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原文】
原文

天順中,朝廷好寶玩。中貴言,宣德中嚐遣太監王三保使西洋,獲奇珍無算。帝乃命中貴至兵部,查王三保至西洋水程。時劉大夏為郎,項尚書公忠令都吏檢故牒,劉先檢得,匿之。都吏檢不得,複令他吏檢。項詰都吏曰:“署中牘焉得失?”劉微笑曰:“昔下西洋,費錢穀數十萬,軍民死者亦萬計。此一時弊政,牘即存,尚宜毀之,以拔其根,猶追究其有無耶?”項聳然,再揖而謝,指其位曰:“公達國體,此不久屬公矣。”
明朝天順年間,明英宗愛好搜集奇珍異寶。有宦官說,宣德年間,朝廷曾派遣三保太監出使西洋,得到無數的珍奇寶物。於是英宗就命宦官到兵部,查看三保下西洋之時的航海路線。當時劉大夏任兵部侍郎,兵部尚書項忠命令都吏查閱舊公文檔案,尋找相關資料。劉大夏先找到,便偷偷藏了起來,都吏怎麼找也找不到,項忠又命令別的吏員去找。項忠質問都吏道:“官署中的舊公文怎麼會遺失呢?”劉大夏笑著說:“三保太監下西洋,花費數十萬錢,犧牲了上萬的軍民,這是當時朝政上的一大弊端,即使公文還在也應該毀掉,以期永遠消除這件事情而帶來的壞影響,現在還追究它有沒有幹嗎?”項忠又驚又奇,再三稱謝,指著自己的職位說:“先生通達大體,這個位子不久就應該屬於先生了。”

又,安南黎灝侵占城池,西略諸土夷,敗於老撾。中貴人汪直欲乘間討之,使索英公下安南牘。大夏匿弗予。尚書為榜吏至再,大夏密告曰:“釁一開,西南立糜爛矣。”尚書悟,乃已。
還有一次,安南的黎灝侵占城池,向西侵略夷人,後來在老撾打了敗仗。民死者亦萬計。宦官汪直想乘機討伐他,派人來要當年英公下安南的舊文檔資料,劉大夏卻將公文偷偷藏起來不給。項忠因此幾次責打負責文書的官員,追查此事。劉大夏秘密告訴項忠說:“仗一旦打起來,西南各地就要飽受戰爭之苦了。”項尚書聽了立即醒悟過來,並中止追查此事。

〔評〕此二事,天下陰受忠宣公之賜而不知。
(評譯)這兩件事都是天下人暗中受了劉大夏的好處卻不知道啊。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