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作者:宋濂年代:明朝1694   

《元史》列傳 列傳·卷三

◎後妃二
裕宗徽仁裕聖皇後,名伯藍也怯赤,又名闊闊真,姓弘吉剌氏,生順宗、成宗。

睿宗顯懿莊聖皇後,名唆魯和帖尼,怯烈氏,生子憲宗、世祖,相繼為帝。至元二年,追上尊諡莊聖皇後,升祔睿宗廟。至大二年十二月,加諡顯懿莊聖皇後。三年十月,又上玉冊,其文曰:“祖功宗德,稱誄於天。內則閫儀,受成於廟。行之大者名必顯,恩之隆者報則豐。上以增佐定之光,下以伸遹追之孝。欽惟莊聖皇後,英明溥博,聖善柔嘉。尊儷景襄,陰教純被。逮事光獻,婦職勤修。勳聿著於承天,祥兩占於夢日。跡聖緒洪源之有漸,知深仁厚澤之無垠。玄符肇自塗山,顧前徽之未稱;蒼籙興於文母,豈後嗣之能忘。是用參考彝經,丕揚景鑠。敷繹寶慈之誼,形容青史之規。謹遣攝太尉某奉玉冊玉寶,加上尊諡曰顯懿莊聖皇後。伏惟睿靈,昭垂鑒格。禮嚴閟宮,樂歌夷則。億萬斯年,承休無斁。”
闊闊真入宮之前,有天世祖外出打獵,途中口渴,至一帳篷內,見一女子正在梳理駝絨。世祖隨從在帳篷內尋找馬奶,該女子說:“馬奶倒是有,隻是父母和諸兄都不在家,我是個女子,不敢做主給你們。”世祖聞言正要離去,該女子又說:“我一人在此,由你們自來自去,於理不合。我父母不久即回,你們等一會兒吧。”不久,父母回帳,取馬奶給世祖。世祖走後歎息道“:有這樣懂事的姑娘做媳婦,真是件大好的事!”後來朝臣們商議為太子選妃,提名了好些姑娘,世祖都不同意。有個老臣記得世祖打獵遇到的那位女子,還未出嫁,告訴了世祖,世祖大喜,納為太子妃。

裕宗徽仁裕聖皇後伯藍也怯赤,一名闊闊真,弘吉剌氏,生順宗、成宗。先是世祖出田獵,道渴,至一帳房,見一女子緝駝茸,世祖從覓馬湩。女子曰:“馬湩有之,但我父母諸兄皆不在,我女子難以與汝。”世祖欲去之。女子又曰:“我獨居此,汝自來自去,於理不宜。我父母即歸,姑待之。”須臾果歸。出馬湩飲世祖。世祖既去,歎息曰:“得此等女子為人家婦,豈不美耶!”後與諸臣謀擇太子妃,世祖俱不允。有一老臣嚐知向者之言,知其未許嫁,言於世祖。世祖大喜,納為太子妃。後性孝謹,善事中宮,世祖每稱之為賢德媳婦。侍昭睿順聖皇後,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麵擦,令柔軟以進。一日,裕宗有病,世祖往視,見床上設織金臥褥。世祖慍而語之曰:“我嚐以汝為賢,何乃若此耶?”後跪答曰:“常時不曾敢用,今為太子病,恐有濕氣,因用之。”即時徹去。
闊闊真性情孝順,言行謹慎,善於服侍皇後,世祖常誇她是個賢德媳婦。的確,她侍奉昭睿順聖皇後不離左右,無微不至,甚至上廁所用的手紙,也先揉軟之後再呈進備用。裕宗患病,有天世祖親來看望,見床上鋪的是織金被褥,世祖不高興地說:“我總是以為你很賢惠,為何讓病人還鋪墊這樣的褥子?”闊闊真忙跪下回答說“:平時不曾敢用,今太子有病,怕受濕氣,所以才用它。”說罷立即撤換。

世祖崩,成宗至上都,諸王畢會。先是,禦史中丞崔彧得玉璽於木華黎國王曾孫世德家,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上之於後,至是,後手授成宗。即皇帝位,尊後為皇太後,冊文曰:“自家而國,治道必有所先;立愛惟親,君德莫先於孝。況恩深於鞠我,而禮重於正名。曆代以來,令儀可考。人子之職所在,天下之母宜尊。恭惟聖母,聖善本乎天資,靜專法乎地道。上以奉宗祏之重,下以敘倫紀之常。助我前人,守《卷耳》憂勤之誌;保予衝子,成《思齊》雍肅之風。肆神器之有歸,知孫謀之素定。畀付雖由於曆數,規摹一出於庭闈。是用率籲眾心,章明巨度,不勝拳拳大願。謹奉冊寶,上尊稱曰皇太後。伏惟長信穆穆,周宗綿綿。備《洛書》之錫福,粲慈極之儀天。瑤圖寶運,於萬斯年。”命設官屬,置徽政院。後院官有受獻浙西田七百頃,籍於位下,太後曰:“我寡居婦人,衣食自有餘,況江南率土,皆國家所有,我曷敢私之。”即命中書省盡易院官之受獻者。後之弟欲因後求官,後語之曰:“若欲求官耶?汝自為之,勿以累我也。”其後,弟果被黜,人皆服後之先見。大德四年二月崩,祔葬先陵,諡曰裕聖皇後,升祔裕宗廟。至大三年十月,又追尊諡曰徽仁裕聖皇後。
世祖駕崩,成宗回到上都,諸王也都來了。在此前,禦史中丞崔..把過去從木華黎國王曾孫世德家中得到的玉璽獻給了裕宗皇後,玉璽銘文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成宗即位時,裕宗皇後把這方玉璽親手授與成宗。成宗即位後尊裕宗皇後為皇太後,設立徽政院,置官吏。院官私受浙西獻田七百頃而登記在皇太後闊闊真名下,太後說:“我寡居一人,衣食有餘。況江南土地皆是國家所有,我怎敢據為私產。”命中書省把徽政院中私受田地的官員,一律撤換。皇太後之弟來找她求官,皇太後說:“你想做官嗎?那你自己去求吧,不要連累我。”後來其弟被罷官,人皆佩服皇太後有先見之明。

顯宗宣懿淑聖皇後,名普顏怯裏迷失,弘吉剌氏,顯宗居晉邸,納為元妃,生泰定帝。泰定元年,追尊宣懿淑聖皇後,其冊文曰:“祗纘皇圖,方弘仁孝之化;追崇聖母,永懷鞠育之恩。匪建鴻名,疇彰厚德。欽惟皇妣晉王妃弘吉剌氏,淑侔周姒,賢邁虞嬪。儷我先王,恪守肇基之地;昭其懿範,益恢正始之風。順坤道以承乾,炯月輝以溯日。陰功久積,衍聖緒於無疆;神器攸歸,知慶源之有自。仰徽音之如在,慨至養之莫加。聿選休辰,爰修縟典。謹遣攝太尉某奉玉冊玉寶,上尊諡曰宣懿淑聖皇後。伏惟淑靈在上,式垂鑒臨,合享太宮,永錫繁祉。”升祔皇考顯宗廟。天曆初,複祧顯宗廟祀。
大德四年(1300)二月去世,諡“裕聖皇後”,同奉於裕宗廟祭祀。至大三年(1310)十月,追尊諡“徽仁裕聖皇後”。

順宗照獻元聖皇後,名答己,弘吉剌氏,按陳孫渾都帖木兒之女。裕宗居燕邸及潮河,順宗俱在侍,稍長,世祖賜女侍郭氏,後乃納後為妃,生武宗及仁宗。大德九年,成宗不豫,卜魯罕皇後秉政,遣仁宗母子出居懷州。十年十二月,後至懷州。十一年正月,成宗崩。時武宗總兵北邊,右丞相答剌罕哈剌哈孫陰遣使報仁宗,與後奔還京師。後與仁宗入內哭,複出居舊邸,朝夕入奠。即遣使迎武宗還,以五月即位。先是,太後以兩太子星命付陰陽家推算,問所宜立,對曰:“重光大荒落有災,旃蒙作噩長久。”重光為武宗生年,旃蒙為仁宗生年。太後頗惑其言,遣近臣朵耳諭旨武宗曰:“汝兄弟二人,皆我所出,豈有親疏。陰陽家所言,運祚修短,不容不思也。”武宗聞之默然,進康裏脫脫而言曰:“我捍北邊十年,又胤次居長,太後以星命為言,茫昧難信。使我設施合於天心民望,雖一日之短,亦足垂名萬世。何可以陰陽家言,而乖祖宗之托哉!”脫脫以聞,太後愕然曰:“修短之說,雖出術家,吾為太子遠慮,所以深愛太子也。太子既如是言,今當速來耳。”詳見《康裏脫脫傳》中。
順宗昭獻元聖皇後,名答己,姓弘吉剌氏,按陳之孫渾都帖木兒之女。裕宗居燕王府及潮河時,順宗一直在身邊侍奉。稍大,世祖賜侍女郭氏為妻,後娶弘吉剌氏為妃,生武宗及仁宗。

五月,武宗既立,即日尊太後為皇太後。立仁宗為皇太子。三宮協和。十一月,帝朝太後於隆福宮,上皇太後玉冊玉寶。至大元年三月,帝為太後建興聖宮,給鈔五萬錠、絲二萬斤。二年正月,太後幸五台山作佛事,詔高麗王璋從之。四月,立興聖宮江淮財賦總管府,以司太後錢糧。三年二月,以上皇太後尊號,告祀南郊。四月,以興聖宮鷹坊等戶四千,分處遼陽,建萬戶府統之。十月戊申,帝率皇太子諸王群臣朝興聖宮,上皇太後尊號冊寶曰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皇太後。庚戌,後恭謝太廟,以皇太後受尊號,詔赦天下。四年,仁宗即位。延祐二年三月,帝率諸王百官奉玉冊玉寶,加上皇太後尊號曰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全德泰寧福慶皇太後。延祐七年,英宗即位,十二月,上尊號太皇太後,冊文雲:“王政之先,無以加孝,人倫之本,莫大尊親。肆予臨禦之初,首舉推崇之典。恭惟太皇太後陛下,仁施溥博,明燭幽之微。爰自居淵潛之宮,已有母天下之望。方武宗之北狩,適成廟之賓天。旋克振於乾綱,諒再安於宗祏。雖有在躬之曆數,實司創業之艱難。儀式表於慈闈,動協謀於先帝。莫究補天之妙,允如扶日之升。位履至尊,兩翼成於聖子;嗣登大寶,複擁佑於眇躬。矧德邁塗山,功高文母。是宜加於四字,式益衍於徽稱。謹奉玉冊玉寶,加上尊號曰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全德泰寧福慶徽文崇佑太皇太後。於戲!茲雖涉於強名,庶庸申於善頌。九州四海,養未足於孝心;萬歲千秋,願永膺於壽祉。”丙辰,太後禦大明殿,受朝賀。戊辰,告太廟。太後見明宗少時有英氣,而英宗稍柔懦,諸群小以立明宗必不利於己,遂擁立英宗。及既即位,太後來賀,英宗即毅然見於色,後退而悔曰:“我不擬養此兒耶!”遂飲恨成疾。至治三年二月崩,升祔順宗廟配食。
大德九年(1305),成宗有病,卜魯罕皇後秉政,把仁宗母子遷居懷州。十年十二月,答己皇後到達懷州。十一年正月,成宗崩。當時武宗正領兵鎮守北邊。右丞相答剌罕哈剌哈孫暗中遣使將成宗駕崩的噩耗報告仁宗,仁宗立即與母答己奔還京師,仍居舊時府邸,立刻遣使迎還武宗。武宗於大德十一年五月登皇帝位,尊太後答己為皇太後,立仁宗為皇太子。皇帝武宗、太子仁宗、皇太後答己,三宮協和一致。十一月,武宗朝拜皇太後於隆福宮,上玉冊玉寶。至大元年(1308)三月,武宗為皇太後興建興聖宮,給鈔五萬錠、絲二萬斤。二年正月,皇太後上五台山做佛事,詔高麗人王璋侍從。四月,設置興聖宮江淮財賦總管府,管理皇太後錢糧。三年四月,因興聖宮所屬四千鷹坊等戶散於遼陽,乃設萬戶府統領。同年十月初五日,武宗率皇太子仁宗及諸王、群臣,在興聖宮朝拜皇太後,上尊號曰“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皇太後”。初七日,皇太後恭謝太廟,並詔赦天下。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延..二年(1315)三月,仁宗率諸王、百官奉玉冊玉寶,加皇太後尊號為“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全德泰寧福慶皇太後”。

後性聰慧,曆佐三朝,教宮中侍女皆執治女功,親操井臼。然不事檢飭,自正位東朝,淫恣益甚,內則黑驢母亦烈失八用事,外則幸臣失烈門、紐鄰及時宰迭木帖兒相率為奸,以至箠辱平章張珪等,濁亂朝政,無所不至。及英宗立,群幸伏誅,而後勢焰頓息焉。
延..七年,英宗即位。十二月,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加尊號為“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全德泰寧福慶徽文崇佑太皇太後”。延..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太皇太後至大明殿,受群臣朝賀。二十四日,太皇太後至太廟祭祖,見明宗年少英俊,英宗懦弱。但朝中一般小人怕立明宗於己不利,因而擁立英宗。英宗即位,太皇太後來道賀時,英宗板著麵孔。太皇太後悔恨成疾,於至治三年(1323)二月崩,供奉於順宗廟配享祭祀。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元史》

《元史》列傳
列傳·卷一 列傳·卷二 列傳·卷三 列傳·卷四 列傳·卷五 列傳·卷六 列傳·卷七 列傳·卷八 列傳·卷九 列傳·卷十 列傳·卷十一 列傳·卷十二 列傳·卷十三 列傳·卷十四 列傳·卷十五 列傳·卷十六 列傳·卷十七 列傳·卷十八 列傳·卷十九 列傳·卷二十 列傳·卷二十一 列傳·卷二十二 列傳·卷二十三 列傳·卷二十四 列傳·卷二十五 列傳·卷二十六 列傳·卷二十七 列傳·卷二十八 列傳·卷二十九 列傳·卷三十 列傳·卷三十一 列傳·卷三十二 列傳·卷三十三 列傳·卷三十四 列傳·卷三十五 列傳·卷三十六 列傳·卷三十七 列傳·卷三十八 列傳·卷三十九 列傳·卷四十 列傳·卷四十一 列傳·卷四十二 列傳·卷四十三 列傳·卷四十四 列傳·卷四十五 列傳·卷四十六 列傳·卷四十七 列傳·卷四十八 列傳·卷四十九 列傳·卷五十 列傳·卷五十一 列傳·卷五十二 列傳·卷五十三 列傳·卷五十四 列傳·卷五十五 列傳·卷五十六 列傳·卷五十七 列傳·卷五十八 列傳·卷五十九 列傳·卷六十 列傳·卷六十一 列傳·卷六十二 列傳·卷六十三 列傳·卷六十四 列傳·卷六十五 列傳·卷六十六 列傳·卷六十七 列傳·卷六十八 列傳·卷六十九 列傳·卷七十 列傳·卷七十一 列傳·卷七十二 列傳·卷七十三 列傳·卷七十四 列傳·卷七十五 列傳·卷七十六 列傳·卷七十七 列傳·卷七十八 列傳·卷七十九 列傳·卷八十 列傳·卷八十一 列傳·卷八十二 列傳·卷八十三 列傳·卷八十四 列傳·卷八十五 列傳·卷八十六 列傳·卷八十七 列傳·卷八十八 列傳·卷八十九 列傳·卷九十 列傳·卷九十一 列傳·卷九十二 列傳·卷九十三 列傳·卷九十四 列傳·卷九十五 列傳·卷九十六 列傳·卷九十七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