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作者:李延壽年代:唐朝1556   

《北史》列傳 列傳·卷二十五

韓茂皮豹子封敕文呂羅漢孔伯恭田益宗孟表奚康生楊大眼崔延伯李叔仁
楊大眼,武都氐族楊難當的孫子。少年時即驍勇迅捷,走路跳躍如飛。然而,因為他是父親的小妾生的孩子,因而不被宗親們看重,不免常常忍受饑寒。太和年間,初出仕被任為奉朝請。孝文帝將要向南討伐,尚書李衝選拔能征善戰的將官,楊大眼請求入選,李衝不同意。楊大眼說:“尚書您不了解我,請允許我獻上一種技藝。”便拿一根三丈來長的繩子,係在自己的發髻上迅速奔走,繩子直得就像箭杆一樣,馬跑都追不上。旁觀的人無不驚歎。李衝因而說“:千百年來,沒有見到過這樣傑出的人才。”便任命他為軍主。楊大眼對同僚們說“:今天正是所說的蛟龍得水的時候。自從這次舉動,我就不再與諸位同列共事了。”不久,遷任統軍,跟隨孝文帝征討宛、葉、穰、鄧、九江、鍾離等地,每次戰鬥,無不勇冠全軍。

韓茂,字元興,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黃耇,永興中,自赫連屈丐來降,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門。卒,贈涇州刺史,諡曰成。茂年十七,膂力過人,尤善騎射。明元曾親征丁零翟猛,茂為中軍執幢。時大風,諸軍旌旗皆偃仆,茂於馬上持幢,初不傾倒。帝異而問之,謂左右曰:“記之。”尋征詣行在所,以為武賁郎將。後從太武討赫連昌,大破之,以功賜爵蒲陰子,遷侍輦郎。又從破統萬,平平涼,當茂所衝,莫不應弦而殪。拜內侍長,進爵九門侯。後從征蠕蠕,頻戰大捷。與樂平王丕等伐和龍,茂為前鋒都將,戰功居多。遷司衛監,錄前後功,拜散騎常侍、殿中尚書,進爵安定公。從破薛永宗、蓋吳,轉都官尚書。從車駕南征,拜徐州刺史。還,拜侍中、尚書左仆射。文成踐阼,拜尚書令,加侍中、征南大將軍。茂沈毅篤實,雖無文學,每議論合理,為將善於撫眾,勇冠當世,為朝廷所稱。太安二年,領太子少師。卒,贈涇州刺史,安定王,諡曰桓。
宣武帝初年,南朝官員裴叔業獻出壽春向北魏投降,楊大眼與奚康生等率領軍隊首先駐進壽春,因軍功被封為安成縣子。任直閣將軍,出任為東荊州刺史。此時,蠻人首領樊秀安等人反叛,朝廷命楊大眼為別將,隸屬都督李崇討平了叛亂,他在征討時立功最多。他的妻子潘氏也善於騎馬射箭,親自到軍中探視大眼,打仗和遊獵時,她也穿上戎裝,與丈夫並馬齊驅。回營後,也同丈夫一起坐在軍帳中,對著各位同僚和部下,談笑風生,怡然自得。楊大眼不斷指著妻子對大家說“:這是潘將軍呀。”

長子備,字延德,賜爵行唐侯,曆太子庶子、寧西將軍,典遊獵曹,加散騎常侍。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卒,贈雍州刺史。諡曰簡。
南朝梁武帝派他的將領張惠紹率領軍隊占據了宿豫。朝廷又任楊大眼為平東將軍,作為別將,與都督邢巒打敗了南梁軍隊。又與中山王元英一起圍攻鍾離。楊大眼率軍駐紮在城東,把守淮水上的橋梁,控製東西兩邊的道路。正值河水泛濫暴漲,他統率的劉神符、公孫祉兩支軍隊夜晚爭著過橋奔逃,大眼無法禁止,部隊相繼逃散。他因此坐罪,降職到營州當普通的士兵。

備弟均,字天德,少善射,有將略。初為中散,賜爵範陽子,遷金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兄備卒,無子,均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曆定、青、冀三州刺史,甚有譽。廣阿澤在定、冀、相三州界,土曠人稀,多有寇盜,乃置鎮以靜之。以均在冀州,劫盜止息,除大將軍、廣阿鎮大將,加都督三州諸軍事。均清身率下,禁斷奸邪,於是趙郡屠各、西山丁零聚黨山澤以劫害為業者,均皆誘慰追捕,遠近震跼。先是,河外未賓,人多去就,故權立東青州,為招懷之本。新附人鹹受優複,然舊人奸逃者,多往投焉。均表陳非便,朝議罷之。後均所統,劫盜頗起,獻文詔書讓之。又以五州人戶殷多,編籍不實,詔均檢括,出十餘萬戶。複授定州刺史,百姓安之。卒。諡康公。
永平年間,朝廷追念他過去的功勳,起用他為中山內史以試用。這時,高肇奉命征蜀,宣武帝擔心南梁的軍隊會乘虛進犯,便征用楊大眼為太尉長史、持節、假平南將軍、東征別將,隸屬於都督元遙指揮,在淮河、肥水設防禦敵。他回到京師,人們思念他的英雄驍勇,為他的重新被起用高興,所以,宮廷衙門,大街小巷,來看他的人就像集市那樣熱鬧。後來,梁將康絢在浮山把守淮河防線,想侵犯壽春。魏孝明帝加封大眼為光祿大夫,率領軍隊鎮守荊山,又恢複了他的封地。後來,他與蕭寶夤一起攻打淮堰的南軍,不能攻克,便在淮水上遊開挖渠道,放淮水以阻止敵軍,然後退兵。被加封為平東將軍。

皮豹子,漁陽人也。少有武略。泰常中,為中散。太武時,為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又拜選部尚書。後除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淮陽公,鎮長安,坐盜官財,徙於統萬。真君三年,宋將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楊難當,遂陷仇池。太武征豹子,複其爵位,尋拜使持節、仇池鎮將,督並中諸軍與建興公古弼等分命諸將,十道並進。四年正月,豹子進擊樂鄉,大破之。宋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鎮仇池,至漢中,聞官軍已西,懼不敢進。豹子與司馬楚之至濁水,擊禽崇之,盡虜其眾。仇池平。未幾,諸氐複推楊文德為主以圍仇池,古弼討平之。
楊大眼安撫士兵,稱他們為兒子。看見他們身上的創傷和瘡痍,便心痛得流淚哭泣。自己雖身為將帥,逢戰常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前來抵擋的敵人,沒有不被他摧垮的。南軍派來的將領,對他都很畏懼。當時,傳說在淮河、泗水、荊河、沔水之間小孩啼哭,大人便恐嚇說“:楊大眼來啦!”沒有不止住的。王肅的弟弟王康剛歸順北魏,對大眼說:“在南朝聽說您的名字,以為眼像車輪那樣大。現在看見你,並不異於常人。”大眼說“:兩軍對陣,旗鼓相望,怒眼圓睜,意氣奮發,足可以使你的眼睛不敢看我,何必像車輪那樣大?”當時人們稱他的驍勇果敢,比作關羽、張飛也並不過分。然而,進攻淮堰時他卻喜怒無常,對士兵鞭打過度,將士頗有怨言。了解他的人認為是他性情改變所引起的。

時豹子次下辨,聞圍解,欲還。弼使謂豹子曰:“賊恥其負敗,必求報複,不如陳兵以待之。”豹子以為然。尋除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大將軍、開府,仇池鎮將、持節、公如故。宋複遣楊文德、薑道盛寇濁水,別遣將青陽顯伯守斧山,以拒豹子。濁水城兵射殺道盛。豹子至斧山,斬顯伯,悉俘其眾。
又出任荊州刺史,常常捆紮草人,給它們穿上青布衣裳用箭射穿。他召來各蠻族首領,指著草人說:“你們如果要做賊寇,我就像這樣將你們殺死。”北氵育郡曾有虎為害,楊大眼將它捕獲,砍下它的頭懸掛在穰城街頭。從此,荊州一帶的蠻族互相傳告說:“楊公十分凶惡,常常將草人做成蠻人的形狀用箭射穿。深山裏的猛虎也不能幸免於死。”便不敢再為盜賊。在荊州任上二年死去。

初,南秦王楊難當歸命,詔送楊氏子弟詣京師。文德以行賂得留,出奔漢中。宋以文德為武都王,守葭蘆城,招誘氐羌。於是武都陰平五部氐人叛應文德,詔豹子討之。文德阻兵固險,以拒豹子。文德將楊高來降,文德棄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屬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師。宋白水太守郭啟玄率眾救文德,豹子大破之。啟玄、文德走還漢中。
楊大眼雖然沒讀過書,卻常叫人讀書,他坐在旁邊聽,都能夠記住和理解。所作的文告,都由他口授,而他始終沒有認識多少字。

興安二年,宋遣蕭道成等入漢中,別令楊文德、楊頭等率氐、羌圍武都。豹子分兵將救之,聞宋人增兵益將,表狀求助。詔高平鎮將苟莫幹率突騎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征豹子為尚書,出為內都大官。宋遣其將殷孝祖修兩當城於清東,以逼南境。天水公封敕文擊之,不克。詔豹子與給事中周丘等助擊之。宋瑕丘鎮遣步卒五千助戍兩當,豹子大破之。追至城下,其免者千餘人而已。既而班師。先是,河西諸胡亡匿避命,豹子討之;不捷而還,又坐免官。尋以前後戰功複擢為內都大官。卒,文成追惜之,贈淮陽王,諡曰襄。子道明襲。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北史》

《北史》列傳
列傳·卷一 列傳·卷二 列傳·卷三 列傳·卷四 列傳·卷五 列傳·卷六 列傳·卷七 列傳·卷八 列傳·卷九 列傳·卷十 列傳·卷十一 列傳·卷十二 列傳·卷十三 列傳·卷十四 列傳·卷十五 列傳·卷十六 列傳·卷十七 列傳·卷十八 列傳·卷十九 列傳·卷二十 列傳·卷二十一 列傳·卷二十二 列傳·卷二十三 列傳·卷二十四 列傳·卷二十五 列傳·卷二十六 列傳·卷二十七 列傳·卷二十八 列傳·卷二十九 列傳·卷三十 列傳·卷三十一 列傳·卷三十二 列傳·卷三十三 列傳·卷三十四 列傳·卷三十五 列傳·卷三十六 列傳·卷三十七 列傳·卷三十八 列傳·卷三十九 列傳·卷四十 列傳·卷四十一 列傳·卷四十二 列傳·卷四十三 列傳·卷四十四 列傳·卷四十五 列傳·卷四十六 列傳·卷四十七 列傳·卷四十八 列傳·卷四十九 列傳·卷五十 列傳·卷五十一 列傳·卷五十二 列傳·卷五十三 列傳·卷五十四 列傳·卷五十五 列傳·卷五十六 列傳·卷五十七 列傳·卷五十八 列傳·卷五十九 列傳·卷六十 列傳·卷六十一 列傳·卷六十二 列傳·卷六十三 列傳·卷六十四 列傳·卷六十五 列傳·卷六十六 列傳·卷六十七 列傳·卷六十八 列傳·卷六十九 列傳·卷七十 列傳·卷七十一 列傳·卷七十二 列傳·卷七十三 列傳·卷七十四 列傳·卷七十五 列傳·卷七十六 列傳·卷七十七 列傳·卷七十八 列傳·卷七十九 列傳·卷八十 列傳·卷八十一 列傳·卷八十二 列傳·卷八十三 列傳·卷八十四 列傳·卷八十五 列傳·卷八十六 列傳·卷八十七 列傳·卷八十八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