬子,立皇後褚氏。
成帝年幼時聰明,有成人的器量。南頓王司馬宗伏誅時,成帝不知道,等蘇峻謀反平息之後,成帝問庾亮:“往日那個白頭公在哪裏?”庾亮回答因謀反被殺。成帝對庾亮哭著說:“舅舅說別人作賊,就把他殺了,別人如果說舅舅作賊,又該怎麼辦?”庾亮害怕得連臉都變了色。庾懌曾經給江州刺史王允之送酒,允之喂狗,狗被毒死,恐懼地上表奏明。成帝大怒道:“大舅已經禍亂天下,小舅又如此嗎?”庾懌聽說後飲藥而死。然而年少被舅舅限製,不能親理各種政事。等到年長後,很留心國家大事,力求簡約,曾經想在後園作一個射堂,計算要用四十金,因耗費財物而停止。成帝雄壯威武的器度,雖然比不上前代帝王;但恭敬節儉的美德,就足以追蹤前代英烈了。

建元元年春正月,改元,振恤鰥寡孤獨。三月,以中書監庾冰為車騎將軍。夏四月,益州刺史周撫、西陽太守曹據伐李壽,敗其將恆於江陽。五月,旱。六月壬午,又以束帛征處士尋陽翟湯、會稽虞喜。有司奏,成帝崩一周,請改素服,禦進膳如舊。壬寅,詔曰:“禮之降殺,因時而寢興,誠無常矣。至於君親相準,名教之重,莫之改也。權製之作,蓋出近代,雖曰適事,實弊薄之始。先王崇之,後世猶怠,而況因循,又從輕降,義弗可矣。”石季龍帥眾伐慕容皝,皝大敗之。秋七月,石季龍將戴開帥眾來降。丁巳,詔曰:“慕容皝摧殄羯寇,乃雲死沒八萬餘人,將是其天亡之始也。中原之事,宜加籌量。且戴開已帥部黨歸順,宜見慰勞。其遣使詣安西、驃騎,谘謀諸軍事。”以輔國將軍、琅邪內史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帥眾入臨淮,安西將軍庾翼為征討大都督,遷鎮襄陽。庚申,晉陵、吳郡災。八月,李壽死,子勢嗣偽位。石季龍使其將劉寧攻陷狄道。冬十月辛巳,以車騎將軍庾冰都督荊江司雍益梁六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以驃騎將軍何充為中書監、都督揚豫二州諸軍事、揚州刺史、錄尚書事,輔政。以琅邪內史桓溫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褚裒為衛將軍、領中書令。十一月己巳,大赦。十二月,石季龍侵張駿,駿使其將軍謝艾拒之,大戰於河西,季龍敗績。十二月,高句驪遣使朝獻。
康皇帝,名司馬嶽,字世同,是成帝的同母之弟。鹹和元年封為吳王,二年追封為琅邪王;九為為散騎常侍,加驃騎將軍;鹹康五年升任侍中、司徒。

二年春正月,張駿遣其將和驎、謝艾討南羌於闐和,大破之。二月,慕容皝及鮮卑帥宇文歸戰於昌黎,歸眾大敗,奔於漠北。四月,張駿將張瓘敗石季龍將王擢於三交城。秋八月丙子,進安西將軍庾翼為征西將軍。庚辰,持節、都督司雍梁三州諸軍事、梁州刺史、平北將軍、竟陵公桓宣卒。丁巳,以衛將軍褚裒為特進、都督徐兗二州諸軍事、兗州刺史,鎮金城。九月,巴東太守楊謙擊李勢將申陽,走之,獲其將樂高。丙申,立皇子聃為皇太子。戊戌,帝崩於式乾殿。時年二十三,葬崇平陵。
八年六月庚寅,成帝身體不適,頒詔以琅邪王為繼承人。癸已,成帝去世。甲午,康帝即位,大郝天下。在各地屯兵駐守的方武將領和地方郡守官長,不可擅離職守前來奔喪。已亥,封成帝這子司馬丕為琅邪王,馬馬奕為東海王。當時康帝正處居喪期間不能多言,委托庾冰、何充處理政務。秋七月丙辰,把成皇帝安葬在興平陵。康帝親自在西邊祭奠,靈車啟行後,康帝徒步至閶闔門,登上素色輿車,直到陵園。已未,以中書令何充為驃騎將軍。

初,成帝有疾,中書令庾冰自以舅氏當朝,權侔人主,恐異世之後,戚屬將疏,乃言國有強敵,宜立長君,遂以帝為嗣。製度年號,再興中朝,因改元曰建元。或謂冰曰:“郭璞讖雲‘立始之際丘山傾’,立者,建也;始者,元也;丘山,諱也。”冰瞿然,既而歎曰:“如有吉凶,豈改易所能救乎?”至是果驗雲。
八月辛醜,彭城王司馬紘去世。任江洲刺史王允之為衛將軍。九月,詔令琅邪國及府吏增進官位各有等級不同。冬十月甲午,衛將軍王允之去世。十二月,文官武將增位二等。壬子,立褚氏為皇後。

史臣曰:肆虐滔天,豈伊朝夕。若乃詳刑不怨,庶情猶仰,又可以見逆順之機焉。成帝因削弱之資,守江淮之地,政出渭陽,聲乖威服。凶徒既縱,神器阽危,京華元敖之資,宮室類鹹陽之火。桀犬吠堯。封狐嗣亂,方諸後羿,曷若斯之甚也。反我皇駕,不有晉文之師,係於苞桑,且賴陶公之力。古之侯服,不幸臣家,天子宣遊,則避宮北麵,聞諸遺策,用為恆範。顯宗於王導之門,斂衣前拜,豈魯公受玉之卑乎!帝亦克儉於躬,庶能激揚流弊者也。
建元元年春正月,改年號,振濟鰥寡孤獨。三月,任命中書監庾冰為車騎將軍。夏四月,益州刺史周撫、西陽太守曹據討伐李壽,在江陽打敗了李壽部將李恒。五月,天旱。六月壬午,又以束帛為禮微召處士尋陽人翟湯、會稽人虞喜。有關部門奏報,成帝去世已有一周,請改去素服,皇宮進膳如同往常。壬寅,詔稱:“禮儀的降減,因時而興,實無常規。至於君主遵守的準則,是正名實份的禮教核心,無人可以改變。權宜之製,大概出自近代,雖說適合,其實是輕視敗壞禮教的開端。先王尊崇的事,後世尚有懈怠,何況因循守舊,又從輕邊減,這是在義理上所不允許的。”石季龍帶領士兵進攻慕容皝,幕容皝打敗了他們。

讚曰:惟皇夙表,餘舅為毗。勤於致寇,拙於行師。火及君屋,兵纏帝帷。石頭之駕,海內含悲。康後天資,居哀禮縟。墜典方興,降齡奚促。
秋七月,石季龍部將戴開帥眾來降。丁巳,頒詔:“慕容皝摧毀羯寇,稱死者有八萬餘人,這大概是上天滅亡期族的始兆。中原之事,應多加籌劃。再者戴開帶領部下歸順,見受到慰勞。請派人到安西將軍、驃騎將軍處,商議諸軍事。”以輔國將軍、琅邪內史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率領士眾進入臨淮,安西將軍庾翼任征討大都督,移守襄陽。庚申,晉陵、吳郡災荒。八月,李壽死了,其子李勢繼承其位。石季龍派部將劉寧攻陷狄道。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晉書》

《晉書》列傳
列傳·第一章 列傳·第二章 列傳·第三章 列傳·第四章 列傳·第五章 列傳·第六章 列傳·第七章 列傳·第八章 列傳·第九章 列傳·第十章 列傳·第十一章 列傳·第十二章 列傳·第十三章 列傳·第十四章 列傳·第十五章 列傳·第十六章 列傳·第十七章 列傳·第十八章 列傳·第十九章 列傳·第二十章 列傳·第二十一章 列傳·第二十二章 列傳·第二十三章 列傳·第二十四章 列傳·第二十五章 列傳·第二十六章 列傳·第二十七章 列傳·第二十八章 列傳·第二十九章 列傳·第三十章 列傳·第三十一章 列傳·第三十二章 列傳·第三十三章 列傳·第三十四章 列傳·第三十五章 列傳·第三十六章 列傳·第三十七章 列傳·第三十八章 列傳·第三十九章 列傳·第四十章 列傳·第四十一章 列傳·第四十二章 列傳·第四十三章 列傳·第四十四章 列傳·第四十五章 列傳·第四十六章 列傳·第四十七章 列傳·第四十八章 列傳·第四十九章 列傳·第五十章 列傳·第五十一章 列傳·第五十二章 列傳·第五十三章 列傳·第五十四章 列傳·第五十五章 列傳·第五十六章 列傳·第五十七章 列傳·第五十八章 列傳·第五十九章 列傳·第六十章 列傳·第六十一章 列傳·第六十二章 列傳·第六十三章 列傳·第六十四章 列傳·第六十五章 列傳·第六十六章 列傳·第六十七章 列傳·第六十八章 列傳·第六十九章 列傳·第七十章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