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術智部 卷十九 術智部·司馬懿 楊行密 孫堅 仇鉞

【原文】
原文

曹爽擅政,懿謀誅之,懼事泄,乃詐稱疾篤。會河南尹李勝將蒞荊州,來候懿,懿使兩婢侍持衣,指口言渴,婢進粥,粥皆流出沾胸,勝曰:“外間謂公舊風發動耳,何意乃爾?”懿微舉聲言:“君今屈並州,並州近胡,好為之備,吾死在旦夕,恐不複相見,以子師、昭為托。”勝曰:“當忝本州,非並州。”懿故亂其詞曰:“君方到並州。”勝複曰:“忝荊州。”懿曰:“年老意荒,不解君語。”勝退告爽曰:“司馬公屍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複慮。”於是爽遂不設備。尋誅爽。
三國時期的曹爽驕縱專權,司馬懿想要殺了他,又恐事謀劃不秘而泄露了,於是就對外宣稱自己得了重病。河南令尹李勝要去荊州上任,前來問候司馬懿,司馬懿讓兩個婢女扶著自己出來,又拉著婢女的衣角指著嘴巴表示自己口渴了,讓婢女端來一碗粥,司馬懿卻喝得胸上都流滿了粥汁。李勝說:“外麵傳言說您的痛風病發,怎麼會這麼嚴重呢?”司馬懿聲音微弱地說道:“聽說你屈身在並州。並州離胡人很近,你要小心防備,我生命垂危,以後怕見不到你了,小兒司馬師、司馬昭就托付你多多照顧了。”李勝說:“我在荊州,不是並州。”司馬懿裝出滿臉糊塗的神色說:“哦,你才剛到並州啊?”李勝又糾正了他一次:“我在荊州。”司馬懿又說:“我年紀大了,腦子不清楚了,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李勝在離開司馬府後,非常高興地對曹爽說:“司馬老頭兒現在隻剩下一口氣了,神色相離,不用憂慮他了。”於是曹爽就放鬆了對司馬懿的戒備,使得司馬懿終於有機可乘,殺了曹爽。

安仁義、朱延壽,皆吳王楊行密將也,延壽又行密朱夫人之弟。淮徐已定,二人頗驕恣,且謀叛,行密思除之。乃陽為目疾,每接延壽使者,必錯亂其所見以示之,行則故觸柱而仆,朱夫人挾之,良久乃蘇,泣曰:“吾業成而喪明,此天廢我也,諸兒皆不足任事,得延壽付之,吾無恨矣。”朱夫人喜,急召延壽。延壽至,行密迎之寢門,刺殺之,即出朱夫人,而執斬仁義。
安仁義、朱延壽都是吳王楊行密的將軍,朱延壽又是楊行密夫人的弟弟。自從平定淮南後,安、朱二人驕縱放肆,並暗中商議著謀反。楊行密知道後,想要除去這兩個人,於是就謊稱自己得了眼病,每次接見朱延壽派來的使者,都將使者所呈上的公文胡亂指評,走路也常因碰到屋柱而摔倒,雖然有朱夫人在一旁攙扶著他,也要很久才能蘇醒過來。楊行密哭著說:“我雖然功業已成,可是卻喪失了視力,這是老天要廢我啊。兒子們都不能擔當重任,幸好有朱延壽可以托付後事,我也就沒什麼可遺憾的了。”朱夫人聽了後暗自高興,立即召朱延壽入宮。朱延壽入宮的時候,楊行密在寢宮門口迎接他,等到朱延壽一踏入寢宮,就殺了他。朱延壽死後,楊行密下令將朱夫人逐出了宮廷,將安仁義斬首。

孫堅舉兵誅董卓,至南陽,眾數萬人,檄南陽太守張谘,請軍糧,谘曰:“堅鄰二千石耳,與我等,不應調發。”竟不與。堅欲見之,又不肯見。堅曰:“吾方舉兵而遂見阻,何以威後?”遂詐稱急疾,舉兵震惶,迎呼巫醫,禱祠山川,而遣所親人說谘,言欲以兵付谘。谘心利其兵,即將步騎五百人,持牛酒詣堅營。堅臥見,亡何起,設酒飲谘,酒酣,長沙主簿入白:“前移南陽,道路不治,軍資不具,太守谘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按軍法。”谘大懼,欲去。兵陣四圍,不得出,遂縛於軍門斬之。一郡震栗,無求不獲,所過郡縣皆陳糗糧以待堅軍。君子謂堅能用法矣。法者,國之植也,是以能開東國。
東漢末年,孫堅發兵討伐董卓,率領數萬大軍來到了南陽,發文請求南陽太守張谘支援米糧。張谘說:“孫堅是二千石的太守,和我職位一樣,不應該向我調發軍糧?”於是不加理會。孫堅想要見他,張谘也不肯相見。孫堅說:“我剛剛起兵就受到這樣的阻礙,以後如何樹立威信呢?”於是謊稱自己得了重病,消息很快傳開了,全軍士兵都非常擔心,不但延請醫生診治,並且焚香祝禱。孫堅派親信告訴張谘,想將軍隊交由張谘統領,張谘貪圖那些兵力,於是率領五百個兵士,帶著美酒來到孫堅的營中探望。孫堅躺在床上見他,過了一會才起身設酒宴款待。二人喝得正高興的時候,長沙主簿進入營帳求見孫堅,說:“前幾天大軍來到南陽,前行的道路沒有修好,軍中物資缺乏,太守張谘又拒絕提供軍糧,使得大軍無法按計劃討賊,請將他收複並按軍法處置。”張谘驚慌失措想要逃走,但是軍隊已經將他團團包圍,沒有辦法逃出去,於是眾兵將張谘綁在軍門前斬首。郡民聽說後非常驚訝,從此對孫堅的要求無不照辦。後來孫堅所經過的郡縣都準備好糧草等待他的軍隊取用。君子認為孫堅懂得用“法”。法是建立一個國家的根本,這也是孫堅後來能夠開創吳國的原因之一。

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反,遊擊仇鉞陷賊中,京師訛言鉞從賊,興武營守備保勳為之外應。李文正曰:“鉞必不從賊,勳以賊姻家,遂疑不用,則諸與賊通者皆懼,不複歸正矣。”乃舉勳為參將,鉞為副戎,責以討賊。勳感激自奮,鉞稱病臥,陰約遊兵壯士,候勳兵至河上,乃從中發為內應。俄得勳信,即嗾人謂賊黨何錦:“宜急出守渡口,防決河灌城。遏東岸兵,勿使渡河。”錦果出,而留賊周昂守城。鉞又稱病亟,昂來問病,鉞猶堅臥呻吟,言旦夕且死。蒼頭卒起,捶殺昂,斬首。鉞起披甲仗劍,跨馬出門一呼,諸遊兵將士皆集,遂奪城門,擒寘鐇。
明武宗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叛變。遊擊將軍仇鉞被俘,京師謠傳仇鉞投降了叛賊,而興武營守備保勳則是外應。李東陽說:“仇鉞一定不會投降賊人。至於保勳,如果因為他和寘鐇有姻親關係,就懷疑他是賊人的外應,那麼凡是和賊人有交往的,都會害怕而不敢歸附我們了。”於是推薦保勳為參將,仇鉞為副將,將討賊的任務交給他們。保勳十分感激,暗暗發誓一定要消滅賊人。仇鉞在賊營中謊稱生了病,暗中卻集結舊部在河岸邊等候保勳的部隊,伺機接應。不久得到了保勳的書信,就唆使人告訴賊將何錦說:“要趕緊調派軍隊防守河口,嚴防朝廷大軍決堤灌城。並阻擊東岸的朝廷軍隊,不要讓他們渡河。”何錦果然上了當,命令周昂守城,自己則帶著軍隊去河口防守。仇鉞又謊稱自己的病情加重,於是周昂前去探視,仇鉞正躺在床上痛苦呻吟,看到周昂來後就說:恐怕自己的死期到了。然後趁周昂不注意,突然起身殺了周昂,砍下他的首級。接著仇鉞披上盔甲拿起劍,騎上快馬衝出營門,召集從前的部下,一舉攻下城門,擒獲了寘鐇。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