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兵智部 卷四 兵智部·嶽飛

【原文】
原文

楊幺為寇。嶽飛所部皆西北人,不習水戰。飛曰:“兵何常,顧用之何如耳!”先遣使招諭之,賊黨黃佐曰:“嶽節使號令如山,若與之敵,萬無生理,不如往降,必善遇我。”遂降。飛單騎按其部,拊佐背曰:“子知逆順者,果能立功,封侯豈足道,欲複遣子至湖中,視其可乘者擒之,可勸者招之,如何?”佐感泣,誓以死報。時張浚以都督軍事至潭,參政席益與浚語,疑飛玩寇。(邊批:庸才何知大計?)欲以聞。浚曰:“嶽侯忠孝人也。兵有深機,何可易言?”益慚而止。黃佐襲周倫砦,殺倫,擒其統製陳貴等。會召浚還防秋。飛袖小圖示浚,浚欲待來年議之。飛曰:“王四廂以王師攻水寇,則難;飛以水寇攻水寇,則易。水戰,我短彼長,以所短攻所長,所以難;若因敵將用敵兵,奪其手足之助,離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後以王師乘之,八日之內,當俘諸酋。”浚許之。飛遂如鼎州。黃佐招楊欽來降,飛喜曰:“楊欽驍悍,既降。賊腹心潰矣!”
南宋時期的楊幺盤踞在洞庭湖作亂。嶽飛所屬的部隊多半是西北人,不習慣水上作戰。嶽飛說:“用兵沒有一定之規,用得怎麼樣了!”先派人招降,賊人黨羽黃佐說:“嶽節使號令如山,如果和嶽節使為敵,最後必定會喪命,還不如投順嶽節使,他必定能善待重用我。”於是就答應歸降。嶽飛隻身一人騎馬來到黃佐的營地探視他,並輕撫著他的肩膀說:“你能是個識時務的人,必定能立下大功,日後何止是封侯拜爵而已啊,本帥想派你再回到洞庭湖,所有的賊眾頭目,如果有機會就活捉,或勸他們歸降,怎麼樣?”黃佐被嶽飛的信任和重用感動得痛哭流涕,發誓要以死相報。這時張浚以都督軍事來到潭州,參政席益對張浚說他認為嶽飛有輕敵之心。(邊批:庸才怎麼能知道大計呢?)張浚說:“嶽侯為人忠信誠正,再說軍事機密,怎麼可以輕易泄露呢?”席益聽後,不禁為自己的魯莽感到慚愧。另一方麵,黃佐襲擊賊寇周倫營寨,殺死了周倫,擒獲了統製陳貴等人。這時,皇帝下召讓張浚回朝商議防秋。臨行之前,嶽飛從袖中取出戰略圖給張浚看,想和他商議討平楊幺的計劃。張浚認為不妨等到明年再討賊,嶽飛說:“王四廂是用正規軍打水寇,因此難打;末將是利用水寇來打水寇,就會容易多了。打水仗不是我軍的長項,用我軍的弱勢水戰和水寇的長項對打,當然很容易失敗;如果利用楊幺身邊的大將,借助他們攻打賊兵,然後官兵再進行圍剿,八天之內一定能夠擒獲諸賊頭目。”張浚於是同意嶽飛出兵。嶽飛到鼎州以後,黃佐已經說服楊欽歸降。嶽飛高興地說:“楊欽驍勇強悍,現在投降,賊寇眾叛親離了!”

表授欽武義大夫,禮遇甚厚,乃複遣歸湖中。兩日,欽說全琮、劉銳等降。飛詭罵曰:“賊不盡降,何來也?”杖之,複令入湖。是夜掩敵營,降其眾數萬。幺負固不服,方浮舟湖中,以輪激水,其行如飛;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輒碎。飛伐君山木為巨筏,塞諸港汊,又以腐木亂草,浮上流而下。擇水淺處,遣善罵者挑之,且行且罵。賊怒來追,則草壅積,舟輪礙不行,飛亟遣兵擊之,賊奔港中,為筏所拒,官軍乘筏,張牛革以蔽矢石,舉巨木撞其舟,盡壞。幺投水中,牛皋擒斬。飛入賊壘,餘酋驚曰:“何神也?”俱降,飛親行諸砦慰撫之。縱老弱歸籍,少壯為軍,果八日而賊平。浚歎曰:“嶽侯神算也!”
於是上表請求授予楊欽武義大夫的官職,對他非常禮遇。同樣又讓楊欽回到洞庭湖做內應。兩天之後,楊欽說服全琮、劉銳等人歸降。嶽飛看到他們,故意罵道:“賊人沒有全部投降,你們來這裏做什麼呢?”讓人鞭打他們,又讓他們再次回到洞庭湖。這天晚上嶽飛率領士兵偷襲賊營,俘虜了好幾萬名賊兵。楊幺雖然敗了但很不服氣,他乘船從湖上逃跑了。由於楊幺所搭乘的戰船裝有轉輪,因此船行的速度如同飛一般;又因為他的船邊裝置有撞竿,因此隻要官船一靠近,就會被撞竿撞得粉碎。嶽飛讓人砍伐巨大的樹木做成木筏堵在港口;又讓人從上遊拋置了大量的腐木雜草,讓它們順流而下;又挑選一些善於罵陣的士兵,在楊幺的船行進到水淺的航道時,讓他們一邊走一邊罵,結果楊幺怒氣衝天,顧不上水淺就下令船隻追擊。結果他們的船隻被上遊流放的雜草所阻礙,動彈不得,嶽飛立即下令官兵攻擊,賊兵紛紛竄逃入港,又受到港口的木筏的阻礙;官兵在木筏上架起牛皮,防備賊人用箭石攻擊,一麵用大木樁撞擊賊船,把它們撞壞了。楊幺見大勢已去便想投水,結果被牛皋擒獲斬首。嶽飛進入到賊營中,殘餘的賊兵頭目驚呼:“怎麼這樣神奇?”全都投降了,嶽飛親自來到各個營寨中安撫眾人,釋放那些老弱的賊兵回家,而將那些年輕力壯的賊兵編入了正式部隊,果然如他所說,八天之內平服了賊人。張浚歎服地說:“嶽侯真是神算啊。”

〔評〕楊幺據洞庭,陸耕水戰,樓船十餘丈,官軍徒仰視,不得近。嶽飛謀亦欲造大舟,湖南運判薛弼謂嶽曰:“若是,非歲月不勝。且彼之所長,(邊批:名言可以觸類。)可避而不可鬥也。今大旱,河水落洪,若重購舟首,勿與戰,遂筏斷江路。槁其上流,使彼之長坐廢。而精騎直搗其壘,則彼壞在目前矣。”嶽從之,遂平幺。人知嶽侯神算,平幺於八日之間,而不知計出薛弼。從來名將名相,未有不資人以成功者。
(評譯)楊幺盤踞在洞庭湖,在陸地上耕種,在水上作戰,樓船高達十多丈,官軍們眼睜睜地看著楊幺橫行,靠近不得。嶽飛本來想建造大船征討楊幺,但是湖南運判薛弼卻勸阻嶽飛說:“如果要建造大船,肯定要耗費一年半載的時間;即使將船造好了,水戰仍然是楊幺所擅長的。(邊批:名言可以融類旁通)因此,我軍隻能避開敵人,不和他們正麵交鋒。現在正是天旱水枯的時候,阻斷了江麵,重金收買賊人各船首領,不要和賊人正麵衝突,再從上遊流放大量雜草阻擋船隻,使得賊人沒有辦法發揮水戰的優勢,一麵派遣精銳騎兵直攻賊營,賊人必敗。”嶽飛聽從薛弼的建議,果然平定了楊幺,一般人都以為嶽飛liào事如神,在八天之內將楊幺平定,卻不知道是出於薛弼的計謀。自古以來的名將名相,沒有不借助他人而獲得成功的。

嶽忠武善以少擊眾,嚐以八百人破群盜王善等五十萬眾於南薰門;以八千人破曹成十萬眾於桂嶺;其戰兀術於潁昌,則以背嵬八百,於朱仙鎮則以五百,皆破其眾十餘萬。凡有所舉,盡召諸統製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戰無敗,猝遇敵,不動,敵人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其禦軍嚴而有恩,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雖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卒有疾,則親為調藥;諸將遠戍,則遣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頒賞,分給軍吏,秋毫不私;每有功,必歸之將士。籲!此則其製勝之本也。近日將官事事與忠武反,欲功成,得乎?
嶽飛擅長以寡敵眾。曾經在南薰門以八百人打敗賊人王善五十萬人,也曾經在桂嶺以八千士兵打敗曹成的十萬大軍。以上所說的這些戰役,事前嶽飛都曾和統兵的將領商議,經過細密的計劃才和賊人交戰,因此能夠戰無不勝,即使是遭到賊人的突擊,也都不會自亂陣腳。敵人曾經歎服說:“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嶽飛帶兵雖然軍令森嚴,卻能以誠待兵。有一名士兵曾經因為偷了民家的一束麻,按照軍令而被處死。之後夜晚行軍,雖然民家開著大門邀請軍士入屋住宿,也沒有士兵敢接受民家的邀請。寧可凍死,也不強占民宅,寧可餓死,也不搶奪民糧。士兵生病了,嶽飛都會親自調和藥物;如果諸將去遠地戍守,嶽飛定會讓妻子慰問他們的家人生活起居;凡是作戰犧牲的人,嶽飛不但傷心流淚,並會撫育他們的孤兒,或者讓自己的兒子和他們的女兒結婚;有賞賜,就分給將士;一絲一毫也不放入私囊;每當建立戰功的時候,都會將其歸功於所有的將士。唉,這就是嶽飛之所以取勝的原因。現在的將官,所言所行都和嶽飛背道而馳,還想要獲得勝利,又怎麼能夠做到呢?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